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瀘州青年作家唐維揚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南方Thc448

——謹以此詩悲悼青年俊才和我一起工作19年的小兄弟唐維揚

世道輪迴轉頭空, 浮塵起落瞬時同。

詩情頃頃悠然水 , 筆跡重重自在風。

半世拈詩銜畫卷, 平生瀝血繪蔥蘢。

誰留片紙天音醉, 此去一山盡慟容。

附:唐維揚:男,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雜文學會理事,瀘州市作家協會秘書長,江陽區作協副主席。在《天津日報》《湖北日報》《四川文學》《星星》等全國百餘家報刊上發表詩歌、散文;並在《合肥晚報》《黃石日報》《特區時報》等開設過專欄;曾獲「全國報紙副刊作品年賽」獎,多次獲得省市獎,出版有散文隨筆集《幸福,一種美感》。生前曾任職瀘州日報社教育專刊主編。於2020年4月4日下午病逝,享年47歲。

瀘州作家唐維揚生前留影唐維揚作品選刊一:走進天堂壩(散文)一    天堂壩,人間天堂。   我在一個酷熱的夜晚,聆聽著晚風伴著蟲吟飛馳而來,生怕驚擾了你的美夢。望著星空踏著泥土,我健步如飛。借著燈光,我只看兩邊的山,看盤旋而上的公路。路旁山上不時出現的巖上流水,一種詩意的挺拔,自對岸屹立的高巖隱隱傳來,在夏夜的素衣中蔓延。比石頭的內心更陽剛。   這種瞬間的頓悟,將森林原始的欲望塗抹得蔥蔥鬱鬱,將川南古典的愛情渲染得大膽狂野。   這種隨處生長的感慨,以一朵奇葩的形式,加重了天堂壩本身的意義。   朋友們先上山,一路電話聯繫著,他們正盡情地喝酒,等著我們平安到達。好一同享受大自然的天賜美景。

作者:唐維揚

二   終於到了,天堂壩,好象進入了綠色的皇宮,真是美麗極了。朋友們一見我們終於上山了,此時,爽朗的笑聲和清脆的酒杯交織在一起。我的心像唐朝的菊,宋朝的梅,搖曳在酒杯和笑聲裡。   我看到了樹的手勢,樹的表情。我歡喜在酒杯和笑聲中。鄰桌的那些美女相視而望,她們像露珠兒一樣瑩透,像夢中的濤鳴,但我抓不住那束時間來的光,只有默默觀望樹的外形,樹的根系。朋友們都笑了,說我沒看懂。   其實人生很淡,智慧很淡,詩很淡,酒也很淡。   夜晚很消瘦,坐在朋友們的影子裡,讀風,讀月,讀雲。   我在想,誰是天堂壩的騎手?誰是天堂壩的馬?不經意間,我醉了,和著濃濃的夜色和著蕭蕭的風聲和著熱烈的高度酒,往床上一躺,自己都化了,化成一灘水。

三   清晨,太陽來到我的窗前,用金色的拐杖輕輕敲打我的窗門,溫和地指著窗外,對我的心說:你該繼續上路……   於是我跟著我的朋友們一起出發,高山的倩影,流水的柔形,緩緩而來。以其偉岸以其清澈,扭開想像的匣門。心空如洗一塵不染。而後,這道靈秀的流水蜿蜒徐行。以水為鏡,我看到昨晚月光下喝酒的女子,害羞地打開聖潔的柔姿,生成一朵出水的芙蓉。   沿途是崎嶇的小道,其實,有坑坑窪窪的,有荊棘裝潢的,有風雨包裹的,才是路。   溪流清淺,可以戲水;山徑林蔭,可以放歌;蛙鼓雜沓,可以垂釣;懸巖突兀,可以懷古。   徒步近兩小時候,山脈的出現,使草樹慚疚生妒,爭先佔領山脈,以為勝利。   到達頂峰,山頂有一奇石,名曰:一柱擎天。   四   午飯後,朋友們去釣魚。我則在山莊酣睡。四點起來,邀上同學及其家人去遊泳。   走到溪灘,我感覺到了生命的故居的所在,幽靜而深邃。我只不過是一個遠行的驛人,我的手撫摸著礁石,讓它傳遞出內質的冰冷。注視這些被溪水撕碎的生命,我在它們身上停留了多少年代的幻想。礁石,溪水的骨頭,青春永恆的遺址,留下無數的夢,我們遙不可及……   眾多的遊客在小溪中遊泳舞蹈,把寧靜的溪水攪渾了,我感到一絲的疼痛。   其實小溪也應該感謝我們的到來。小溪的此岸和彼岸,像兩片唇,因我們所在而得深深一吻。   五   當太陽流盡最後一滴血,20多位朋友都相繼回來了,圍坐桌旁,談笑自如。夜色、華燈悄然而至。   酒,是旅人的愛物。   沒有酒,何以壯行色?何以澆離愁?何以逢知己?何以邀明月?何以慶成功?   艾青說:「酒,能使聰明的人更聰明/能使愚蠢的人更愚蠢」。沒有酒,怎麼知道,我是哪號人;是聰明的?還是愚蠢的?   天雖熱,但有山風吹來:像鏡前粉落,琴上聲響;枝生亂影,花香遠送。   時光如水。神情如水。回憶如水。凝思如水。   酒過三巡,夜幕更深沉了。山莊的壩壩裡響起了卡拉ok聲。起舞,讓自己的軀體,在生活的舞臺上旋轉。山風吹動著表演欲。啤酒扯開了翩翩君子的外衣,像一隻夜鶯飛來飛去,飛高,飛高……不斷盤旋。試令自己不會太低沉,試令自己看清世界的風吹原始。反正我醉了……(來源:川南在線)

唐維揚作品選刊二:

方 山 寫 意(組詩)

作者:唐維揚

無 聲

峰谷無聲

草木無聲

淡淡的陽光也無聲

惟深院大殿

木魚伴著誦經

溢出滿山虔誠

風無聲

山嵐無聲

香爐紫煙也無聲

惟鴿飛起飛落

馱著祥雲

鳥語很輕很輕

你無聲

我無聲

來者去者也無聲

惟山前那方蓮池

綠荷在細敘著

我靜心聆聽……

是那片

悠然的經誦嗎

在深院裡

在我的耳際

是那縷

繚繞的紫煙嗎

在和風中

在我的瞳仁裡

是那葉

飄逸的帆影嗎

在煙波中

在我的心海裡

是那杯

淡淡的龍井嗎

在閒靜中

在我的思緒裡

禪門絮語

到方山了嗎?

到了,未到。

為什麼有鼎盛的香火?

只因心有凡塵的人很多。

木魚和經誦很柔和。

是因為渡海而來,

風聲,浪聲,

聽得太多。

昨天,見眾僧念經;

今日,見眾生洗心。

5

何需細究,山門是否開了。

應該自問:心門是否已開?

信佛,尋佛。

何處無佛?

心靈是居所,

你如何在居所裡生活?

香客無數,

有誰是祈求

——心的出路?

離開方山,有何收穫?

沒有收穫,便是收穫。

登 山

入山了

是拾級向上嗎

盤旋起伏中

投入一片空濛

樹無語

風不動

惟那不倦的步履

叩動著未醒的夢

一隻小鳥

淡淡地掠過

啼聲蘸滿溼露

滑落深谷中

山色蒼茫

何處是高峰

偶見山花迎面

採來卻是霧影雲蹤

方山之夜

穿起墨色袈裟

拂淨喧譁和纖塵

萬籟俱寂

儘是無邊的空靈

遠山靜立

菩提樹無聲

是在打坐嗎

油燈依舊燃亮虔誠

孰遠孰近

傳來蛙鳴和蟲吟

星月也應和

借那灣輕輕的松濤聲

倚窗臨風

眾僧也愛聆聽

這另類生命

悠悠的誦經

靜夜聽雨

彈起低音的琴

如悠悠的濤聲

穿過黑色的天幕

在沉寂的回音壁

取代了蟲鳴

旋律的變奏

譜成一簾幽雅

清涼了驛動的心

冥冥中 塵事

漸漸澄淨

一夜瀟瀟

織就水的帷幔

垂落大地

模糊了遠近

孵育著無我的夢境

簷溜的淅瀝

恍若輕敲木魚

那窗燈火

飄來 一壺

濃濃的禪意

陽光與塵埃

路上的人

有遠方的誘惑

忘卻步履的艱辛

路邊的人

品一杯清茶

賞盡所有的風景

就像太陽和灰塵

陽光有陽光的燦爛

塵埃有塵埃的履痕

即便飄到角落

也有一種幸福的安寧

(來源:瀘州日報)

唐維揚作品選刊三:

落筆著墨(隨筆)

作者: 唐維揚

人要想成才,要想大有作為,既要讀書,又要將所讀的許多書忘掉。兩者缺一不可! 中國人的讀書量很大,高於世界上許多國家,而文化素質未必真高,原因之一就是不敢於、不善於"忘"。 當年,中國最聰明的人之一莊子,"忘"是他的學說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並基此而推出一個褒義詞:得魚忘筌。他舉例說:漁具是為了捕魚的,兔網是為了捕兔的,語言是為了表意的;捕到了魚或兔,說話時把意思表達明白之後,就應該忘記漁具、兔網、詞語本身,切切不要再賣弄這些工具本身。書籍、知識是工具,是為了使用而不是為了標榜。 眼下有些讀書很多、囤積知識也很多的人,往往只滿足於牢記不忘或依此去換取"高級知識分子"的徽號,實際上真才實學很少。因此,要尊重"忘"。

一個人讀了書之後便對書的內容統統忘記,這絕對是很糟糕的事。相反,讀了任何書籍、文章都永記不忘,並能大段大段地複述,非但不可能,也未必是好事,這也是很糟糕的事。 忘,有時是低智的標誌,有時則是增智的體現。 上面說了那麼多關於讀書方面的,就此打住。現在談談我們當前的文學,中國的一些文人,為了能與所謂的時代腳步相一致,索性就玩起了 "休閒文化",大筆一揮,千篇"美文"譁啦啦地流淌,今日一篇"生活隨筆",明天一篇"小品文",美其名曰: "高產作家",貼近生活,貼近現實,充滿生活的情趣。如果仔細揣摩那么二三篇,才知道"閒話"太多,"閒事"太雜,"閒情"太濫,實屬無味,看過皆忘。 流行於期刊、報紙的"小品文"、"生活隨筆"之類,精品寥寥無幾,真情實貨難覓,一碗湯裡儘是些汁水,撈不上幾個有營養有價值的東西。這些文章有一個共性,就是媚態、矯情、俗事,都能津津樂道。一些家庭生活的小品文,淺薄無聊,甚至打情罵俏,鼓吹人的原始本能。港臺有個荒誕喜劇片叫《家有仙妻》,馬上一篇篇的家有閒、賢、顯、鮮、酸、亢、摳……妻的文章,雪花般地在大江南北飛舞,不是詛咒,就是讚美,不是討好,便是懺悔,寫這樣文章的男人們,實屬閒聊無事,而想像力卻又在瘋長。有人寫了《當一次XX》,馬上就有人模仿,從校長、鄉長、縣長,一直寫到省長,著實從文字上過了一把當權者的癮,模仿他人,結果淪落到似是而非。而在"錢"字上作的文章,大多是因為沒錢而招惹了心中的慾火,想通過文字來安慰一下躁動的心, "沒錢的日子", "不想有錢", "曾經富過", "現在又窮了",讀讀這些文字,會不會酸倒牙根? "閒適小品文"梁實秋、胡適作得好,大家風範,趣態常存。而如今有的閒適小品文,對現實的探索只浮於淺表,無深透的思想和理智的思考,瑣碎平庸,充滿頹廢消極的情調,夾雜著世風的不正,趁機宣揚投機、世故的做人哲學。沒有激活藝術生命的實力,過目就忘的小品文多得如過江之鯽,其特點是速朽。 其實,我們所處的時代正是文人們施展的好時機,社會大變革時期,人世升降沉浮,有許許多多的素材,需要文人們去挖掘。人生真諦的探索,精神家園的尋覓,針砭時弊的品評,需要文人們落筆著墨。貪贓枉法腐敗的社會愚疾,需要一大批正直的筆,堅定的人格力量去療治。魯迅身處"城頭變換大王旗"的黑暗年代,都敢"怒向刀叢覓小詩", 用他"匕首、投槍"般的小品文作一番抗爭,映照後人,可謂傲骨錚錚。 我們不能充當 "造文機器",更不能隨波逐流,為世俗煩累遊移,觀望之後我們還沉下來,沉到真實中去,擔負起倡導積極人生的責任。 閒話少說,閒事少做,別用低質多量的文去撈所謂的"名和利"。

(來源:四川警察學院校報)

相關焦點

  • 毛元康先生:悼念我的學生,瀘州詩人唐維揚
    本文是毛元康老師獲悉瀘州詩人唐維揚突然離世,悲痛不已,寫下的情真意切的紀念文章,沽酒客不認識唐先生,但是也讀過唐先生的文字,毛老師的文字讓不熟悉的人也頗有感受,把他老人家的文字發布出來算是對真文人的尊敬吧。四月四日,清明節,窗外細雨紛紛。閒著無聊,翻閱微信,一條無論如何我也不願看到的信息映入眼帘:一中校友唐維揚逝世。
  • 沉痛悼念人民作家楊潤身同志
    沉痛悼念人民作家楊潤身同志 2020-03-25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瀘州二中藝體教研組榮獲「瀘州市青年文明號」稱號
    近日,瀘州二中藝術體育教研組榮獲「瀘州市青年文明號」稱號。瀘州二中藝術體育組現有組員 32 人,是一支思想過硬,積極向上,愛崗敬業,新人嶄露頭角的教師團隊。他們以創新實踐,拼搏奉獻為主旋律,以深入開展爭創青年文明號、爭當青年崗位能手和青年志願者等活動為抓手,銳意創新,無私奉獻。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沈小寧:流浪者文學歌,文學使命,作家徵程
    我關注《作家報》「青年作家網」《青年作家》《少年作家》《小作家》的網站和文學期刊。鮮紅的標題映入我的眼帘,把我的「心」「神」揪住了,一種格外「興奮」和異樣「衝動」的感覺油然而生……就這樣,我與二十三年前的作家老師和培育我們的文學期刊《作家報》《青年作家》《少年作家》《小作家》相遇了,無限喜歡和愛戀。
  • 瀘州青年作家頌警魂 四川首部緝毒題材兒童文學長篇小說面世
    李欣 封面新聞記者 李華剛 攝影報導為了禮獻五四青年節,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青年作家陳言熔,她的長篇兒童文學小說《天歌》,在不久前付梓面世,並引發文藝界和警界的關注。而據了解,這是四川省第一部緝毒題材的兒童文學長篇小說。
  • 【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人瀘州行 竟「穿越」回《三生三世》
    描繪的是民國時期瀘州東南邊一座城鎮——分水嶺鎮製作油紙傘的盛況。「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樓紅處一江明。」則道出了酒城瀘州的另一件歷史饋贈——非遺釀酒工藝。11月6日,「掌上蜀show第二季·兩岸新媒體體驗採訪活動」採訪團在瀘州開啟了一程非遺「穿越」之旅。
  • 忙完了抗疫,他卻先走了 ——Bolzano悼念青年僑領梅榮華先生
    忙完了抗疫,他卻先走了——Bolzano悼念青年僑領梅榮華先生520,一個充滿愛的日子,200多名華僑華人和義大利友人來到Bolzano陵園,沉痛悼念梅榮華先生,讓愛陪著他一路遠去驚聞噩耗,各地僑團、中國政府涉僑部門,以及親朋好友,大批義大利友好人士紛紛向其家屬及當地僑團發來唁電唁信表示深切悼念,讚揚他勤奮工作、熱心奉獻、助人為樂的精神,追憶他充滿溫度的音容笑貌。青山含悲,大地垂淚。這位僑界優秀的青年永遠的長眠於Bolzano這片青山綠水之間,這片他熾愛的土地,曾經讓他充滿希望的美地。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遊明剛
    目前系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貴州詩歌學會會員,貴州作家網籤約作家,筆若詩歌網籤約詩人,四川散文詩學會會員,中國詩歌網會員。半生詩歌創作,目前以新詩、古體詩為創作方向,作品在多個網絡平臺展示,據不完全統計作品數量在二千餘首。詩為人生所好,半生追求,如夢如痴,二十多年的創作經歷,以追求感悟生活,詩話人生,力求先感動自己,再感動他人;力求傳遞時代的正能量,傳遞人性的真善美。
  • 世界文學維度下,青年作家寫什麼
    7月6日,第三屆上海—南京雙城文學工作坊「世界文學和青年寫作」在復旦大學舉行。 主辦方供圖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上海和南京兩座城市有著密切的「文學雙城」傳統。7月6日,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上海市作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上海—南京雙城文學工作坊「世界文學和青年寫作」在復旦大學舉行。
  • ...中的豈止徐則臣、葉兆言、弋舟……《青年作家》這一年的成績單...
    班宇中篇小說《雙河》(原載《青年作家》2019年第01期的)入選《2019中國年度中篇小說》,並獲第五屆華語青年作家獎中篇小說主獎;張楚短篇小說《金雞》(原載《青年作家》2019年第03期)入選《2019年中國短篇小說精選》《21世紀年度小說選2019短篇小說》《我亦逢場作戲人:2019年中國短篇小說20 家》;徐則臣短篇小說《青城》(原載《青年作家》2019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專稿:學召公精神,做文學天鵝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專稿學召公精神,做文學天鵝——祝賀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三門峽採風創作之行圓滿成功!2020年12月11日,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和知青老作家一行32人從全國各地先後抵達「天鵝之城」三門峽,開展為期三天兩夜的文學採風創作活動。本次活動由甘棠苑主人、中華文化促進會召公文化研究中心吳啟民老師全程支持。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 繆東榮|小時候,淋雨是一場快樂的玩耍
    《淋雨》(原創詩歌)文/繆東榮(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冬雨淅瀝,天色昏暮,臨窗望雨,那些觸動心靈的往事,會從記憶深處走來。記下來,是對母親的又一次懷念。然後,撩起圍裙擦乾我的小腦瓜換了乾爽衣裳心緒仍在放浪很羨慕地想童伴們在雨中的歡暢如今,雞毛撣子成了收藏媽媽也去了天堂我憂鬱地望著雨不停地下心裡空空蕩蕩作者簡介:繆東榮,筆名:妙瓜,杭州人,北大荒知青、國家幹部,退休後受聘浙江省某編輯部任主編,現為自由撰稿人,網絡詩人,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
  • 省冬季運動項目管理中心李柔娉一行到瀘州選拔單雙板滑雪青年隊員
    為落實四川省體育局「123456」戰略部署,加快冬季運動項目專業隊伍建設工作,擴大現有專業隊規模,備戰2023年三青會及2024年全國冬季運動會,8月6日,四川省冬季運動項目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副主任李柔娉一行7人到瀘州選拔單雙板滑雪隊青年隊員。
  • 【青年作家】月壯邊疆:用網文反映青年世界的真實五味
    「這裡,不應該是個孤島……」自2019年2月起,有著上海基層黨群事務宣傳工作經歷的青年作家月壯邊疆(嶽敏),把她的所見所聞、近7年工作中積累的案例寫進了作品中。故事的主人公、歸國青年僑眷夏棘青離開舊城區,和高考落榜女孩、外鄉大學生、本土年輕民警一起遷聚在新開發的東江新城。
  • 東北青年作家怎麼寫東北?(文末有贈書)
    鳥瞰長春(閆寒 攝)中國傳媒大學人文學院包學菊:雙雪濤、班宇、鄭執等東北青年作家,最初是在一些文學賽事、網絡平臺上顯露鋒芒。隨後,經由《收穫》《作家》《小說月報》等純文學刊物的肯定,逐漸以「新東北作家群」的姿態為人熟知。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專訪‖陳紅旗:我願與年輕人一起奔跑
    2020-11-26 11:26:30 來源: 青年作家網 舉報
  • 王蘇辛:簡陽印象 | 青年作家寫簡陽
    天府國際機場、成都「三繞」高速、成宜高速、瀘州高速等項目的陸續落地,讓簡陽成為川東地區一座極有發展前景的城市,更是一座吸引人才尤其是年輕人的城市。這也可以理解,在夜晚的簡陽街頭散步,我會有一種這裡是重慶的錯覺——大家都知道重慶的夜景被譽為「小上海」,簡陽的夜景則有「小重慶」的感覺了。沱江兩岸,四季的夜晚,夜空燈火輝煌,一盞盞街燈,光彩耀人。
  • 諸暨這位青年作家了解一下……
    作品散見於《青年文學》、《浙江作家》、《散文選刊》等刊物,曾獲林語堂散文獎、浙江作家網青年文學獎提名、2016-2017年度紹興藝術基金獎勵等,入選「浙江省新荷計劃青年作家人才庫」,已出版散文集《我在這裡》。
  • |雙城經濟圈|成渝地區|江陽|共青團|瀘州
    江陽共青團有態度 有溫度 青年家園來源:瀘州青年「 瀘江永榮 」 手牽手一起雲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倒計時3>天想知道四川瀘州和重慶江津、永川、榮昌四個城市都有哪些好吃的又有什麼好玩的嗎那一定要關注我們的「五四」特別活動「瀘江永榮」雲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瀘州、江津、永川、榮昌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五四到來之際以青春為活動切口
  • 2020中國·瀘州首屆體育舞蹈(國標舞)公開賽圓滿落幕
    四川新聞網消息(丁光華)日前,由瀘州市體育總會指導,瀘州市運動舞蹈協會主辦,四川藝博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瀘州唯舞尚東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瀘州市體育場館中心、西南醫科大學體育學院支持的2020中國·瀘州首屆體育舞蹈(國標舞)公開賽在四川瀘州盛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