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五年|嘉興老舊小區「逆生長」,居民越住越舒心

2021-01-11 嘉興禾點點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回望這五年,嘉興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百姓收入不斷提高,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12月10日起,禾點點推出《我們這五年》系列報導,梳理「十三五」時期嘉興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現嘉興人民砥礪前行的奮鬥歷程。

「我們小區改造前後變化太大了,不僅環境美了,像個小公園一樣,物業公司也進來了,管理得更好,確實大家心裡都很高興。」在小區已經居住了20年的老居民顧錦銘告訴記者。

與顧錦銘一樣高興的,還有劉君,因為熱愛運動的她再也不愁沒地方鍛鍊了。「比如說吧,塑膠場地的建設對我們鍛鍊者來說,減少了膝關節的損傷;還有中心廣場,一到休息時間和放學時間,居民們都喜歡來這裡鍛鍊鍛鍊,真的是發自內心地感覺到幸福指數大大提高了。」

顧錦銘與劉君的高興都源自於政府實施的老舊小區改造工程。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加快老舊小區改造,隨後改造力度逐年加大。南湖區桂苑小區則是嘉興老舊小區改造中的「明星小區」。這個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老舊小區,自改造以來就開始了它的「逆生長」,如今怎麼看都不像已有20多歲的「高齡」。

桂苑社區黨委書記、社區主任高麗峰介紹,小區自2019年被納入嘉興市中心城市品質提升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後,無論是「面子」還是「裡子」,都得到了升級。

「小區改造後的變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個是原本緊張的停車位變得寬鬆了,我們在原有的不到200個車位的基礎上,擴容到了600個左右的車位,既保障了居民停車需求,也提升了小區景觀綠化。另外,重建了小區中心廣場,為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區域,還新修了一條環小區綠道。」高麗峰告訴記者,受到居民好評的還有小區的智慧化改造,「我們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為牽引,以未來社區建設為標杆,以智慧社區建設為重點,以共建共享為原則,在小區內注入了智慧化元素,引入智慧書屋、健康小屋等未來社區的概念,打造了嘉興市首個智慧社區。」

除了南湖區的桂苑小區外,位於秀洲區的華新花園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則是另一位佼佼者。

在華新花園15幢1單元,一個鋁板框架從一樓延伸至六樓,三樓與五樓的位置分別有一個短短的連廊通往樓道。現場居民向記者介紹,這就是去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的嘉興首批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這部電梯採用的是錯層停靠,三四樓公用一個平臺,五六樓公用一個平臺。四樓的住戶乘坐電梯到三樓後,只需要往上步行一小截的樓梯,就可以到達家裡。

「我平時常常來朋友家玩,以前要爬五樓,拎點東西就不方便,現在裝了電梯,我感覺對我們年輕人來說是種方便,對老年人來說就更需要了。」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

確實,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不僅是一項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暖心工程,也是一項完善住宅使用功能、提升居住品質的工程。2019年4月,《嘉興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實施意見(試行)》出臺,對基本原則、實施主體、資金籌集、實施程序及負面清單等內容進行了明確。

「除了華新花園外,另外一部首批加裝的電梯在大樹花園。」亞都社區黨工委書記王劍萍介紹,大樹花園的加裝電梯與華新社區的不同,採用的是玻璃框架,安裝在房屋的南側,不僅配備了空調系統,還安裝了無線報警系統和通話系統,平層入戶,市民下電梯後可以直接從陽臺進入家裡。

「目前從使用情況來說,反響很好,接下來我們在中山花園將有10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在年內開始進行建設安裝。」王劍萍說。

老舊小區改造是「十三五」期間重點推出的一項民生工程,事關千家萬戶。嘉興市自2000年啟動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從人民需求為根本出發點,在惠民生的同時,也促進了整個城市風貌的改變,促進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記者從市建設局城建處了解到,隨著改造工作的不斷推進,截至11月底,全市已完成改造老舊小區130個,改造老舊住宅樓1225棟、建築面積約311萬平方米,共惠及居民3.4萬戶、約11萬人。

禾點點記者 張鶯

相關焦點

  • 老舊小區「逆生長」 居民生活「新氣象」
    「小區裡老人居多,綠化和健身器材這次可以給我們安排上嗎?」「單元樓道門年久失修,沒有門禁,隨便什麼人都能進入,不是很安全。」……居民代表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發表著意見,道出自己對居住環境的美好希冀。在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過程中,九原區強化「民本意識」,引導居民全程參與:改造前,充分徵求居民意願,根據居民意願確定改造項目及內容;改造中,選取居民代表參與施工監督;改造後,組織居民參與竣工驗收,開展滿意度測評。「今年九原區計劃改造10個老舊小區,總建築面積43.18萬平方米,總投資5500萬元,涉及居民4138戶。」
  • 先服務,後治理,樂山小區「逆生長」,居民住得樂滋滋
    昨天,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報導了上海徐匯區樂山小區舊城改造讓居民滿意舒心的新聞。這些天,走進徐匯區樂山六、七村,好幾棟樓都有居民在裝修,此起彼伏的敲擊、電鑽聲卻沒讓小區居民感到煩躁不滿,「小區很久沒有居民裝修房子了。
  • 鄂城區277個老舊小區實現「逆生長」
    本網訊(記者戴靜)「我們老舊小區要大變模樣了。」近日,在寒溪社區雨臺山小區,中建三局施工師傅們站在腳手架上拿著工具正在鑿除外牆上舊的砂漿層,整個小區改造工作全面鋪開,居民鄭爹爹開心地憧憬著小區改造後的美好樣子。  去年,鄂城區委、區政府將改善老舊小區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作為重點民生工程加以推進,對老舊小區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梳理。
  • 老舊小區煥然一新 家園美麗居民受益
    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未成年犯管教所主生活區居民餘女士的心聲,同時也是青秀區紮實推進老舊無物業小區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   連日來,為給居民創造舒適、和諧的居住氛圍,青秀區以老舊無物業小區治理為契機,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轄區多個老舊無物業小區實現了華麗轉身。
  • 良慶區新加坡城小區整改提升環境衛生,讓居民住得更舒心
    現在小區生活環境明顯改善了,車輛停放有序,陳舊設施更新,裸露的黃土覆蓋了草皮,環境整潔乾淨。」良慶區新加坡城小區居民賴先生滿意地說。9月22日,記者在新加坡城小區東區看到,新設置的垃圾分類屋整潔有序,車輛停放在劃線區域內,公共綠化帶和單元樓體外的固定宣傳欄內張貼著創城宣傳標語,居民有說有笑地在平整開闊的小廣場上打球健身。新加坡城小區坐落於良慶區大沙田街道銀沙社區,2005年交付使用,是一個無電梯的老舊小區。「以前,車輛亂停放、大件垃圾亂扔的現象較嚴重。
  • 老舊小區「微改造」 百姓居住更舒心
    寧海新聞網訊(記者潘怡帆 通訊員顧光輝)近日,記者走進騰達小區,看到小區內的樓體已經搭上了腳手架,工人們正在進行外立面施工,現場一片緊張忙碌的景象。「接下來,我們還會對小區的停車位、路面和地下管網進行整改,預計將在9月份完工。」縣物業指導中心主任陳堅說。  據了解,騰達小區是我縣投入使用較早的小區之一,房齡在20年以上。
  • 「十四五」青島計劃改造1512個老舊小區,涉及居民53萬戶
    構建新型住房保障體系,打造宜居綠色之城青島市房地產事業發展中心主任陳衛華,從構建新型住房保障體系,讓市民「住有所居」「住有宜居」;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讓城市功能更完善、運行更高效;聚焦破解熱點難點問題,讓市民居住更舒心、生活更便捷;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讓城市建設更環保、發展更綠色四個方面,介紹了青島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十三五」時期改善城市品質工作開展情況。
  • 讓居民體驗破舊立新的喜悅——我市紮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綜述
    現在門禁系統有了,路燈、監控攝像頭安上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讓這裡的環境脫胎換骨。」居民劉書芹欣喜地說。住房是民生之要,改造老舊小區事關百姓福祉。我市連續三年將老舊小區改造列入重點民心工程,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年初,市住建局制定《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實施方案》,明確今年全市計劃投資改造老舊小區41個,其中主城區33個。
  • 嶽陽樓區老舊小區改造:「真心」換「舒心」,「實幹」換「新顏」
    紅網時刻嶽陽12月11日訊(記者 胡崢 實習生 黃心妍) 「老舊小區改造我當然支持,這項惠民政策確實改到了點子上,讓我們居民得到了好處,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嶽陽樓區食品藥品監管局老家屬院居民趙阿姨說道。
  • 日本房子雖然小,卻越住越舒心,這5處裝修細節讓人嘆服!
    日本房子雖然小,卻越住越舒心,這5處裝修細節讓人嘆服!日本的面積僅相當於我們國內一個雲南省的大小,國內居民的生活空間也非常緊湊。房子層高低,面積小成了日本住房的一大特點。然而同樣是小戶型,為啥國內的小戶型裝修卻總感覺擁擠不堪呢?今天我和同事就一起研究了一套日本的複式住宅設計,發現他們小房子越住越舒心的秘密,竟然是這5處裝修細節,果然讓人嘆服!
  • 棚改助力湘潭「高齡」小區「逆生長」
    湘潭在線12月2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周玉婷)「你看,我們這幾棟老房子外牆顏色都統一粉刷成了淺黃色,既整齊又好看!」「之前屋頂漏水厲害,頂樓根本住不得人,這次通過屋頂防水改造後,好幾個頂樓住戶都打算搬回來住了。」
  • 江西曬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績單」:2192個小區59.8萬戶居民受益
    12月18日,記者從省住建廳了解到,2019-2020年,江西省納入中央財政補助支持計劃的城鎮老舊小區共2192個,涉及居民59.8萬戶,戶數總量居全國第五位。至「十四五」期末,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將惠及居民近700萬人。
  • 如何破解老舊小區物業管理難題?
    城市在發展過程當中,應運而生了多種建築形態,新小區與老舊小區和諧並存,共同為城市演變發展增彩添色。在業主眼裡,新小區光鮮豔麗各具特色,老舊小區髒亂差卻是相同的。老舊小區諸多問題中,我認為衛生綠化差、安全管理措施落後、重點設施設備改造更新難、小區事務溝通和決策難這四個問題最為關鍵和迫切需要解決。
  • 未來五年,荊州區將改造老舊小區302個
    未來五年,荊州區將改造老舊小區302個 2021-01-16 1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群眾最不滿意10件事|遂寧10個老舊小區換新顏 居民幸福感up~
    早期建設的部分老舊小區的設施和環境日趨滯後,逐漸成為我市城市化進程中的薄弱環節。為改變這一現狀,2019年,我市把「部分老舊小區小廣告亂張亂貼、缺少監控設施、治安管理不到位問題」納入了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
  • 創意牆體彩繪 讓老舊小區「逆生長」
    最近,家住老壩河小區的李阿姨發現往日的白牆有了新變化。    接連幾天,巢湖市亞父街道德勝中央城小區、老壩河小區的牆繪吸引了眾多居民朋友駐足觀賞,大家紛紛稱讚牆繪既美化了環境,又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據了解,為進一步美化小區環境,給居民營造美麗舒適的生活空間、文明友愛的人文場所,亞父街道朝陽門社區組織開展了「我的社區我做主」牆體彩繪活動,活動吸引了聯盟成員單位、青少年兒童等眾多群體參加。活動以展示傳統美德、文明新風尚和社區建設為主題,用大家手中的畫筆和顏料裝扮自己的家園。創意十足的牆繪不僅是社區一張美麗的名片,也是建設崇德向善、遵紀守法價值體系的前沿陣地。
  • 老舊小區改造:文化融合喚醒杭州老舊小區靈魂
    如今,像華豐新村這樣用個性化的融合文化元素的「煥新」之舉換來居民們的驚喜與舒心的小區,在全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提升中,比比皆是。老舊小區改造,與城市品質相系,更與民生福祉相連。今年是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作被納入杭州2020年度民生實事項目的重要年,是實施綜合改造提升四年行動計劃的關鍵年,也是全面推廣試點經驗、打造全國樣板的攻堅年。
  • 南湖老舊小區約1300棵樹木集中「理髮」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走進嘉興市南湖區新嘉街道月河社區朝東埭,金屬工藝廠宿舍、東升一村等老小區裡香樟、水杉、冬青、海桐等樹種不少,多年生長的大樹枝繁葉茂,好像一把把大傘,幾乎要伸進居民家中「進入秋冬季,我們陸續接到不少小區居民的反映,陽臺邊、窗戶旁的樹木太高了,既擋光又容易招引蚊蟲,要是能修剪掉一些就好了。」月河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走訪發現,最粗壯的水杉樹胸徑約有80釐米,最高的香樟樹比6層樓還要高,確實影響到部分居民家採光。」及時回應民生所盼,月河社區工作人員快速排摸出轄區內73棵需要「理髮」的大樹清單,通過街道匯總到南湖區住建局。
  • 逆生長的女人,身上都有一些共性,若你也有,年齡越大或越漂亮
    人人都會衰老,到了一定的年紀,會長白頭髮、長皺紋、長老年斑等等,年紀越大,衰老的表現越明顯,會越來越顯老。雖然人人都會衰老,但是我們會發現有些女性,特別是一些女明星,仿佛吃了「防腐劑」一般,年齡雖然在增長,但是容顏卻好像按了暫停鍵一樣,始終保持著年輕時靚麗的感覺,好像「逆生長」了一樣,從外貌根本看不出她們的真實年齡。為什麼有些女性可以「逆生長」呢?逆生長的女性,身上往往都有一些共同點,若你也有,你或也可以實現「逆生長」。「逆生長」的女性,身上往往都有哪些共性?
  • 老舊小區治理不能等到「火燒眉毛」
    資料圖 新華社發 孫凡越 攝從後續調查來看,消防車難行至少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居民安全意識淡薄,對警示牌、禁停線視而不見,自行車、電動車、機動車等見縫就停。二是小區的消防規劃本身也十分混亂,看似共有10處消防通道,可要麼不符合至少寬四米的消防標準,要麼被安上了停車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