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時光如江水流逝,一去不返。而以歷史的名義,總能從中截取某些重要節點。江蘇鎮江西北部,2005年4月,奔騰至此的大江之上,一橋飛架南北。大橋下面,總面積不足50平方公裡的江中孤島——鎮江丹徒區世業洲,被牽手「上岸」,從此走出「百年孤獨」。
天塹變通途。「彈丸之地」與外界「大舞臺」實現無縫對接的15年來,小島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4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世業鎮調研。調研站點之一,便是這個與世業洲島同名的世業村。
世業村是世業鎮的集鎮村,目前擁有16個自然村和4個住宅小區,1119戶、3500餘人。囿於歷史條件下的長期交通閉塞、生產落後,世業村過去的一窮二白,與島上諸村境況差不多。
融入「大橋時代」後,世業村隨全島一起進入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昔日「只出不進」的孤島,實現華麗轉身,變成今朝令人神往而流連忘返的度假寶島。世業村也在新形勢下與時俱進,搶抓機遇、謀篇布局、步步振興,寫就富民強村的發展新篇章、新亮點。
作為農業小島,歷史上世業洲雖然幾乎沒有什麼工業,但總還是有一些「靠水吃水」的工業影子可以尋覓。以世業村地域為例,其3780米的長江岸線上,長期存在一家佔地125畝的船廠。40餘年來逐漸做大,到2018年時這家船廠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萬噸級,年產值2000多萬元。
長江大保護的背景以及將世業洲打造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發展定位下,船廠的存在已經嚴重不合時宜,必須儘快退出歷史舞臺。世業村黨總支書記張巨平介紹,2018年下半年,從動議到全部拆除,僅用不足3個月時間,船廠便蕩然無存。
雷厲風行的背後,是多重阻力巨大。張巨平講述,拆掉這家船廠,村集體收入每年損失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百餘號就業工人基本都來自本村,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在局部與大局、發展與環境面前,我們必須痛下決心,做好『加減法』這本帳。」
張巨平算的「加減法」,早在幾年前就在該村另一塊大約百畝的沿江岸地上得到生動體現。當時,外地來的一位老闆想租下這塊地用於開碎石廠,每年可上繳村裡80萬元,訂金都已經交了,但鎮、村兩級領導班子幾經深思,最終還是予以拒絕。張巨平表示,此舉「減」去的是眼前誘人的真金白銀,「加」上的卻是這塊風水寶地生態優勢得到保護後,更加長遠的綠色發展含金量。
一手做「減法」,一手卻大力做「加法」。近年來,世業村先後流轉土地2100餘畝,引進了「開心休博園」「光伏太陽能」「豐盛園」等6家觀光旅遊和生態農業項目,全村開設大大小小農家樂有17戶。火爆的「開心休博園」,去年接待量達到31萬人次。全村為這些項目服務的村民達213人,每年的勞務收入達400多萬元。
百姓的腰包充實起來,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更高了。這些年,世業村累計投入1600多萬元,建設道路19.5千米,汙水處理站2個,全村改廁100%,安裝路燈408盞,村莊綠化面積達9.2萬多平方米,另建成農民健身廣場7個。記者現場看到,空曠開闊的船廠舊址,已經被打造成一處農民健康公園。
今天的世業村村容村貌,可以用一句習近平總書記當年考察永茂圩自然村時給予的評價來高度概括:這裡的環境比山水畫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