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是中國「建築老八校」之一,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高校。是一所以土木建築、環境市政、材料冶金等相關學科為特色,以工程技術學科為主體,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主持人出鏡: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草堂校區的大門前。食品安全進校園系列報導我們這次來到了這所學校。這所學校位於秦嶺生態旅遊觀光帶,從這所學校的校名來看,它的建築一定非常有特色,大家可以看我們身後的這個學校大門,一看這所學校就充滿了神秘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學校內探秘一下。
放眼望去,學校建築整體恢宏大氣,別具一格。一磚一石,一瓦一牆,含隱蓄秀,奧僻典雅。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說過:「建築是有生命的,它雖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蘊含著人文思想。」置身於此地,記者深深感受到了這一點。
主持人出鏡:走進校園,記者發現這所學校不愧稱之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校園內的建築群體都非常具有特色。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後這座建築,他們學校的整體建築風格都是屬於一種古色古香的。這種建築風格也是由這所學校的團隊來設計的,在陝西的高校內是獨一無二的。那麼這所學校所提到的五常管理究竟如何呢?我們一起去學生食堂看看吧。
校園食品安全關乎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從校級領導到後勤集團再到飲食中心,自上而下都深諳校園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始終把全校師生的食品安全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那麼該校在校園食品安全方面具體都做了哪些舉措呢?我們採訪到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後勤集團飲食中心總經理劉書軍。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後勤集團飲食中心總經理劉書軍:那麼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保障過程當中,我們學校的各級領導,尤其是校級領導以及各相關職能處室的領導,包括我們的甲方的總務處相關領導也多次到我們食堂檢查後廚的操作環節,以及廣大師生在就餐過程當中,還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時的跟我們進行交流溝通,從而使我們的各項工作再上臺階。
在我們這個原材料管控上,我們嚴格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相關要求,把好原材料的進口關,以及過程加工關,包括我們的銷售關,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從我們的這個原材料進口,包括我們的臺帳制度,48小時留樣制度,以及我們原材料的這個加工過程,從而我們有序的各項工作來確保了食品安全真正的落到了實處。
記者跟隨工作人員進入到食堂後廚。整個後廚十分的明亮寬敞。主食副食加工間、肉食加工間及切配間等區域規劃合理。最讓記者感到震撼的是,該後廚將地面設計成千分之五坡度的水漏式斜坡,讓地面始終保持乾燥整潔,足可見其後勤集團各級領導以及工作人員對食品安全工作的細緻入微。廚房內所有半成品備用菜都蓋上了一層保鮮膜,保障了食材的新鮮度。各類蔬菜和原材料的菜筐均按色區分,所有的器具都劃有專門的存放區域,確保各類器具有名有家。工作人員還將易受潮的調料裝入不鏽鋼桶,以達到防黴防潮的目的。各區域負責人員的資料上均附有其照片,確保問責制度的落實到位。學校設有快檢室,定期檢測食品原材料質量。對於新鮮蔬菜,取樣後送往檢測室進行檢測,若有生化指標不合格的食材,立即進行銷毀。
沒有創新,就不可能有合理、有效的管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後勤集團勤思考、擅總結、勇創新。在食堂管理模式上引進了先進的「五常管理法」。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後勤集團飲食中心總經理劉書軍:在學校黨政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後勤集團高度重視後勤保障工作,嚴格按照16字方針,一個目標,兩個確保,三個提升,四個加強的這麼一個工作思路,開展各項工作。我們飲食服務中心,也秉承後勤16字方針,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自2016年以來,我們開始了五常管理法的專項提升工作,常整理,常清潔,常改進,常規範,常提高,那麼通過這個五常管理法的工作呢,我們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大力的提升。
在五常管理法的落實下,該校學生對食堂的滿意度不斷攀升。我們採訪了幾名正在就餐的學生,聽聽他們對學校食堂的評價如何。
學生A:我覺得我挺滿意的,咱們這個餐廳的環境裝修都是很好的,而且感覺飯菜很衛生。
學生B:我覺得吃的話都非常放心,因為這個廚房也都是全透明的,能看見後廚是什麼樣的,所以我覺得食品安全方面還是可以放心的,種類還是非常豐富的,像我們二樓有麻辣香鍋,然後有快餐,還有米麵,這都非常多,種類也非常豐富。
學生C:我覺得挺好的,就是我很多像東北、重慶的同學,他們也覺得咱們學校飯菜蠻好吃的,像女孩子吃得比較少的話,就會提前會跟阿姨講,幫我少打一些,避免這種浪費的現象。
學生D:我感覺學校的就餐環境就是越來越好,就讓人想在這兒慢慢地吃,悠哉悠哉地吃,然後就心情也比較好,吃飯也吃得挺舒服的。
學生E:產品的種類我覺得還是非常豐富的,因為我在學校裡已經待了三年了,還是吃得挺開心的,然後花樣也多,然後口味也好,是非常非常不錯的。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後勤集團不斷革新管理理念,尋求創新發展之路,打通食堂管理新路徑。在「五常管理」模式的推動下,食堂全體工作人員恪盡職守,不斷優化服務。保障了師生們舌尖上的安全,大大提升了全校師生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滿足感。(高級記者 陳賢義 記者 惠慶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