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城市眾多,每個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簡稱,比如北京簡稱京,上海簡稱滬,廣州簡稱穗,深圳簡稱深,南京簡稱寧,成都簡稱蓉,重慶簡稱渝,天津簡稱津,西安簡稱鎬,杭州簡稱杭,蘇州簡稱蘇,鄭州簡稱鄭,武漢簡稱漢。除武漢以外,以上各大城市的簡稱均是專指,一般來講是沒有歧義的。但是簡稱「漢」的城市卻不止武漢一個,還有一個西部城市漢中也簡稱「漢」,並且是漢水源頭,川陝樞紐,因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的大漢王朝源於此,因此漢中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 的美譽。
說到我國大好河山,有很多著名的山川和河流,最為有名的四條河流是「江河淮漢」並稱,分別是指長江、黃河、淮河和漢江。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經濟帶目前是我國經濟實力最強悍的經濟帶,長江流域的城市在中國十大城市中佔據著半壁江山,經濟總量也達到全國40%以上,可見長江經濟帶的實力。漢江是長江的最大支流,雖然只是長江的支流,但是漢江能與長江並列,可見漢江的名氣也非常不一般。按照國家發展規劃和服務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需要,漢江流域主要發展生態經濟,所以有漢江生態經濟帶的概念。我國兩個簡稱為「漢」的城市,自然都與漢江緊密相連。一個是漢江源頭的漢中市,另外一個是漢江匯入長江的所在地武漢市。今天來重點介紹一下這兩座簡稱「漢」城市。
首先來說漢中,漢中市位於陝西省南部,是陝西省地級市,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漢中北依秦嶺,南屏巴山,中部為漢中平原。漢中市因漢水而得名,漢中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被西楚霸王項羽封為「漢中王」的地方,所以江中被譽為「漢人老家」。漢中是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陝南地區最大城市,是關中至天水經濟區和成渝經濟區的重要連接樞紐,是西南地區中心城市成都到西北地區中心城市西安的必經之地,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漢中自古就被讚譽為「魚米之鄉」,也是有名的「天府之國」,因漢中平原緊鄰成都平原,所以漢中又被稱為「小四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川陝兩省之間的樞紐城市,歷史上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再來說另外一座簡稱為「漢」的城市,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別稱江城,是湖北省省會。武漢是華中地區綜合實力最強勁的城市,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除此之外,它還是國家重要工業基地、高校林立的科教基地,也是縱貫包括河運、鐵路、公路以及航空在內的全國交通網樞紐中心,被冠以「九省通衢」的美譽。我們都知道,武漢由三鎮組成,分別是漢口、漢陽和武昌,合稱為武漢。長江和漢江將武漢分隔為三地,三鎮本來就是三座城市,因長江大橋開通後,交通更為便利,三鎮才正式合併為武漢市。武漢在近代歷史上非常有名,漢口商埠、漢陽兵工廠、武昌首義都是赫赫有名的,曾經作過民國時期的首都。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清末漢口開埠和洋務運動開啟了武漢現代化進程,使其成為近代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是辛亥革命首義之地,近代史上數度成為全國政治、軍事、文化中心。
我國兩座簡稱為「漢」的城市,哪座城市更名副其實呢?小編認為如今論經濟實力和城市地位,漢中自然沒法和武漢相比,畢竟武漢已經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而且佔據著國家最中心的位置,是中國經濟地理中心,天然的陸海空交通樞紐。漢中與武漢兩座城市都與漢江結緣,漢中位於漢江源頭,是「漢家文化」發源地,而且漢中首個漢字為「漢」,簡稱為「漢」也名正言順。武漢位於漢江匯入長江地方,而且地處江漢平原,本來又是由漢口、漢陽、武昌三鎮組成,三鎮之中有兩鎮首個漢字都為「漢」,簡稱為「漢」也合情合理。小編認為既然兩地都簡稱為「漢」,都有地理、歷史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也沒有必要爭個唯一,既然都與漢江結緣,君處漢江頭,我處漢江尾,應該首尾聯動,與漢江流域的各個城市攜手並肩,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共同建設好漢江生態經濟帶,期望武漢和漢中都發展的越來越好。
最後,小編要說的是當前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尤其是武漢是重災區,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相信有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以及全國人民群眾的援助支持,武漢一定能夠早日根治病毒,渡過難關。相信烏雲過後,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