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實,見過嗎?澀腸固脫。治瀉痢脫肛,痔血

2020-12-14 騰訊網

橡實

來源產地

為殼鬥科植物麻櫟或遼東櫟的果實。

冬季果實成熟後採收,連殼鬥摘下,曬乾後除去殼鬥,再曬至足幹,貯放通風乾燥處。

.生於海拔200-2200m的山地、丘陵與針葉林、闊葉林中。

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遼寧、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別名芧慄、橡慄、(木求)、皂鬥、橡子、櫟子、抒鬥子、櫟木子、柞子、麻櫪果

【原形態】

落葉喬木,高15-30m,樹皮深灰色,或灰黑色,具不規則深裂;幼枝黃褐色絨毛;後脫落。冬芽圓錐形,灰褐色,鱗片闊卵形、有毛。葉互生,葉柄長2-3cm,有毛;

葉革質,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9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具芒狀鋸齒,側脈13-18對,直達齒端,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幼時有黃色短細毛,後脫落,僅脈腋有毛,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長6-12cm,為葇荑花序,通常數個集生於新枝下部葉腋,被柔毛,花被通常5列,雄蕊4,稀較多;雌花1-3個集生於新枝葉腋,子房3室,花柱3。

殼鬥杯狀,包圍堅果的約1/2,小苞片鑽形、反曲,被灰白色絨毛;堅果卵球果或卵狀長圓形,直徑1.5-2cm,高1.7-2.2cm,先端圓形,果臍突起,慄褐色。

花期3-5月,果期翌年9-10月。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果:苦,微溫。

殼鬥:澀,溫。

樹皮及根皮:苦,平。

果:健脾止瀉,收斂止血。

殼鬥:收斂,止血,止瀉。

樹皮及根皮:收斂,止瀉。

主治脾虛腹瀉,久痢,痔瘡出血,脫肛便血,子宮出血,白帶,惡瘡,癰腫。

果0.5~1兩。殼鬥、樹皮、根皮1~3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中藥大辭典》

味苦,氣澀,平。"

澀腸固脫。治瀉痢脫肛,痔血。

《中華本草》

苦;澀;性微溫

歸脾;大腸;腎經

收斂固脫;止血;解毒。主洩瀉痢疾;便血;痔血;脫肛;小兒疝氣;瘡癰久潰不乳腺炎;睪丸炎;面(黑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適量,炒焦研末調塗。

【注意】

痢疾初起,有溼熱積滯者忌服。

相關焦點

  • 橡實,見過嗎?澀腸固脫.治瀉痢脫肛,痔血
    殼鬥:澀,溫。樹皮及根皮:苦,平。果:健脾止瀉,收斂止血。殼鬥:收斂,止血,止瀉。樹皮及根皮:收斂,止瀉。主治脾虛腹瀉,久痢,痔瘡出血,脫肛便血,子宮出血,白帶,惡瘡,癰腫。果0.5~1兩。殼鬥、樹皮、根皮1~3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中藥大辭典》味苦,氣澀,平。"澀腸固脫。治瀉痢脫肛,痔血。
  • 可治腹瀉,痔血,脫肛,睪丸炎等
    具有澀腸固脫之效,可治瀉痢脫肛,痔血等。1、治小兒疳痢不止,肌體黃瘦:取橡鬥子內仁二三枚,煨熟,打爛,加少許開水衝泡給小兒吃。(《普濟方》)疳痢繼發於疳積,臨床表現以腹瀉為主,可見於現代醫學中的潰瘍性結腸炎、克隆病、阿米巴痢疾等病。
  • 遼東櫟,見過嗎?能健脾止瀉,收斂止血.
    殼鬥:澀,溫。收斂,止血,止瀉。樹皮及根皮:苦,平。收斂,止瀉。主治脾虛腹瀉,久痢,痔瘡出血,脫肛便血,子宮出血,白帶,惡瘡,癰腫。《中藥大辭典》果:苦,微溫。健脾止瀉,收斂止血。治脾虛腹瀉,痔瘡出血,脫肛。治腹瀉,痔血,脫肛:槓木三兩,炒熟研末。
  • 木饅頭,見過嗎?治內痔
    氣微,味甘、澀。性味功效《中藥大辭典》味甘澀,性平,無毒。治睪丸偏墜,內痔,便血。《江西中藥》:治睪丸偏墜,內痔,便血。《上海常用中草藥》通乳,利溼,活血,消腫。治乳汁不下,遺精,淋濁,乳糜尿,久痢,痔血,腸風下血,癰腫,疔瘡。《中華本草》甘澀;平;無毒消腫止痛;止血。主睪丸偏墜;跌打損傷;內痔便血【歸經】肺經
  • 有個小方只有五味藥,瀉痢遺尿崩漏帶下滑精早洩都可治!一般人都不知道!
    赤石脂,味甘、酸、澀,性溫。歸大腸、胃經。具有澀腸,止血,生肌斂瘡之功效。常用於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久潰不斂,溼瘡膿水浸淫。《本草綱目》:「五石脂,皆手足陽明藥也。其味甘,其氣溫,其體重,其性澀。
  • 治遺精早洩,咳嗽,腹瀉,瘡瘍,脫肛必用一味藥!
    李時珍《本草綱目》還總結五倍子功效:"斂肺降火,化痰飲,止咳嗽,消渴,盜汗,嘔吐,失血,久痢,黃病,心腹痛,小兒夜啼,治眼赤溼爛,消腫毒、喉痺,斂潰瘡、金瘡,收脫肛、子腸墜下。"自汗盜汗:自汗、盜汗之病因甚多,自當審證求因,分別施治。
  • 椿根皮,非常好用,尤其擅長腸道疾病,治久瀉,拉血,還治婦科
    椿皮性苦、澀,寒,歸大腸和肝經。具有清熱燥溼,止瀉,止帶,止血。這功效很實用啊,特別適合胃腸道的疾病。首先運用在溼熱引起的洩瀉方面。椿皮苦寒性燥而兼收澀之力,既清熱燥溼,又澀腸止瀉。治溼熱瀉痢,單味煎服即有療效,若與地榆、黃連等苦寒治痢藥同用、則療效更佳。治久瀉久痢,常與訶子等收斂止瀉藥同用,如《脾胃論》訶黎勒丸。其次就用在溼熱引起的帶下方面。
  • 五倍子,見過嗎?收斂體內汁液與氣
    性味功效《中國藥典》酸、澀,寒。歸肺、大腸、腎經。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溼斂瘡。用於肺虛久咳,肺熱痰嗽,久瀉久痢,盜汗,消渴,便血痔血,外傷出血,癰腫瘡毒,皮膚溼爛。斂肺,澀腸,止血,解毒。治肺虛久咳,久痢。久瀉,脫肛,目汗,盜汗,遺精,便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腫毒,瘡癤,睫毛倒卷。《中華本草》酸;澀;寒歸肺;胃;大腸;肝;腎經斂肺;止汗;澀腸;固精;止血;解毒。
  • 牛角瓜,見過嗎?有毒,外用治各種皮膚癬及疣
    牛角瓜,見過嗎?有毒,外用治各種皮膚癬及疣牛角瓜來源產地為蘿藦科植物牛角瓜的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