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豆瓣評分最高的港劇,今天再看仍是經典中的經典

2020-12-15 毒舌電影

想不到,很多人有朝一日,能如此接近巴菲特。

因為股市。

他老人家活了89歲,才見過五次股市大熔斷(對上一次是98年全球金融風暴)。

而2020年3月裡的10天,我們與他共同見證4次。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被叫得最多的是「股神」。

但總有前赴後繼的人,都覺得自己可以成為神。

好像,他們都沒看過一部劇。

或者看過,卻總以為只是一部劇。

而它。

就在不遠處,帶著一種仿佛看穿前生今世的蒼涼——

《大時代》

豆瓣評分最高的港劇,9.3,至今無劇超過。

經典中的經典,巧合中的必然。

哪怕不炒股,非股民,也能被該劇強烈震蕩。

丁蟹與股災,虛實捆綁的背後,實則說出一個無奈的事實——

有關欲望的智慧,來自於悲劇一次又一次的重複。

幸運的,只在於差別。

01

「呢個系咩時代?大時代!」是這部劇的臺詞。

當時,也正是TVB的大時代。

陣容頂配。

幾乎雲集最傳奇、最能演的電視港星。

「秋官」鄭少秋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演反派;

「靚絕五臺山」的藍潔瑛,出演主演劉青雲的繼母(現實中她只比劉青雲大兩歲);

「玉女掌門人」周慧敏為數不多主演的電視劇;

日後著名的「師奶殺手」,陶大宇和林保怡,在1992年還不過是配角。

……

劇力巔峰。

今天我們所說的「名場面」都無法概括下面這場戲的「狂」勁。

第一集就敢拍,就能把你按在電視機前進行心理「揉搓」。

丁蟹(鄭少秋 飾)和四個兒子(合稱「五蟹」),在1994年「大奇蹟日」輸掉了股市,身家從50億暴跌到負債過百億,跑上香港聯合交易所天台,相繼跳樓自殺。

剛剛取勝的對手方展博(劉青雲 飾),坐在辦公室裡,喝著香檳,看見丁家五父子相繼墜下,心情複雜地數著:

「一隻,兩隻,三隻,四隻,還差一隻。」

與之相對應的是,方展博的辦公桌上有父親、繼母和三個妹妹的遺像。

他成功了,斟酒,訴說。

還有一場戲。

電視劇裡原本有。

丁家四兄弟為了幫父親丁蟹洩憤,將方展博和他兩個妹妹一個個從陽臺上扔下去。

方僥倖掛住障礙物沒死,姐妹慘死。

與之對應,丁蟹跳樓時也被電線纏住腳,沒死成。

惡性循環,冤冤相報。

冰冷鋒利。

都拜他所賜。

誰?

韋家輝。

95年之後,韋家輝轉戰電影,和杜琪峯組成「銀河映像」,開始了在黑幫電影的領域開疆拓土,成就了無數經典——

《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真心英雄》《再見阿郎》……

△ 《暗花》劇照,《大時代》是劉青雲出演的最後一部電視劇,2000年的《世紀之戰》實為續篇

可以說都從《大時代》裡或多或少裁剪投影。

正邪交媾、暴力橫行、愛情幻滅、情義撕裂……

年輕人火氣大。

韋家輝在電視臺戲劇組的外號是「韋小寶」,原因就在於不按牌理出牌。

事後回憶:

《大時代》雖然能出街,甚至變成經典,但當時絕對可能拍到一半,TVB內部審閱時叫停。如果有導演或演員投訴太殘暴,亦有可能拍不下去。

藝高人膽大。

韋家輝在構思這部片的時候,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拍股票行——幾個股票經紀,在交易所裡高聲吶喊著股票價格、買進賣出,能怎麼拍得好看?

時代氛圍有了,可似乎有些流俗,意料之中的場景。

突然有一天,韋家輝想到一個場景——

一個在股市中輸光錢的老爸,將自己的兒子一個一個扔下去。

他感到興奮,無比確定這就是第一場戲。

至於,這個老爸為何扔?扔之前發生什麼?等等問題,韋家輝當時的想法是。

再慢慢想。

可以說,丁蟹早於《大時代》誕生。

一個窮兇極惡的時代惡人。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是他信奉的至理名言。後來,還被黃秋生用在了《無間道2》。

這個角色在整部作品的作用至關重要,表現在:

當極致概念化的反派人物樹立起來之後,就倒逼著編劇必須相匹配地創作更多高概念、個性形象突出的人物群像配合。

一個大魔王身邊就有了魑魅魍魎——丁蟹壞事幹絕的兒子們,甚至方展博靈魂深處的另一部分自己。

惡到極致,就必然有人間極苦極悲極美的事物產生,形成強烈對比,完成平衡——藍潔瑛扮演的玲姐。

超越現實邏輯、高度集中的欲望生態,使得作品具備了部分寓言體質。

這就是,為何今天的觀眾重刷《大時代》,最重要的觀感依然是震撼、揪心,而很難去追問,假不假?

當然,演員當時的狀態也處在最佳狀態,他們都要反套路。

最初,丁蟹的角色屬於人高馬大的萬梓良,怎麼會想到楚留香鄭少秋。

而方展博之前,劉青雲給人的感覺就是呆傻呆傻,怎麼能演股壇奇才,復仇的「基督山伯爵」。

還有諸多TVB花瓶,也被發掘出美之外的質感,憂傷、悲苦、堅韌等。

化學效應的產生,都在於韋家輝把「不正常」的選角放在「不正常」的角色裡。

再通過一連串、驚濤駭浪式的劇情去刺激觀眾,從而接受設定。

甚至可以說,《大時代》在拉攏觀眾共同創作:

要錢還是要命,人人自危。

02

必須重點說說丁蟹了。

方展博固然是偏執狂,痴迷股市,置身邊兩個紅顏知己不顧。

但在Sir看來,完成主角的復仇使命,這個角色還屬於「人間產物」。

而丁蟹呢?

能夠穿透劇情,在現實生活裡影響股市。

那只能說,鄭少秋與它互相成就,完成了一個非人間的「超體」。

或許很多人都聽過,角色忌諱扁平化,概念化。

簡單說,要寫人物的複雜性。

好人會有邪念,壞人會有惻隱之心。

但丁蟹就很不一樣。

他的偏執寫進每一根神經。

沒文化,粗鄙暴力蠻橫不必說。

嘴上說著「不是念著你是親戚,我肯定已經還擊」。

鏡頭一轉,得罪他的人已經頭破血流。

腦子裡想的都是「我覺得」,而不會對別人產生共情。

比如,他對愛情的感覺。

老婆不回家,他以為是貪慕虛榮,不肯跟她過苦日子。

羅惠玲(藍潔瑛 飾)明明三番四次說過不喜歡他,要離開他。

他卻堅信:

你只不過是在撒嬌,要我娶你。

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一直認為自己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

這樣超綱的人物如果不介紹是鄭少秋飾演的丁蟹,你一定會認為:胡編、扯淡,神經病。

但我們卻不會罵編劇寫得過火。

為什麼?

因為他是為另一個更過火的環境所誕生,股市。

在劇中,什麼是股市?

一句話概括就是,六親不認的欲望屠場。

有丁蟹這樣的人,有什麼好奇怪的。

人本平庸。

膨脹的欲望,卻讓人惡得超凡脫俗。

丁蟹這樣單線條思維的惡人,真的能在股市裡大殺四方,一天賺過億嗎?

而韋家輝的老辣正在於此——

他告訴我們。

正是這樣的人,才能在股市大殺四方。

注意看韋家輝借股市大鱷陳萬賢對丁蟹的「教路」——

許多股票大亨都懂股票還不是傾家蕩產把命都賠進去了許多賣菜的阿婆亂買一通居然賺大錢你不懂沒有關係只要運氣來了盲拳都會打死老師傅的

這是一個魔幻的市場,越不懂,越能賺。

不懂,所以產生曲解。

而曲解,才是股市的王道——人棄我取,背道而馳,永遠不講邏輯。

丁蟹的「五蟹集團」上市,沒業績沒資產,卻想趁機在股市中撈一筆錢走人。

丁蟹央求陳萬賢再指點他幾句。

陳萬賢敷衍了他,並且罵了他兩段話。

一句是,「咁多人死,唔見你死」(這麼多人死,怎麼不見你死)。

另一句是,「趁地淋」(趁土壤還軟,趕緊挖個坑把自己埋了,免得丟人)。

兩句擺明是侮辱的話,被丁蟹誤解成陳萬賢教他的「股市聖經」。

他的理解是:在股市瘋狂上漲的時候,寧願低價拋售自己的股票,撈一筆以後,等待股市大跌。

這樣的打法,明顯是瘋子所為——股市連創新高,根本看不到任何下跌跡象。

但他還是一如既往,盲目相信自己——

陳萬賢第一句話告訴他,哪怕所有人都死了,你也死不了;

第二句話,要挖個坑,不過不是給自己,而是給別人。

結果第一次,遇上了87年全球股災,股市瞬間從3992點,急洩400點,萬眾跳樓,唯獨「五蟹集團」大賺4億;

第二次,他將自己公司股票從1.8元大手拋空至收市的1毫,趁低吸納,結果一日狂賺20億。

股壇老手陳萬賢一聽他兩次股災都賺大錢,真是憋出了嚴重內傷。

「丁蟹效應」,也從此打出名堂——

凡有鄭少秋主演的電視劇一出,香港股市必然大跌。

瘋狂戰勝科學、欲望扼殺道德。

在丁蟹面前,所有關於發財的經驗都宣布無解。

因為,韋家輝故事裡的股市,其實是人心的折射,是一個扭曲無理的煉獄。

這裡,只有輪迴。

兩次狙擊都輸給丁蟹的陳滔滔(陳萬賢私生子),美國名校畢業,用盡各種數學、統計學手段計算股市。

最後不得不跟自己的小夥伴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博士,參加一個最佳外語獎的選舉,他懂得28個國家的語言,心想一定會選上。結果大會宣布,獲獎人是一條叫peter的狗。博士很奇怪,這條狗憑什麼比我認識更多語言。結果那條狗一開口,博士心服口服。那條狗對著麥克風喊:汪……喵……咯……這條狗,不僅會狗叫,還會學貓叫,學雞叫。原來最棒的,就是狗。

寓意很明顯——

狗的「語言天賦」在叫,而不是總結歸納。

你會統計學,你會計算,有個屁用。

你讓一條狗來炒股,分分鐘炒贏你。

所謂美國名校畢業,炒股還不如一個目不識丁的丁蟹。

丁蟹是為股市而生的。

他完全充分地理解後者的運行規則:

唯利是圖、泯滅人性。

唯一的「道理」有且只有一個:存在即合理。

而股市又是時代的縮影。

韋家輝的扣題來了,所謂大時代也是欲望生態推向極致的景象。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03

如果《大時代》僅僅只在展示魔鬼的行徑,如何碾壓觀眾的常識甚至價值觀,也只能算是,很狠的爽劇。

它之所以經典,不僅在於它直白而赤裸地向你展示,股市如何吞噬人性。

更在於它迂迴曲折地給你希望——

觀眾看完該劇,是能夠感受到地獄的可怖,也能覺察到它的虛妄。

最終是走一趟黑暗,重回人間的感覺。

魔鬼因地獄而生,而地獄則因人心而生。

股市也有雙面性,是把殺人刀,但同時,也是活人劍。

就像樓市,雖然瘋狂,但房屋買賣的原意,只不過是希望居者有其屋。

股市誕生的初衷本來幫助那些真正需要錢的好公司,能夠籌到更多錢。

韋家輝沒有忘掉這個起點。

方進新(方展博父親)和陳萬賢原本是合作夥伴,但兩人性格完全不同——陳萬賢將股市推向炒賣邊緣,不斷批准垃圾股票上市,眼看股市泡沫越鬧越大。

再趁機拋售,讓大量散戶破產。

方進新怎麼破?

他設法找了當時的三大巨頭——韋嘉城,賀新和郭英中(諧音李嘉誠,何鴻燊和霍英東),接住陳萬賢拋售的所有股票。

穩住股市,令陳萬賢損手爛腳,被迫辭去交易所主席之職。

這段情節,到底有什麼用意呢?

其實,它間接表達了韋家輝對瘋狂股民的「勸諭」——

股市需要服務於實體經濟。

股市泡沫無論吹得有多大,最終都是要靠實體經濟來支撐。

如果妄想一招發財,那你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贏家到底是誰。

這一層用意,韋家輝反覆闡釋。

這一招,方展博也用了。

大結局的最後一戰。

92年波斯灣戰爭,丁蟹打算重施故技,大舉拋售股票,做空股市。

股市無情,從來沒有人有運氣一直贏。

做跌能給丁蟹帶來財富,也能將他推向深淵。

方展博的做法,同父親一毛一樣——

看在方進新的面子上,韋嘉城、賀新和郭英中三巨頭大舉買入股票,再加上波斯灣戰爭只打了幾個小時,香港股市逆勢反彈,創造了新高。

這才有了開頭第一集,丁蟹因此輸掉50億身家,反倒欠債過百億,被迫帶著兒子跳樓。

這一次,不再是「咁多人死,唔見你死」。

而是真的「趁地淋,崛好墳」。

股市有雙面性,地獄裡本藏著希望。

那人呢?

股市大鱷與救市才俊真的是完全清晰的兩級對立嗎?

沒死成的丁蟹最終入獄,跟方展博講了一個自己的夢——

一個富翁和一個奴隸,富翁雖然家財萬貫,但每日要擔心自己的妻妾出軌,還要擔心自己的家財被人偷去;而奴隸雖然辛苦,但每天工作完就睡,睡得很香,也不做惡夢。丁蟹也認為自己像那個奴隸,一無所有但心中富有。

乍一看,似乎覺得丁蟹是死不悔改。

細細琢磨,不禁要為韋家輝拍案叫絕。

丁蟹和方展博實際上構成鏡像關係。

第一次,方展博被扔下樓,沒死,妹妹們慘死。

這一次輪到丁蟹死絕兒子,自己苟活。

富豪與奴隸的故事,就是丁蟹對方展博的諷刺:

你、我是一類人。

其實這同樣是對方展博的諷刺。

方展博的師傅葉天,臨終前傳授了方展博一套「炒股密碼」,翻譯過來是這樣:

「股市原意,乃讓集資投資有其地,社會向榮,人皆有賺,惜人性貪婪,耗盡心思,巧取豪奪,樂土成煉獄,血雨腥風,殺戮不息,無數人蕩產傾家輸性命,勝者則喪良知人格,餘於股壇數十載,未嘗見一真正贏者。」

「未有真正贏者」。

是的,哪怕是方展博。

他最心愛的兩個女人,阮梅和龍紀文。

阮梅心臟病發,龍紀文(郭藹明 飾)因為父親在股市買錯方向虧了數億,心臟病發而亡,最終和方展博反目。

一入賭局,人人都不過是丁蟹。

急風巨浪,控制不得。

一個只論輸贏的時代,Sir敢說,才讓人覺得希望殆盡,難以承受。

現在的股市過山車,讓網友開始挖出這段臺詞——

主演還是劉青雲。

2011年,《奪命金》。

背景又是大股災。

24小時內,黑道小混混、劫匪和銀行基層職員,圍繞一千萬的「橫財」展開角力。

一千萬,能救命,也能殺人。

電影中有關股市、股票有這樣的「金句」:

股票是什麼?以小博大,槓桿槓桿再槓桿。

誰真的見過股票啊,可人人都想買。

不難看出,與看不見的股票而已。

這一千萬摸得著、看得見的鈔票倒顯得溫情脈脈——儘管它也燙手,也可能惹出無窮麻煩。

但就因為它實,有價,反而讓幾路人馬在困頓、絕望中昂起頭,鬥智鬥勇,呈現出某種人的生命力,

而「奪命金」實際上指的就是看不見摸不著,虛無縹緲的股票。

它只有算計、只有陷阱,也只有絕望。

裡面有個細節很諷刺。

股災來臨,全民喊慘。

連黑社會的日子都很不好過。退位的大佬以前光景好的時候,壽宴是六十桌加上舞龍舞獅,現在是六桌還有吃齋。

大佬進了警察局,保釋金都要靠到處化緣,東拼西湊。

小弟看不下去,辭職不幹。

這才引發了要「黑吃黑」的連鎖追逐。

戲劇性的黑社會尚且如此,更何況普通的職員、家庭主婦還有老人。

股災的無差別碾壓,由此可見一斑。

於人,管理欲望是畢生的修行。

貪戀閃出,地獄天堂就是一線之隔。

人性在大時代裡上演的,有可能是「眼看他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的折子戲。

也有可能只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日常煙火。

葉天在「炒股密碼」的最後一句,相信大家還記得:

智者應知此乃一處永無贏家之戰場,取勝唯一法……

『及早離去』四字而矣!

離開,不代表失敗。

只是為一段瘋狂時代,做一個了斷。

在那裡,上演著現代社會裡,最驚心動魄、卻不見刀光劍影的殺戮。

錢,要人的命。

但既然是命,誰又真的能抽身離開呢?

這,也是命。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上9的港劇,亞視佔兩席,《大時代》第一當之無愧
    經常關注豆瓣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一部電視劇在豆瓣能夠達到8分就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一件事情,而能夠上9則更是。能夠達到這個分數以上的,大都是大家公認的神劇,比如《西遊記》、《紅樓夢》、《大宅門》、《大明王朝1566》等等。而在港劇方面,評分上9的港劇同樣屈指可數,它們都是誰呢?我們不妨來關注下。
  • 8部評分最高的港劇:《神鵰俠侶》只排第6,《上海灘》倒數第一
    日前完結的《鐵探》、正在播出的《機動部隊》,雖然整體評價不錯,不過和輝煌的港劇時代還是有很大差距。曾幾何時,TVB和亞視相互打擂,競爭之下誕生過許多經典作品。今天和大家介紹8部豆瓣評分最高的港劇,一起看看都有哪些劇集上榜,其中6部出自TVB,2部出自亞視。
  • 《戰毒》開播失利,豆瓣評分僅4.7,港劇時代終將成為過去!
    《戰毒》作為最新的港劇題材自然也免不了這些套路,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俗套導致了該劇的失敗。《戰毒》開播時間不算太久,全劇也就短短的30集,整體來說中規中矩,看不出特別的亮點。非要說亮點的話那就是演員陣容了,主創包括黃宗澤、吳卓羲、羅嘉良、周秀娜等人,看到這些名字網友不禁慫了一口氣,起碼質量有保障了。
  • 羅嘉良評分最高的八部港劇,天地男兒第五,《創世紀》只排第二
    喜歡看港劇的朋友,對羅嘉良的大名應該比較熟悉,他是港劇黃金時期的代表人物,也是TVB史上的首個三屆視帝,演技自然毋庸置疑。雖然如今的他早已經離開了TVB,但曾經塑造的那些經典卻是不可磨滅的。本文就盤點了他評分最高的八部港劇,這其中你又看過幾部呢?
  • 開播僅5天,豆瓣評分低至4.7分,網友吐槽:有史以來最差港劇
    不知道大家印象中的港劇是什麼樣的?往前數10年,港劇都依舊有著非常高的熱度,2011年播出的《潛行狙擊》還尚且能夠做到備受矚目,而後幾年的港劇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場景了。這麼看來,把《潛行狙擊》稱作為港劇最後的巔峰也不為過。
  • 豆瓣排前10的港劇:《尋秦記》墊底,《鹿鼎記》第六,榜首是哪部
    港劇素來以精良的製作、演技在線的演員和環環相扣的情節,在90年代大受內地觀眾的喜愛,只不過是近些年由於香港演員的青黃不接,導致港劇已經漸漸沒落了。小編今天就帶大家看看曾經大受歡迎的港劇,在向來以嚴苛著稱的豆瓣評分排名前10的劇集。
  • 誰說港劇已死,此劇一出豆瓣評分9.0,太讓人上頭了
    小弟York一直都是最忠實的港劇迷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港劇這幾年一直都在走下坡路翡翠臺老演員的大量出走,加上年輕演員根本撐不起臺面這幾年港劇已死的言論越來越大本來今年的《法證先鋒4》被無數人看好作為港劇翻身的希望
  • 香港亞視豆瓣評分最高的10部劇,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呢?
    今天小七還整理了香港亞洲電視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劇,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呢?TOP10:《勝者為王》前兩部《勝者為王》和《勝者為王2天下無敵》:豆瓣評分8.2本劇通過兩位出身迥異的石志康(陳庭威飾演)和蔣百祺(呂頌賢飾演)的傳奇經歷,揭露賭壇的恩怨鬥爭及展示在賭場浮沉打滾的眾生相。
  • 豆瓣評分最高的十部國產電影 每一部都是經典 值得反覆觀看
    好的電影多刷幾次也不會枯燥無味,反而會有更多的體會,分享十部國產佳片,豆瓣評分9.0以上的影片,每一部都是經典,值得反覆回味!第十名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由文牧野執導,徐崢、王傳君、周一圍等主演。該片於2018年上映,豆瓣評分9.0,150萬人參與評分。《我不是藥神》也是近十年最好的國產電影。
  • 2020豆瓣評分最高的電視劇排行榜,你都看過哪些?
    好在一些網絡播放平臺推出了不少好的電視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2020豆瓣評分最高的幾部電視劇,你都看過哪些吧?第一名《隱秘的角落》,豆瓣評分8.9《隱秘的角落》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壞小孩》,由秦昊領銜主演是今年上半年最大的黑馬,熱度持續不散,特別是那句經典的話「秦昊帶你去爬山」幾乎無人不知。
  • 豆瓣評分9.0,這些經典老電影,值得反覆觀看
    《肖申克的救贖》假如你生活落入低谷,假如你正在迷茫彷徨無助,打開電腦在看一遍這部《肖申克的救贖》,豆瓣評分9.7當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被如日中天的《阿甘正傳》掩蓋了它的光彩,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心中已超越了
  • 豆瓣評分9分+,這6部經典紀錄片堪稱神作
    01維度:數學漫步(Dimensions: A Walk Through Mathematics)豆瓣評分:★★★★★ 9.3分簡介:是兩小時長的CG科普電影,講述了許多深奧的數學知識,如4維空間中的正多胞體、複數、分形(fractals)、纖維化理論(fibrations)等等。
  • 豆瓣8.8高分的《嘆息橋》,能成為區別於經典港劇的新派港劇嗎?
    這個團隊很幸運,遇上了香港電視頻道的新生力量ViuTV和向來青睞港劇的優酷。據介紹,《嘆息橋》屬於優酷的全資投制,團隊在創作上,擁有非常高的自由度。 與幸運相對應的是《嘆息橋》不俗的成績單。一經上線,就斬獲8.8的豆瓣高分,甚至有聲音稱這是區別於經典港劇的新派港劇。
  • 100部豆瓣評分9.0以上的電影,你看了多少
    包括其在內的100部豆瓣評分9.0以上電影,既有影史經典,也不乏冷門佳片,馬住周末慢慢看(來源:@電影工廠) ,《阿甘正傳》曾經給不少人帶來感動和治癒。包括其在內的100部豆瓣評分9.0以上電影,既有影史經典,也不乏冷門佳片,馬住周末慢慢看(來源:@電影工廠) ,《阿甘正傳》曾經給不少人帶來感動和治癒。
  • 4部經典恐怖片,豆瓣評分最低8.5,強烈推薦觀看!
    4部經典恐怖片,豆瓣評分最低8.5,強烈推薦觀看!一:《驚魂記》豆瓣評分8.9作為一部六十年代的老電影,用了80W製作成本,這部《驚魂記》竟然被傳承為恐怖片經典。希區柯克縝密的思維、獨特的運鏡,加重了對細節的刻畫,其隱喻也值得回味。
  • 最經典的5部古裝推理懸疑劇:《少年包青天》僅第三,第一最經典
    全網公認最經典的5部古裝推理懸疑劇:《少年包青天》僅第三,第一豆瓣高達9.0分第五:《施公奇案》,豆瓣評分:6.8分。音樂推薦:鄭秀文演唱的主題曲《值得》,很經典的情歌,但是感覺和電視劇不是太搭。第四:《洗冤錄》,豆瓣評分:7.8分。《洗冤錄》共有兩部,都是由歐陽震華飾演宋慈,兩部的區別主要是女主角換了,其他看起來沒什麼區別。歐陽震華是小編很喜歡的香港演員,小時候可以說是看他和關詠荷等人的劇長大的,他的劇小編基本都看過,而這部《洗冤錄》則是小編最為喜歡的作品之一。
  • 今年最高分的港劇,他們換了個玩法
    《嘆息橋》劇照《嘆息橋》豆瓣評分3月28日,老牌港星林保怡監製、主演的懸疑愛情港劇《嘆息橋》獨家上線優酷。在林保怡看來,這部討論愛情中各種人性的電視劇需要觀眾「動腦筋看」,甚至需要多看幾遍。即便這樣,這部原汁原味的港劇在豆瓣開分即達到了8.9的高分,53.6%的人給出了5星評價,成為到目前為止,今年最高分的港劇。《嘆息橋》上線前日,《法證先鋒4》在優酷收官;3月30日, TVB首部以機場特警為主角的劇集《機場特警》也與香港同步播出。接下來優酷還將獨家上線《那些我愛過的人》《反黑路人甲》《唐人街》等TVB同步劇。
  • 豆瓣評分9.0以上的4部劇,部部經典,全看過說明你眼光獨到
    關於如何判定一部電視劇的好壞,目前國內比較權威的就是豆瓣評分了。在豆瓣評分中,評分9.0以上的美劇比比皆是,而國產劇超過9.0分的就屈指可數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4部評分在9.0以上的國產劇,元旦小長假期間,小夥伴們可以在家消遣一下哦。
  • 臺劇破局,港劇迷路:《想見你》爆紅,《法證先鋒4》評分新低
    2月17日,《法證先鋒》系列最新作《法證先鋒4》終於上線了視頻平臺,首日首集放出後豆瓣迅速開分,目前7.3分的豆瓣評分為法證先鋒全系列最低。除了TVB和法證先鋒系列的忠粉自發推薦,也並沒有看到自身內容上有成為爆款的潛力。2019年底至今,網絡劇中的最大黑馬無疑是《想見你》這部令人「上頭」的臺灣劇(以下簡稱臺劇)。
  • 吳鎮宇豆瓣評分前10名的經典電影,這3部也太冷門了吧
    今天是吳鎮宇的生日,自從1982年TVB訓練班出道到現在,已經過了35年。這些年,他演過很多爛片,也演過很多經典的電影,觀眾印象中最深刻的應該是他演的壞人,有種神經質的病態感。今天小七給大家盤點一下吳鎮宇主演的經典電影,電影荒的時候可以重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