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間「神獸」的居家史 有人沉迷網絡有人背會40首詩

2020-12-22 信網

原標題:有人沉迷網絡有人背會40首詩 青島「神獸」居家考驗爸媽

學校延期開學,千千萬萬的孩子成了被困家裡的「神獸」,各種狀況也隨之而來。近3個月來,青島婦兒醫院接診墜樓、墜床等墜落傷患兒近百例,其中近30名患兒需住院接受治療;市立醫院心理門診突然多了一大波「問題孩子」……家長們吐槽,疫情期間「神獸」的居家史,簡直是不忍回顧的血淚史,很多人感到心力交瘁,無數次在崩潰的邊緣徘徊。

案例一

「乖寶寶」沉迷網絡

對於12歲男孩小希的媽媽來說,這個寒假簡直就是「噩夢」。「倔得很,你說啥他都不聽,處處唱反調。」媽媽苦笑著說:「我真是徹底敗了,只盼著趕緊開學,讓學校的集體行為來約束他。」

在媽媽眼中,小希一直是個懂事聽話的乖寶寶,這個寒假卻讓她看到了兒子的另一副面孔。平時家長忙於做生意,無法全天候陪伴,總以為小希能「自覺」。沒想到以上網課為由,平時極少碰手機的小希現在天天手機不離手,不是玩遊戲就是看動漫,越來越無心學習,作業總是遲交或漏交,考試成績也不盡如人意。儘管媽媽三番五次勸阻,可小希總是把她的話當耳旁風,有幾次媽媽強行將手機沒收並藏了起來,小希為此翻臉跟媽媽吵了起來,還揚言不讓玩手機就離家出走。對此,小希媽媽有諸多無奈:「在家學習必須依賴手機,可手機放在孩子手裡就變成了『惡魔』。」最讓小希媽媽無法忍受的是,無意間發現兒子竟然搞起「網戀」,不知所措的她只好求助於心理醫生。

案例二

老人幫忙,二孩媽「解圍」

白領王女士是位二孩媽媽,兒子12歲讀小學五年級,女兒5歲上幼兒園中班。之前,她都是一個人帶倆娃;後來,孩子姥姥前來幫忙並對生活進行理順,她得以輕鬆許多。

「剛開始他也坐不住,總想著偷懶,導致網課沒有認真聽講,課後題目就不會做,我批改的時候錯題一片,氣得我狠狠地批評他,有幾次氣急了直接把作業撕了。」王女士說,經過加強監督和嚴厲糾正後,兒子學習漸漸變得自律自覺,「時間一到,他自己就跑去書房學習了,再也不用別人提醒了。」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在老人的幫助下,對兩個孩子的生活進行理順:上午上網課以外,安排孩子們下午進行適當戶外活動,而到了晚上,哥哥彈吉他、妹妹彈鋼琴,忙完各自的再一起玩遊戲,結果家裡氛圍十分和諧。王女士總結,作為家長,必須要多一些耐心為孩子理順,理順好了孩子自然而言就「上道」了。

案例三

「人家孩子」背會40首詩

在眾多吐槽之中,小野一家是為數不多的正面典型。5歲的小野雖然在疫情期間沒去上幼兒園,卻在爸爸媽媽的監督下,每天堅持7:00起床,四個月背會40首古詩,自學到二年級的課程……談及經驗,小野媽媽說:「不是說疫情來了,你才跟他約法三章,好習慣的養成在於平時,你突然的強制只會引起他的叛逆情緒,平時多一些付出,關鍵時刻才能省心。」

小野媽媽一直秉承「育兒就育己」的觀念,在日常生活中嚴於律己、以身作則。復工之前,為了給小野樹立榜樣,雖然不上班,她和孩子爸爸照樣每天7:00起床,晚上9:30之前熄燈。疫情期間,孩子在家憋得慌,大人也一樣,但小野媽媽有意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所以每天下午4點到5點屬於各自的「個人時間」,小野在家看電視打遊戲看書,她自己出門溜達。小野媽媽告訴記者,孩子能這樣就是一點點練出來的,剛開始5分鐘、10分鐘,後來半個小時,最後到一個小時。為培養孩子獨自在家的能力,小野媽媽下足了功夫,反覆強調「有人敲門不要開,媽媽回來自己有鑰匙」,為此還捏著嗓子假扮陌生人進行敲門演練。正是疫情期間,小野養成了很多好習慣:有時間觀念、有學習意識、有獨立能力。

專家支招

常見五大心理問題 先做好自己再去管孩子

青島市市立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王克常年致力於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本次疫情期間,她碰到的「問題孩子」不在少數。王克總結分析出疫情期間孩子容易出現的五大心理問題:孩子性情容易煩躁、恐慌、亂發脾氣;不願意上網課;與家長矛盾激化;醉心於網絡電子遊戲;過度防疫,緊張、焦慮,甚至是強迫清潔等行為。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守護居家的「神獸」,保證他們的身心健康呢?王克指出,家長首先要合理地向孩子解釋疫情,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需要根據他們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給予不同方式的解釋,但原則上都要真實而簡潔。家長們還需要注意保護孩子,減少接觸負面信息的機會。平時,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嘗試有創意的活動,比如跟孩子一起做家務、教孩子做一些美食,在豐富生活內容的同時也可以平復孩子的情緒。還要注重增加高效的親子陪伴,家長應每日抽出固定時間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一天的活動及孩子自身的感受。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儘量少控制,多給孩子空間。

「還有相當重要的一點是家長要保持自身情緒平穩。」王克強調,不良的情緒是具有「傳染性」,家長自身情緒出了問題,孩子同樣也容易出現情緒的異常。因此家長首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儲備充足的知識和技巧應對家裡的「神獸」的教育問題。此外,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及娛樂時間。家長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時間表,適時檢查孩子作業。不要總是埋怨孩子拖沓,家長先反思自己的行為,往往拖沓的孩子背後有個拖沓的父母。讓孩子參與到計劃的制定中去,勞逸結合,父母和孩子共同執行,互相監督,平等對待。

半島記者 王鑫鑫

[來源:半島都市報編輯:三人目]

相關焦點

  • 5歲男童背580首詩,被贊「中華詩詞庫」,網友吐槽:沒有童真
    在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第五季上,5歲男童王恆屹因為能背580首詩爆火,不僅贏得現場各位專家好評,在網絡上也掀起了一股討論熱潮,到處都是《別人家的孩子5歲背會500多首詩,你的孩子呢?》類似的文章。這位「神童」的故事大家可能都很熟悉了, 他認識2000多個漢字,580首故事,甚至比普通成年人的水平還要高。
  • 派對直播間是如何讓人揮金如土的?你身邊是否有人也沉迷其中
    曾經有一則關於網絡虛擬直播間的新聞引發熱議,「一名12歲的孩子用母親手機在網絡直播間打賞主播,一個月後被發現時已經花費了兩百多萬人名幣」。現在各類網絡直播平臺如雨後春筍,有的大學生每個月零用錢、有的打工族工資、有的人甚至不惜信用卡套現,幾乎都花費到了其中,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 李白殺氣騰騰的一首詩,很少有人背下來,金庸用它來做小說的題目
    這樣的李白,寫出一首殺氣沖天的詩,其實也算意料之中。這首詩就是著名的《俠客行》。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 李白殺氣最重的詩,看完讓人害怕不已,卻很少有人能背完全詩!
    阿蠻文化第17期對於《俠客行》這首詩,熱衷於刷B站的朋友對其中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一定很熟悉。大家喜歡刷這個梗,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詩是李白寫的。孰能想到詩歌素以抒情為主的浪漫詩人李白,竟然能寫出殺氣這樣重的詞句。其實,只是我們對李白了解的太少了。
  • 詩經裡的這首愛情詩,小學生都會背,但有些詞你可能至今沒搞明白
    中國詩詞大會已經舉辦五季了,這五季看下來,很多人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大會中所考的一些詩歌耳熟能詳,小學生都會背,卻經常難住眾多選手。例如王安石的《元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是小學生必背,然而當問及「曈曈」是什麼意思時,現場居然有75位選手回答錯誤。這就是典型的只背詩,卻不解其意。
  • 《超好看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讓小神獸們寒假中,笑著學好元明清
    文:溫暖的葉楠大叔圖:配圖網絡侵刪導讀馬上要到寒假了,在多事之秋的今年,家有小神獸的父母們,今年更是心有千千結的。從幾年前《半小時漫畫中國史 》圖書問世以來,家長們高興了,最不愛看歷史書的孩子們,也翻開半小時漫畫中國史了,追要下一套書的也大有人在啊。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
  • 兩首詠風的五言小詩,一首家喻戶曉一首少有人知,你喜歡哪首?
    在這眾多與風有關的詩中,李嶠的《風》是比較有特色、且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一首。他沒有固定寫哪個季節的風,他以「風」為題,詩句中沒有一個「風」字,卻將風寫得生動形象、人人可感受到,令人印象深刻。清朝詩人袁枚也寫過一首五言小詩《春風》,也將無形的風寫得有形生動、惟妙惟肖,卻少有人知。
  • 這首詩是李白失意之作,《慶餘年》範閒為何背他?作者用意不簡單
    最近熱播的《慶餘年》,範閒在裡面的賽詩會上流利背誦了幾百首唐詩宋詞,精彩絕倫,讓觀眾們佩服不已,並且都暗想:唐詩三百首還是要趕緊背下來,以備不時之需。這麼多詩作中,原著作者卻選擇了李白的《將進酒》作為開頭,這首詩氣勢磅礴,如果用於結尾可能會更能震撼人心,可是為什麼卻偏偏用在了開頭呢?
  • 「求求別讓孩子背詩了」孩子背詩引爭議,看一位寶媽教科書般回懟
    「求求別讓孩子背詩了」孩子背詩引爭議,看一位寶媽教科書般回懟幼兒園和小學時期,老師基本每天都會選一首古詩詞讓孩子背誦,隨著「微信」成為老師檢查作業的工作,老師開始要求,家長每天晚上把孩子背誦古詩詞的樣子錄下來,發到朋友圈裡,這項作業成為很多家長的心頭病。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全詩僅20個字,很多人會背卻不理解
    王維的詩多歌詠山水田園,被後人看作南宗山水畫之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是蘇軾對王維詩歌的評價。從中可以看出,王維對能將景色描繪得如詩如畫,讓人沉浸在美妙的意境中。比如《山居秋暝》中的那句「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羽毛球選手隔離期間「眾生百態」,有人恐慌、有人無聊,有人安靜
    百年歷史全英賽,在「風雨搖曳」中落幕,歐洲疫情蔓延愈演愈烈,義大利首當其中,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國緊隨其後,在歐洲眾多熱門體育賽事紛紛宣布停賽之際,英格蘭羽協反其道而行之,如期舉辦了全英賽,並且為了大賣門票而對前來觀看的球迷不測量體溫,不強制戴口罩,導致被世界各地球迷、參賽選手、教練紛紛對其吐槽
  • 詩詞大會第五季第一期彭敏靠這首詩奪得擂主,最後一句人人會背
    看選項其實並不難,因為選用的都是非常有名的詩句,比如陶淵明的「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這就是詩人寫自己歸隱後情景的詩《歸園田居·其一》;再比如杜甫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出自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將原詩拷至如下: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廬山秀出南鬥傍,屏風九疊雲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樑。
  • 為什麼平臺上爛詩都有人點讚,怎樣寫才算得上一首好格律詩詞?
    很多人,就是願意沉迷於自我感覺之中,你去喚醒他最終只能得到他的厭惡——不管你的目的多麼崇高。人家連自由都可以不要,還要聽你為了幾首詩的出律而嘮叨嗎?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要試圖做這種幼稚的事情。我回答朋友們的詩作求問,都是很小心,一再確認是願意學習並能接受批評的心態,我才會說上兩句,還比較婉轉——你知道他是真心求問還是變著法兒來聽表揚的?
  • 武亦姝的一首詩、一幅字,有人贊才華橫溢,有人卻質疑是入門水平
    然而,質疑的聲音也隨之興起,有不少網友質疑詩詞大會其實是背詩大會,只觸及到了詩詞的皮毛,而未深入內核。一般認為,掌握古詩詞共有四層境界,一曰能讀,二曰能背,三曰能解,四曰能寫。顯然前兩者是詩詞大會的基礎,「能解」亦有所涉獵,比如看圖猜詩、飛花令等環節皆考驗了選手對詩詞的理解或詮釋,但第四層「能寫」卻全然未有。
  • 當年度網絡熱詞遇上網警,會有什麼樣的故事?
    來源:公安部網安局逆行者疫情發生以來,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全力做好粉碎網絡謠言、提升網絡安全服務、打擊網絡犯罪等各項工作,為營造清朗和諧的網絡空間,構築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火牆」。後浪後浪,就是指新一代青年人。
  • 60人60首詩 |《江南月刊》總第16期
    抨擊官僚作風的詩摁在文件夾不敢發出了  後現代 圖雅 有人給名畫裡的人物戴了口罩有人給銅雕像馬三立戴了口罩有張照片說南京城會變身充滿力量的哦還能拯救人類」  幾千年的努力似乎白費了查文瑾刑不上大夫口罩上 居家·思危烏城 居家防疫不走親訪友的日子朋友發來微信「看到你朋友圈這麼活躍
  • 抗疫「第二戰場」:有人深夜寫文章,有人走進直播間
    他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寫科普文章,這個習慣他堅持了3年,疫情期間他利用包括下班後一切能利用的時間,給大眾科普病毒、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知識。他寫的第一篇新冠肺炎相關文章介紹了什麼是病毒、病毒的傳播途徑以及日常防護知識。  「從1月到現在寫了40多篇文章,關於疫情的近30篇,不能保證每天都發布文章,但每天都會更新百家號動態。我女兒就說我,你除了上班就是寫文章。」曲晶東說。
  • 大話西遊2玩家機率展示 有人五開燒香拉胯 有人喜提神獸顏如玉
    看看這位大聖遺風伺服器的玩家「墨羽,戰乾坤」,8月2日天梯巔峰戰年度賽CC直播抽獎時運氣爆棚,幸運抽得神獸顏如玉大獎!幾個月過去了,不知道這位玩家的神獸顏如玉現在如何了呢?是賣掉了還是自己練起來了呢?如果還在自己手上,那估計又可以賺一波了,聽說最近幾個月因為召喚獸比鬥,秒神獸的價格又是一路飛漲啊。
  • 詩篇20篇-《陪你讀聖經》有人靠車、有人靠馬,我們就靠上帝吧!
    「有人靠車,有人靠馬,但我們要提到耶和華-我們神的名。」【讀經小指南】這是一首祈求勝利的禱告詩。當時的百姓在大衛出兵打仗之前為他禱告,祈求上帝能幫助大衛的軍隊在戰場上得勝。這段禱告詞,大衛一直記在心裡,他也深深相信自己必定會凱旋而歸,所以將這一切和自己對上帝的感謝,都寫進了這首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詩篇第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