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超,25歲,剛大學畢業不久,2020年2月,沿河自治縣郵政局選派一位年輕幹部到後坪鄉玉泉村擔任「第一書記」,接到被選派的消息後,我當時既擔憂又欣喜,擔憂的是我才走出校園,既沒有農村工作經驗又沒擔任過任何職務,怕自己做不好這個村的『第一書記』,欣喜是因為這是組織對我的信任,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基層歷練。
張超正在訪民情
到玉泉村後,我便迅速投入到工作之中。拆除搬遷舊房、協助農戶硬化房前屋後、硬化連戶路……這些活全是力氣活,文弱書生氣的我,還是擼起袖子、扛起鋤子跟著大家一起幹。 剛開始的兩天,我全身酸軟無力,完全使不上勁來,早上連床都下不了。但我並沒有氣餒,就當成是參軍作戰,這幾個月就當成是集訓。
張超正在幫群眾運砂石
接下來半年,我在歷練中成了「師傅」。一次搬不動的東西就分兩次搬;和漿和不好,我就向老同志不停的討教;不會安裝水電,我就認真地向「戰友」一點一點地學……這樣一來,竟然成了一個人人稱讚的技工師傅,大家都笑著說:「我們攻堅隊又多了一個技工師傅,以前有馮師傅、李師傅、田師傅,現在又多了一個年輕的張師傅。」
張超為貧困戶送去慰問大米
在工地勞動中,我被人親切地稱為「張師傅」,在軟體資料上,我也是「張師傅」。計算機操作和文字功底我都很擅長,主動幫助大家完善建檔卡袋等資料。 我駐村的時間不到一年,但這次歷練讓我收穫不小,使我的成長之路增添厚重一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施平 整理
編輯 顧航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