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詩人北島來濱州了!這些地方引起了他的興趣

2021-02-19 濱州快一點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看到這首詩,是不是有種熟悉感呢!
這首《回答》,可是高中語文課本中的精選,詩中那份堅定有力的精神觸動了千千萬萬的人。

告訴你,這首詩的作者——北島,來濱州了!

就在前幾天,7月9日,著名詩人北島,國內頂尖出版人董秀玉、汪家明,著名製片人託亞夫來濱州採風啦!



北島一行都到了濱州哪些地方呢?看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呢?

隨小編去看看!!!



在秦皇河溼地公園,聽取相關工作人員的情況介紹,北島對景觀規劃、生態建設高度評價,在公園內展示的「今昔對比」照片前,北島驚訝於秦皇河溼地公園的「 大變身」,感慨其工程了不起。

一步一景,盛夏的秦皇河公園宛如畫卷,到處一片生機勃勃。在盛開的荷花前,北島稱,秦皇河溼地公園南北十多公裡,雅靜難得,「這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工程」。

「這座城市也十分乾淨,十分漂亮」,同行的董秀玉、汪家明、託亞夫均這麼說。



當聽聞蓮華書院的核心是11座保存完好的南方徽派原拆原建的古民居時,北島先生連連稱讚:「做得很用心,很難得,原拆原建很有味道。」北島稱,自己曾去過很多書院,濱州的蓮華書院是做得特別用心的,別具匠心。

一片灰瓦白牆的徽派古建築呈現在眼前,無論是建築外觀的規劃設計還是館內別出心裁的細心研磨,都得到了北島的連連稱讚。在幾處美景前,北島流連忘返,被院內的各個展館深深吸引並不時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蓮華書院建築群恢弘大氣,處處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不難看出這是一群有文化、愛文化的人努力的結果「。祝願蓮華書院越來越好!」北島稱。



北島與晨報記者在交談!

濱州詩人王長徵與詩人北島交流。

「中國最小詩人」5歲的濱州小女孩朵朵與詩人北島互動,親切稱呼「北島大大」。


人物介紹

北島,原名趙振開, 1949年8月2日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湖州,香港中 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當代詩人,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 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北島曾著有多部詩集,作品被譯成20餘種文字,先後獲諾貝爾文學 獎提名、 瑞典筆會文學獎、 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 古根海姆獎 等, 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 北島是當代影響最大的中國詩人之一。著有詩集《北島詩歌集》、 《太陽城札記》、 《北島顧城詩選》、 《陌生的海灘》,散文集《失敗之書》和 小說《波動》等, 代表詩作有《回答》 《一切》。

董秀玉, 1941年生,上海人。1956年進入人民出版社, 1979年任《讀 書》編輯部副主任, 1986年擔任三聯書店副總經理、 副總編。1987年任 香港三聯書店總經理、 總編輯。1993年回北京任三聯書店總經理、 總編 輯, 1994年創辦《三聯生活周刊》, 1996年創辦「韜奮圖書中心」, 2014年 創辦「活字文化」。

汪家明,筆名汪稼明,漢族, 1953年出生於山東青島,著名出版家。 1982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曾任山東畫報出版社總編輯,因策劃出版 「老照片」叢書聞名,人民美術出版社黨委書記、 副社長生活·讀書·新 知三聯書店副總編輯、 副總經理。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第八屆理事,中 國美術出版總社社長, 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




用文圖承載那惹不起放不下的鄉愁 「守望家園·留住鄉愁」徵文攝影比賽火了!

相關焦點

  • 著名詩人北島下周來慶雲!他的這句詩你一定聽過!
    上面這兩句詩,相信不少人一定聽說過,並且使用過,它們出自中國當代詩人北島先生的作品《回答》。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國當代詩人,和顧城一樣,都是朦朧詩代表人物。
  • 詩人北島-給孩子的詩
    ——北島家長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然而不論孩子在物質上多麼富足,都不如擁有一個富有高度的童年。詩人北島就懂得童年的重要,要讓孩子在童年時,得到最好的啟蒙,保留住孩子兒時獨特的世界,所以當他看到兒子兜兜帶回家的朗誦訓練教材——一首毫無文採可言的「詩」時,鼻子都氣歪了。從那天起,他花了兩三年工夫,選編了《給孩子的詩》,作為送給兜兜和孩子們的禮物。
  • 北島、香港和一艘「詩人船」的十年
    如今再回望作為八十年代符號的「鬥士」北島,這十年,詩人經歷了漂泊的結束、病痛的考驗、時代的轉變與媒介的換代,從「香港國際詩歌之夜」、「國際詩人在香港」,到「給孩子」系列叢書,北島的腳下有一條清晰的印跡,這既是他私人寫作狀態的互補,也是他的社會理想。
  • 北島:70歲的老詩人如今被網友惡語相向,迅速關掉評論區
    改變不了環境就得適應環境,於是北島在筆者這篇文章「被迫」又活回到了青年,為什麼?北島是一個著名的詩人,在我國八九十年代文壇上,北島屬於一個奇蹟般的存在,雖然那時候有顧誠、海子的「陪伴」,但不影響北島走向世界。但是能和他一道走向世界的詩人都已經離去,顯得北島「老而不死」。
  • 走進夢中的詩人 | 北島
    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湖州人,出生於北京。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北島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定居香港。著有詩集《陌生的海灘》《北島詩選》《在天涯》《午夜歌手》,散文集《藍房子》《午夜之門》《時間的玫瑰》《青燈》和小說《波動》,代表詩作有《回答》《一切》等,作品被譯成20餘種文字。
  • 邂逅北島
    顧彬坐主座,北島坐左手邊,歐陽江河坐右手邊,唐曉渡挨著歐陽江河坐,宋琳挨唐曉渡坐,我坐宋琳旁邊,詩人攝影師臥夫挨著北島坐,旁邊是翼人,從貌似隨便坐卻極其講究的排坐上,可以看出顧彬極具江湖地位。這也是中國特色,就是這些著名的卓爾不群的詩人也不能免俗。臥夫帶了一瓶65度的衡水老白乾,據說是臺灣詩人顏艾琳送給顧彬的。
  • 童心未泯的北島
    第一次遇見北島是1994年在美國。他到訪洛杉磯,我的同學詩人陳建華在家裡開派對歡迎,我被邀請去參加。北島自然是這次派對的中心人物。他端著酒杯站在那裡,瘦高個子,戴著深度近視眼鏡,木訥寡言,語調緩慢低沉。這和我想像中詩人的浪漫形象大相逕庭。我對新詩沒有興趣,加上當時在美國諸般不順,心事重重,因此只是和北島敷衍了幾句就提前告辭了。2007年夏,北島到香港中文大學來教書,結束近20年在歐美各國的漂泊生活,定居下來。再次重逢是我在香港城市大學宴請來訪的一位學者。
  • 詩人北島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北島(1949年8月2日—),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湖州人,出生於北京。
  • 龐德、北島、聶鑫森,三位詩人的地鐵詩呈現了現代詩美的多樣性
    地鐵是現代社會出現在都市裡的一種新型交通工具,它以安全、便捷、節省地面空間的優越性贏得了世人的青睞;它以深入地下、穿越地腹的神奇魅力觸發了詩人無限的遐思與靈感,因而與地鐵有關的詩作不斷湧現。在這眾多的地鐵詩中,以龐德《在一個地鐵車站》、北島《地鐵車站》和聶鑫森《地鐵》最為著名。
  • 聲聲慢 | 北島的詩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北島的詩。  北島,原名趙振開,出生於北京,「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他是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
  • 今天,那個朦朧詩時代的代表詩人北島為何關閉了詩
    那個曾經寫下這句的朦朧詩代表人物北島,最近被某些人慘罵,然後他關閉了詩平臺,關閉了評論。無奈寫下一句:「這是討論詩的平臺,但不應使用語言的暴力。我從此關閉詩和詩的評價區。」此事緣起,幾天前,北島發表了一篇題為《進程》的詩歌。
  • 北島:我只他媽喊了一聲
    北島詩歌《履歷》中就有一句帶有髒話的詩:「我只他媽喊了一聲」。他到底喊出了什麼?為什麼而喊?又為什麼因為這一喊而說出了髒話?我們不妨讀一讀這首詩。我曾正步走過廣場/剃光腦袋/為了更好地尋找太陽如詩人歐陽江河在《傍晚穿過廣場》一詩中所寫,「一個過去年代的廣場從汽車的後視鏡消失了」。
  • 北島的詩歌《進程》賞析
    讀北島的詩歌總是很沉重,他總在挪巨石,砸鎖鏈,開鐵籠。他的詩歌象徵性濃烈,甚至有些晦澀。那些晦澀既出於現實,是隱秘的手段,以免引火上身,又在文學的範疇裡增加了詩意。現代詩中,北島的詩歌是必讀的。《進程》是一篇舊作,就在今年早些時候,北島將它分享到某個文學平臺上,結果遭到網友暴力語言的圍攻,詩人不得不關閉評論。多麼奇怪呀。到底是我們的詩人被偉大時代拋棄了,還是敏感的人們經不起語言一次小小地敲擊?《進程》在網上的一些解讀,我認為不得其意。
  • 程壁,從濱州出發的音樂才女
    程璧,濱州人,先後就讀於北鎮中學、山東大學,北京大學外文系。旅日音樂人、獨立民謠女歌手、攝影師 。在北大讀書期間,程璧因創作詩歌作曲並在阿里音樂上發布原創音樂而受關注 。這張專輯為詩歌譜曲,專輯名字《詩遇上歌》,由詩人北島命名,封面肖像攝影出自日本著名超寫實主義畫家野田弘志。《詩遇上歌》在京東全國銷量連續位列TOP榜單,並獲得中國詩人北島、西川,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的推薦。
  • 著名詩人顧城曾經在武夷路上住過……
    我想,這位悲情人物,畢竟是名氣不小的朦朧詩人,顧城所住的地方,一定有著朦朦朧朧的浪漫。 於是,走訪居民、百度搜索以及對提供線索者的種種追問,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去了解詩人當年在武夷路的停留以及與風情街有關的過往。
  • 他是「知青詩魂」,北島的引路人,與海子同時獲獎,卻在25歲瘋了
    他是「知青詩魂」,北島的引路人,與海子同時獲獎,卻在25歲瘋了80年代初,朦朧派詩歌掀起巨浪,北島、顧城、舒婷、芒克等人大火。但曾經有位最紅的一位詩人,他被詩壇譽為「朦朧派鼻祖」,是「知青詩魂」。這個人就是食指。被時代遺忘的「知青詩魂」食指食指,原名郭路生。
  • 【品讀北島】北島最經典的十首短詩
    北島,原名趙振開,"北島"是詩人芒克給他取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出生於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國當代詩人,為朦朧詩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間詩歌刊物《今天》的創辦者。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著有詩集《北島詩歌集》、《太陽城札記》、《北島顧城詩選》、《陌生的海灘》,散文集《失敗之書》和小說《波動》等,代表詩作有《回答》《一切》,作品被譯成20餘種文字。
  • 繼北島、王家新後,中國著名女詩人瀟瀟榮獲韓國第11屆昌原KC國際...
    中國著名女詩人瀟瀟及其詩集《憂傷的速度》榮獲第11屆昌原KC國際文學獎特別獎。這是繼詩人北島、王家新之後,又一中國詩人獲得此獎。 發布會上,著名漢學家、翻譯家樸宰雨認為,瀟瀟不僅寫詩,還是一位油畫家,常常將舞蹈、音樂的形式加入到朗誦詩歌中,有「刀尖上的舞者詩人」之稱。 樸宰雨說,瀟瀟獲得多項中外詩歌大獎,是鼓勵她多年來詩歌的世界性創作,以及關注人類的苦難、壓迫的詩性表達。正如授予她的獲獎辭:「她的詩是時代的證詞,是個人隱秘的創造。滾燙與冰冷,尖叫與沉默都是她詩歌的一部分。
  • 北島一字詩《生活》,短短一字卻直指人心,是傑作還是譁眾取寵?
    我國當人詩人北島便是如此,他成長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特殊的年代中堅持與主流背道而馳的創作方向,又曾在國外漂泊多年,只能對著鏡子說母語。正因如此他的作品常能發人深省,還曾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他的詩作尤其簡練而有力量,傳遞出他對世界的思考。北島曾寫過一首最特別的詩,全文只有一個字,卻擁有直擊人心的力度。有人對其讚嘆不已,有人卻抨擊是譁眾取寵,這首詩究竟該褒該貶?
  • 北島最經典的一首詩,細細讀來 老淚縱橫!
    有人說北島的詩歌是晦澀難懂的,我想說其實和詩人所處的時代有關,是當時的大環境決定的,北島的時代是你可以根據歷史想像得到的。北島那一代朦朧派詩人已經開始自覺使用西方現代性文學的技巧了,又由於時代環境的問題,使用了很多象徵暗示,因此晦澀難懂是很正常。不是說藝術性不好,相反,如此強烈的特點正體現出了其鮮明的現代那麼,現實主義和現代主義哪個藝術性怎麼評價其好壞呢?各有千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