2020-12-23 14:54:20 來源:安青網
李小漁,十一屆省青聯委員,音夢徵程、盛彩霓虹音樂廠牌創始人,音樂人唱作人,樂手,自媒體頻道主播、漁樂隊主唱。在這座城市裡,我們一直在尋找...
編者按
百年的青春,是投筆從戎、以身許國;現如今的青春,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時代的責任賦予青年,時代的光榮屬於青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的回信中說:「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五四」,是奮鬥的號角;榜樣,是青春的華章。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青春之名擔當奉獻,用奮鬥之路書寫無悔人生。安徽省青聯按照全國青聯部署,動員各級青聯組織,聯合多家媒體單位重磅推出《青聯榜樣說》欄目。讓我們一起走近身邊各行各業的青年榜樣,細數他們負重蝶變的耀眼青春。
青聯榜樣說第23期
獨立音樂人李小漁:堅持音樂永遠熱愛
李小漁,十一屆省青聯委員,音夢徵程、盛彩霓虹音樂廠牌創始人,音樂人唱作人,樂手,自媒體頻道主播、漁樂隊主唱。
在這座城市裡,我們一直在尋找一種似曾相識的清澈聲音。那聲音裡包裹著青春、愛情,還有我們生活中的陣陣漣漪。
他是天馬行空的彗星,充滿幻想,完美主義,電力滿滿的獅子座九號。他也是擠壓在世間的不安靈魂,撞擊,無奈,妥協,等待……16歲抱起吉他創作,不變的是清澈的嗓音,和音樂中流淌的深情。
和絕大多數音樂人一樣,出於熱愛,他選擇了音樂這條道路。
這些年,他一直在夢想和現實中徘徊,去尋找最合適的方式。中途離開過音樂,選擇商業,但最終還是回歸最初的夢想。
作為安徽銅陵人,李小漁一直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歌頌家鄉。1000個人心中有1000個銅陵,在代表作《銅陵戀歌》《媽媽的姜》中,李小漁記錄下他心目中的銅陵印象。
歌詞有限,但表達的情感是無限的。「銅陵的生活似乎不那麼匆忙,銅陵的夜晚卻總讓我覺得有些漫長……」也許平淡如水不起波瀾,卻更貼近我們平凡的生活。它可能會出現在你的茶餘飯後,在你安靜的時候讓你的嘴角輕輕揚起。
作為一名獨立音樂人,生活的城市是其成長的土壤。無論是李志的南京,還是蘇陽的銀川;無論是趙雷的成都,還是痛仰的安陽,獨立音樂人的歌裡,總離不開某座城市的氣息。
李小漁16歲來到合肥,擇城而居,在這裡度過了無數蔥鬱歲月,陪合肥一起成長。
「合肥南北交融,五湖四海的人匯集於此,百姓安居樂業,共生繁榮。在時代的變革中,合肥這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其最大的變化莫過於交通和生活更加便利。用歌詞的形式將愛融入一座城中,會讓人更加珍惜當下生活的點點滴滴。」
(音頻:在合肥我們一起長大)
聽著《在合肥我們一起長大》,仿佛跟著小漁一起來到了金寨路口,感受南一環走走停停的車流,聽聽寧國路夏夜的啤酒碰撞聲,最後捧著「5元兩大杯」的奶茶穿梭在步行街的人流中……這一個個熟悉的地標背後,是一代代合肥人的獨特記憶。
「地標容易在當地產生共鳴,也是一種城市歌曲的寫作手法。成長的記憶裡一定會出現一些符號,久了就變成了情懷。我是想通過這首歌,展示時代的變遷,體現城市的發展和對未來美好新生活的憧憬與認同。」
演出之餘,李小漁喜歡旅遊,看電影,偶爾發呆放空。他喜歡的音樂類型很多,不同的時期,喜好會有所不同。如今的他,喜歡AllanTaylor,一位英國的民謠詩人,嗓音渾厚,音樂滌蕩心靈;也欣賞Lube(柳拜樂隊),一支俄羅斯的國寶級樂隊,歌詞有老蘇聯的感覺,很有年代感。
創作出一個音樂作品後,李小漁一般會通過網易雲等音樂app傳播,再結合自己的抖音平臺進行宣傳,朋友圈也會轉載,提高曝光量。在他看來,公眾人物的活躍度、曝光率是比較重要的;但現在的自己,還完全算不上公眾人物,只是一個音樂小學生,要學習的東西很多;他只是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情,有幸能讓大家聽聽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一些感受。
(音頻:海浪)
2020年只剩幾天,當問到年初的flag有沒有完成時,李小漁表示有超額完成的,也有未達預期的。對他來說,2020是精彩忙碌的一年,希望明年的自己能繼續保持狀態,與音樂共同成長,爭取為自己和身邊的朋友、藝人多出好的作品。
「如果要對未來的自己說一句話,我會告訴他:你真幸運,這麼年輕就認識了我。」
本期採編:安徽生活網 賈曉驪
媒體支持單位:
中國青年報、新華網安徽頻道、人民數字安徽、安徽青年報、安青網、中國網韻動安徽、安徽生活網、安徽校媒聯盟、安徽新媒體集團、萬家熱線、合肥論壇、合肥日報、合肥市廣播電視臺、合肥點聚互動營銷策劃有限公司、淮北日報、宿州電視臺、滁州市廣播電視臺、六安交通音樂廣播、宣城市廣播電視臺、安徽啟蒙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皖江論壇、黃山市民網絡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安徽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安徽皖雲傳媒、中國公益新聞網、公益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志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