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
1.誰強誰應該,誰弱誰有理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懂事的孩子有多委屈」這樣一個超話。
一個八九歲模樣的小女孩站在臺上聲淚俱下地說:她有一個妹妹,特別喜歡招惹她,每次她要教育妹妹時,爸爸總會袒護妹妹。
小女孩問臺下的爸爸:為什麼每次都讓我道歉?爸爸,你能不能試著相信我一次?
爸爸則一再強調,妹妹小不懂事,作為姐姐就該讓著妹妹,還振振有詞地提了三遍「孔融讓梨」的故事,說孔融讓梨就是以大讓小。
網友們在共情這個小女孩的委屈時,紛紛指責這位父親,孔融讓梨根本不是以大讓小,而是孔融把梨讓給了哥哥,是以小讓大!
網友們之所以對這件事如此共情,大概是因為,小時候都曾有過這種經歷:
我們從小就被父母們灌輸誰強誰應該、誰弱誰有理的觀念。
2.我爸媽不容易,借錢不還怎麼就不行了
但是我們從小被父母灌輸的這種所謂的道理,長大後才發現,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在婚姻裡,根本行不通。
最近收到粉絲小麥的私信,她說最近因為借錢的事,跟鳳凰男老公鬧到了離婚的地步。
小麥今年35歲,與鳳凰男老公結婚七年。
對於鳳凰男這個稱號,小麥老公從不反感,他甚至一度為這個名號而驕傲,用他的話來說,他本就是他們村裡飛出來的金鳳凰。
小麥說,老公是那種切切實實靠知識改變命運的男人,當年他若不好好學習,估計現在跟他大哥一樣,過著泥瓦匠的農村人生活。
相比於老公的不易,小麥的家境則優渥的多,她家在縣城,父母是雙職工,一輩子收入穩定,在縣城有兩套房,家裡兩輛車,日子過得富足美滿。
父母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兒子,所以在小女兒小麥找對象的年齡,父母一心想就地選個好女婿。
小麥說,大姐遠嫁外省,父母無比後悔,所以輪到她時,父母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不能遠嫁。
而當別人給小麥介紹了鳳凰男時,小麥父母覺得這個年輕人是他們女婿的不二人選,人看著踏實,又是同一個縣城,雖然老家在農村,但人家在縣城有穩定工作。
小麥跟鳳凰男相處一段時間後,感覺對方也挺好,加上父母勸她,再不嫁人都眼看30了!
所以,相識半年後,小麥就跟鳳凰男訂婚了。
訂婚後不久,小麥父母就問她,男友家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
這話問的莫名其妙,小麥一問三不知,父母為什麼突然問這個?
母親說,準親家母剛剛找她借了五萬塊錢,只說遇到了麻煩,但具體是什麼事她又不肯細說。
小麥母親覺得,訂婚沒幾天準親家母就突然上門借錢,這事兒雖然有點讓人不舒服,但訂婚後,兩家終歸是親戚了,她怎麼好意思拒絕人家呢,所以就把錢借了。
後來,小麥通過男友才知道,原來男友父親需要做個小手術,手頭沒錢,他母親才想了這麼個辦法。
對於借錢這件事,男友之前也不知情。
不管怎麼樣,小麥總覺得準婆婆這事兒做的有點唐突和失禮,讓她心裡很不舒服。
但母親勸她,以後都是一家人了,就不要再節外生枝了。
這事兒就這樣不了了之,半年後,小麥跟鳳凰男走進婚姻。
小麥父母慷慨地陪嫁了婚房,出錢裝修,而車子呢,小麥早就有,也沒買婚車。
男方給了小麥家十萬彩禮錢,小麥父母體諒他家的實際情況,只留下兩萬,又以回禮的方式退給了他家八萬。
婆家親戚都誇小麥老公有福氣,只花兩萬塊錢就娶了城裡的媳婦,還送房送裝修,真是讓人羨慕!
婚後第二年,小麥生下了女兒。
女兒滿月宴上,姥姥姥爺分別給了孩子六千六的大紅包,而爺爺奶奶分文未給。
為此,小麥氣得不行,感覺公婆太不給面子。
但後來老公解釋說,他家原本就窮,父母根本拿不出錢來,再說,大哥大嫂生孩子的時候,他父母也一分錢沒給,兩個兒子當然要一碗水端平。
但不管老公怎麼解釋,小麥就覺得公婆不懂禮數,沒有人情味。
而對於婚前婆婆借母親的那五萬塊錢,婆家也從未提過。
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事加起來,越來越讓小麥氣不過。
今年,母親重感冒住院幾天,小麥思來想去,覺得這是個機會,於是趁機想讓婆婆還錢,就跟老公說了她的想法。
但沒想到,這件事惹怒了老公,他指責小麥不懂事,老人不就是重感冒,能花幾個錢?再說你娘家又不差錢,為什麼非得逼他父母還錢呢?
小麥說,借錢還錢天經地義,再說,這帳都拖了七八年了,再這樣耗下去,等把兩邊老人都沒了,這帳再找誰說理去?
小麥老公更加火大,他指責小麥這是故意詛咒他父母死呢!
小麥不依不饒說,就得還錢!不然她就親自去鄉下老家,找婆婆要個說法!
鳳凰男一聽委屈了,他說:我爸媽不容易,借你爸媽的五萬不還怎麼就不行了!當初借錢的時候,咱倆還沒結婚,算不上真正的一家人,如果當時不結婚,興許這錢他父母就還了!
但現實是他們已經結婚了,都是一家人了,還計較這些幹什麼!
小麥說,遇到事兒才知道老公是這種思維,她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了!既然說不清,那也別過了!離婚!
3.以慘賣慘,是人生的下下策
老話說,有其父(母)必有其子,這話不無道理。
什麼樣的父母,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子女。
在小麥婆家人的思維裡,他們窮,他們就該得到富裕親家的格外讓步和幫助,幫一把是應該,不幫甚至討債,就是罪人,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欠錢的是大爺」。
我弱我有理,我慘我應該。我不容易,你得讓我;我不容易,你得幫我;我不容易,你得理解我。
可是誰又是容易的呢?有錢人的錢難道是大風颳來的?還是自家有印鈔機?
這種「巨嬰」思維,其實就是弱者的一種遮羞布。
你若問他「你弱你有理」的「理」到底是個什麼理?
估計他自己大概也說不清楚,無非是靠著無賴精神故作強勢。
有人說,以慘賣慘,永遠是人生的下下策,最後只能坑人害己。
與其總是消費自己的「慘」,不如真正讓自己強大起來,這才是人生的明智之選。
文/無筆
對於「我弱我有理」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