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被時光淹沒,前浪被後浪拍死,曾經叱吒大洋,大艦巨炮互懟的海戰方式,也變成超視距的飛彈互扔,而且這些飛彈之中也不乏斜槓青年。本期武研社,哈雷就為大家盤點一下...
斜槓青年——艦空飛彈
是如何兼職「反艦」
爺爺輩的黃銅騎士
「艦空飛彈」不打飛機打軍艦?聽起來似乎有點不務正業,但事實上有些「艦空飛彈」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反艦的需求。比如說爺爺輩的「黃銅騎士」(RIM-8),受限於當時發動機與制導技術水平,美國人也玩起了「精度不足,威力來湊」的套路。賦予了其碩大的彈體和威力巨大的戰鬥部,甚至相當一部分改進型還配有核彈頭。
黃銅騎士(Talos):在艦空飛彈領域稱得上爺爺輩
正因如此,美國人又動起了歪腦筋,想測試下「黃銅騎士」的反艦能力。然後...他們就真的做了。1968年,美國海軍專門組織了一場實驗,以驗證防空飛彈的「反艦」能力。結果「黃銅騎士」精準的命中靶艦,並使其漏水。
美國海軍各型防空飛彈:最左側為「黃銅騎士」,最右側為標準-2Block IV型
後來者——標準飛彈
時光荏苒,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艦空飛彈不斷進化。但唯獨不變的,就是那「不務正業的反艦精神」。比如說1988年,時值兩伊戰爭期間,雙方「襲船戰」正打的不亦樂乎。結果同在波斯灣的美軍「羅伯茨」號護衛艦(FFG-58),碰上了伊朗所布的水雷,倒黴躺槍嚴重受損。
正在杜拜暫時維修的「羅伯茨」號
「羅伯茨」號船體受損處
美帝哪能吃啞巴虧,旋即展開了名為「螳螂」的報復行動!在接連攻擊了伊朗兩座海上鑽井平臺後,又逮住伊朗的「小朋友」——「約珊」號飛彈艇,一連發射了數枚「標準-1」,並且全部命中目標。雖然由於威力不足,人頭是由「魚叉」飛彈補刀拿下的,卻足以證明了自己斜槓青年的身份。
發射中的標準-1型艦空飛彈
接下來美軍再接再厲,在「跨行就業」的路上漸行漸遠。2016年年初,在一次演示性測試中,保羅·瓊斯號(DDG-53)驅逐艦成功使用標準-6型艦空飛彈擊中了一條靶艦,並對其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毀傷。與以往不同的是,「標準-6」已經具備了對超水平線目標進行打擊能力。
傳統艦空飛彈反艦時 僅能攻擊通視距離內目標
以往受地球曲率的影響,「艦空飛彈」在客串「反艦飛彈」時,僅能攻擊通視距離(40公裡左右)內的水面目標。標準-6則不同,其不僅採用了主動雷達引導頭,而且擁有著CEC(協同交戰能力)與NIFC-CA(海軍綜合防空火控系統)等配套體系的支持。因而擁有對超水平線目標進行打擊的能力。
標準-6擁有對超水平線水面目標的打擊能力
躺槍者——土耳其人
總這麼不務正業,時間長了總會出岔子,比如土耳其人就無辜被打了一悶棍。1992年,愛琴海上正在上演一場多國海上聯合軍演。藉此機會,薩拉託加號航母(CV-60)也模擬了一把防空飛彈執行反艦任務。隨著水兵小手一抖, 2枚「海麻雀」飛彈真的就被射了出去。
對曾經的美國海軍而言 海麻雀稱的上標配之一
一旁護航的土耳其人懵逼的看著飛彈越來越大,2枚「海麻雀」的目標竟然是自己,結果土耳其海軍「支持者」號驅逐艦(DM357)無故躺槍。2枚飛彈那叫一個準,一枚正中艦橋導致其受損嚴重,另一枚則扎入船體內部卻因為引信問題沒有引爆,最後被成功拆除。
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其實,「不務正業」的也並非只有美國一家。據稱2008年俄格戰爭期間,俄羅斯黑海艦隊的「幻影」號飛彈艦,在遭遇格方快艇突襲時,就曾使用SA-N-4艦空飛彈精確命中喬治亞的「提比里西」號快艇。
SA-N-4艦空飛彈(升起狀態)
SA-N-4艦空飛彈不用時會隱藏在豎井中
我國051C型驅逐艦,也在2015年時展示了一把「艦空飛彈」反艦的能力。當然,受限於SA-N-6型艦空飛彈所使用的半主動雷達TVM制導體制,還無法實現「標準-6」那種超水平線反艦。但想像一下,一坨重達1.5噸,極速4馬赫以上的「鐵疙瘩」對準目標糊臉也是蠻爽的。
051C型驅逐艦使用的是俄制SA-N-6型艦空飛彈系統
「蘿莉」也橫行
有趣的是,「艦空飛彈」反艦這種「不務正業」的風氣,近年似有擴散趨勢,已從「大塊頭」擴展到了「小蘿莉」。2016年的演習中,新加坡海軍氣勢號護衛艦(P-92),就使用「嬌小」的巴拉克-1型近程艦空飛彈命中一條小型靶船,檢驗了「巴拉克-1」艦空飛彈反艦的可能性。
雖然看似不務正業,且艦空飛彈的破片戰鬥部,比起專業反艦飛彈使用的半穿甲/高爆戰鬥部而言,對戰艦的實際殺傷效果有限。不過考慮到現代軍艦早已拋棄了過去的重裝甲防護的模式,加上其所依賴的各型電子設備又都暴露在外。
現代軍艦外露的諸多敏感設備是其比較致命的弱點
所以破片只要能對雷達等電子設備造成損傷,對於削弱敵人戰鬥力還是有很重要意義的,或許正因如此,這些艦空飛彈才依舊傳承著「不務正業的優良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