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含金量十足 或成全球資產「避風港」

2020-12-23 騰訊網

人民幣又有一個數創新高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公布,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的佔比達2.02%,創下了2016年四季度以來的新高

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正在加速。不過,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卻貶值了1.5%,離岸人民幣匯率還一度觸及歷史低點。有升有貶,人民幣到底表現如何?背後原因是什麼?未來,人民幣能不能成為國際資本的避風港?

人民幣含金量十足

先說佔比提高。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越高,就意味著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資產越感興趣。

在2019年四季度,人民幣這一佔比還是1.9%。如今2.02%的佔比,雖然只是略提高,但這是在全球外匯儲備下降了將近1000億美元情況下完成的

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對比來看,人民幣這一佔比,也僅低於美元的61.9%,歐元的20%,日元的5.6%。同時,還高於澳元的1.55%和加元的1.78%。隨著中國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份額顯著增加,人民幣資產受到了廣泛青睞。

再說匯率變化。今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7.0566,較前一交易日上調144點。昨天,同樣也是上調。

7月份開局不錯。但在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了1.5%。6.8、6.9、7.0、7.1,人民幣匯率在近半年裡圍繞這些關鍵點位還出現了一次次的「折返跑」。從指數角度看,人民幣對CFETS貨幣籃指數和美元指數,也分別升值了0.6%與1.0%。

底氣足所以穩得住

上半年,在疫情大範圍擴散,金融市場大幅動蕩,國際貿易大受影響的情況下,人民幣還能這樣堅挺,不能不說,咱們有底氣。

首先,基本面有底氣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此前認為,我國經濟發展具有巨大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將繼續為外匯儲備規模總體穩定提供支撐。

其次,政策有底氣

某機構研究發展部技術總監表示,政府多舉措穩住經濟基本盤意圖明顯,逆周期措施的落地,助力實體經濟進一步修復,為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提供了支撐。

再次,國際收支有底氣

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認為,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與復工復產推進,供給端顯著修復,出口情況好轉,且海外已處於復工復產階段,支撐貨物貿易順差擴大。

人民幣是全球資產「避風港」

下半年,人民幣還會貶值嗎?吸引力咋樣?專家普遍認為,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有望保持基本穩定

人民幣匯率保持穩定,且中外利差保持高位,就能帶來足夠的吸引力。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表示,無論是國內有效的疫情控制和穩定的經濟環境,還是貨幣政策正常化疊加更高的中外利差水平,都有助於海外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

疫情暴發後,中國國債表現相比其他國家的資產,更為平穩,將吸引更多新興市場基金和發達市場基金進入,人民幣資產也會成為全球資產的「避風港」。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富國大通:美聯儲利率歸零,人民幣資產成避風港
    這種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齊跌的情況,說明市場開始出現對流動性的擔憂。與美元匯率持續走低不同,人民匯率保持穩健發展態勢,中國金融市場相對穩定,富國大通認為人民幣資產或成全球資金避風港。>人民幣資產之所以能夠成為避風港的原因,富國大通副總裁李大治總結大概有三點。
  • 富國大通李大治:美聯儲利率歸零加劇恐慌,人民幣資產變避風港
    來源:富國大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在過去三周內,全球市場各主要股票市場暴跌、石油崩盤、幾乎所有風險資產跌跌不休。近期,黃金和美國國債的價格也出現了大幅下跌,令投資者大跌眼鏡。這種風險資產與避險資產齊跌的情況,說明市場開始出現對流動性的擔憂。
  • 路透社:與歐元、人民幣等相比,今年美元仍是「安全的避風港」
    總之,美國即將迎來店鋪關閉潮、企業倒閉潮、居民失業潮、信貸違約潮……,,所有的多米諾骨牌都將倒下,我們將看到美國經濟出現衰退,並對全球經濟帶來一個極大的衝擊。美元仍是「安全的避風港」新冠疫情引發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幾成定局。
  • 在岸人民幣收報7.0330 較上一交易日升值350點
    在岸人民幣收報7.0330,上一交易日收報7.0680,升值350點。  人民幣資產漸成避風港  當前,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成果不斷鞏固,生產生活有序恢復,社會經濟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復甦,一系列利好因素助力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雙向浮動彈性提升,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增強。與此同時,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的佔比升至2.02%,創歷史新高。這些均表明人民幣資產吸引力十足,正逐步成為全球資產的「避風港」。
  • 你我都愛的人民幣有更多人愛了,原因是……
    人民幣含金量十足先說佔比提高。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越高,就意味著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資產越感興趣。在2019年四季度,人民幣這一佔比還是1.9%。如今2.02%的佔比,雖然只是略提高,但這是在全球外匯儲備下降了將近1000億美元情況下完成的。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對比來看,人民幣這一佔比,也僅低於美元的61.9%,歐元的20%,日元的5.6%。
  • 你我都愛的人民幣有更多人愛了,原因是……
    人民幣又有一個數創新高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公布,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資產中的佔比達2.02%,創下了2016年四季度以來的新高。這意味著,人民幣國際化正在加速。01人民幣含金量十足先說佔比提高。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越高,就意味著國際市場對人民幣資產越感興趣。
  • 中國暫成資金避風港 警惕全球衰退風險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中國暫成資金避風港,需警惕全球衰退風險風險在於,中國投資者可能忽略了海外疫情的爆發強度,全球衰退風險或拖累中國企業盈利和經濟。為了遏制病毒的蔓延,中國採取的嚴格防控手段是海外目前難以企及的,而這也將難以避免地對經濟造成影響,尤其是在二季度,應該如何客觀看中國的「避風港」地位?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著中美利差的進一步擴大,以及中國已經有效控制疫情,經濟有望率先企穩,中國資產或將成為本輪全球資金的避險之地。
  • A股突然火了,成了全球資產「避風港」!到底發生了什麼?中美利差...
    近日,摩根斯坦利發布報告稱,中國股票市場將成為新冠病毒下的「避險資產」,提高中國股票在其亞太地區及新興市場資產配置中的權重,中國股票市場評級由「不變」升為「增持」。節後A股所展現出的韌勁亦契合了這一觀點。在經歷春節假期第一個交易日大幅殺跌之後,A股市場連續反彈,成交額更是連續10天破萬億。從最新收盤的情況來看,滬指已來到3000點上方。
  • 中國成唯一選擇?全球萬億資金搶購中國資產,川普只有羨慕的份
    外媒認為,2020年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全面爆發的年份,外資大量湧入中國市場,無論是股票還是債券等資產類別,都受到境外資金的青睞,中國經濟持續復甦是其資本市場吸引力增強的最主要原因。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2020年,外國投資者搶購了價值逾1萬億元人民幣的中國股票和債券。值得一提的是,同樣也是今年全球就拋出了上萬億美元的美債,兩相對比之下連川普也只有羨慕的份。
  • 中國主權債成全球避風港 外資持有規模創紀錄
    在美國長期國債收益率領跌的情況下,根據中國債券信息網公布的數據,外國持有的中國債券規模激增至創紀錄的1.79萬億元人民幣。報導稱,中國相對克制的寬鬆政策、中國債券被納入全球債券指數以及收益率的差別,使得美國花旗銀行集團預測,未來三年可能每年有1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5元人民幣——本網注)資金流入中國債券市場。
  • 人民幣重回6時代:股匯雙牛繼續港元亦大漲 誰在增持中國資產?
    不少分析指出,隨著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經濟率先復甦,人民幣資產成為全球金融資產「避風港」的特徵愈發顯著,短期內人民幣和港元匯率均有望保持堅挺;不過,下半年受外圍環境不確定性較大影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整體有望保持7附近寬幅波動。外資布局中國股市帶動匯率走強人民幣匯率自上周以來的持續走強,與A股的不斷上漲幾乎保持同頻步調。
  • 人民幣中間價報7.0310上調353點
    跡象表明,全球各地巨額的貨幣和財政刺激已產生效果。經濟若繼續復甦可能施壓美元。荷蘭國際集團分析師稱:「美聯儲的印鈔措施似乎導致風險資產和美元之間出現穩定的負相關關係。只要美聯儲仍在購債,並打算繼續購買,我們預計這種風險偏好上升而美元下跌的負相關關係會繼續在未來幾個月主導市場。經濟慢慢站穩腳跟意味著下半年美元可能出現溫和的跌勢。」
  • 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穩健彰顯「中國信心」,人民幣資產成了「香餑餑」
    文/匯通網編輯:沁夢從去年4月起,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將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以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將從2019年4月起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被完全納入全球綜合指數後,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債券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元之後的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中國被納入全球綜合指數後,儼然中國債券市場將為全球投資者提供更多機遇。
  • 美元指數下破93關鍵支撐點 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愈發強勁
    在弱美元行情下,美元資產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人民銀行7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境外機構和個人連續第三個月增持境內股票和債券資產。在匯率穩定、利差高企、開放舉措提速等多重因素交織下,人民幣資產在國際投資者眼中的「資產避風港」地位得以加速鞏固。
  • 進博會「溢出效應」:展商變身投資商,中國成全球投資「避風港」
    在今年上半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總量同比下降49%的背景下,中國僅下降4%,前9月中國利用外資更是逆勢增長2.5%,首次實現美元、人民幣「雙轉正」,中國正在成為全球跨國投資的「穩定器」和「避風港」。
  • 「資訊」高風險、強波動的市場下,怎樣尋找資產避風港?——中金...
    近期全球資本市場因疫情產生的劇烈波動再次證明了這種壓倒性的力量,讓人不安的是,疫情的發展不斷超出預測範圍,未來依舊充滿不確定性。投資忌諱不確定性,個人投資者尤甚。他們極其有限的風險承受能力,在面對歷史級別的波動面前脆弱不堪,恐慌情緒蔓延下,投資該何去何總?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 英媒:全球都對中國資產感興趣
    (圖源:路透社)海外網11月26日電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走強。英國《金融時報》24日報導指出,中國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經濟持續復甦,這會給人民幣帶來能持續至2021年的競爭優勢,吸引更多全球投資者。不少國際投資者和分析師認為,中國的疫情應對成效以及經濟復甦,給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和債券上漲打下了堅實基礎。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的多資產量化解決方案負責人保羅·桑德胡指出:「全世界各地都對中國資產感興趣,我認為這個勢頭會持續下去。」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貨幣體系格局:美元的假笑,人民幣的微笑
    這種差異增強了中國對美元霸權的顛覆,投資者紛紛湧向中國境內資產,嘗試用人民幣進行貿易,甚至讓它再次成為儲備貨幣。 美元何時失去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已經被炒作和預測了多年。在人民幣走向國際之前,所有的炒作都是關於歐元將成為美元的繼任者。不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削弱支撐美元霸主地位的雙重力量:美國既是全球增長引擎,又是投資者在危機中的首選避風港。
  • 數字人民幣再有新動作,資產透明化時代誰還在裸奔?
    從CRS、金稅三期、阿里雲稅務大數據平臺的建成、數字人民幣的推出,環環相扣,大數據背景下,資產透明、交易透明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 數字人民幣有利於相關機構掌握資金流向,方便國家徵稅,可以超級精準地鎖定偷逃稅個人帳戶,讓個人資產完全透明化。
  • 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 報告建議上海到2035年基本建成...
    該報告建議,到203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引領亞洲輻射全球、以開放的現代化金融市場體系為核心、以全球人民幣資產配置中心為標誌、與紐約和倫敦並駕齊驅的頂級全球金融中心。加快確立並鞏固全球人民幣資產中心地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重構,傳統金融體系遭遇挑戰,創新與變革迫在眉睫,又適逢中國迎來「十三五」收官之年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基本建成元年,在此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共同編寫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