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59歲時女兒出車禍,60歲拼死生下雙胞胎:只養孩子到14歲

2020-12-14 河南都市頻道

盛海琳要去合肥市公安局取一套西藏民族服裝。

兩天後,她退休返聘的醫藥公司將去瀋陽,開完系列醫學講座後,要在劉老根大舞臺舉辦一場文藝匯演,59歲的盛海琳表演獨舞《天路》。早些天,她的舞蹈服裝被當警察的戰友借去了,電話裡說好今天去拿。

這天是2009年正月初六。早晨的街頭天寒地凍,空氣乾冷,新春的爆竹燃燒了幾天幾夜,二氧化硫的氣味揮之不盡,盛海琳站在路口等車,計程車遲遲不來。因為昨晚沒有睡好,她感到一陣眩暈噁心。

她回想著昨夜那個古怪的夢。女兒婷婷穿一雙廉價的塑膠球鞋,一條舊牛仔褲,上身套一件松垮的毛衣,步子細慢地走到盛海琳床前,凝望著她。婷婷眼睛大,眼珠黑,皮膚白得透出淡青的血管。她漂亮,愛美,穿著上從不這麼馬虎,況且,這次出門是新婚四個月的婷婷第一次回池州的公婆家過年。臨行前,盛海琳特意給她買了昂貴的帶水鑽的黑皮靴,燈芯絨米色褲子和韓國進口的皮草大衣,多麼光彩照人,怎麼這副模樣回來了?

女兒婷婷。來源:視頻截圖

盛海琳心下一驚,問道,你怎麼啦?他們家條件差是不是?婷婷不說話。盛海琳又問,他們對你不好?婷婷面露委屈,「嗯」了一聲。盛海琳生氣了,嘮叨她,當初給你介紹那麼多,方方面面徵求你的意見,你偏要選這家……婷婷個性柔順,也不吭聲,走到她跟前,挨著躺下了。盛海琳一驚醒,枕邊沒人,嘴邊留著口水,剛才分明在說話。

失獨

盛海琳心臟咚咚跳個不停,直到走進公安局,她心裡依然七上八下,接話遊神,戰友問她哪裡不對,這時,丈夫老吳的電話打進來,說,海琳你趕快回來,婷婷出車禍了。

盛海琳一愣,腦子呼應夢裡的情景,大聲喊,我女兒是不是死了!丈夫不敢提死,語無倫次地說,你給婷婷打電話,你找她,你給婷婷打電話找她。他不知道婷婷的手機揣在盛海琳的兜裡,為了演《天路》,心思細緻的婷婷臨走前拍下完整的舞蹈視頻,說是方便媽媽複習。於是,盛海琳把電話打到親家公那裡,一接通,傳來哭聲一片。盛海琳很激動,問道,親家,大清早的,孩子們出什麼車禍?

親家公一時失語。

盛海琳從軍醫做到院長,救死扶傷千千萬,瞬間在腦子裡做了判斷,這場車禍一定造成了顱腦外傷,因為如果只是損傷骨頭和內臟,縣級醫院也能儘快手術處理。她急得嚷嚷說,我馬上找我大學同學,從合肥帶一個顱腦外科醫生和麻醉師過來。

親家公嗚咽道,你什麼都別帶,我兒子死了,我兒子死了。

那我女兒呢?

你女兒在醫院。

人還在嗎?

在搶救。

女婿小江像盛海琳一樣,也是部隊出身,幹部家庭長大,之前在北京郊區工作,經人介紹認識了在安徽省圖書館工作的婷婷,兩人確定關係後,婷婷父母費大力氣,把小江調到婷婷父親工作的高校。

接到壞消息後,校領導趕緊派車和駕駛員,加上學院領導、盛海琳夫婦、省圖書館的領導、幾個親近的朋友等,一行人匆匆從合肥趕往池州。

小區裡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盛海琳撥開人群走進樓道,噪亂中,有遙遠卻清晰的聲音傳進她的耳朵,哎呀,江家這個新媳婦跟她媽長得可真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盛海琳直覺到,女兒沒了。

車禍是謊言,事實是煤氣中毒,是盛海琳最不能接受的「死於愚昧無知」。兩室一廳的老房子,主臥朝南,次臥朝北,考慮到年輕夫婦只回來待兩晚,老人在十平米的次臥給他們搭了張小床,窗戶常年緊閉,插銷因生鏽而卡住了。廚房衛浴在兩個臥室中間,燒飯洗澡,煤氣全部灌進次臥,所以婷婷洗完澡進去後,不一會兒就窒息了。

盛海琳後來想,那麼高濃度的一氧化碳,如果有人點一根煙,屋子恐怕會爆炸。

盛海琳進門時,一眼看到:女婿躺在擠滿了人的臥室,身上蓋著一床被面,兩眼驚恐萬狀地望向天花板。他的手緊緊抓著窗簾的拉繩,帘子被拉上去一半,等明白煤氣正在奪去他的性命時,他已經無力推開窗戶自救。盛海琳匆忙去醫院找女兒,女兒一個人躺在搶救室,身上穿著盛海琳夢中出現的毛衣和牛仔褲,因為接受心臟復甦的電擊治療,胸前的衣服和皮膚都破開了。

盛海琳想像停止呼吸的女兒在手術臺上被電擊起搏器打得直跳,心痛至極。她心中升騰起仇恨,和親家大吵一架。親家公一夜白了頭,哀嘆道,我也只有這一個兒子啊,我的兒子也死了啊。

當初因為兩家都是獨生子女,結婚後回哪家過年,是一個需要抬上桌面討論的大問題。親家公的意思,回池州過年。女婿小江來找盛海琳,一聲一聲地叫媽,請求嶽母理解。盛海琳喜歡這個英俊上進的女婿,鬆了口,你去找婷婷商量吧。

婷婷工作平時輕鬆,做一休一,但是春節正忙,只好找人代兩天班,初四走,初六回。出事就在初五晚上,再回來,她是被人捧著回來的。

再孕

盛海琳不能接受她的獨生女沒有了。

她哭完,淚眼婆娑地張望比對其他人,不明白人類生活的運轉究竟有何道理。她心裡非常不甘。她做孩子時,每家每戶都有好多個孩子,像她姊妹四個長到大,沒讓父母操多少心,怎麼輪到她做父母,她千辛萬苦把唯一一個孩子的學業、工作、找對象、買房結婚,都操持好了,孩子卻沒了。

盛海琳在看女兒婷婷的照片。

她一遍遍反思自己:響應國家號召,晚婚晚育,27歲結婚,30歲生子;無論是在部隊,還是轉業後,工作盡心盡責,也有文化和道德層面的追求。為什麼該她倒黴?

盛海琳原本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她計劃從繁忙的醫院管理崗位退休後,就報一個老年大學,和同齡人一起跳舞、唱歌、畫畫,開心幾年,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可是,孩子不在了,她做什麼都失去了興趣。

她把墓地買在女兒旁邊。求死之前,她去見了寺廟的法師。法師說,死不是一張門,你不能通過死見到你的女兒。法師還建議她,你不要老是跑去墓地跟你女兒說話,擾得她不得安寧,妨礙她投胎轉世。

那麼,死也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如果接著活下去,這長遠的幾十年,怎麼熬?

她求助於親友們,哀求人家,讓你們的孩子再多生一個好不好?過繼給我。丈夫老吳說,你真是異想天開,一個孩子誰養不起,怎麼可能給你?然後,她找醫生朋友們,幫忙留意有沒有遭遺棄的孩子。

有一天,她在報紙上看到南寧破獲了一個重大兒童拐賣案,六十多個孩子放在孤兒院裡,等著父母去認領。她打電話過去,說明自己的情況,對方說,不可能的,拐了的孩子要通過親子鑑定找父母。她哀求道,能不能先放我這養著,等孩子父母找來了我再還給人家?

老吳在邊上聽得難受,盛海琳,你這是犯法啊。

她又打電話到汶川福利院,大地震過去半年了,不知還有沒有父母雙亡的孩子?對方說,都領走了。她給北京、上海、合肥和唐山的福利院打電話,正常的孩子都被領走了,那些唇裂、腦積水、脊髓膨大的殘疾孩子,她跑過去看了,老吳理性地阻止她,不能要,你這不是給自己添負擔嗎?

女兒走後,盛海琳覺得丈夫老是跟她抬槓,凡事反著來,比如,她見不得女兒的遺物,人要崩潰的。可老吳偏要天天跑去女兒的婚房,對女兒的婚床、被面、衣服翻來找去,捏回女兒的頭髮給盛海琳看,口中喃喃有詞,你看啊,你看啊,這是我女兒的頭髮。

一直以來,丈夫在她這裡,像那種不聽話的青春期兒子,比如說了喝酒傷肝,吸菸傷肺,他不聽,她個性也強,要跟他發脾氣,安靜下來要嘆氣:找個情投意合的人多難啊。

種種向外求子的路都沒有走通,盛海琳決定做試管嬰兒。丈夫雖不同意,但終究擰不過她。

盛海琳認為自己有別人不一定有的優勢,她是學醫的,老師是婦產科教授,她懂得很多。

她知道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是誰做的,知道醫學上多年來在對試管嬰兒做追蹤調查,事實證明這些孩子和正常孕育的孩子沒有區別。但是她也知道,國家公立醫院明確規定,不接收年齡超過45歲的女性做試管嬰兒。盛海琳是一個自信樂觀的人,先想到自己的優勢,而對於年過六十的劣勢,她想到的是,中國還沒有以六十高齡做試管嬰兒的個例,那她這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相當於給科學做實驗,如果失敗了,醫學界會讚賞她勇於獻身的行為。

出乎意料的是,遇到失敗之前,盛海琳首先遇到了拒絕。她去北京,託朋友,掛生殖科知名專家的號,對方一看身份證,年齡太大,危險係數太高,紛紛拒絕。繞一大圈,最後,她找回合肥,女兒婷婷出生的那家醫院,動之以情,她說,我也是醫生,我懂裡面的交關,我們好好合作,相互尊重,好不好?如果在使用大量的技術和藥物的過程中,我出現了什麼問題,有可能影響到你們,那我們就終止,我絕不會害了你們。

醫院領導看著婷婷長大的,盛海琳的不幸與勇氣都引起他們的震動,情感上,他們無法拒絕,可理性上顧慮重重。

盛海琳再三請求道,我們就試一次,不成就算了;我去過地震災區和那麼多福利院,又來到了這裡,如果不成,至少所有的地方我都努力過了,不留遺憾了。

2010年5月25日,盛海琳以六十歲高齡,剖腹產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取名智智和慧慧。

盛海琳和智智慧慧。

「能生難養」

智智和慧慧是七個月早產兒,體重分別是三斤和兩斤,所以一出生就放進新生兒科監護,長到四斤才能出院。住到第22天,醫院來催款,盛海琳拿著醫保卡去繳費,工作人員告訴她,這醫保卡是給您做老年人退休看病的,不是給您生孩子用的,生孩子用生育保險,但您年齡已經過了。

盛海琳去找社區,問能不能領失獨補貼,——「不能,因為您現在又有小孩了」。她又問,那我能不能領獨生子女證?工作人員也沒有處理過類似的先例,她的情況在法律政策方面還是空白。他們只好告訴她,不好意思,領不了,您生的是雙胞胎。

盛海琳恍然覺得時代變了,她喜歡半真半假地跟人說,自從生下這倆孩,她一下子跌到社會底層了。

她第一次當母親是三十年前,如今第二次當母親,面臨的情形已大不相同。作為兩代高幹家庭,無論是她養婷婷,還是她的父母養孩子,衣食、教育、醫療都是國家管,可是現在,大環境改革,加上她的特殊性,養兒一切自費。在新生兒科,智智住了37天,慧慧住了47天,每天花費6000元,盛海琳深深地感受到經濟問題將是家庭面臨的大問題,她壓力陡增,繃緊神經在腦子裡設想重啟人生的新方案。

第一步,她要出去掙錢。如果返聘回醫院,每天上半天班,領月薪三千,解決不了問題。孩子滿三個月後,她走出合肥,全國各地飛,開醫學講座,每場收入四五千元。她講高血壓和糖尿病的預防,細胞和基因如何發生病變,都是深奧冰冷的醫學知識,但是她思維敏捷,口才出色,把講座變成激情生動的演講風格,所以她的講座很受歡迎。她提著行李箱從一個機場奔往另一個機場,比空姐還飛得頻繁,常常三天兩趟地趕飛機,一年有接近三百天在外面奔忙。

有一年,北京一家電視臺來採訪盛海琳,帶來了幾位幼兒教育專家,專家給盛海琳畫了一張扇形圖,黃色代表她在外面的時間,綠色代表居家時間,黑色是休息時間,專家教育她,你看你70%的時間都不陪孩子,這怎麼行?母親是親子關係中第一重要的。

盛海琳反問專家,我知道陪伴重要,但我沒有錢怎麼去養活她們?怎麼請保姆?

專家說,你自己帶嘛。

盛海琳忍著沒生氣,我帶不動,之前做試管,我吃藥、開刀、全麻,現在腿還浮腫乏力。我只能請人,把帶孩子的任務交給懂得帶孩子的人,就像以後孩子讀書了,我自己教育不了,我只能去請懂得教育的人。這一切都需要錢。我也是養尊處優長大的,可如今我的處境變了,我應該迅速轉變觀念。我意識到錢的重要性了。

盛海琳自覺見過的人千千萬,也曾對外界的幫助心存依賴,不過說到底,困難還是要靠自己克服。如此奔忙了五年多,她感到異常疲憊,有時看著媒體上登出來的照片,她感慨自己老得太快了,短短幾年,面目像是換了一個人。

2016年春節前,按計劃,盛海琳要到無錫、蘇州和杭州去講課,家裡的保姆回去過年了,盛海琳先是喊上一個戰友作伴,再和丈夫老吳商量,帶上智智慧慧,全家順便一起去旅旅遊。無錫場講完後,蘇州來人接他們,老吳躺在酒店床上,說,我起不來了。盛海琳狐疑道,怎麼起不來呢?一拽他,人就倒地上了。中風了。

老吳之前得過心肌梗死和腦梗,都有盛海琳在身邊應對,化險為夷。她很鎮靜地打「120」,花四千元請救護車,請兩位陪護,把中風的老吳從無錫拉到合肥的社保定點醫院,叮囑他們走綠色通道進急診室。她自己沒有跟去,旁人覺得她心硬,她說,我是個很負責的人,別人早在一個月前安排我講課,我不能食言。

老吳中風後,偏癱在床,有時,他臥在床頭,看著盛海琳手忙腳亂,笑笑說,這下知道沒我不行吧?

盛海琳很來氣,取笑丈夫道,你以前起的是螺絲釘的作用,現在你連螺絲釘的作用也喪失了。

而盛海琳自己,用她的話說,是發動機,這個家沒她不行。

「失獨家庭」

作為一個失獨再孕的高齡母親,盛海琳被許多同樣遭遇失獨的家庭特別關注著,他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啟示與可能,把電話打到她家,懇請上門拜訪。十年來,一百多個因疾病、車禍、自殺等導致失獨的夫婦聯繫過盛海琳,其中還有一對夫婦是從日本福島跑來的。

2020年五月的一天,一對從外地趕來的夫婦按響了盛海琳家的門鈴,一進門,妻子喊一聲「盛老師」,接著掩面而泣,一如其他失獨的夫婦,與盛海琳初次見面,沒有出於社交禮貌的笑,都是相互理解的哭。

這對夫婦,丈夫是中學校長,妻子是老師,工作體面,生活優渥。他們有一個做律師的獨生子,剛新婚半年,和媳婦住在離父母不遠的另一個小區。他們見兒子最後一面是在元旦那天,兒子說,請爸媽過來吃個團圓飯。他們沒察覺出兒子有什麼異常。兩天後,兒子在家開煤氣自殺。事後,夫婦倆除了悲痛,更多是被兒子留下的謎團所折磨:這麼好的生活,你為什麼要自殺?

他們在電視上看過盛海琳的故事,當時覺得她冒險再孕,多此一舉,沒想到當不幸降臨到自己頭上,才體會了那種思念孩子活不下去的心情。這位妻子說,盛老師,你60歲了還要生,我今年56歲,你幫幫我,我也想再要一個孩子。

盛海琳說,既然決定了,那你首先要對自己有信心;照我的經驗,先看中醫,吃中藥調理,身體指標合格了,再看西醫。

夫婦倆還有一個考慮,年齡大了,如果生出來的孩子畸形怎麼辦?

盛海琳表示理解,雙胞胎女兒出院那天,她拿到病歷一看,嚇壞了。大的診斷先天性心臟病,動脈導管未閉,房間隔缺損,三歲之內如果不能自然發育完全,就要動手術。小的體質弱,很容易發燒感冒,養育過程中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

這個妻子很堅定,回去就開始準備,中藥又苦又多,吃得人嘔吐,打電話來哭訴,盛海琳就說,這就是需要克服的困難呀,你的困難才剛剛開始呢。

困難重重,往往在想不到的地方出現。盛海琳發現,因為這些夫婦年齡太大,加上因失獨受了重擊,身體垮了,丈夫死精弱精的情況很多。或是好不容易把胚胎移植體內,因為不懂醫學,忽視醫囑,活動量稍大,胚胎掉落。說到底,能成功誕下孩子的,少之又少。也有一些失獨家庭想要小孩,見了盛海琳,聽說個中艱辛,最終放棄了這個念頭。

除了生的艱辛,還有養的艱辛。盛海琳說起來,她的家庭狀況算好,雙胞胎女兒也說得上「幸福」,但是並不是所有失獨再育的家庭都擁有她這樣的條件。

其中有一位叫張靜(化名)的失獨母親,比盛海琳小四歲,有一對龍鳳胎,跟智智慧慧同齡。張靜54歲那年,獨生女因車禍去世,她一夜白頭。之後,她做試管嬰兒,植入三個胚胎,一個流產了。考慮到家裡經濟狀況,老伴主張再流掉一個,留一個女兒就夠了。張靜不同意,爭吵了三個月,不能流產了。56歲的張靜生下一對龍鳳胎。

四年後,張靜的老伴腦梗癱瘓後,住到和前妻生的兒子家,張靜一人帶著兩個孩子,依舊住在月租六百的城中村。她既要照顧孩子,又要掙錢謀生,每天六點多起,半夜三點多睡。每個月除了一千八的退休金,她還給七家公司做帳,每家付給她二至三百元,這些公司都是兩三個人的規模,相互離得很遠,公交車坐到最後一站,還要步行很遠。她去取帳,回到家再工作五六個小時,事情做好後再去公司取報酬。

這樣的體力消耗,本不該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應該承受的。但是考慮到孩子們以後讀書,她想攢點錢。同時,吃穿用度也計算得一清二楚,比如她從不去小區樓下的菜市場,而是搭車趕一個偏遠的農村集市,因為那裡的河魚要便宜兩塊五一斤。一條三斤的魚買回來,魚頭、魚尾和魚身分段冷凍,三個人要吃一個月。

盛海琳說起來,深感酸楚。她們曾受央視的邀請,帶上孩子一起去參加節目。盛海琳平時注意打扮,每天精緻地畫眼線,塗指甲油,喜歡變換色彩形狀迥異的耳墜和項鍊。她希望自己像年輕媽媽一樣漂亮,也絕不讓女兒穿戴馬虎,像精力不濟的奶奶或外婆打理的小孩。而張靜對自己和孩子們的外表似乎沒那麼敏感,她有點顧不上。

在那檔節目中,張靜被問起,對孩子的未來有什麼打算?

她說,老伴一癱瘓,我就立即做出決定了,我只能養他們到十四歲,然後讀技校,勤工儉學,讓他們自己養活自己,大學和高中是不敢想了。

也有記者寫盛海琳對再育感到很後悔,盛海琳不滿地說,這叫「標題黨」,我原話是「三思而行」。

女兒

像很多老年人一樣,盛海琳遭遇過e租寶爆雷事件,損失三萬元。

她也吃過熟人的虧。得知婷婷的婚房賣了兩百萬,一位熟人跟盛海琳說,這麼多錢放在手上既不安全,也有點虧,她知道一個投資項目,是家叫「映山紅」旅遊公司,將在安徽革命老區建度假村,修療養院、商場和遊樂場,還要修路,攤子鋪得大,公司缺資金,你投錢進去之後,本金按利息逐年返還,收入勝過領退休金。

盛海琳去了解,果然有這麼一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和高管都有名有姓,來頭很大,網上還能找到不少頌揚它的報導。盛海琳投進170萬。兩個月後,映山紅「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上了晚報頭條。

盛海琳像其他投資人一樣,去公安局報案,提交合同和繳款憑證,流程走了很久,錢卻遲遲沒回來。直至2020年11月,她收到消息說,投資人的錢將按20%的比例返款。

最終,她把多年講課積攢的存款全部買了保險,作為孩子未來的教育基金和自己的養老基金。她也期盼著那家旅遊公司的投資能如數回來,這樣的話,家庭在經濟層面就能得到保障。

2016年,盛海琳的丈夫中風偏癱後,家裡最多時請三個保姆,一個照顧病人,一個照顧孩子,一個燒飯做家務。這些年,盛海琳請過六十多個保姆,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的保姆經,可以念一本書了。

盛海琳出生於1950年,小時候也是保姆帶的。她的父親是「三八式」幹部,在抗日戰爭初期參加革命,文化程度也較高。1950-1955年,國家對軍隊幹部實施供給制,免費供給生活必需品,包括衣、食、住、行、學習、零用津貼、子女的生活費和保育費等。盛海琳是老大,底下有一個妹妹和兩個弟弟,姐弟四個,請了四個保姆,保姆也能領雞蛋和雞肉,待遇和營養很好,幹活也賣力。1955年,國家取消供給制,全部實施工資制度。有的幹部家裡有十個孩子,夫妻兩個工資不夠花了,辭退保姆後,孩子的衣食也需要精打細算。盛海琳家境不錯,留下一個保姆,一直用到孩子們成年。盛海琳回想以前那個保姆,一輩子待在一個家裡,已然成為了一個親人。

1980年,盛海琳生下婷婷,丈夫還沒從南京調回合肥,作為職業女性,工作又很忙,她生怕對孩子照顧不周。彼時,保姆開始成為一個行業,叫「家庭服務員」。她辭退了兩個不太合適的老保姆,以高出市場價的十元月薪,找了個十七八歲的女孩,幫忙把婷婷上幼兒園。

過了二十八年,生下雙胞胎女兒後,她再和保姆打過交道,才知道保姆已經改名叫「阿姨」,由家政服務公司介紹上門。讓她心驚的是,保姆的月薪不比一般醫生少,一般家庭請不起。她住的這幢軍產房,192戶鄰居,都是老人帶小孩,老伴照顧老伴,只有她請了保姆。

她認為這些保姆不僅不像當年的那麼質樸,而且令她很不放心。去年,慧慧由咳嗽發燒拖成重症肺炎,情況危急,盛海琳從香港趕回家,帶著孩子找醫院,陪護十多天,依然高燒不退。她生怕孩子沒了,精神高度緊張,一度崩潰。撐到慧慧好轉,她身心一松,病倒住院。

這時,她想到自己畢竟是69歲的老人了,不能滿世界跑了,講座在合肥講講就好了。古稀之年,是時候回歸家庭,鍛鍊好身體,多陪伴孩子。

事實上,回歸家庭後,一地雞毛,她的心理負擔也沒有輕多少。她辭退了一個保姆,剩下的這個王阿姨,是相對滿意的。但是對保姆,她始終有一種很矛盾的心態。家有中風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她不得不依賴保姆,但是也感到養保姆給她造成了不小的一筆開支。

不開心歸不開心,該做飯的做飯,該送小孩的送小孩。盛海琳在教育上是不惜錢的,雙胞胎女兒三歲開始請家教,學新概念英語,一堂課四百。興趣班也要上,藝術豐富人生。她送智智學繪畫,慧慧學舞蹈,跟她們強調人格完整,自立自強。孩子三歲時,在家打電話喊她回家,孩子在那頭哭,她在機場哭,別哭,別哭,媽媽要掙錢養寶寶呀——這話講多了,姐姐也會學來安撫妹妹,別哭,別哭,媽媽要掙錢養寶寶呀——

盛海琳陪雙胞胎女兒上舞蹈班。

如今,兩個女兒滿十歲,即將進入青春期。智智說,以後想早點結婚,二十歲就結了,這樣爸爸媽媽能早點看到。盛海琳聽了心酸又滿足。

她覺得,姐妹倆如她所希望的,機靈,情商高,會察言觀色。她們的性格更像內斂沉靜的父親,和人相處起來懂退避,摩擦少,幾十個保姆,幾十種人,她們大體都能相處。有一次,智智洗了澡,忘了洗內褲,第二天跟王阿姨道歉,阿姨,你別介意哦,別介意。王阿姨頓時有種受尊敬的感覺,直說,我來洗,我來洗,我不介意。她轉身把這話說給盛海琳,直誇兩個孩子說話討人喜歡。姐妹倆是盛海琳與王阿姨關係的潤滑劑。

這幾年,盛海琳很少再夢見女兒婷婷,然而,她看著這對雙胞胎,智智長得像婷婷,慧慧長得像女婿,越看越像。她相信人是有靈魂的,她相信女兒女婿以這樣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她的生命中。

盛海琳陪女兒上舞蹈班

盛海琳與同學聚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來源:澎湃新聞

編輯:申鵬潔

相關焦點

  • 60歲高齡生下雙胞胎女兒 失獨再育母親盛海琳資料現狀
    他不知道婷婷的手機揣在盛海琳的兜裡,為了演《天路》,心思細緻的婷婷臨走前拍下完整的舞蹈視頻,說是方便媽媽複習。於是,盛海琳把電話打到親家公那裡,一接通,傳來哭聲一片。盛海琳很激動,問道,親家,大清早的,孩子們出什麼車禍?  親家公一時失語。
  • 生下雙胞胎女兒10年後,60歲失獨媽媽盛海琳的現狀如何?
    在盛海琳59歲的時候,她的獨生女兒和女婿因為煤氣中毒喪失了生命,也讓盛海琳跌入了痛苦的深淵。在女兒去世之後,她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再得到一個孩子。她曾經希望親戚們能多生一個孩子給她,也曾想過領養汶川地震的孤兒,還想過去領養被拐賣的兒童,但是,這所有的想法最終都沒有實現。迫於無奈,最後她決定自己再生一個孩子。
  • 59歲失去獨女,60歲拼死生女
    他不知道婷婷的手機揣在盛海琳的兜裡,為了演《天路》,心思細緻的婷婷臨走前拍下完整的舞蹈視頻,說是方便媽媽複習。於是,盛海琳把電話打到親家公那裡,一接通,傳來哭聲一片。盛海琳很激動,問道,親家,大清早的,孩子們出什麼車禍?親家公一時失語。
  • 60歲失獨夫婦,7年前不顧勸阻執意生下雙胞胎女兒,如今怎樣了
    大家都知道,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齡是在23到30歲,到了35周歲後生育,就被稱之為「高齡產婦」。然後,一位名叫盛海琳的60歲老人,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執意要在60歲的高齡,通過試管嬰兒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女兒。是什麼原因,讓她冒著如此大的風險,也甘願一搏呢?
  • 60歲生下雙胞胎,10年後她說:這兩個孩子我帶不動了
    提到高齡產婦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盛海琳,她在60歲時生下雙胞胎,為了養育孩子她請過60多個保姆,並吃盡了苦頭,10年後她說:這兩個孩子我帶不動了!她到底經歷了什麼?盛海琳出生在1950年,她的事業可謂一帆風順,她當過軍醫,並在醫院裡幹了一輩子,後來她當上了院長。
  • 失獨母親60歲生下雙胞胎,退休金上萬卻又返崗,稱:生難養更難
    然而事情並沒有沿著她預想的方向發展,女兒在結婚一年之後,和女婿兩人在過年回家的路上出了車禍,隨後兩人被送到醫院搶救,卻沒能搶救過來,最後女兒還是離開了她。
  • 3650天過去了,那個60歲生雙胞胎的老婦人,如今是幸福還是後悔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之前沒有條件生二胎的家庭都有了想再要一個孩子的打算,畢竟等自己老了有兩個孩子一起養老會輕鬆許多。3650天過去了,那個60歲生雙胞胎的老婦人,如今是幸福還是後悔?
  • 60歲生下雙胞胎的高齡產婦,10年過去了,她如今過得好嗎?
    60歲生下雙胞胎的高齡產婦盛海琳,10年過去了,如今她還過得好嗎? 老年不幸喪女 盛海琳本與丈夫育有一獨生女兒,但在2009年的時候,獨生女兒回家過年卻不幸發生了煤氣中毒事件,離開了人世。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懂。而對於只有一個獨生女兒的盛海琳來說,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 60歲生下雙胞胎的盛海琳,現狀如何?古稀之年的她心有餘而力不足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時下試管嬰兒的技術被大眾更為接受,當年第一例成功的試管嬰兒也已經成家立業,顯然這也證明了這項技術的成熟。案例:有報導一名60歲老人為了彌補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遺憾拼生雙胞胎的新聞。盛海琳在60歲的時候失去了唯一的獨生女,這讓她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她無法承受這樣的噩耗。於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她決定拼生二胎。顯然做這個決定時,感性的成分更多。
  • 失獨母親60歲產下雙胞胎:感覺一下子跌到社會底層
    2010年5月25日,盛海琳以六十歲高齡,剖腹產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取名智智和慧慧。盛海琳和智智慧慧。資料圖「能生難養」智智和慧慧是七個月早產兒,體重分別是三斤和兩斤,所以一出生就放進新生兒科監護,長到四斤才能出院。
  • 六十歲當媽,通過試管嬰兒生下雙胞胎女兒,盛海琳如今怎樣?
    也許會說差三十歲、四十歲,但倘若告訴你也許會差六十歲時,一般人聽聞一定會瞠目結舌。本文就講一講老齡母親盛海琳的故事。原本幸福的一家盛海琳起初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二十七歲那年她與丈夫喜結連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她,在三十一歲那年生下獨生女婷婷。一家三口的生活原本很幸福,自己是合肥某醫院的高級大夫,丈夫也十分可靠,女兒也乖巧聽話。
  • 當年不顧勸阻,執意生下雙胞胎女兒的60歲老人,現狀如何
    引言 有歌有舞須早為,昨日健於今日時。人家見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無樂聲。——《短歌行》 人們正值壯年芳華時還需早早享受當下,因為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的身體只會一天不如一天。別人都說要有子女才好,卻不知道正是因為有了子女才會加速自己老去的步伐。
  • 失獨母親60歲產下雙胞胎,自我調侃一下子跌到社會底層
    誰都知道女人比較合適的生育,年齡就是在23歲到30歲左右,一旦年齡超過30歲也就意味著是高齡產婦,高齡產婦對於母親本人對於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這個時候人的精力還有體力就會逐漸的下降,也會導致人體的機能處於高負荷的狀態,因此很少有人會選擇高齡的狀態下生娃。
  • 失獨母親60歲生育雙胞胎 如今十年已過
    他不知道婷婷的手機揣在盛海琳的兜裡,為了演《天路》,心思細緻的婷婷臨走前拍下完整的舞蹈視頻,說是方便媽媽複習。於是,盛海琳把電話打到親家公那裡,一接通,傳來哭聲一片。盛海琳很激動,問道,親家,大清早的,孩子們出什麼車禍?親家公一時失語。
  • 37歲女子生7個孩子有3對雙胞胎,丈夫沒工作全靠她賺錢養家
    而這7個孩子當中更是有3對雙胞胎,專家表示,一個母親生3對雙胞胎的機率只有8.8萬分之一。 據報導稱,Misty的7個孩子分別是今年11歲的雙胞胎Lexie和Alex、9歲的女兒Calista、8歲的雙胞胎Lacie和Nash,以及最小的一對雙胞胎Larna和Phoenix
  • 60歲媽媽給女兒「下跪」,求她撫養2胎弟弟,女兒「滾吧」
    文/歆小迪0160多歲的媽媽向女兒下跪,希望她可以幫忙撫養二胎弟弟。「我都奔三了,你們還非生二胎,我說了不管,你們滾吧。」女孩的媽媽生二胎的時候都已經57歲了,那時她爸爸都已經60歲了。但是父母說「又不用你養,你管我們生不生」。當時女兒就說:「這個弟弟她不會管。」接著她就一直在外面生活,很少回家。她弟弟今年剛上幼兒園,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父母都退休了,一個月的退休金也不夠花。因為這樣,媽媽才來找到女兒希望她能幫忙撫養弟弟。
  • 60歲生雙胞胎的盛海琳,用現實告訴你,晚年得子是幸福還是心酸
    前言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自己能夠身體健康和兒女能夠經常陪在自己身邊,這就感覺到非常幸福,但是很多年輕人會因為工作繁忙而缺少了對父母的陪伴,會讓大多數的老人心裡覺得非常孤獨,而十年前那個產下雙胞胎的盛海琳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 23歲寶媽懷二胎想生女兒,沒想到生下雙胞胎兒子,網友:傻了吧
    周女士今年23歲了,它有一個兩歲大的兒子,現如今他懷了二胎,最希望的是可以生下一個女兒,這樣就能抽出一個好字,更是希望可以每天將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像是一個小公主一樣。整個孕期要細心呵護,為了孩子的健康,周女士孕檢一次都沒有落下,並且在孕檢的時候,醫生也告訴周女士,這一次懷的是一對雙胞胎,這樣周女士非常高興。
  • 當年那個不顧反對,執意生下雙胞胎60歲失獨老人,她過得怎樣?
    他可以沒有統治天下的才能,也可以沒有胸懷天下的氣概,但他只要是皇上的後裔,他就有成為下一位皇帝的可能性。也正是由於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這種陋習,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也有很多人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來約束家裡的女性。
  • 最會生孩子的皇后19歲嫁4歲小孩,後連生8個孩子居然有3對雙胞胎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位蒙古族皇后就非常厲害,她和一個小她15歲的皇帝一共生了8個孩子,其中竟有三對是雙胞胎,這位傳奇的蒙古皇后名叫滿都海。 滿都海出生時北元已經滅亡多年,蒙古政權重新又回到了遊牧民族,並且四分五裂沒有昔日的統一。滿都海嫁給蒙古可汗滿都魯,生了兩個女兒沒有兒子,但是滿都魯早早死去,19歲的滿都海就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