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區專項資金支持科技型企業 5年累計兌付超2億元

2020-12-22 上遊新聞

重慶日報消息,12月11日,重慶日報記者了解到,重慶高新區近日撥付了2019年度第二批科技創新專項資金,103家科技型企業共獲得2740.72萬元資金支持。據統計,《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創新促進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實施5年來,重慶高新區已累計兌付資金超2億元,惠及企業近1200家(次)。

重慶高新區創新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今年3月,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企業復工復產的實際需求,高新區提前兌付科技創新專項資金616萬元。此次是繼前期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兌付流程之後的又一次兌現,撥付資金包括研發投入補貼、科技項目配套獎勵、稅收獎勵等6個方面。兩批資金共撥付3356.72萬元,惠及企業達158家。

「《辦法》實施以來,我們對研發投入獎勵的力度在全市領先,始終注重對區內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方面的鼓勵。」該負責人表示,《辦法》的出臺及實施,為全面提升區域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引領能力、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起了積極作用。

此次獲得百餘萬元補貼的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醫藥研發、生產、銷售和健康服務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近年來,公司在逐步開展改良新藥以及I類新藥的研究與開發,並與高等院校聯合展開前沿藥物研究,已建立較為成熟的產學研成果轉化平臺。

據悉,今年,重慶高新區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預計分別增長65.8%、40%。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創業人才新增28人、總量104人,同比增長36.8%。為擴大支持範圍,更好地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企業創新發展,重慶高新區正在加緊修訂出臺科技創新扶持新政策。新政策將在科技人才、成果轉化等方面新增獎勵政策,完善政策鏈條,在企業發展的各個階段予以精準扶持,屆時將有更多企業享受「創新紅利」。

此外,高新區還持續推出科技金融產品,比如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通過輕資化、信用化、便利化方式讓科技型企業最高可貸500萬元,目前累計為436家企業發放貸款9.44億元;由市區共建的規模5000萬元種子基金,開發了涵蓋「助保貸」等50餘項產品的科技金融超市,累計助企融資近20億元,為西部(重慶)科學城創新發展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

重慶日報記者 張亦築

原標題:高新區專項資金支持科技型企業 5年累計兌付超2億元

相關焦點

  • 高新區科技創新投入資金超10億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高新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佔全市總量58%,擁有省級以上科研機構80個,科技創新資金投入超10億元,今年重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20家。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高新區下足功夫,不僅對每年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還對企業建立研發機構、申報智慧財產權等給予資金補貼,這一政策充分調動了企業技術創新和申報高企的積極性,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實現逐年遞增,由2015年的84家增至2019年的123家。
  • 鄭州高新區企業研發費用補助資金達3.19億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11月20日,記者從鄭州高新區創新發展局獲悉,日前,鄭州市科技局發布了2020年度鄭州市科技型企業研發費用後補助專項資金審核結果公示,經企業申報、各開發區及區縣(市)科技主管部門審核推薦、專家審核,高新區816家企業通過審核
  • 寶雞高新區:為企業發展「強筋壯骨」
    據了解,寶雞高新區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累計建成孵化場地近70萬平方米,在孵企業421戶,實現年產值65億元;累計畢業企業457多家。據悉,寶雞高新區的8家孵化器中有60多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高端人才擔當創業導師,為在孵企業提供政策指導、觀念引導、技能輔導等服務。這極大地規避了創業風險,讓更多的企業跨越創業「死亡谷」,像瞪羚一樣實現跳躍式成長。
  • 益陽高新區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兌現政策扶持資金超2億
    今年以來,區經濟合作局在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優化政策供給,扶持企業發展,制定出臺聚焦支持園區主導產業可持續發展、推動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培植壯大主體財源的扶持資金辦法,全年撥付財源建設、項目建設扶持資金共計2.7億元,通過落實政策大力促進了園區實體經濟的發展、工業企業技術的改造
  • 長沙高新區18家雛鷹企業獲6000萬元信貸支持
    2020年12月18日,長沙高新區舉行「雛鷹計劃」入孵企業銀企對接會。可喜的是,18家路演企業代表精彩、細緻地講解,贏得了眾多金融機構的高度關注,最終獲得了金融機構近6000萬元的信貸支持。「我們企業是一家提供以基因檢測為核心技術、整合臨床檢驗、生化檢驗等服務的企業,發展前景可觀。」「我們的主營產品是基於數字孿生和人工智慧技術變電站三維一體化的全面監視系統,目前存在一定的資金瓶頸問題。」
  • 5年間投入專項扶貧資金 788.39億元
    本報訊 12月15日,記者從貴州省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6年至2020年,中央和省級加大投入力度,共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88.39億元,其中中央451.9億元、省級336.49億元,年均增長21.59%。
  • 2020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達1461億元
    在12月2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介紹,2016—2020年,我國連續五年每年新增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0億元,2020年達1461億元,發揮了精準扶貧資金主渠道作用,今年又一次性安排綜合性財力補助資金300億元,支持補齊掛牌督戰地區脫貧攻堅短板弱項。
  • 「十三五」期間 山東財政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323億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3日訊 (記者 張敏敏)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幅連續5年保持在10%以上,全省各級財政5年累計投入專項扶貧資金323億元。
  • 4億元獎金撬動超百億元融資,廣州創新雙創大賽機制激發科企活力
    一場雙創比賽,如何激發一座城市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如何創新大賽機制,使得4年4億元的市級財政獎勵撬動社會超100億元融資?「以賽代評」「以投代評」……廣州通過這些機制創新發掘出優質企業,並把科技金融作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催生出方邦電子、極飛科技、奇點醫藥、微遠基因等一批高成長性的科技型企業。
  • 貴州:五年間已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88.39億元
    央廣網貴陽12月16日消息(記者陳屹)12月15日,貴州省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透露,自2016年以來,貴州省已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88.39億元,用於支持全省扶貧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易地扶貧搬遷等,為助推全省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資金保障。
  • 石家莊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為科技企業融資3.12億元
    記者從石家莊市高新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獲悉,截至目前,該中心已註冊科技型企業2143家,籤約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227家,累計對接各類服務553筆,融資對接104筆,總計3.12億元。該中心整合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項目、資金、政策、產業園等資源,建立強大的企業動態資料庫,通過信息統計、分析再造,實現各類需求精準匹配和高效對接,為企業與機構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資源線上對接服務。
  • 江西今年累計發行1037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超去年全年
    江西今年累計發行1037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超去年全年 2020-05-27 17:36:07(中新網資料圖) 吳志鵬 攝   中新網南昌5月27日電 (記者 王劍)江西省財政廳27日對外宣布,該省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成功發行2020年第二批新增專項債券510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全國1萬億元額度總量的5.1%。這意味著,江西一次性將中央提前下達該省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全部發行完畢。
  • 鄭州高新區入駐企業捷安高科登陸創業板曾是新三板優秀企業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2018年以及2019年上半年,捷安高科研發支出分別為1740.26萬元、2046.10萬元、2173.64萬元和940.87萬元。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日,捷安高科及子公司擁有132項軟體著作權、44項軟體產品登記證、5項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項外觀設計專利。
  • 資金支持加「跑腿」,西安高新區打造抗疫情穩實業「新樣本」
    新京報訊(記者 揭明玥) 出臺多項「硬核」政策,直接給予資金支持,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輾轉多地當好「跑腿員」,幫企業招工;通過「雲籤約」「雲開工」推動重大投資落地、重點項目開工……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當下,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陝西省西安高新區交上了一份經得起檢驗的高分答卷
  • 2020年第十二批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出爐
    泉企數量佔比過半日前,福建省2020年第十二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出爐,共有135家企業入庫,福建百世盾軍警裝備有限公司等79家泉州企業上榜,泉企數量佔比過半。科技型中小企業是指依託一定數量的科技人員從事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活動,取得自主智慧財產權並將其轉化為高新技術產品或服務,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中小企業。省科技廳在科技創新券補助工作方面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
  • 華信信託年內被凍結資產超千萬 超20款產品逾期、上半年虧損5.5億元
    而這對於爆出多款產品逾期,陷入嚴重信託資產風險,且上半年就虧損5.5億元華信信託來說,今年已多次爆出資產遭凍結消息。年內資產被凍結數次,凍結額超千萬裁判文書網12月8日發布,因與韓力明發生合同糾紛,申請人韓力明於2020年12月3日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凍結被申請人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銀行存款240萬元,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財產。
  • 投哪網:累計兌付8.84億元,剩餘15.55億元,第8期即將開始!
    回顧前七期兌付計劃:基本按月有條不紊進行 自投哪網平臺宣布良退以來,截至9月末,已經完成七期兌付,具體回款與兌付帳戶餘額數據如下(單位:億元): 期數時間兌付金額累計兌付金額剩餘金額13月19日剩餘本金1%//24月3日第三期減去第一期
  •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為企業創新「輸血」
    在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包頭稀土高新區」)另一家科技型企業內蒙古恆久鋼構集團有限公司,剛剛採購的500噸橋翼板正在企業的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業務範圍的不斷拓展,承攬的項目越來越多,資金需求成為擺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題之一。
  • 煙臺高新區「政金企」三方共奏發展新樂章
    去年,高新區出臺了《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出資1000萬元作為風險補償資金,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增信、貸款等融資行為產生的損失承擔有限代償責任,同年,煙臺銀行高新區科技支行作為全區第一家科技銀行正式設立,高新區與中行高新區支行、農行高新區支行、農商行高新區支行以及浦發銀行煙臺分行、工行煙臺分行等分別建立科技信貸合作銀行關係,針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提供信貸支持。
  • 兌付282.96萬!科技創新券為大慶企業研發添「底氣」
    據統計,大慶市共有29家企業兌付了科技創新券,總金額達282.96萬元,科技創新券的發放,有效助力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企業類科技服務機構強穩崗、擴就業,扶持了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復工復產,支持了大慶市科技創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