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兩個簡稱「漢」的城市,一個是川陝樞紐,另一個是中部龍頭

2020-12-10 秦楚驢友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城市眾多,每個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簡稱,比如北京簡稱京,上海簡稱滬,廣州簡稱穗,深圳簡稱深,南京簡稱寧,成都簡稱蓉,重慶簡稱渝,天津簡稱津,西安簡稱鎬,杭州簡稱杭,蘇州簡稱蘇,鄭州簡稱鄭,武漢簡稱漢。除武漢以外,以上各大城市的簡稱均是專指,一般來講是沒有歧義的。但是簡稱「漢」的城市卻不止武漢一個,還有一個西部城市漢中也簡稱「漢」,並且是漢水源頭,川陝樞紐,因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的大漢王朝源於此,因此漢中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 的美譽。

漢中市

說到我國大好河山,有很多著名的山川和河流,最為有名的四條河流是「江河淮漢」並稱,分別是指長江、黃河、淮河和漢江。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經濟帶目前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悍的經濟帶,長江流域的城市在中國十大城市中佔據著半壁江山,經濟總量也達到全國40%以上,可見長江經濟帶的實力。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雖然只是長江的支流,但是漢江能與長江並列,可見漢江的名氣也非常不一般。按照國家發展規劃和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需要,漢江流域主要發展生態經濟,所以有漢江生態經濟帶的概念。我國兩個簡稱為「漢」的城市,自然都與漢江緊密相連。一個是漢江源頭的漢中市,另外一個是漢江匯入長江的所在地武漢市。今天來重點介紹一下這兩座簡稱「漢」城市。

漢中市

首先來說漢中,漢中市位於陝西省南部,是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漢中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漢中市因漢水而得名,漢中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漢中王」的地方,所以江中被譽為「漢人老家」。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至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是西南地區中心城市成都到西北地區中心城市西安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漢中自古就被讚譽為「魚米之鄉」,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國」,因漢中平原緊鄰成都平原,所以漢中又被稱為「小四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川陝兩省之間的樞紐城市,歷史上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漢中市 漢江
武漢三鎮

再來說另外一座簡稱為「漢」的城市,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武漢是華中地區綜合實力最強勁的城市,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除此之外,它還是國家重要工業基地、高校林立的科教基地,也是縱貫包括河運、鐵路、公路以及航空在內的全國交通網樞紐中心,被冠以「九省通衢」的美譽。我們都知道,武漢由三鎮組成,分別是漢口、漢陽和武昌,合稱為武漢。長江和漢江將武漢分隔為三地,三鎮本來就是三座城市,因長江大橋開通後,交通更為便利,三鎮才正式合併為武漢市。武漢在近代歷史上非常有名,漢口商埠、漢陽兵工廠、武昌首義都是赫赫有名的,曾經作過民國時期的首都。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了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武漢三鎮

我國兩座簡稱為「漢」的城市,哪座城市更名副其實呢?小編認為如今論經濟實力和城市地位,漢中自然沒法和武漢相比,畢竟武漢已經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而且佔據著國家最中心的位置,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天然的陸海空交通樞紐。漢中與武漢兩座城市都與漢江結緣,漢中位於漢江源頭,是「漢家文化」發源地,而且漢中首個漢字為「漢」,簡稱為「漢」也名正言順。武漢位於漢江匯入長江地方,而且地處江漢平原,本來又是由漢口、漢陽、武昌三鎮組成,三鎮之中有兩鎮首個漢字都為「漢」,簡稱為「漢」也合情合理。小編認為既然兩地都簡稱為「漢」,都有地理、歷史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也沒有必要爭個唯一,既然都與漢江結緣,君處漢江頭,我處漢江尾,應該首尾聯動,與漢江流域的各個城市攜手並肩,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共同建設好漢江生態經濟帶,期望武漢和漢中都發展的越來越好。

武漢加油

最後,小編要說的是當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尤其是武漢是重災區,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相信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全國人民群眾的援助支持,武漢一定能夠早日根治病毒,渡過難關。相信烏雲過後,便是晴天。

武漢加油

相關焦點

  • 我國有兩個簡稱「秦」的省市,一個是陝西,另一個在河北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在世界上國土面積排名第三,地大物博,資源豐富,有34個省級行政區,333個地級城市,每個省和地級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簡稱,比如北京簡稱京,上海簡稱滬,河南簡稱豫,河北簡稱冀,陝西簡稱秦或陝,湖北簡稱鄂,四川簡稱蜀或川,廣州簡稱穗,成都簡稱蓉,重慶簡稱渝
  • 中國最特殊的兩個省,別的省都是一個簡稱,它們卻擁有兩個,你知道...
    在我們國家的34個一級行政區裡,一共擁有23個省份,相信大家應該都很熟悉每個省的簡稱,畢竟我們經常接觸到的地域文化就體現在街上頻繁出現的車牌上,車牌上第一個字就是所屬省份的簡稱。但在我國,卻有五個省份最為特殊,它們除了在車牌上那個簡稱以外,還擁有另外一個簡稱,這是為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說道說道這件事兒。
  • 中國最特殊五個省,別的省都只有一個簡稱,它們卻有兩個!
    中國最特殊五個省,別的省都只有一個簡稱,它們卻有兩個!你都知道是哪些省份嗎?快來看看你都說對了嗎?
  • 中部地區僅有的兩個國家中心城市,一個是武漢,長沙竟意外落選
    我國中部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人口密集、資源聚集的地方,現在該地區許多城市更成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綜合影響力日益增強,整個中部地區充滿活力, 但是,有發展就有競爭, 近年來,中部各省集中全省力量建設省城, 六個省在最新的城市排行榜中三個成為了新的一線城市, 其餘三個也進入了新的二線城市行列
  • 高鐵時代一個落寞的湖北城市,還是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城市」
    高鐵時代到來了,「八縱八橫」是一個非常大的網絡,充分照顧了所有可以照顧的城市,但依然有一部分城市可能會失去,作為沿江通道和京廣通道兩條幹線的樞紐,武漢區域的中樞地位很牢固,普鐵時代,武漢只接入京廣的幹線,缺少東西行駛的幹線,高鐵時代武漢又多了一條東西行駛的滬漢蓉幹線(沿江通道),地位其實在升級,但是,之所以將其歸類為「失落者」,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計劃與以前的過大期待有點不一致
  • 我國這幾個省份擁有兩個簡稱,太特殊了,有你的家鄉嗎
    而我國有34個下行省級行政區,在這34個行政區裡有23個省份。相信很多朋友仔細想一想,都可以說出這些省份的名字。也熟悉每個省份的簡稱,畢竟在我們日常出行時比如在車牌上就會看到車牌上的第一個字,就是所屬省份的簡稱。
  • 我國中部地區最發達的兩座城市,一個是武漢,另一個是你家鄉嗎
    首先第一個是發展最好的城市是武漢,武漢相信小夥伴們不知道,這幾年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武漢這個城市的經濟也大幅度提高,同時知名度也大幅度增加,據資料顯示武漢去年的GDP已經是14847.29早期,武漢的工業是我國比較強的城市,因此也被稱為東方芝加哥,但現在武漢已經成為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科學教育基地的中樞
  • 我國各省份簡稱的由來
    前幾天整理了一個小文,介紹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名稱的由來,推送出去後,反響挺好。今天,咱們就再了解一下,每個省份簡稱的來歷。對於我國各個省份的簡稱,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經常留意車牌號的人,會對這個簡稱更為熟悉。我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都有專屬的簡稱。每個簡稱,極大地便利我們識別每個省份。
  • 中國有五個很特殊的省,別的省都只有一個簡稱,而它們卻有兩個
    中國現在一共有23個省,如果把5個自治區也看作省的話,那就是28個省。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簡稱,比如山東簡稱魯,河南簡稱豫,湖北簡稱鄂,廣東簡稱粵。 這些簡稱都是唯一的,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中國有五個省是特例,這五個省每個都有兩個簡稱。
  • 中國有五個省很特殊,別的省都只有一個簡稱,而它們卻有兩個
    每個省都有自己的簡稱,比如山東簡稱魯,河南簡稱豫,湖北簡稱鄂,廣東簡稱粵。這些簡稱都是唯一的,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中國有五個省是特例,這五個省每個都有兩個簡稱。一、陝西陝西的簡稱有兩個,陝和秦。陝西省的名字非常悠久。
  • 34個省級行政區記憶口訣、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
    我國現有4個直轄市,兩個特別行政區,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和23個省,共計34個省級行政區。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是地理常識,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難於全部記憶,往往只能記住其中的大部份。第一步 先觀察省份、簡稱和省會城市表,找出其中的規律。
  • 河南兩個都帶陽的城市,一個人人皆知,一個卻默默無聞
    文/小露陪你遊世界(原創文章) 歡迎轉載分享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河南省是我國中部地區主要的交通樞紐以及農業、經濟大省,其因地處我國中原地帶,良好的地理優勢也奠定了河南現在的發展的基礎。
  • 武漢—多中心環繞的中心中部特大城市,我國中部重要級命脈城市!
    武漢數據今天我們繼續來另眼看城市,今天的話題是武漢多中心的中部中心城市,今天的標題裡有三個中字都非常重要,我們先來看數據,2017年的時候,湖北全省的GDP規模達到3.6萬億,而武漢一個城市的GDP規模就達到了1.4萬億,佔有全省的40%。
  • 中國「舉世聞名」的一個「火爐」,是中部地區首個4F級機場
    武漢作為曾經的四大火爐之一,雖然已不在最新的四大火爐排行榜上,但依然位居夏季十大最熱城市之首。武漢簡稱漢,被稱為「江城」,湖北省省會,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 出土文物揭秘:陝西省為什麼簡稱陝
    陝西省位於中國西北地區的東部,簡稱「陝」。有人認為,陝地在歷史上的河南省陝縣,與陝西省並不搭界,陝西省簡稱陝是一個誤會,這是真的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得先從西周「分陝而治」說起。關於陝地最早的記載 《公羊傳·隱公五年》記載,周武王去世後,周成王年幼,由魯周公和燕召公等人共同輔政。
  • 湖北以「跑步」速度,建設「米字型」高鐵樞紐,將成下一個武漢
    湖北省位於中國中部,與安徽、重慶、陝西接壤,因此國內交通發展也非常好,就像那個省會武漢的城市一樣,是武漢市中部六省所在的特大城市,它是中國的中心城市,更是中國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武漢地處於長江黃金水道和裸大鐵路大動脈的交叉點,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九省通袴」之地,是中國高鐵客運專線的重要樞紐,是京廣高鐵、滬漢蓉鐵路兩個國家級高鐵大動脈的交叉點,由於國家交通越來越發達
  • 我國中部至今沒高鐵的3個城市,一個城市人口多,第一是荊門
    我國的中部地區是適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在各方面都有發展的資源,但是和東部城市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另外,與其他城市相比,特別是與一些西部城市相比,熱感是更有潛力和能力的城市,給人一種中部地區城市總是在積極追趕的感覺。
  • 我國擁有簡稱的城市,北京叫做京上海叫做滬,各有特色
    中國幅員遼闊,有很多城市,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一般的話只有省份會有簡稱,但是你知道我國擁有簡稱的城市嗎?比如,我們一般把北京稱為北京上海,把北京稱為我國首都,是城市,但實際上可以達到和一個省同等的水平, 上海在我國的地位可以說僅次於首都北京,現在也成為了國際大都市,上海很早就被稱為上海。
  • 我國「想窮都難」兩個城市,一個級別碾壓省會,一個GDP狠甩省會
    經濟水平一直是衡量各國實力的一個重大因素,建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的經濟水平一路高升,人民的幸福指數一直增加,國家實力也走在了世界前列,身為國人希望祖國更加強大。對於省來說,一個城市最集中的資源和最好的發展應該在省會城市,它就像一個地主的兒子,大部分規劃和發展軌跡應該以省會為中心,向周邊城市輻射,這是一個省級龍頭城市,應該是,但是,並不是每個省會城市都是中心城市,中國有兩個最「放肆」的城市,一個層面碾壓省會,一個層面GDP衝擊省會,你知道它在哪裡嗎?
  • 中國出現一個黑馬城市,經濟發展在中部排名第一,交通非常發達!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注重於經濟發展,現在我國已成為了世界上的第二大經濟體,祖國的強大是我們肉眼可見的,從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現在的吃好喝好,社會的發展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我國的土地面積如此之大,以至於有許多城市,有些在北部,有些在南部,有些在西部,有些在東部和中部,眾所周知,我國東部城市的經濟實力非常發達,在其他地區幾乎是無與倫比的。然而,近年來,主要城市的發展變得活躍,中部地區的城市也得到了顯著發展,今天,我想向您介紹中國中部城市,它是我國最好的黑馬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