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朱敏潔】臺灣島美學再發威。
今天,有臺媒稱,桃園市復興區(前復興鄉)最近完工一項名為「巴陵鐵塔」的新地標工程,斥資1300萬新臺幣(約合人民幣300萬)。有桃園市議員表示,今後會成為桃園地標,媲美巴黎鐵塔。
然而,這個項目卻在社交媒體遭臺灣網民群嘲,「浪費1300萬在山上蓋一個垃圾是要幹什麼」,「臺電電塔都比這個好看」。不少從事藝術專業的大學教授批評稱,不僅醜,還破壞當地自然景觀。
圖片來自臺媒
據臺灣聯合時報7月18日報導,由桃園市復興區公所投入1300萬新臺幣,以法國巴黎艾菲爾鐵塔為參考藍本興建,全高約 29.5米。鐵塔特意選在海拔高度1314米的位置建造,取諧音「一生一世」。日前,「巴陵鐵塔」第一期主體建築已完工,並進行試點燈,預計今年底開放。
據親綠媒體自由時報透露,周圍部落居民原本提議在鐵塔設計中融入水蜜桃造型,但最後桃園區決定仿照巴黎鐵塔的樣式,在鐵塔四周加入象徵泰雅族祖靈之眼的菱形編織;晚上鐵塔搭配 LED燈光投射,鄰近十個山區部落都能遠眺閃閃發亮的鐵塔。
晚上不同的亮燈造型 圖片來自臺媒
巴陵鐵塔 圖片來自臺媒
桃園市議員楊朝偉在臉書貼出「巴陵鐵塔」全貌照片後,還拍攝視頻批註這將是桃園未來最高的地標,並在留言中回復網民稱「未來將成為地標,媲美法國巴黎鐵塔」。
截圖來自臉書
然而消息一出,島內民眾就在網絡上掀起罵戰。
臺北藝術大學教授李明璁在臉書氣憤表示,「真是夠了、夠了、夠了。美醜是一回事,如果你蓋在桃園火車站旁也就算了(說不定醜歸醜還另有一番B級惡趣味),但這麼硬生生落在原民部落與山林生態之上,真的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原本應該為人民看緊荷包的民代,如今反倒經常變成爭取搭建這種恐怖東西的說客。亂花公帑我們也無能為力,就當是錢丟到垃圾桶算了,現在只求夜裡不要開燈。」
而且本意希望示好臺灣原住民的建築,似乎也沒讓原住民領情。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原住民專班講師伍杜米將稱,「這位鄉長一上任就下令停止公所自籌辦理的部落營造計劃,卻願意花1300多萬元造一個與歷史無關、毫無美感、破壞自然景致、毀損歷史事件遺址的光雕醜鐵塔。」
他還表示,「巴陵鐵塔是臺灣常見的東施效顰政策的一種,膚淺的目的,膚淺的抄襲;讓周邊部落可以看得到,這種萬民朝拜的視角,不僅對周邊部落造成視覺霸凌,也讓愚蠢兩個字有如炮彈,在古炮臺位置射向周邊部落。年底選舉要到了,凡是主張拆掉這座鐵塔,減少光害,降低景觀破壞的候選人,都值得支持,因為這位鄉長,沒有愚蠢,只有更蠢。」
也有人認為,鐵塔就是個無關緊要的公共建設,但鐵塔高十層樓的 LED 燈設計,可能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重大後果。臺北市天文協會常務理事劉志安就表示,「附近的蛾類與昆蟲都要倒大黴了」。據介紹,夏季天氣良好的時候,晚上在巴陵大橋可以輕易拍出銀河,對臺灣北部的攝影、觀星、天文愛好者來說是個難得的景點,但隨著巴陵鐵塔落成,巴陵地區的銀河可能成為歷史。
島內媒體、民眾也在臉書紛紛吐槽:
「說個笑話,這花了1300萬」:
「說日幣我都嫌貴」:
「臺電電塔都比這個美觀,至少電塔有用,這紅塔是要拿來曬衣服還是曬臘肉」
「一個1300萬的避雷針」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其實當地人希望爭取這類「亮點建設」,但「地方意見」常常是短淺的利益導向,當地民意代表在「爭取」時的問題也很大。
截圖來自臉書
就在「巴陵鐵塔」被罵翻的時候,臺灣網友想起了另一個遠在高雄的「奇葩」人造景點。
據東森新聞18日稱,高雄市與臺當局斥資1.3億,在岡山區、燕巢區交界處打造的天空迴廊「崗山之眼」,於2016年4月動工,今年春節開放。
臉書粉絲頁面「高雄點」近日貼出了「崗山之眼」的照片,卻招致不少網友質疑「崗山之眼」是否對環境造成傷害,並猛酸前高雄市長陳菊「舉債一億多蓋這東西」、「好醜」,「用水泥破壞綠地,是為了消化預算嗎」?
高雄市岡山、燕巢交界的「崗山之眼」 圖片來自東森新聞
據東森新聞介紹,「崗山之眼」的琴頭和吊索設計獨特造型,廊道總長88米、14層樓高,不僅可以鳥瞰數十公頃的阿公店水庫湖光、高雄港、85大樓,更能把大小崗山、屏東北大武山、臺灣海峽等風光盡收眼底。
但是,環保社團怒吼,政府帶頭在山林中興建步道、吊橋,是破壞自然山林的天際線。有臺媒實地走訪發現,「崗山之眼」工地還沒做綠化,挖掘機、砂石車進進出出,部分木棧道也還在鋪設。
外界質疑,高雄市已經是全臺灣的「舉債王」,「崗山之眼」也是借錢建設,造價更高達1.28億,未來收益不知如何、會不會也淪為「蚊子迴廊」。對此,高雄觀光局長曾姿文曾表示,「崗山之眼」會結合地面設施,「不會淪為蚊子景點」。
很多網友在社交媒體指責稱,不理解建這個天空迴廊的目的是為了看什麼風景,「後面的鐵皮屋完全不協調」、「為什麼要把山開發成這樣」,「好醜」、「爬只會想去一次的天空步道,看農地上的違章工廠及各種鐵皮屋」。
網友還吐槽欠市長陳菊「花媽好棒!好會花錢」、「根本就是一座大型的人造垃圾」,「幸福城市耶!誰敢嘴?」、「明年此時可能就變成崗山蚊子眼了」、「把錢花在這地方,難怪高雄舉債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