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評比醫療技術 , 臺灣治療評分全球NO.1..

2021-02-23 兩岸商匯

↑↑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去關注  

可以看到很多的好文章

建議大家點擊右上角將【兩岸商匯】設為星標

(安卓用戶可設置為[置頂])

骨髓移植重生日,病人全家與柯博伸醫師合照。

全球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截至8月底,已有超過2521萬人染疫 ,國際醫療需求在各國管制措施下也面臨挑戰。

而臺灣於今(2020)年3月19日實施邊境管制措施,限制非本國籍人士入境,


但相較於其他國家,臺灣疫情相對穩定,讓許多具急迫醫療需求的海外患者期盼有機會來臺尋生機。

移植後病人恢復良好,與柯博伸醫師合照。

臺北榮民總醫院血液科與院內國際醫療中心,於(2020)年5月份收到國際醫療請求,

一名美籍38歲女性「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亟需進行「骨髓移植」延續生命,

但適逢各國COVID-19疫情日趨嚴峻,紛紛採取限制入境措施,也壓縮國際醫療的可能性。

患者自2月份於北京進行化學治療後,一直期盼有機會能透過「骨髓移植」降低復發風險續命,

但礙於北京疫情正值高峰,宣佈全數「骨髓移植」無限期停止;

自此經過四個月約122天的煎熬尋覓,同時評估各種國際醫療可能性,期間更碰到許多阻礙限制。

所幸,最後透過外交部溝通協調,加上美國在臺協會AIT的極力爭取下,

最終順利經衛福部特準取得入臺的國際醫療特別許可證,

於六月底來臺成功接受骨髓移植,目前持續追蹤逾三個月,病況穩定,患者也終於不再擔心受怕。

把關民眾健康!國際醫療嚴格檢疫、防堵疫情

臺北榮總副院長陳適安表示,國際醫療中心當初收到病人請求,經過血液科團隊整體評估,

判定此患者必須及時進行骨髓移植治療,避免病況急速惡化危及性命,經過多次院科內會議討論,

並積極與衛福部爭取,加上各單位協助,才能順利促成患者來臺就醫治療。

臺北榮總內科部部主任侯明志提到,目前雖然疫情緊繃,

但基於醫療無國界的人道精神,在經過審慎評估,確認病患的緊急性醫療需求後,決議收治此名患者。

同時間也緊急向衛福部檢具患者相關資料、就醫申請文件等,說明其醫療必要性、療程延續性及風險性等細節,

協助患者來臺接受醫療服務,期望發揮醫療助人的最大目的,展現臺灣優質醫療及貢獻。

臺北榮總血液科主任高志平說明,就許多層面考量,也理解民眾擔憂,

因此當時收治病患後,也與衛福部疾管署防疫單位,就防疫管理措施,

包含入境後隔離、檢疫以及就醫流程等細節討論,

確保外來人士入境後發生社區及醫院內感染的風險,嚴格為民眾健康安全把關,防堵疫情。

搶救20%的可能性 「骨髓移植」即刻救援!

收治患者進行骨髓移植的臺北榮總血液科醫師柯博伸說明,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棘手的問題在於復發率高,特定基因變異的患者中,若不能透過「骨髓移植」積極治療,預後不佳。

柯博伸進一步解釋,而此次來臺的個案,就屬於情況較差的FLT3-ITD基因變異患者,

她在二月於北京接受化學治療及非特異性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後,骨髓裡的癌細胞已完全緩解,

但若未能儘快接受骨髓移植,復發風險將與日俱增;

不但前期的化學治療成效付諸流水,後續存活率也恐怕不超過20%。

所幸,患者於6月底順利來臺入院進行「骨髓移植」,利用配對吻合捐贈者的週邊血幹細胞進行移植。

移植順利完成後,目前追蹤情況未有嚴重感染風險,已安然度過了移植最危急的關鍵時刻。

「隱形冠軍」! 臺灣白血病治療評分全球NO.1

患者一直很感謝臺灣及臺北榮總伸出援手,願意幫助需要的海外人士來臺就醫。

她也特別提及,當初來臺灣就醫,也是因為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哈佛大學附設醫院)推薦,建議他們向臺灣求助,

因根據2016年 Bill & Melinda Gates 基金會 調查,並刊載在知名醫學期刊《刺絡針》指出,

在全球195個國家評比醫療可近性與品質,臺灣在白血病治療評分達100分,

為全球第一,堪稱為臺灣的「隱形冠軍」。

這推薦也讓他們有了詢問臺北榮總的契機,對於臺灣的醫療服務更有信心!

尤其原本北京主治醫師評估移植住院需要兩個月,但臺北榮總柯博伸醫師在1個月的時間內,

就讓她順利完成從入院至完成骨髓移植並且順利出院,減少了住院的勞累,

令她十分感激,讓她對臺北榮總堅強的醫療實力留下深刻印象!

最後,她也忍不住讚美臺灣的防疫與把關,從入境前需要提供核酸檢測因性報告,入境後直接送往防疫旅館隔離,

到入院前由急診隔離區再次核酸檢測確認陰性,讓她在臺灣很有安全感,

也覺得能外出甚至旅遊的臺灣人真的很幸福,

這次治療順利完成出院後,她也開始品嘗臺北有名的牛肉麵跟小籠包等等臺灣知名美食!

「癌症之王」胰臟癌5年存活率不到1成 新技術可續命13個月

1名85歲男性病患罹患胰臟癌,因年歲已高且病情嚴峻,合併多發性肝轉移、原因不明器質化肺炎,

主治醫師原不建議進行積極治療,但病患與家屬仍不願意放棄任何希望,經醫師評估後進行免疫細胞療法、溫熱療法及化療的合併治療。

約3個月療程後,腫瘤明顯縮小,且沒有產生副作用,至今已健康生活3年,與家人一同完成了更多生命中的待辦事項。

擁有20年豐富的幹細胞處理經驗的生物科技,攜手彰化基督教醫院,針對胰臟癌、頭頸癌、肺癌、乳癌、卵巢癌、子宮頸癌等6大晚期實體癌進行臨床治療合作。

生物科技實驗室暨科研處協理林育民博士表示,客制化的免疫細胞治療、輔以較低劑量的緩和性化療,

能用更貼近患者自身狀況的方式,達到提高生活品質和延長生命的目的。

NK細胞是少數「純」先天性免疫細胞療法,又稱為「自然殺手細胞」。

相較於目前國內通過的癌症細胞治療項目,絕大多數是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與細胞因子誘導的殺手細胞(CIK),

前者受到細胞激素刺激後才會形成,同時吞噬能力降低;

後者是毒殺型T細胞,需透過免疫活化的機制,作用才能較為顯著。

NK細胞治療技術,是不須透過抗原呈現細胞的「教育」,就能自行辨識癌細胞,並進行破壞;

作用與反應更快、更不易對自身產生排斥性,可以說是最具有廣泛性與安全性的抗癌免疫細胞。

治療經驗的專利技術:抽取全血後進行細胞分離,培養患者體內的NK細胞,將抗癌效果好的細胞株放大並回輸人體進行治療,安全且有效。

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帶領肝移植團隊,不斷尋求突破

衛福部器官移植登錄中心公布最新各醫院肝臟移植成績,高雄長庚在肝臟移植及活肝移植部分無論在病例數及3年存活率方面,均位居第一,

高雄長庚名譽院長陳肇隆表示,高雄長庚已維持36年的領先,

不斷的尋求突破與精進,也創立了多項臺灣、亞洲甚至全球的肝臟移植記録,

並在活體肝移植維持全球最高的存活率,這是移植團隊共同的努力所得來的榮譽。

衛福部公佈國內肝臟移植成績,高雄長庚蟬連第一。

根據衛福部公佈各醫院肝臟移植成績,以存活率來看,

高雄長庚自2005~2018年共完成1399例,3年存活率為91%,位居第一,

第二位為臺大醫院完成528例、3年存活率82%,第三則為高醫附醫完成65例、3年存活率為79%。

另在活肝移植方面,同樣也以存活率來看,高雄長庚自2005~2018年共完成1268例,3年存活率為92%,位居第一,

第二位為臺大醫院完成455例、3年存活率82%,第三則為臺北榮總完成363例、3年存活率為79%。

陳肇隆指出,1984年他在亞洲開創肝臟移植手術,轉眼已經36年,

第一位肝移植的病患因車禍過世,目前存活最久的換肝人迄今已有35年。

回首過去篳路藍縷,從只帶一位護理人員來到高雄長庚到現在已經擁有換肝團隊,主要因陳肇隆不僅不吝提攜後進,更不忘鼓勵。

只要團隊醫護人員站上國際學術舞臺進行口頭報告或是演講,陳肇隆就請吃當地米其林餐廳,

即便平時肝移植手術,陳肇隆也都自掏腰包請移植團隊吃便當,

從當年一個100元的便當,一直請到現在一個200元,他笑笑說,光是吃便當,他已經花了上千萬了。

高雄長庚在活肝移植領域表現出色,無人望其項背,

陳肇隆說,發展活肝移植是不得已的,主要因為捐贈器官的風氣不盛,

由於肝臟有豐富的血管叢,稍有不慎就會大量出血,需要細心與耐心,

也因為亞洲人用手拿筷子較西方國家拿刀叉來得靈巧,

高雄長庚很快就迎頭趕上趕西方國家的水準,甚至超越,到現在仍有不少國家醫療團隊到高雄長庚「取經」。

陳肇隆說,他在高雄長庚訓練了370多位海外肝臟移植醫師,

並在高雄建立肝臟移植最佳手術成果的國際標竿,髙雄雖然遠離臺北,沒有豐沛的資源,

但在他擔任院長13年期間,讓髙雄長庚從一個地方型的大醫院,轉型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知名度與競爭力的醫學中心,

他對同仁的期許是「追求最優化、精緻化、人文化的醫療;從專業服務邁向以病患為中心的團隊醫療;創造不可替代的醫療優勢」。

瞄準精準、再生醫療趨勢 花蓮慈院攜生技中心首攻iPS細胞

友情提示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防止走散記得給文章點讚、轉發、在看

《臺商總匯》一個大家值得推薦的平臺.

你關注了嗎?

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趕快按下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特供大陸地區的平臺

讓你在大陸

也能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質商品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商城

去品味一下吧 !!

相關焦點

  • 全球眼科醫療器械10大企業名單
    依視路專注於眼用光學領域,鏡片完全融合人類視覺和光學科技,是世界視光行業的領導者,銷售網絡遍布全球115個國家。1959年依視路創造了樹脂鏡片,並在同年發明了全球第一片漸進鏡片,將其命名為「萬裡路」。依視路集團每年投入1.5億歐元用於產品研發。全球設有4個研發中心,16個生產基地及超過550名科研人員。至今擁有超過5600多項專利,連續三年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有創新力的公司之一。
  • 臺灣地區工業競爭力全球排名第11 優於香港
    臺灣地區工業競爭力全球排名第11 優於香港   中新網3月15日電 據臺灣「
  • 全球醫療健康行業融資周報NO.84
    周期 | 2019.12.30--2019.1.05   1   全球醫療健康行業一級市場融資動態   2019年12月30日至1月5日,全球範圍內披露的醫療健康行業融資事件(VC/PE)共計14起,融資金額合計約12.69億人民幣。
  • 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企業十強公布
    近日,Proclinical最新發布了一份《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企業十強榜單》。據介紹,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達到了近4569億美元的規模,增長來源于越來越多的醫療設施、醫療支出、技術進步和人口老齡化。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啟明醫療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
    啟明醫療聯合德弘資本等發起醫療投資平臺,布局全球創新醫療器械7月16日,杭州啟明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與德弘資本、啟明創投宣布籤署協議,聯合發起成立新銳醫療投資平臺濟時資本。濟時資本旨在投資心肺行業的全球創新醫療器械技術,藉助啟明醫療的產業資源,及德弘資本、啟明創投的資本力量,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及產品,加速其在中國的研發及商業化進程。
  • 日本「傲視全球」的大醫療產業
    日本擁有發達的世界最高水平的醫療1,日本的醫療水平:日本的醫療水平處於世界最高水平並非浪得虛名,是有事實根據的。日本不但製造先進的醫療設備,同時也擁有國外研發出的世界上最新型的質子線治療設備(全日本僅2臺),這是IBA公司製造的最新型最高配置質子線設備ProteusOne(IBA是比利時的公司,目前是全球質子治療系統的重要生產開發廠商,佔全球 50%以上市場份額,曾獲得紅點設計獎,是唯一獲獎的放療設備)此外,日本醫生和醫療器械研發機構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
  • 全球醫療融資併購周報-NO.1 | 2020年6月20~26日
    本輪融資由ASUSTek領投,其他投資者包括臺灣研究機構工業技術研究院和信息產業研究院共同出資的數字經濟基金(Digital Economy Fund),以及BE Capital。Deep01的軟體目前在臺灣的兩家醫療中心和四家醫院使用,已經幫助醫生檢查了超過2000次腦部掃描。4.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GE醫療推出治療新冠的X射線...
    其中有境內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48個,進口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14個,進口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10個,港澳臺醫療器械產品1個。醫療設備公司Accuray與DHL Supply Chain建立服務物流平臺,支持癌症治療技術交付醫療設備公司Accuray與DHL Supply Chain宣布,雙方已達成全球服務部件物流合作關係,這將進一步加強Accuray售後市場的供應鏈,並在全球範圍內擴大公司的優質客戶服務。
  • 全球醫療實力排名:各國差距有多大?-虎嗅網
    各國指數分布在0到100之間,分值越高,說明該國個人獲得的醫療服務機會和質量越高。透過這份報告,我們可以看到,全球的醫療能力差距有多大?哪些國家的醫療能力更強?中國的醫療能力處於什麼水平?全球各國醫療能力總述整體來看,世界各國的醫療能力與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關。
  • 臺灣:探索智慧醫療「邊界」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二〇二〇年的臺灣醫療科技展上,展出了許多亮眼智慧醫療產品。(資料圖片)參觀人士在體驗臺灣的智慧問診機器人。(資料圖片)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大健康產業在全球掀起發展熱潮。功能強大臺灣陽明大學醫管所教授唐高駿對這個問題作出了回應。唐高駿表示,人工智慧技術在影像、病理等相對固定的病人信息判斷上,已有非常顯著的成效,現在臺灣各大醫院都在積極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於疾病預測。
  • 泰國為什麼能成為全球領先的醫療旅遊目的地
    泰國是全球最大的醫療旅遊目的之一泰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旅遊目的地之一,去泰國醫療的人數也逐年增多,而且泰國也逐步成為了中國人醫療和旅遊的最佳選擇地之一。以泰國曼谷的康民醫院為例,該院治療成功率是世界範圍內最高的,術後感染比例則是最低的。此外,很多泰國高端私利醫院配備達文西機器人等其他頂級設備,而泰國的試管嬰兒服務也是引進全球最好的技術。
  • 泰國成功分離新冠病毒毒株,旅遊醫療稱霸全球No.1
    2020.1.27根據泰國當地媒體報導,泰國曼谷一家醫院成功分離新型冠狀病毒,將對找到更有效的治療方案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當時,根據衛生部門的消息,泰國確診8例,是中國之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目前已經有5人治癒出院。
  • 諾華全球執行長萬思瀚:全球醫療挑戰下,攜手合作比以往任何...
    世界各國的醫療系統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人口快速老齡化、慢性疾病增多以及新冠疫情這樣可發展至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新冠疫情, 只有通力合作全球才能一致戰勝挑戰。」如果沒有基礎科學的貢獻,已應用到臨床的多項醫學和護理先進技術都不可能成為現實,患者護理和醫療保健也無法發展到今天的水平。點滴式突破式創新正在持續改變人類社會科學創新帶來了醫療和製藥的革命,讓人類獲得了高精度靶向療法,這被稱之為精準醫療。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5期: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發布...
    Outsourcing發布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 「復弘醫療質子中子治療設備產業基地」項目正式入駐臨港新片區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海復弘醫療服務有限公司籤署雙方協議,標誌著投資近21億元的「復弘醫療質子中子治療設備產業基地」項目正式入駐臨港新片區特殊綜合保稅區,成為特殊綜保區內第一個落地的產業研發類項目。
  • 2018年全球10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史賽克居榜首
    醫療器械行業網站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近日發布了《2018年全球10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榜單,並列舉了相關公司的近期進展。以下是具體詳情:1、史賽克2018年收入:136億美元史賽克(Stryker)是全球最大的骨科醫療器械公司,2018年利潤增長2倍多,達到了36億美元;銷售增長了9.3%,達到136億美元。
  • 臺灣醫療奇蹟 茂盛醫院獲金氏世界紀錄肯定
    茂盛醫院於2019年11月3日舉辦四年一度的試管寶寶世界博覽會,現場有5000位試管嬰兒家庭熱情出席,大家戴上不同顏色的帽子,一起排出臺灣地區與世界五大洲地圖。本院於2011年曾邀請1232位試管寶寶齊聚,創下金氏世界紀錄,再次打破世界紀錄。茂盛醫院深耕於生殖醫學領域,在不孕症治療上已有33年臨床經驗。
  • 全球最權威腫瘤會議ASCO雲聚首,成員企業帶了什麼治療良方?
    信達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俞德超博士表示: 「信達生物在幾年前即開始了細胞治療的布局,此次和羅氏達成戰略合作標誌著信達生物在細胞治療發現平臺建設方面邁出重要一步。借力羅氏獨有的創新通用型CAR-T技術, 我們將在細胞治療領域有更強更廣的布局。
  • 盤點2019醫療器械全球併購:巨頭押注骨科與機器人
    這也是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行業併購金額最大的事件。Acelity是一家全球先進的傷口護理公司,致力於為整個護理過程中的客戶和患者開發創新的治療方案。其子公司KCI是高階敷料領域的巨頭之一,產品線非常豐富。其主要產品是VAC負壓傷口療法、先進的傷口敷料和負壓手術切口管理系統。
  • 全球軍力排名 臺灣輸泰國越南 臺網民猜測原因
    2020全球最新軍力排行出爐!美國、俄羅斯和中國大陸佔據前3甲。美俄中之外,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包括印度、日本、南韓、法國、英國、埃及和巴西。臺灣則排名第26,但讓臺灣網民感到不解的是,臺灣軍力排行竟然還輸第22名的越南和第23名的泰國,有網民就響應,泰國的軍隊都是上過戰場,有實戰經驗,且泰國還有航母。 美國知名軍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日前公布世界最新軍力排行榜。
  • 悅保科技入選2020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大賽優勝50強
    專注保險領域「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研發與應用,悅保科技在大賽中展示了悅保AI驅動保險數位化的實踐成果,以及計算機視覺、雲計算、大數據、算法等先進技術在汽車產業、寵物產業、城市服務、金融業的全方位應用和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