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轉入大反攻後進軍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主力各一部及東北抗日聯軍逐步發展起來的。
「四野」勇猛無敵,是一支兵力最強悍、武器最精良、戰將最齊備的鐵血雄師。三下江南,四保臨江,喋血四平,決戰遼瀋,解放東北;繼而揮師入關,東下天津,西威北平,逼和傅作義集團;而後鏖戰華南,衡寶戰役、兩廣戰役消滅白崇禧集團,最後千帆過海解放海南島…
縱橫馳騁於十四個省區,為新中國建立了特殊功勳。其麾下戰將如雲,在開國1600多位將軍中,原屬四野的就有519人,其中元帥2人,大將3人,上將18人,中將57人,少將439人,佔將軍總數近三分之一,而其中的十大虎將更是彪炳千古。
大將黃克誠
湖南永興人,以剛直正派著稱。一生中因提出不同意見,共有十次受過批鬥。後來的歷史卻證明,這十次,他的意見都是正確的。1980年面對社會上出現的否定毛澤東的思潮,大聲疾呼應正確看待毛澤東晚年的錯誤。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年近八十,雙目失明,仍大力撥亂反正。
大將肖勁光
湖南長沙人,1921年1927年兩度赴蘇學習。為人民海軍第一任司令,任職30年,是世界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海軍司令。
上將劉亞樓
福建武平人,曾任紅四軍12師35團政委,紅二師政委,後任抗日軍政大學教育長。後任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東北軍區參謀長,四野14兵團司令員。四野南下前,毛澤東急調劉亞樓組建中國空軍,是解放軍首任空軍司令員。
上將韓先楚
湖北黃安人,四野12兵團副司令員。1950年指揮海南島戰役,率部乘木船渡海佔領海南島。曾任副總參謀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將軍指揮敢冒險,善奔襲,能出奇制勝,人稱「旋風司令」。
上將鄧華
湖南郴州人。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後隨朱德、陳毅到井岡山。四野15兵團司令員。抗美援朝任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兼第一副政委,協助彭德懷指揮第一至第五次戰役。1952年起任志願軍代理司令員兼政委。1959年8月廬山會議,因彭德懷案株連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1977年8月5日,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上將李天佑
廣西臨桂人,1929年百色起義後任紅七軍特務連長。四野38軍軍長,13兵團副司令員。建國後任廣西軍區司令員兼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校長,指揮肅清國民黨餘部和剿滅土匪的鬥爭。後任廣州軍區代司令員,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等職。
上將梁興初
江西吉安人,1930年參加紅軍,曾任紅一軍團第二師二團團長,參加了長徵。後任四野38軍軍長,志願軍20兵團代司令員,解放軍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1973年受「九一三事件」牽連,下放勞動鍛鍊並繼續接受審查。1979年解除勞動改造。1980年搬到北京軍區趙家樓招待所。
中將吳克華
江西弋陽人,1929年參加紅軍,曾任少先隊中央總隊部參謀長,參加了長徵。後任四野41軍軍長,15兵團副司令員,海南軍區司令員,濟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解放軍炮兵司令員等。
少將鍾偉
湖南平江人,《亮劍》中丁偉的原型之一。14歲入團,15歲參軍入黨,參加了長徵。後任四野49軍軍長,廣西軍區參謀長,解放軍防空軍司令部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指揮作戰狂放精細,勇猛敏捷,人謂:「勇猛似乎虎,機警似鹿,狡猾得像只老狐狸。」
少將賀晉年
陝西子長人,1928年入黨,1930年入伍,曾任紅二十七軍軍長,後四野15兵團第二副司令員兼48軍軍長,1950年任東北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由於受高崗牽連,1955年僅授少將。1957年任裝甲兵副司令員。離休後,將軍潛心畫竹,所畫之竹「葉垂千口劍,杆聳萬條搶」氣勢雄偉,有「將軍竹」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