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老師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 2020年語文寫作最新素材積累及範文詳解 | 話題十一
石老師已為大家備好電子列印版,文末附電子列印版免費領取方式,想要獲取電子列印版請拉到文末。
見證2020,值此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病毒肺炎之際,我們全程同步實錄這場「戰役」每一個「驚心動魄」的感人細節,關注社會熱點,聚焦作文素材,提煉寫作主題,弘揚時代正能量,讓每一位莘莘學子足不出戶即可走遍今年考前作文集訓的版圖。
隨著抗擊疫情的發展,我們將不斷推出新的專題。每個專題圍繞一個話題展開,按照「作文題目——話題素材——提煉主題——範文導寫——拓展積累」的思路,分為直擊素材、範文導寫、拓展積累三部分。「直擊素材」分為【作文題目】【直擊素材】【話題評析】三個欄目。「範文導寫」分為【主題界定】【閱讀範文】【導讀評析】三個欄目。
專題陸續更新,請持續關注~
人民戰「疫」丨材料作文「信念的力量」
(一)直擊素材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典型素材」和「相關話題」中的兩則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要求:1、文體自選 2、題目自擬 3、不得寫成詩歌。
【相關話題】
(二)範文導寫
【同類文題】
閱讀下面一段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
有兩個人結伴穿越沙漠。走至半途,水喝完了,其中一人因中暑而不能行動。同伴把一支槍遞給中暑者,再三吩咐:「槍裡有五顆子彈,我走後,每隔兩小時你就對空鳴放一槍,槍聲會指引我前來與你會合。」說完,同伴滿懷信心地找水去了。躺在沙漠中的中暑者卻滿腹狐疑:他能找到水嗎?能聽到槍聲嗎?會不會丟下我這個「包袱」獨自離去?
夜幕降臨的時候,槍裡只剩下一顆子彈,而同伴卻還沒有回來。中暑者懷疑同伴早已離去,自己只能等待死亡。想像中,沙漠裡的禿鷹飛來,狠狠地啄瞎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體……終於,中暑者徹底崩潰了,他把最後一顆子彈射向了自己的太陽穴。槍聲響過不久,同伴提著滿壺的清水趕來,而找到的卻是中暑者溫熱的屍體。一個失去了信念的人,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要求:1、文體自選 2、題目自擬 3、不得寫成詩歌。
【閱讀範文】
信念如炬,耀我中華
海燕搏擊風雨,以揮舞的雙翅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翱翔出堅守的信念;青松紮根絕壁,用不屈的枝幹在高聳陡峭的絕壁上演繹出堅守的信念;寒梅迎風鬥雪,將撲鼻的芬芳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氤氳出堅守的信念。我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信念的火炬照耀了一個民族前進的道路,使得一個民族生生不息。
信念如炬,照亮你漫長的被囚之路,你將堅守信念的壯舉吟唱成中華民族最動人的旋律。
你擔任漢使持節出使匈奴,卻遇上叛亂被匈奴扣押。面對衛律的威逼利誘,你不為所動,甚至以死抗爭;面對李陵的苦口勸降,你嗤之以鼻,最終矢志不渝。其實你的心中也有痛,父母病亡你卻不能伺候床前、盡孝墳前;你的眼中也有淚,妻子改嫁、兒女失散你卻無能為力。牧羊北海邊,獨守的孤寂早已吞噬了你原本絕代的風華。幸有日月為證,當你手持旄節皓首歸中原,你以赤誠的忠君愛國心滌蕩了所有陰鬱的風雲,也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不朽傳奇。蘇武,你對信念的堅守真是壯哉,你不愧是中華氣節第一人!
信念如炬,照亮你孤獨的創新之路,你將堅守信念的豪情鑄造成中華民族最優美的符號。
當許多中國業內精英紛紛到歐美鍍金時,你卻只管沉浸於自己的家國情懷、詩畫建築;面對全球化浪潮下城鄉建築風格趨同化現象,你高舉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大旗,批判性地回歸地域建築傳統。你之所以能問鼎2012年建築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是因為你始終秉承著「重建當代中國本土建築藝術學」的學術理念,堅守文化傳承及回歸傳統的建築理想。所以,你的作品最終演化為紮根中國文化的歷史背景、永不過時甚至極具世界性的建築。王澍,你用自己對信念的堅守將原本呆板的建築活化成一個個優美的中國符號。信念如炬,照亮你無悔的報恩之路,你用堅守信念的執著傳承了中華民族最古老的美德。
隨部隊到新疆修築天山公路,你們被無情的暴風雪圍困,物資早已耗盡,救援卻遲遲不到。在班長的帶領下,你和其他三名士兵帶上最後的乾糧走上了求援的絕徑。生死攸關,班長把僅剩的一個饅頭遞給了你,也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你。獲救後的你,在以後漫長的人生歲月中,從未停止對犧牲戰友父母的尋找,只因為班長臨終的囑託;你一直為犧牲的戰友守墓,只為風雪之夜那一次生死相託。三十年的執著堅守,守住的不只是一句諾言,更是一片赤誠之心。陳俊貴,你用自己對信念的堅守將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美德傳承。
信念如炬,照亮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膽忠心;信念如炬,照亮了朱自清不食美國救濟糧的錚錚鐵骨;信念如炬,照亮了錢學森淡泊名利一心為國的豪情壯志。當歷史化作塵埃,猶見信念如炬,熊熊火焰耀我中華!
【導讀評析】
作者在充分理解文題材料的基礎上,將作文的核心詞定義為信念,切合題意又不落俗套。文章所選事例典型,通過蘇武、陳俊貴的例子,有力地證明了論點。議論中夾雜抒情,內容充實,有感染力。開頭部分通過類比、排比及比擬手法,富有氣勢。主體用並列式,事例縱橫古今,採用第二人稱敘述,簡練而充滿深情,很有感染力。
(三)拓展積累
【名言警句】
勇敢和必勝的信念使奮鬥得以勝利結束。
——恩格斯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爾
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這樣,他的成就絕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林肯
由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撐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
——愛因斯坦
信念是儲備品,行路人在破曉時帶著它登程,但願他在日暮以前足夠使用。
——柯羅連科
信念,是蘊藏在心中的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炬,這把火炬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撲滅的。信念,是保證一生追求目標的內在驅動力。信念的最大價值是支撐人對美好事物孜孜以求。人生一世,在生活的跋涉與事業的開拓中,不可能事事一帆風順,處處得到特別的恩賜。人除了受到外界的壓力外,本身的缺陷也會使境遇不佳。信念是人的精神所在,沒有信念的人是精神上的貧窮者。對於青年來說:樹立堅定的信念,樹立熱愛生活、熱愛事業的信念,是十分必要的。
——《論信念》
東漢南陽張衡發明了預測地震的儀器——地動儀,令世人驚嘆,他的成功可以說是信念的結晶。上百次的實驗,無數次的失敗不僅沒有擊垮他,反而讓他更加堅信自己的思維可以超越失敗的界線。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他成功地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個能準確監測地震的地動儀。成功屬於有信念之人。
——《信念締造成功》
【人物事例】
★明朝末年,史學家談遷經過二十多年嘔心瀝血的寫作,終於完成了明朝編年史——《國榷》。然而,他沒有高興多久就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裡,小偷進他家偷東西,見到家徒四壁,無物可偷,以為鎖在竹箱裡的《國榷》原稿是值錢的財物,就把整個竹箱偷走了。從此,這些珍貴的稿子就下落不明了。二十多年的心血轉眼之間化為烏有,這樣的事情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對年過六十、兩鬢已開始花白的談遷來說,更是一個無情的重創。可是談遷很快就從痛苦中崛起,下定決心再次從頭撰寫這部史書。談遷繼續奮鬥了十年後,又一部《國榷》誕生了。新寫的《國榷》共104卷,500萬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翔實精彩。談遷也因此留名青史、永垂不朽。
★有一個女孩,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找工作多次都不順利。起初,她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學教書,結果,上課還不到一周,就被學生轟下臺,灰頭土臉地回了家。母親為她擦眼淚,安慰她說:「滿肚子的東西,有的人倒得出來,有的人倒不出來,也許有更合適的事情等著你去做。」後來,她外出打工又被老闆轟了回來,原因是手腳太慢。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的,別人已經幹了好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書,怎麼快得了。」女兒先後當過紡織工,幹過市場管理員,做過會計,但無一例外都半途而止了。然而每次女兒失敗回來的時候,母親總是安慰她,鼓勵她,從來沒有說過灰心和抱怨的話。30多歲的時候,女兒做了聾啞學校的一位輔導員。後來,她開辦了一家自己的殘障學校,又在許多城市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實際上,母親恆久不絕的信念和愛,就是最堅韌的一粒種子。
★在紐約,有一位年輕的警察叫亞瑟爾,在一次追捕行動中,他被歹徒用衝鋒鎗射中左眼和右腿膝蓋。雖然他保住了性命,可從此卻變成了一個又跛又瞎的殘疾人。
紐約市政府和其他各種組織授予了他許許多多勳章和錦旗。紐約有線電臺記者曾問他:「您以後將如何面對您現在遭受到的厄運呢?」他說:「我只知道歹徒現在還沒有被抓獲,我要親手抓住他!」他那隻完好的眼睛裡透射出一種令人戰慄的憤怒之光。
這以後,亞瑟爾不顧任何人的勸阻,參與了抓捕那個歹徒的行動。他幾乎跑遍了整個美國,甚至有一次為了一個微不足道的線索獨自一人乘飛機去了歐洲。
9年後,那個歹徒終於在亞洲某個小國被抓獲了,當然,亞瑟爾起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慶功會上,他再次成了英雄,許多媒體稱讚他是全美最堅強、最勇敢的人。半年後,亞瑟爾卻在臥室裡割腕自殺了。在他的遺書中,人們讀到了他自殺的原因:「這些年來,讓我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抓住兇手……現在,傷害我的兇手被判刑了,我的仇恨被化解了,生存的信念也隨之消失了。面對自己的傷殘,我從來沒有這樣絕望過……」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小說《最後一片葉子》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年輕的女畫家瓊西因患肺炎,危在旦夕,用醫生的話說:「她的病只有十分之一的恢復希望,這一分希望就是她想活下去的念頭。」已是深秋時分了,瓊西開始數窗外一棵老極了的長青藤上的葉片。她確信,當最後一片葉子脫落的時候,自己就該去了。可是,藤條上剩下的最後一片葉子卻任憑風吹雨打,總也不肯脫落。瓊西因此受到了鼓舞,病勢一天天好起來,最後,她終於感到「想死是有罪過的」,在醫生的治療下,身體竟奇蹟般地痊癒了。
轉自:初中語文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