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概念的倡導者是在國際武壇極具導師資格的丹·依魯山度師傅

2020-12-22 老林說線師傅

在截拳道的發展歷史中, 「原始截拳道」與「截拳道概念」是直接出自李小龍原傳功夫體系的兩大主流派系。這兩大主流派系多年來給人們的印象一直是不夠和睦——他們都認為各自的截拳道理念與主張較對方更為貼近李小龍原本的截拳道思想,各自在截拳道未來發展當中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對方不能替代的。換言之,只有自己才是李小龍功夫體系的正宗嫡傳,只有自己才能代表李小龍的功夫體系。

在中國大陸儘管存在一些所謂的截拳道民間組織,而且截拳道自由人士也不在少數,但是出於自身各種各樣的原因或目的,其在李小龍功夫體系的傳承問題的表態則都是相當的曖昧。孰是孰非,籍此引發了眾多截拳道愛好者的質疑。

截拳道概念的倡導者是在國際武壇極具導師資格的丹·依魯山度師傅。依魯山度師傅是李小龍宗師生前摯友、弟子兼助教,李小龍截拳道第一代主要傳人,曾經被李小龍夫人琳琳女士譽為「截拳道火種」。在《黑帶》雜誌1997年1月刊載依魯山度師傅訪談錄《Dan I nosanto Puts His Fist Dwon! Q&A》一文中,依魯山度師傅是這樣闡述他自己的截拳道觀點的: 「截拳道不能標準化」, 「原始截拳道就是振藩國術」, 「截拳道只存在概念」。

截拳道概念派系認為截拳道區別於其他武道體系的關鍵因素主要在於它的實用性與開放性。這主要表現在兩個具體的方面:其一是截拳道對傳統功夫體系之流弊(如套路)的剔除,而專注於實踐格鬥的效用上;其二是截拳道本身作為一種不斷完善,不斷進步的「動態」武道體系,其「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武道哲思是其他任何武道體系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

「截拳道不能標準化」。這在截拳道概念派系來看,截拳道的格鬥技法與訓練方法絕非是一成不變的,截拳道的訓練與實踐應該是一種「剔除無用的,吸收有用的,創造適合自己的」技藝的實踐過程。如此才不會違背李小龍開門立派的初衷。

換言之,李小龍宗師生前並未對截拳道要「剔除什麼」、 「吸收什麼」的具體技理內容加以明確規劃,只是在實用主義的前提下做了概括說明。所以在其直系門徒的個人的截拳道表達上由於他們各自的理解不同而產生了相應的差異。從某種程度上說,李小龍的功夫體系絕對不趨同於當今任何非截拳道體系——存在固有的特定技法並以此來表達自己!

「原始截拳道就是振藩國術」。振藩國術又稱振藩拳道,是李小龍功夫體系從[插圖]春拳發展到截拳道的過渡階段內容。這是不論截拳道概念還是原始截拳道及其他截拳道流派都認同的不爭事實。截拳道概念之所以把振藩國術說成原始截拳道,其根本出發點在於闡明截拳道是振藩國術的進一步全面與發展,沒有振藩國術就沒有截拳道!

「截拳道只存在概念」。截拳道的博大之處莫過於其思想。以什麼樣的思想來指導動作進程,必將產生與之相對應的行為結果。在截拳道概念門徒看來,李小龍原傳的截拳道技理只是李小龍功夫體系在他那個時代的一種個人表達。

如果李小龍沒有英年早逝的話,現在的李小龍截拳道就不可能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那個樣子,即李小龍功夫體系體現技法內容不可能是固定永存不變的。真正的截拳道實踐者不會囿於李小龍當年的技法而在原地踏步不前。更為重要的是,真正的截拳道實踐者會在客觀現實環境中不斷地發展、完善自己,唯此才不失李小龍當年截拳道開門立派的根本出發點。

原始截拳道的代表人物乃是李小龍宗師後期親傳弟子兼個人陪練黃錦銘師傅。黃錦銘師傅從感情上講很不情願把其所傳授的截拳道定名為原始截拳道,但這種稱謂已經約定成俗了。

黃錦銘師傅認為: 「李小龍雖然並不喜歡用 『招』 字去描述截拳道,但是其獨特的格鬥方式和訓練方法的確與眾不同,截拳道有成為某種標準化和系統化的意義,除非用某種形式加強於它,否則原本的形式就不會存在。」原始截拳道門徒認為,雖然李小龍截拳道起源於[插圖]春、西洋擊劍與拳擊三種不同類別的武術體系,但是截拳道已經完全脫離了這些體系的局限與束縛,自成一體。黃錦銘師傅所傳授的截拳道正是極具李小龍宗師當年風格的截拳道。

雖然依魯山度師傅與黃錦銘師傅都師從李小龍宗師,但是由於李小龍宗師當年的教學因人而異,另外學習者理解又各有不同等諸多原因,所以李小龍去逝後他們各持己見,最初只是兩位師傅的觀點陳述,後來發展到其門徒之間言行的相互指責。截拳道概念派系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李小龍技理,認為當年的李小龍截拳道存在不足之處,最主要有兩點。

其一是在纏鬥技法上特別是地面打鬥內容上,原傳功夫體系存在著缺陷。也許有人會問,李小龍曾經在其武學筆記、動作影片中對纏鬥技法有過提及,而且在「2000年龍的聚會」活動中,李小龍當年首位助教木村武之與其子也做過近身打鬥的演示,豈能說李小龍宗師原傳截拳道缺少纏鬥技?說截拳道技法缺乏纏鬥內容並非等同於說李小龍就不精通於纏鬥,否則他在《死亡遊戲》中與NBA巨星「天勾」賈巴爾地面對搏也就不會那樣精彩絕倫了。

然而這其中卻存在一個不容易忽視的問題,即在李小龍截拳道直系二代主要傳人中擅長此技者人數有限。儘管截拳道概念對於此的提法並不是完備確切,但是這個問題確實是截拳道發展中出現的一個不足之處。進一步說,李小龍對纏鬥在未來的打鬥格局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有著相當的預見性的,但由於各種未知原因,他在這方面留下來的內容不算多,或者說接受他完整纏鬥教學的人數很少。

其二,截拳道少有械鬥技法內容。雖然李小龍在其動作影片中有一些令人叫絕的二節棍的表演,而且在國、內外也曾經出版《李小龍二節棍》一書,但是真正實戰意義上的二節棍教學卻實在是少得可憐。在截拳道這個大家庭裡僅有依魯山度師傅特別擅長棍技,素有「棍王」之稱。故截拳道概念門徒認為一門完備的功夫體系應該備有器械武技範疇的內容來支持,截拳道亦然。

基於上述原因,截拳道概念派系在其截拳道的實踐過程中增添了諸如巴西柔術、菲律賓刀棍、泰式拳擊、印尼與馬來西亞的希拉等功夫體系的研修。

針對截拳道概念派系的提法,原始截拳道派系認為其違背了李小龍原傳截拳道三要素的精簡原則。原始截拳道派系把截拳道的最高境界定性為「返璞樸歸真」的一拳一腳上,所以他們認為要稱得上截拳道,內容精簡原則相當必要。

原始截拳道派系認為截拳道應該如同雕刻藝術一樣,日漸減其餘雜,而非是增添什麼內容。同時,原始截拳道派系把李小龍截拳道定義為集春拳、擊劍與拳擊之大成的徒手格鬥術。然而截拳道概念派系卻不這樣認為,其稱截拳道起源於多種武道體系。比如,依魯山度的弟子保羅·弗奈克在他的著作《截拳道:概念與哲學》一書中就曾經把截拳道歸結成多元素功夫體系。

故現在的截拳道概念派系師傅除了對李小龍原傳武技掌握外,大都還精研世界武術的其他主流派系。與此相對應,原始截拳道派系則把李小龍截拳道本身的原傳體系奉為經典,認為唯此才是世界武道精華凝聚之所在,要理會截拳道,就必須從李小龍原傳武技內容上著手加以深入研修,這樣才能保證個人的研修不會偏離截拳道的「中線」,為其他武道體系所束縛。

相關焦點

  • 論截拳道正宗?原始截拳道和截拳道概念?
    張銘宇師傅的傳承表,注意分師生與師徒目前有很多截拳道老師,並沒有系統地掌握截拳道技戰術及理論知識有些看個李小龍的電影就覺得自己會截拳道的,或者因為不懂截拳道就把截拳道當作一個概念的,或者自己是教練或館長為了掙錢到處去拍照片然後將自己學習的皮毛教給孩子們的,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原始截拳道和截拳道概念欲了解這兩個詞語,先了解李小龍宗師的功夫體系進化流程。
  • 學截拳道好麼?能實戰麼?未來發展怎麼樣?
    截拳道張銘宇師傅示範截拳道側踢截拳道張銘宇師傅示範截拳道上肢三角鎖截拳道張銘宇師傅示範截拳道踝鎖截拳道張銘宇師傅示範截拳道肘擊截拳道張銘宇師傅示範截拳道膝擊5、截拳道提倡巧打下面的視頻是張銘宇師傅的學生,僅練了一年的女娃娃,戰龍3大賽4進2與2進1均面對男孩子,以巧打,智慧戰術,最終成功取得冠軍。截拳道張銘宇師傅學生王梓瑞以巧技擊6、截拳道提倡鞭打,而鞭打可以放長擊遠最快速度最長距離打擊到對手後還可以回收回來保持自身平衡與彈性,同時攻擊富有穿透力而不是推力。
  • 黃錦銘:李小龍截拳道四範圍全接觸對抗訓練
    截拳道全接觸對抗訓練模式:李小龍VS黃錦銘作者:黃錦銘師傅(Sifu Ted李小龍是半個世紀之前世界武壇無可替代的傳統武術的批判者和顛覆性改革者,也是現代搏擊公認的先驅領導者和推動者,更是國際武壇主流公認的MMA之父,乃至於現代武術發展生態的重塑者,但可笑的是,總是有那麼一小撮龍黑為了抹黑李小龍,狂帶節奏,無知或故意的將李小龍與當下那些傳武小丑們相提並論。
  • 李小龍截拳道七大親傳弟子:都十分低調,一人終生為李小龍守墓!
    嚴鏡海與李小龍2、丹尼·伊諾山度丹尼·伊諾山度,美籍菲律賓人,美國著名武術家,是全面繼承李小龍學說的嫡傳弟子之一,他自身亦曾四度入選過「黑帶群英殿」(最早的一次是1977年榮獲「傑出武術家綜合獎」,第二次是1983年榮獲「武術導師獎
  • 紀念·視頻專訪|李愷師傅:我和李小龍師父公開示範截拳道的幕後故事
    《黑帶》雜誌記者麥克斯韋爾·波拉德(Maxwell Pollard)、攝影記者奧利弗·彭(Oliver Pang)等一行數人,來到設在洛杉磯唐人街的振藩國術館,在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首次專訪美國武壇其時正炙手可熱的明星武術家李小龍宗師。
  • 李小龍截拳道戒備式簡述
    截拳道非常講究迎敵姿勢。因為它是為攻擊對手或截住對手的進攻而保護自己這一目的服務的,所以,迎敵姿勢的好壞,在實戰格鬥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李小龍所創造的戒備姿勢綜合了跆拳道的防守式、拳擊中的自由式和空手道等其它拳術的優點,並填補了它們各自的不足之處,使之成為當今國際武壇中獨一無二
  • 為道塾·截拳之道 | 邁克·吉特森師傅:截拳道—攻擊的藝術
    截拳道傳人/黃錦銘師傅JKD Colorado高徒)翻譯:林千傑(臺灣)截拳道有截然不同的策略,我們的目標不是被動地防身,甚至恰好完全相反。有人會爭論說,在截拳道的概念中」截擊」是最重要的。這可能是真的,不過,截擊的本質並不完全代表就是防守。儘管是發生在攻擊中,我們並不總是在等待對手攻擊。截擊可以發生在攻擊前、攻擊中、攻擊後。而你必須要心念著攻擊,才有能力在這三種時機發動截擊。主動攻擊是一種心態。
  • 伊魯山度:李小龍全能格鬥理念以及他究竟有幾個師傅?
    伊魯山度告訴你:李小龍究竟有幾個師父,李小龍為什麼能夠在傳武時代就創立了無限制全能科學格鬥技——截拳道,李小龍所有學習和研究及其成果是基於什麼先進的武學理論.李小龍手書「富有活力的全能格鬥」「李小龍真正承認的師傅只有兩個人——他的詠春拳師傅葉問,和教授他北派腿法的師傅(為道塾註:據另一位李小龍洛杉磯時期親傳弟子水戶上原回憶,李小龍曾告訴他,他真正承認的唯一師父是詠春葉問宗師)。
  • 截拳道腿法攻擊界位及適用範圍
    截式腿擊法是截拳道拳術體系中較完整的一個組成部分。李小龍根據自己多年的實戰經驗,並不斷地把中國武術中傳統的北派腿法以及空手道,泰拳,跆拳道等拳派中的腿技精華融入其中,使它的技術結構日趨完善,並成為當今國際武壇上有極高實用價值且最具威力的優秀腿法之一,它在實際格鬥中運用的成功率可達80%,從而使得一些搏擊高手捧若至寶而紛紛效仿研習。
  • 中華武術之截拳道
    李小龍親傳弟子第一次來華舉辦了講習會,並在講習會所在地江蘇南京成立了「原本截拳道館」,成為業界知名道館之一,擔任該館館長的張安邦也是全球首批「黃錦銘截拳道國際教練」認證資格獲得者之一,兼任著中國截拳道高校聯盟首屆執行主席的職務,國內知名截拳道專家!2009年,魏峰博士在澳門註冊成立了國際截拳道聯盟,建立了推廣截拳道的國際性機構。在全國的許多地方都有國際截拳道聯盟的道館。
  • 詠春拳與截拳道
    李小龍先生到截拳道極具實戰力,但對初學者來說,困難重重,不知從何學起,會覺得他像是空中樓閣,難以攀越。確實,截拳道是高級的搏擊技術,適合具備一定武術功底到人士修煉。初學者往往會覺得自己不好上手,我覺得不妨先習練易上手的詠春拳開始。
  • 帕奎奧偷師取法李小龍,典型截拳道式拳擊技法,打遍8個級別無敵
    不過,被大家公認的最具有李小龍神髓,最具截拳道特色的拳王,則無疑是菲律賓傳奇拳王,擁有8個級別的世界拳擊冠軍曼尼·帕奎奧。李小龍作為武術家而非格鬥家,除早年獲得香港校際拳擊冠軍,再未登上擂臺。(1964年,李小龍和來自香港的北少林武者黃澤民在舊金山比武,此事件定性為民間秘密比武,不算擂臺。)由於李小龍從未上過真正意義的擂臺對戰,常使後人質疑他的擂臺實戰能力。
  • OPPO攜手nendo 帶來極具想像力的概念設計
    日前,第四屆中國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在武漢開幕。 在手機領域,要說在設計上非常有創意的,那麼非OPPO莫屬了。在過去兩年,包括雙軌潛望式結構,捲軸屏等等,都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 而這次在國際工業設計博覽會上,OPPO再次帶來驚喜,與nendo共同帶來了概念設計方案「slide-phone」和「music-link」兩款極具創意的概念設計。 應對手機越來越大降低了便攜性的問題,「slide-phone」一改此前的手機設計風格,突破性的採用了三段式鉸鏈的方案,能夠在不同使用場景下,按照需要改變設備形態。
  • 李小龍逝世47年,至今還記得他的「截拳道」
    而李小龍武壇生涯中的第一位正式的北派功夫老師卻是邵漢生1954年,李小龍拜葉問為師,學習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腳、節拳、白鶴拳等拳種,為後來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李小龍創立了截拳道,為什麼卻沒有截拳道的高手出現?
    個人認為,截拳道並不是最強的格鬥技巧,但卻是最適合李小龍的格鬥技法,所以日後沒有截拳道的高手出現?
  • 截拳道擒鎖術
    在這裡,他開始在丹·伊魯山度師傅的帶領下,接受三十年的專業訓練,直到他成立了截拳道擒鎖協會獨立發展。期間,拉瑞·哈特塞爾也曾在李小龍指導下接受訓練,並曾在加州Bel Air李小龍家中後院接受了截拳道的私教。
  • 合肥截拳道研究會藍帶晉級考試花絮
    2019年12月29日,合肥武協截拳道研究會舉行了晉級考試。合肥武協截拳道研究會升帶順序為:白帶、黃帶、藍帶、紫帶、棕帶一級、棕帶二級、棕帶三級、黑帶。黑帶以上為教練1-8級,對應截拳道8級太極圖標。晉級考試的過程非常嚴格,在通過技術演練、防身模擬對抗、實戰對抗等各個環節、歷時三個小時的考試後,晉級截拳道研究會藍帶的是:陳為棟、翟文豪、黃新鳳三人;張欣茹獲得少兒黃帶晉級資格。
  • 首次宣告截拳道誕生!1967年李小龍親自闡釋截拳道科學和哲學:美國黑帶雜誌對李小龍的首次專訪(上)
    >1967年李小龍首次公開截拳道並闡釋其科學哲理當然,翻譯並推薦本文,我們關注的不是加藤或青蜂俠,而是本文在武術,特別是截拳道史上的現實價值和歷史意義。通過本次專訪,一代宗師李小龍不僅首次面向國際武壇正式公開了自創的截拳道,詳細的闡釋了截拳道的名稱定義及其背後蘊藏的革命性的武道哲學,還展示了具有劃時代開創意義的早期截拳道技戰術及其全接觸實戰訓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