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人物】冉進財 ‖ 忠孝御史趙成慶

2020-12-27 澎湃新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忠孝御史趙成慶

冉進財

趙成慶(1284—?),元朝潼川府郪縣(今三臺縣)人,字伯寧,官至御史中丞(正二品)兼兵部尚書。趙成慶祖上入川做官,後來趙成慶的父親趙垠從中江縣遷到三臺定居,逐漸成為三臺的名門望族,史載「趙氏,東川(今三臺)著姓」。趙成慶兄弟姐妹共七人,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四。南宋末年,趙垠曾在軍中擔任一個叫百夫長的小官,後來辭去軍中職務,靠經商發家,「素贏於資」,但他並不看重錢財,而是「輕利好惠」,樂善好施,幫助鄰裡,這給趙成慶等人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趙成慶的父親趙垠是著名的孝子。乾隆年間出版的《中江縣誌》卷四《人物誌·孝友》記載:「元,趙垠,孝友性成,母袁氏病,垠割兩股以進,獲愈。元季奉父炎避兵於渝,居四年,渝被圍,負販以為養。及炎卒,垠負遺骸歸葬先壟。」趙垠割股療母的故事,「驚天地、泣鬼神」,為其後代子孫樹立了一個至親至孝的榜樣,也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據《四川通志》記載,僅明朝時期,四川境內像趙垠那樣割股(肉)療母(父)的孝子孝婦就有46人。

趙成慶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忠孝仁義、家風嚴謹的人家,他骨子裡流淌著「忠孝」的血液。他秉承忠孝家風苦讀詩書,最終走上仕途,並官至御史中丞兼兵部尚書。

趙成慶的仕途升遷頗為傳奇,為官之道也值得稱讚。

趙成慶最初在元仁宗年間(1311年—1320年在位)行中書省的一個下屬機構理問所供職。理問所是當時掌管勘核刑名案件的機構,設理問、副理問、知事、提控案牘4個職位,趙成慶任知事,僅僅是一個九品「公務員」,趙成慶在這個普通崗位上一幹就是近10年。

趙成慶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趙成慶仕途迎來了轉機,這一年他升任監察御史(正七品),這之後,趙成慶仕途高歌猛進。

從至治三年到至順初年(1330年)五月,歷時七年,期間經歷了泰定帝、天順帝、文宗、明宗四位皇帝,趙成慶也由正七品升為正四品的山南江北道廉訪副使。趙成慶在山南江北道廉訪副使任上僅數月,同年升至亞中大夫、雲南諸道肅政亷訪使(正三品)。惠宗,又稱順帝,(後)至元二年(1336年)趙成慶升任至陝西諸道行御史臺侍御史(從二品)。六年後的至正二年(1342年),趙成慶升任江南諸道行御史臺侍御史,同年升任南臺御史中丞(正二品)。不僅如此,元朝張鉉撰《至大金陵新志》卷六記載:「趙成慶,資善,至正二年上。」「趙成慶,通奉,至正二年上。」由此可看出,至正二年(1342年),趙成慶升任江南諸道行御史臺侍御史、南臺御史中丞(正二品)的同時還兼任了資善大夫(一年)和通奉大夫二職。約在至正三年(1343年)到至正十年(1351年)間,趙成慶還兼任兵部尚書。1992年,在東塔東林村石馬灣發現的《元趙府君墓碑》碑文上有趙成慶任兵部尚書的記載。

趙成慶為官數十年,經歷8位皇帝,官至御史中丞兼兵部尚書,是元朝後期監察領域的重要官員。他為官清廉,一身正氣,一心為國家,為社稷,心懷百姓,忠於職守,不隨波逐流,不阿諛奉承,敢於與官場的官官相衛、爾虞我詐作鬥爭。

《明統志》載:「趙成慶,郪人,累官至雨臺中丞,激濁揚清,臺閣生風」。乾隆年間的《潼川府志》載:「元趙成慶,舊州(今三臺縣)人,累官御史中丞,卓有風裁,激濁揚清,官吏畏服。」舊志的記載可謂惜筆如金,對於趙成慶的為官之道,只用了「激濁揚清」四個字,這四個字看似簡略,卻是對趙成慶為官的高度讚揚,也因為他「激濁揚清」,剛正不阿,他身邊的同僚對他既畏懼又佩服。

趙成慶敢於直諫,深得泰定皇帝賞識。

震驚朝野的「南坡之變」後,趙成慶不顧自己七品監察御史的卑微身份冒死上書,直斥叛逆:「鐵木迭兒在先朝,包藏禍心,離間親藩,誅戮大臣,使先帝孤立,卒罹大禍。其子鎖南,親與逆謀,久逭天憲,乞正其罪,以快元元之心。月魯、禿禿哈、速敦皆鐵失之黨,不宜寬宥。」雖然鐵木迭兒已因驚恐而病死,但泰定皇帝仍依照律令以「逆黨」的罪名處死了鐵木迭兒餘黨。趙成慶當時是監察御史,僅僅「七品芝麻官」,卻敢於直諫,體現了忠於朝廷,忠於國家的情懷。

太常禮官玩忽職守,使得盜賊潛入太廟,盜走了仁宗和慈聖皇后的牌位,朝中大臣面對此事,敷衍塞責,相互推諉,身為御史的趙成慶多次向皇帝上書:「太廟失神主,乃古今莫大之變。由太常禮官不恭厥職,宜正其罪,以謝宗廟,以安神靈。」最終,泰定帝採納了建議,太常禮官被依律懲處。

趙成慶為官清廉,官風剛正,「激濁揚清」,他不僅是難得的忠臣,也是一名孝子。孝是「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漢朝「以孝治天下」,有《孝經》成書流傳於世,云:「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趙成慶的父親趙垠於成宗大德年間(1297年)去世,葬於「郪縣富國鄉之東山」(今北壩鎮東林村石馬灣),那一年,趙成慶13歲,趙成慶在母親和兄長的照顧下長大。約在1334年,趙成慶升任雲南諸道肅政亷訪使(正三品)。在赴雲南上任前,他回到家鄉,在他父親墳前立了一塊碑,即《元趙府君墓碑》。碑文由當時著名理學家、經學家、教育家吳澄撰寫,文中介紹了他父親趙垠的生平事跡。碑首篆書作者郭貫和碑身隸書作者吳炳都是元朝大書法家。因該碑集元代三大名家作品於一身,非常罕見,被稱之為「三絕碑」。1993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現存放於琴泉寺內。趙成慶為父親立碑,是「以表上之恩,以章親之榮」,其實也是在彰顯孝道。

趙成慶死後,葬在東林村石馬灣的趙氏祖墳,其墓旁立有趙成慶給後人的《遺訓碑》,「現在福不可過用,過用則易盡。未來福不可不修,不修則無繼。」碑文旁註「衣服飲食一切費用,皆現在福也;濟物利人種種方便,皆未來福也。」《新修光緒潼川府志》對此有明確記載。

趙府君墓碑

趙成慶後人牢記「琴鶴家風、忠孝傳家」的家訓,詩書傳家,家風嚴謹。趙成慶後人趙思泰於清乾隆元年考中武進士,子孫後代中僅清朝時期就有舉人3人、貢生10人、監生9、廩生4、庠生增生37人。其中趙成慶十三世孫趙思察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考中舉人,官至河南通許縣知縣,為官清廉,為人稱道,其位於新魯鎮的故居尚存。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正如歌詞中寫的那樣,「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趙成慶將「忠」「孝」完美的融合,體現出了深厚的家國情懷。他的《遺訓碑》雖是警示和教育其子孫後代傳承其家風家訓的,但對於今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亦有著積極借鑑意義。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冉進財(四川省三臺縣地方志辦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原標題:《【方志四川•人物】冉進財 ‖ 忠孝御史趙成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 人物】冉進財‖忠孝御史趙成慶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忠孝御史趙成慶 冉進財 趙成慶(1284—?)
  • 【方志四川•人物】潘嘉強 ‖ 緬懷王朝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少岷文藝 ,作者風中歲月 少岷文藝合江縣委宣傳部—合江縣文聯主辦雜誌《少岷》,官方發稿平臺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在我就讀合中的六年裡,就有張臣傑、楊洪烈、陸賢能三位愛好美術的同學,先後考上四川美術學院,後來都成為全國有名的書畫家。2004年,一代雕塑巨匠、美學大師王朝聞在北京駕鶴仙逝,享年96歲。2009年,堯壩籍書畫家楊洪烈在北京病逝,享年72歲。斯人已逝,幽思長存。
  • 【方志四川•人物】陳立華 ‖ 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微笑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作者:陳立華(中學語文教師,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自貢市作家協會會員)微刊題字:藍天果(中國文聯文代會代表,商務部中歐協會青少年藝委會副會長,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毛筆工作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藍天書畫院院長)配圖:方志四川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
  • 【方志四川• 人物】這個川妹子火了!被聯合國點名表揚!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聯合國點名表揚四川「雨衣妹妹」:在武漢送飯39天,鼓舞很多人! 近日,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在聯合國網站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中國的「雨衣妹妹」劉仙也在其中。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村落文化唱響古今——洪雅師道戲和謝家...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村落文化唱響古今——洪雅師道戲和謝家竹琴 2020-06-15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人物】黃偉 ‖ 曹光實:雅州「傑俊」名揚北宋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當時,盤踞四川的後蜀政權昏謬,治下百姓怨聲載道。宋軍勢如破竹,攻至雅州,後蜀軍隊已呈崩潰狀態。曹光實「憤而起事」,協助宋軍入城。不久後,盜賊紛紛起事,夷人張忠樂懷恨曹光實殺過他的同黨。夜裡,率領幾千人突襲曹光實家中。曹光實背母殺敵,揮動長戈突圍而出。張忠樂的突襲,殺掉了曹光實家族的三百多口人,又挖了曹光實家的祖墳,毀壞了祖先的棺槨。
  • 【方志四川•人物】田聞一 ‖ 辛亥四川大都督尹昌衡最後的歸宿...
    辛亥四川大都督尹昌衡最後的歸宿(四)​田聞一鄧小平指示:對尹昌衡要管1949年12月,成都和平解放了,同時畢業於四川大學的尹昌衡的二兒子紹堯夫婦,受東北大學招聘,即將去瀋陽就職;他們夫婦特意專程趕來西昌看望父親,並與之作別。
  • 【方志四川•記憶】陳鑫明 ‖ 揭開五百年皇木之謎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監察都御史顏佐亦以採木至蜀。少監謝安在藺州(今古藺)石夾口採辦,親冒寒暑,播種而食,二十五年始還。」(敘永《舊志輯存》)「明正德九年(1514)工部以修乾清宮、坤寧宮,任劉炳為工部侍郎兼右都御史,總督四川、湖廣、貴州等處採取大木。郎中主事伍全於湖廣,鄧文壁於貴州,李寅於四川分理(督木)之。」
  • 【方志四川•記憶】「文華送炭救劉湘」,風雲人物交情甚篤
    【方志四川•記憶】「文華送炭救劉湘」,風雲人物交情甚篤 2020-12-10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人物】葛麗平 ‖ 範鎮:四川華陽籍北宋文史大家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範鎮:四川華陽籍北宋文史大家葛麗平 一千年前的成都,在此任蜀守的北宋名臣薛奎機緣際會結識了一位18歲的青年才子。《新唐書》(圖片來自網絡)範鎮作為四川學者的代表,在各個方面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他在士大夫階層和朝廷中的名望,更是對四川學子產生了積極影響。範鎮在翰林院時,曾四次負責貢舉考試。其中,嘉佑二年(1057),範鎮同歐陽修、梅堯臣同為知貢舉,負責禮部考試,這次考試選拔出了蘇軾、蘇轍、曾鞏等一批才學之士。而其中的二蘇便是來自蜀地的學子。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天上的街市——馬爾康松崗柯盤天街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公元634年(唐貞觀八年),嘉絨藏區本部地區逐漸屬吐蕃轄地,多數地區又處於土著民族部落割據的奴隸社會形態,沒有系統的法律體系和司法程序,直到青藏高原東部的大渡河上遊和岷江流域的嘉爾莫查哇絨地區來了一位名字叫盤熱的將軍,據文獻記載是王室宗親,任「噶倫」職,即為國王代理人(相似於唐時的御史
  • 【方志四川•人物】鄧沛 ‖ 辛亥革命先烈佘英傳略
    事後,四川同盟會派楊兆蓉經上海去新加坡向孫中山報告情況,「總理屬告川中同志,努力勿懈」。新加坡同盟會的《中興日報》專門發表《成都革命黨獄記》一文,報導了四川起義的真相。《四川》雜誌第3號也刊載政治小說《成都血》,歌頌四川革命黨人的行為,揭露清吏鎮壓革命的罪行。
  •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東 ‖ 成都「老市長」趙抃⑦:「三廉修身...
    朝廷對四川官員的選拔,向來重德甚於重才。北宋,為了削弱地方勢力,對四川人的任職有明確限定。太平興國七年(982年),特頒詔令:「西蜀、嶺表、荊湖、江浙之人,不得為本道知州、通判、轉運使及諸事任。」四川人不能在本地為官,對州縣地方官員的選任也很謹慎。
  • 【方志四川•詩詞】夯子 ‖路(組詩)
    【方志四川•詩詞】夯子 ‖ 路(組詩) 2021-01-10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鏗鏘星河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鏗鏘星河 2020-12-1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精神家園(組詩)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精神家園(組詩) 2020-12-12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昭敏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昭敏 ‖ 扶貧日記之吉力阿普阿來阿媽 2020-10-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四季天空(組詩)
    【方志四川•詩詞】程馳 ‖ 四季天空(組詩) 2020-12-16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名人】四川歷史名人系列 | 文翁——公學始祖興...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編者按 2017年7月12日,首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正式公布,大禹、李冰、落下閎、揚雄、諸葛亮、武則天、李白、杜甫、蘇軾、楊慎10位歷史名人入選。
  • 【方志四川•新刊預覽】《巴蜀史志》「四川歷史名人」專刊推介
    專刊將20位四川歷史名人按照人物特點、歷史貢獻分為「治國理政 民惟邦本」「天地大文 吾蜀宗匠」「傳統史學 開拓創新」「蜀學薪火 守正創新」「科學技術 蜀中奇魂」「英雄史詩 民族遺產」6個欄目;每個欄目下以人物為篇至少有3篇代表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