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復函山東省人民政府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支持兩省創建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
既有優勢,又有潛力
山東省近年來高度重視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出臺了系列配套政策,在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平臺體系、安全保障、融合應用、產業生態等方面開展大量探索,培育了一批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領軍企業和典型解決方案。
同時,山東工業製造業涵蓋全部41個工業大類、197個中類,擁有規上工業企業逾2.8萬家,工信部公布的四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名單中,山東60家企業上榜,排名全國第一,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賦能潛力巨大。
近年來,山東先後發布《山東省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實施方案》《關於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培育具有山東特色的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目前已開通5G基站超過5萬個,為1412萬個固網終端分配IPv6地址,均居全國前列。
國家十大「雙跨」平臺,海爾位居榜首、浪潮位列第六,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已連接工業設備3000萬臺、推出工業App超過7500個。
其中,海爾卡奧斯先後入選長城戰略諮詢新晉獨角獸企業榜單、胡潤全球獨角獸榜、《2020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榜單》等,成為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三榜」獨角獸,實現了行業引領。
全國74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行業平臺中,山東賽輪集團、渤海活塞等8家企業入圍,多層次、系統化的平臺體系逐步建成。
山東、廣東同時入選,還將有利於工業網際網路跨區域協同發展。
此前,工信部批覆長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建設「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山東、廣東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將與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形成三個區域示範點,輻射帶動三大戰略區域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推動區域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
應在哪些方面加強試點示範
截至今年6月,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已達600餘個,具備行業、區域影響力的超過70個,連接工業設備數量4000多萬臺(套),工業App突破25萬個,平臺服務工業企業數近40萬家。
目前,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規模已達到3萬億元,5G商用將進一步推動我國工業網際網路建設進入快車道。但與此同時,工業網際網路與製造業乃至更多工業領域的融合發展,尚存在一些障礙和短板,急需在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安全防護、體制機制等方面加強試點示範。
首先,數據開放共享存在技術和機制雙重障礙。工業網際網路要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自動化的生產參數優化和對用戶需求、供應鏈的響應,因而對零部件、產品、生產設備、供應鏈、用戶等之間的連接和數據傳遞要求很高。現實情況是,製造業各行業間、同一行業各企業間,設備、軟體、工藝流程、產品、數據接口和格式不統一,尚缺乏行業性通用平臺來支撐全部企業和應用場景。同時,產業數據共享保護機制不健全、製造企業數據管理能力弱、企業對於數據開放和共享存疑等問題仍廣泛存在。
其次,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上半年發現惡意網絡攻擊行為1356萬次,涉及2039家企業,工業網際網路已成為網絡世界攻擊的靶標。設備聯網、企業上雲、生產流程數位化等使工業生產網絡從封閉走向開放,智能設備、工業應用、生產數據、系統運維與外網聯通,加速了安全風險的傳導延展。與傳統網際網路不同的是,工業網際網路網絡攻擊可能直接影響真實的物理世界,甚至導致能源、交通、醫療、通信等基礎設施癱瘓,其後果更加嚴重,因此工業網際網路賦能產業安全的防護體系尚需強化。
政策正面強化效應有待彰顯。現有工業網際網路支持政策主要著力於對企業智能化改造的財政補貼、配套支持等方面,缺乏從激發企業家群體性活力視角的政策設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策效果。同時,與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相關的人才結構調整、人才培養機制、產業培育政策、安全標準體系建設等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升級。
全方位打通產業鏈供應鏈
工業網際網路是山東實現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關鍵支撐,是全方位打通產業鏈供應鏈的有效手段。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將成為山東工業企業智能化升級的重要機遇。
做好頂層設計,制訂發展計劃,量體裁衣,逐步推進。應明確示範區建設的階段性重點任務和重點工程,提升政策針對性、有效性。首先,繼續加快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圍繞5G+、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等關鍵新型基礎設施,強化工作力度。圍繞我省重點產業,爭取建設更多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其次,基於我省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優勢,梳理重點發展方向,細分垂直領域,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和發展基礎,分類施策,精準部署,形成規模效應。最後,打造示範區裡的工業網際網路「標杆」,支持濟南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示範高地、青島建設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形成示範區內的多點引領發展格局。
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構建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首先,重視企業家的作用,凝聚形成以推進智能化改造為主體的企業家群體。其次,依託優勢產業集群,著力打造一批可複製可推廣5G應用場景,建設「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示範園區」,通過引導行業和區域龍頭企業,打造多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第三,實施產業培育政策,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拓展融合應用,著力打造領軍企業、單項冠軍,培育公共服務平臺,健全以企業為核心的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機制。再次,建立工業網際網路工程技術人員、安全人才等培養機制,強化信息技術、工業技術、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人才保障能力。最後,健全產業數據共享保護機制,提升企業數據管理人員知識技術理論優化升級,加強制造企業數據管理能力。
堅持科技自立自強,推進關鍵環節突破創新,實現技術引領。工業網際網路關係經濟安全、國家安全,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要基於區域優勢不斷推進關鍵環節自主創新。一是深入推進5G、工業無源光纖網絡、時間敏感網絡等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進程,重視邊緣計算、微服務、工業App等的研發,為平臺的高效運行及產業生態的不斷豐富提供支撐。二是基於軟體產業優勢,將工業網絡協議、高端工業軟體、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等基礎關鍵環節作為重點攻克對象,在財政科技項目中予以重點支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三是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探索製造業各行業間、同一行業各企業間設備、軟體、工藝流程、產品、數據接口和格式的統一標準,設立專項資金,鼓勵和引導企業進行標準化升級改造。
貫徹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重視示範區的協同共建。從區域發展戰略來看,山東、廣東分別處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中,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形成三個區域增長極,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將使經濟布局持續優化,區域協調性不斷增強。我省與廣東、長三角地區在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生態和應用場景方面各有特點,發展模式各異,同時存在需要共同探索的體制機制等問題,因而要積極推動與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廣東工業網際網路示範區的協同共建。在建設過程中可探索形成示範區聯盟,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良性互動與優勢互補,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經驗,共同推動我國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發展。
築牢安全底線,構建安全可控的防護體系。工業網際網路的不斷成熟和深入應用,對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斷加強安全技術攻關和融合,推動量子通信技術、區塊鏈的分布式可信認證技術、基於邊緣計算的隔離技術、基於人工智慧的入侵檢測技術和態勢分析技術等用於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防護。鼓勵網絡安全企業與系統設備提供商、工業頭部企業強強聯合,打造具備內嵌安全功能的設備產品,實現工業生產系統和安全系統的聚合。建設科學、專業、客觀、權威的安全評價機制,探索符合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實際的安全框架,形成包括自主可控測評、質量測評和安全測評在內的多維度測評體系。(李曄,山東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山東省科學院情報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林立剛
點擊查看全文(剩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