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姓氏,一直作為家族的傳承標誌,延續了上千年,已經成為了中華文化最具有標誌性的符號之一。隨著時代的演變,姓氏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很多的姓氏在不同的產生、發展亦或沉寂,這都是與時代的掌控者息息相關。
《百家姓》應運而生,將姓氏發源、發展記載在案,也遵循著皇親國戚必是大姓的規則,宋朝成書的《百家姓》也不例外,帝姓趙姓便成為了《百家姓》裡第一大姓。因為皇親國戚的姓氏總會帶動本姓成為貴族,在那個時代,人們自然更願意擁有那些王朝大姓,以彰顯自己的身份。每個朝代都會有幾個特別的姓氏,代表著權利和地位。
大清朝也不例外。當時有九大貴姓氏的說法,只是後來隨著大清的滅亡就漸漸地沉寂了,有些為了活命,更是將姓氏改為了漢姓。那麼,隨著大清朝的滅亡,那些貴族姓氏的人都將姓氏改成什麼了呢?
一、佟佳氏
此姓氏來源於女真族,出自金國時期女真族夾谷氏部落,屬於以部族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清朝滅亡之後,佟佳氏大都改名佟佳氏改為佟、童、仝等姓。
二、瓜爾佳氏
為滿族八大姓氏之一,也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清朝時期,瓜爾佳氏湧現出許多顯貴家族,最出名的就是輔政大臣鰲拜,他的全名為瓜爾佳·鰲拜。清亡後,瓜爾佳大多改為了關姓((關之琳即為滿族瓜爾佳氏)),另外,石、鮑、郭、果、蘇、葉等姓,也有一部分來自瓜爾佳
三、馬佳氏
原氏族起源地「嘉裡庫馬佳」,清初大學士圖海、康熙帝榮妃、道光時禮部尚書升寅等為該姓著名人物。之後,就改為了馬或者麻姓。
四、索綽羅氏
姓氏先祖為海西女真人,經數次遷徙,由松花江流域來到輝發河流域,最後併入建州女真。清朝滅亡之後,改名石姓,也有改為曹姓。
五、齊佳氏
以地為氏,雖然人口不多,但也是滿洲八大姓之一,是滿族中比較顯貴的家族,一般人不敢得罪他們。清朝滅亡後,齊佳氏基本都改為齊姓,變化不大。
六、富察氏
這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初起源於富爾哈河名(在吉林省琿春一帶)後演變為氏族姓,最後改為富、傅等姓。
七、納喇氏(那拉氏)
是滿族的一個大氏族,明末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有時候也稱為納蘭氏。晚清掌權者慈禧太后,就是那拉氏,對於她大家都很熟悉。清朝滅亡後,那拉氏基本改為了「那」和「南」兩個姓。現在比較出名的那英,原來就是那拉氏。
八、鈕祜祿氏
滿清的最大姓氏之一,寓意「狼」,由於族人對狼的崇拜,因此以其為姓氏,最出名的人是大貪官和珅。清朝滅亡後,鈕祜祿氏絕大多數改姓氏為「郎」。
九、愛新覺羅,是清朝皇室的姓氏,意思是金子般的高貴,也是八大貴族姓氏中最顯赫的。清朝滅亡以後,曾經的愛新覺羅皇室開始改姓,大多都改為「金」姓,也有一部分改為了羅、肇、範、關、鄂、趙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