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國家,歷經朝代更迭,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國土地面積比較大,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其中包括23個省份,4個直轄市,5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和2個特別行政區,每一個地方都有一段精彩紛呈的歷史,對於這些地區的歷史,你都了解多少?
今天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我國各個省份的歷史。
1.北京——首都
北京簡稱「京」,是一座擁有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也曾多次成為國都,包括現在,北京也是我們國家的首都。北京追溯歷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時候,根據史料記載,周武王伐紂勝利後就在燕都,也就是北京封賞各位功臣。
元代的時候改稱北京為大都,並定位國都,在明朝朱元璋的時候改稱為北平,解放戰爭中非常著名的「和平解放北平」指的就是北京。新中國成立前期,在政協會議中將北平更名為北京,再次定為國都,屬於我們國家的核心地區。
除北京外,所有地區按照從北到南,從東到西的順序介紹,只是地理位置,不分先後。
2.黑龍江——最東北的那個城市
黑龍江簡稱「黑」,是我國最北部的城市,是「公雞的雞頭」,位於中國的最東北,曾經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但歷經千年,早已經漢化。
黑龍江的礦產資源和林業資源十分豐富,為新中國初期的建設出了很大的力,但這裡氣候十分惡劣,相信前一段時間「黑龍江大雪」的新聞大家已經看到了,冬季前來,方能體會到冷到骨子裡是什麼感覺。
3.吉林——「以市得名」的省份
吉林簡稱「吉」,吉祥的吉,東北三省之一,也位於祖國較北的地區。吉林在先秦的時候就被納入管轄之下,到了清朝,一個船廠建在了吉林城,被稱為「吉林烏拉」,在滿語中就是「沿江的城市」,後來吉林省也通過吉林市而得名,這也是全國唯一的市和省重名的例子。
吉林的壞境氣候和黑龍江差不多,也比較惡劣,在清宮劇中有些犯人都要被流放到寧古塔,寧古塔不是一個塔,而是一個地區,吉林和黑龍江都曾是寧古塔的範圍之內,可見這裡惡劣的氣候。
《盜墓筆記》中的長白山也在這裡,喜歡的可以來這裡看看,吉林也有南方沒有的風土人情。
4.遼寧——「東方魯爾」
遼寧簡稱「遼」,在東北三省中,遼寧是氣候最好的,也是東北唯一一個既沿海又沿邊的省份,也是比較富庶的省份。
遼寧意為「祈願遼河流域安寧」,秦漢時期曾以遼河為線設立遼東郡和遼西郡,新中國時才歸到了一起,遼寧不僅是是清王朝的發祥地,更是新中國的工業搖籃。
5.內蒙古自治區——塞北的草原
內蒙古自治區簡稱「蒙」。內蒙古的面積非常大,是仰韶文化的分布範圍。
內蒙古生活著北方少數遊牧民族,在唐朝時歸順,後來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國,後來消滅明朝後建立元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元滅後,蒙古族退居塞北。
大家很多人對於內蒙古應該和我一樣,一片遼闊的草原,就像那首北方民歌所寫
《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
6.河北——黃河以北
河北簡稱「冀」,在古時被稱為冀州。漢朝時設立河北縣,唐朝時設立河北道,在1928年,被定為河北省。
因為毗鄰黃河,在黃河北面,所以被稱為河北。
7.天津——那個會說相聲的直轄市
天津簡稱「津」,一提到天津大家肯定第一個想起的就是相聲,有一個段子就是:東北人不一定會說小品,但是天津人一定會說相聲!當然,這只是開玩笑的,不過天津確實是一個充滿幽默感的城市。
唐宋以前,天津被稱為直沽,明朝時燕王謀反在這裡發兵,燕王稱帝後,就將這個渡口命名為天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天津也因此得名。
8.河南——黃河以南
河南簡稱「豫「,因為歷史上大部分都位於黃河以南,所以得名為河南。
河南被稱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因為發達的交通又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在這千年裡,河南成為了幾十個朝代或政權的都城,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最多、時間最長的省份。
9.山東——齊魯之地,孔子故鄉
山東簡稱「魯」,因為這裡曾經是魯國。
山東因為在太行山以東,所以被稱為山東。我覺得山東最大的特點就是文化,放眼全國各個省份,若論文化底蘊,沒有哪個地方能夠超越山東。山東春秋時誕生了一位聖人——孔子,除了孔子,當時的齊魯地區也是禮儀文化最好的地方,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與齊魯相比,其他地方都屬於「蠻夷」。
10.山西——三晉大地
山西簡稱「晉」,因為這裡曾經是三晉大地,晉國的領土,也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
山西的界定是根據不同時期來區分的,秦漢時期,崤山、函谷關以西被稱為山西,元朝時重新確立為太行山以西為山西。
又突然想起一個關於山西段子:幹了這杯醋,我們就是好朋友。山西人真的很喜歡醋,前一段時間山西醫護人員馳援武漢,人手一瓶醋。
11.陝西——十四朝古都的西安
陝西簡稱「秦」或「陝」,最值得人稱道的便是陝西西安有十四朝古都的美譽。
陝西這個名稱源於西周初年,一直延續至今,陝西的省會西安曾是十四個政權的都城,這十四個政權中,不乏秦、漢、大唐這樣強盛的朝代。秦始皇的陵墓就在西安,被稱之為龍脈,真的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
12.江蘇——吳韻漢風
江蘇簡稱「蘇」,是一個擁有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地方。江蘇屬於江南地區,從古至今一直是一個非常富庶的地方。江蘇之名取自江寧、蘇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是一個極養人的地方。
13.安徽——經濟發展對接之地
安徽簡稱「皖」,這個簡稱我覺得極美。
安徽在古時屬於百越部落,到了清朝才被正式建省,取安慶、徽州二府的首字而得名。
14.江西——易忽視的省份,不易忽視的歷史
江西簡稱「贛」,是江南地區的「魚米之鄉」。
江西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總是被忽視。你知道景德鎮嗎?當然,那的瓷器最好!你知道南昌嗎?肯定的,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那你知道江西嗎?額……
以上這些都是江西的,可能和江西人的保守傳統有關係,江西總是那麼低調。
15.浙江——絲綢之府
浙江簡稱「浙」,是吳楚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
浙江是因為境內有錢塘江這條河流流過,曲折蜿蜒,所以被稱為「折江」,又名「浙江」,因此得名。
16.上海——長江經濟帶龍頭城市
上海簡稱「滬」,因為古時上海漁民的捕魚工具「扈」而得名。
上海這個稱呼始於宋代,海上城市的意思。上海在近代時十分波折,曾是多個國家的租界,魚龍混雜,改革開放後經濟一躍而起,屬於龍頭城市之一,是直轄市。
17.重慶——山城
重慶簡稱「渝」,也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
重慶寓意「雙重喜慶」,宋代時更名為重慶府。重慶是一個山城,四面環山,氣候宜人。
18.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
福建簡稱「閩」,因境內有福州、建州兩府而得名。
「閩」最早見於山海經,是一個很古老的名字。
19.廣東——海上絲綢之路的發源地
廣東簡稱「粵」,因為古時曾屬於百越地區,因此得名。
廣東最早曾出現在古文獻中,是長江以南沿海的部族,粵指的就是嶺南地區,是多種文化混合的地區。
20.湖北——三峽洞庭之美
湖北簡稱「鄂」,因鄂州而得名。
前一段時間,因為疫情原因湖北成為全國的焦點,希望抗擊疫情早日取得勝利!
21.四川——天府之國
四川簡稱「川」或者「蜀」。
四川是一個極富饒的地方,天府之國名不虛傳。在秦朝時就在這設立蜀郡,漢代設立四川行省,一直沿用至今。
22.湖南——人傑地靈
湖南簡稱「湘」。
湖南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尤其是近代,出現了很多影響力十足的偉人。
23.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山水甲天下
廣西簡稱「桂」。廣信之東為廣東,廣信之西為廣西,廣西也因此得名。
廣西少數民族居多,因此被設立為少數民族自治區,廣西的簡稱是因為大部分地區屬於桂林郡,所以稱之為「桂」。
24.貴州——荊楚與南蠻
貴州簡稱「黔」,在春秋時,屬於荊楚和南蠻的一部分。
貴州在元代時得名,一直沿用至今。關於貴州,我一直覺得這是一個被上天眷顧的地方,能夠抵抗任何侵襲,不受浸染。
25.雲南——彩雲之南
雲南簡稱「滇」。雲南是一個很美的地方,還有一個傳說,漢武帝夜夢彩雲,於是命令使者追夢,就追到了這裡,所以名為雲南。
26.海南——海之南
海南簡稱「瓊」。如果說黑龍江處於祖國的最北面,那麼海南就在祖國的最南面。
海南位於我國南海領域,是境內最大的島嶼,所以被稱為海南島。
27.寧夏回族自治區——塞上江南
寧夏簡稱「寧」,中國五大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歷史上曾是烏氏戎所居之地。
宋代時,党項族曾在這裡建立了西夏政權,後來西夏被元所滅,就將這裡取名為寧夏,寓意:西夏永遠安寧。
28.青海——三江源
青海簡稱「青」,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因此又被稱為「三江源」。
29.甘肅——雍涼之地
甘肅簡稱「甘」,名字由甘州和肅州首字組成。
3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邊陲
新疆簡稱「新」,在古時又被稱為西域,這個詞一直沿用到乾隆帝時期。
31.西藏自治區——地處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西藏簡稱「藏」,處於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區。
西藏唐宋時期被稱為吐蕃,康熙年間才被稱為西藏。
32.澳門——海灣明如鏡
澳門簡稱「澳」,以前是一個小漁村,因為泊口可以稱之為澳,澳門因此得名。
33.香港——東方之珠
香港簡稱「港」,宋元時島上有一個小村莊叫做香港村,香港也因此得名。
34.臺灣——寶島
臺灣簡稱「臺」,歷代對臺灣有很多稱呼,例如春秋時期被稱為「島夷」,秦朝時被稱為「瀛洲」,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琉球」,因為物產豐富又被稱為「寶島」。
好了,今天的介紹完畢,歡迎大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