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斷言:再過五年,中國人均2.5萬美元將超56個國家

2020-12-22 123觀察室

中國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經濟方面取得的成就令世界刮目相看。現在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中國的人均收入並不高,這主要是由於我國人口太多(14億)。那麼,以中國現在的發展速度下去,中國的人均收入會在五年後達到什麼程度呢?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彭博社預測稱:"到2025年,中國(人均收入)將超過56個國家,位列世界第70位,接近躋身世界富國行列。"彭博社的數據來自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他們稱,中國的人均GDP到2025年將達到25307美元,超過阿根廷不是問題。而阿根廷這個世界上曾最富有的國家,現在卻深陷債務和貨幣危機當中。

中國真的能達到彭博社所說的這種情況嗎?根據我國制定的新五年規劃,我國到2025年的人均GDP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將從量增長向質增長過渡、提高居民收入和發展脫碳經濟。而在2035年,中國應進入技術創新領先國行列,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根據世界銀行標準,中等發達國家的人均GDP約為3萬美元。

美國高盛集團前全球經濟研究部主管吉姆奧尼爾也曾表示,到本世紀30年代,"金磚四國"(的經濟體量)可能超過七國集團(G7),"這幾乎完全是因為中國的崛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預計,雖然遭受疫情衝擊,但中國仍然會實現人均GDP的增長。這麼多人對中國如此看來,中國的未來大有可期。

實際上,我國一直在注重發展經濟,修煉內功,而不是學美國對外實施霸凌主義。中國經過一百多年的近代恥辱,甚至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為了擺脫貧困落後的面貌,中國實施了偉大改革開放,實施了多項五年計劃。無論是金融危機還是疫情證明,中國經濟都具有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這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相反,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正在走下坡路,而且在加速衰落。如果按照購買力計算的話,中國早已超越了美國。如今的美國深陷疫情危機和騷亂當中,經濟恢復是一個未知數。美國數以千萬的人失業,很多大企業紛紛選擇在中國投資,因為這些企業都看到了美國不可挽回的衰落。

作為曾經的超級強國,美國的確推動了世界經濟發展。但美國倡導的霸權主義卻損害了美國的國際形象,使得各國對美國產生了反感。依靠美國帶動世界發展是不可能的事情。

普京指出,中國在抗疫和恢復經濟方面為世界樹立榜樣,中國起到了帶頭作用。美國根本做不到。所以,中國人均收入達到上述目標並非不可能,或許,用不了五年,中國會體現躋身中等發達國家之列。

相關焦點

  • 人均GDP達1萬美元,中國將邁入高收入國家?人均GDP將超越日本?
    摘要:2019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有望邁入高收入國家。而日媒預測,中國人均將超過日本。|中國有望成為高收入國家?分析認為,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人均GDP過萬美元,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進步。那中國離高等收入國家還有多遠呢?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高等收入國家的門檻是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以上。目前,中國離這一目標已經很接近了,僅相差2千美元。
  • 美媒:5年後,中國人均收入將超過56個國家
    美國經濟萎靡不振據美國媒體報導,赴美留學生大幅度下降,留學比例近七十年最低。留學生數量決定了美國收入是否增長,按照目前這一情況美國會損失高達250億美金。中國赴美留學生大幅度減少,與川普政府頒布政策有關。自從川普擔任總統之後,頒布多個移民政策,外界解讀川普這是在針對留學生。川普一系列激進言論,讓留學生在選擇留學國家時頗為慎重。
  • 去年,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超1萬美元
    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這七個西方國家,人均GDP最少的義大利也有3.4萬美元,其它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國更是達到了約6萬美元。即便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但跟前述西方七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G20中的韓國,人口5000多萬,人均GDP約為3.2萬美元,與人口6000多萬的義大利比較接近。
  • 人均GDP超1萬美元,經濟總量將破百萬億元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即將結束的「十三五」時期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預計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糧食年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10億人……第一財經「讀數1智」欄目,將用一組數據報導,見證「十三五」時期,我國如何在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方面躍上新的大臺階
  • 2019年中國的人均財富約4.56萬美元,而美國人均卻高達32.3萬美元
    此外,2019年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為6.1%,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90865億元(折合14.36萬億美元),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GDP接近7.08萬元人民幣(折合美元約為1.03萬)。那問題來了,同期中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富、人均存款分別的是多少呢?
  • 14城人均GDP超2萬美元 跨過發達經濟體標準線
    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隨著廈門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2019年中國內地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的城市達14個,依次是深圳、無錫、蘇州、珠海、鄂爾多斯、南京、北京、上海、廣州、常州、杭州、武漢、寧波、廈門。國際上,一般把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作為發達經濟體的門檻,這意味著上述覆蓋了全國1.43億人口的14個城市,已經達到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水平。
  • 人均GDP超1萬美元,經濟總量將破百萬億元|見證「十三五」
    這五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大關,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破100萬億元大關,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進一步顯現。在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經濟要如何交出一份「向更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人均GDP超1萬美元「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2015年,我國GDP為688858億元;2019年,這一數字為990865億元,接近100萬億元。
  • 2019,中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人均GDP超1萬美元!和俄羅斯、巴西差距……
    G20是19個國家加歐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突出。G20中,美、日、德、英、法、意、加這七個西方國家,人均GDP最少的義大利也有3.4萬美元,其它都在4萬美元以上,而人均GDP最高的美國更是達到了約6萬美元。即便中國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但跟前述西方七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 IMF預計中國人均GDP2025年將趕超56個國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在截至2025年的25年間,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的人均GDP將趕超全球56個國家。根據彭博對上個月IMF世界經濟展望的數據分析,屆時中國的人均收入將在全球排名第70位,接近全球最富裕的三分之一國家之列。
  • 美媒預測:到2025年,中國人均收入將超過56個國家
    【環球網報導】「經過1/4個世紀的收入激增,中國(人均收入)將超過56個國家,」美國彭博社18日消息以此為題的報導稱,到2025年,中國快速增長的經濟將使得這個國家在人均收入排行中超過56個國家,位列世界第70位,接近躋身全球最富有的1/3國家行列。
  • 人均GDP4000美元是個坎 中國何時邁進高收入國家
    中國經濟這艘「巨艦」,整體面臨著邁入人均GDP4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國家後「觸礁」的可能性。  京滬樣本:GDP增速放緩  還是在2009年,一些悲觀的專家就曾預言:「北京、上海人均GDP突破萬元,可能上不來了」。今年2月9日,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2年《國際城市藍皮書》再度將京滬GDP的糾結局麵攤放到臺前。
  • 我國人均GDP將超過1萬美元,中國距離高收入國家行列還有多遠?
    通過每年的平均匯率來算,人均GDP大約在10276美元;根據中國新聞網8月7日的報導顯示,我國的人民平均總收入將增長到10410美元,也成功的突破10000美元大關。但在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標準中,其人均GDP收入只要達到12536美元以上的就是高收入國家;人均GDP收入在4046至12535美元中間的是中高收入國家。
  • 希臘、葡萄牙的人均GDP均略超2萬美元,這是發達國家「門檻」嗎?
    雖然與中國(增長6.1%)、印度(增長5.3%)等發展中國家相比,這個增速並不是高,但在發達國家中仍屬較高水平——同期英國僅增長1.4%、法國是1.3%、日本是0.7%、德國是0.6%、義大利只有0.2%……葡萄牙的人均GDP均略超2萬美元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2019年葡萄牙完成的名義
  • 2049年的中國將會是什麼樣子:人均GDP超5萬美元成為高度發達國家
    一 中國GDP總量是美國經濟總量的兩倍2019年中國的GDP總值是14.7萬億美元,位於世界各國GDP總量的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是美國21.48萬億美元。比美國少大概7萬億美元,相當於第三名到第六名的日本、德國、印度、法國這四個國家GDP總值的總和。
  • 人均GDP超1萬美元標誌著什麼?
    人均GDP超1萬美元標誌著什麼? (非特別標註,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 國家統計局1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仍穩居世界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站上1萬美元新臺階。
  • 人均GDP超2萬美元,我國已有14個城市做到,今年或再添兩個
    文/李閏根據前段時間我國有關部門發布的遠景目標來看,到了2035年,我國人均GDP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去年我國人均GDP只有1萬美元,現如今發達國家最低人均GDP的門檻為2萬美元,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 人均GDP破1萬美元,我國將進入「高收入」國家?網友:工資沒過萬
    眾所周知,國際機構和海外媒體,甚至美國媒體,曾經一致認為,中國經濟將在10年甚至5年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事實上,中國近年來發展很快,這是一個舉世公認的事實。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990865億元,逼近100萬億元大關,比2018年增長6.1%。要知道,1990年的時候,我們的國內生產總值不到2萬億元。
  • 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啥概念?
    人均GDP反映的是每個人平均創造的財富,數值越高,反映出國家經濟產出和發展水平越高。那麼,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是個什麼水平呢?做個對比就知道了。2001年中國人均GDP為1000美元,18年後中國人均GDP則升至1萬美元以上,不到20年時間,數值實現10倍增長。
  • 劉元春:中國將邁過高收入「門檻」 2025年人均GDP將達1.37萬美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劉元春:中國將邁過高收入「門檻」,2025年人均GDP將達1.37萬美元作者:鄭青亭 11月26日,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在「2020搜狐財經峰會」上預測,中國有望在未來五年從中等收入國家穩步邁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到2025年,人均GDP將從2020年底的1.1萬美元增長到1.37萬美元。
  • 美國人均GDP從5000美元到1萬用了8年,韓國日本花了5年,那中國呢
    人均GDP超過五千美元,一般意味著該國脫離了貧困的生活,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截止2019年底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有115個突破了五千美元,五千美元翻一倍就是一萬美元。美國人均GDP在1969突破五千美元,是世界上第一個突破五千美元的國家,一時間風光無限,出盡了風頭,但是第二年摩納哥也統計了人均GDP,高達1.25萬美元,直接高過美國一倍多,美國失去了爭奪第一信心,花了八年直到1978才突破一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