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年錦時的貓:
在醫院被叫過各種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名字,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被叫「小朋友」。
我曾經給一位阿爾茲海默症的老奶奶做認知評估。
老奶奶的記憶狀態很糟糕。
自己叫什麼,身處何方,家在哪兒統統都不記得了。我問她的問題,她回答得磕磕碰碰,有一搭沒一搭,東拼西湊,牛頭不對馬嘴。
做完評估後,我讓護工送她回去。正好那會兒,住院部又有些事情需要我過去。
我從醫用電梯門口出去,很湊巧的是,在樓上的病房拐角處又遇到了這位老奶奶。
雖然我們半個小時前剛見過面。但因為見過太多這樣認知障礙的患者,我對她的記憶力並不抱有期望。對於她們來說,很多人,轉眼便不記得了。
我發現我在看她的時候,她也在悄悄地注視著我。
路過她身側的時候,我順口去問問她。
「你還記得我是誰嗎?」
她皺了皺眉頭,很努力的想去回想點什麼,雖然只過去半個多小時,但很顯然剛才的事情已經記不起來了。
但突然間她的嘴角緩慢上揚,笑容聚集直到眉梢,像極了電影裡面的慢動作。我想我當時看到的畫面就是這個樣子的,像一朵驟然升起的煙花,剎那間綻放出燦爛而又柔和的笑容,只見她咧著嘴,用皺巴巴的手在我面前晃了晃。
「我不記得你了,但,你好哇,小朋友。」
有那麼一瞬間,感覺心都被這個八十幾歲的可愛的老人家萌化了。
那是我這幾年在醫院聽到的最可愛的名字。
太陽城索拉利斯:
我同學A君是醫生,他告訴我的親身經歷:(以下為化名)
某日,一名肺栓塞女患者住院,A君病區的李主任去看病人,患者丈夫說:李主任,我愛人就拜託您了!
入院後,患者反覆出現胸悶,第三天李主任查房時,患者丈夫說:李醫生,我老婆一直胸悶,昨天用了藥也不好,你說是為什麼?
當天下午,患者違反絕對臥床的醫囑下床上廁所,起身時暈厥,患者丈夫到辦公室大喊:李四!我老婆暈過去了,你快過去!
暈厥後,女患者意識喪失,出現低血壓休克,醫生搶救中,患者丈夫大叫:姓李的!我老婆出事你要負責!
一小時後,女患者脫離危險,李主任和家屬交代病情,患者丈夫:李四!我老婆進醫院時好好的,現在差點死掉,你要給我個說法!
第四天,女患者病情平穩,患者丈夫:李醫生,不好意思,我前兩天太著急了。
第十天,患者出院,患者丈夫:李主任,這次多虧您了,我們下次什麼時候來複診?
幾天之內,家屬對醫生的稱呼從李主任到李醫生到李四再到姓李的。
然後又是幾天之內,再從姓李的又回到李主任,一切都顯得那麼的自然。
Dr老爸的育兒經:
北方多叫「大夫」,南方多叫「醫生」,也有很多叫「老師」的。
然後,說下我們這裡一個比較奇葩的風俗吧
我是兒科醫生,看小孩子的病。
我們這裡的老人,有時會按照老規矩來,特別是農村的老人,在教孩子叫人的時候,不能把別人的輩分叫低了。
舉個例子吧,如果是爸爸媽媽帶娃出門,看到一個年輕小夥子,會讓孩子稱呼他「叔叔」,而不是「哥哥」,否則顯得對別人不尊重。
問題是,如果是爺爺奶奶帶娃出門,看到我,就會教孩子叫我「爺爺」。
知道了吧,我的內心有多麼崩潰。。。
更加崩潰的,是美女醫生們。。。
陪你長大:
我覺得叫啥都行,無所謂了,一個稱呼罷了。
本科實習和研究生期間,從行政到臨床到後勤,一律稱呼:老師。對我導師也是喊老師,不讓喊主任。有的時候看到電視劇喊教授,覺得那只是生活在電視劇了,生活工作中不大常見。
每個醫學生對老師這個詞都很親切,因為每個人都是見習實習的過來人,工作之後對待年資比自己高的或者年齡大的也喜歡叫老師,一般這些人都會對自己很友好,甚至心情好了還能點撥幾下,受益匪淺。
去年我因為頸椎病回省中醫看病,找的是當年我比較崇拜的一個老師,掛號排隊之後,我想喊的是:主任好,結果喊出來的是:老師好。老師突然抬起頭,看了看我:咱學校的?我趕緊報上畢業年份和導師,又說起他得意的門徒和我同屆,老師感慨幾句時光易逝和工作不易,進入正題,討論幾句病情,開了核磁,CT和平片,核磁需要排隊,第二天出結果,就是說我第二天還要再來一次醫院。旁邊一個研究生負責下醫囑,悄悄和我說了句:師姐,去東院做吧,不用排隊,今天就能拿結果。我太感動了,素未謀面的小師弟。老師好像聽見了,回頭看看我:下午能出的話就給他(小師弟)打電話,過來找我。超級溫暖的一件小事,給我提供巨大便利,畢竟向單位請假也很不容易。
可惜後來病情加重,老師出差好長時間,就去齊魯和省立都看了。最後在省立做手術。第一次見到主任,我和我老公喊的也是:老師,主任看了我倆一眼:哪個學校?我和我老公自報家門後,正襟危坐的主任就往椅背一靠,露出神秘的微笑:說說吧,怎麼考慮的 ?我一婦產科醫生,我哪知道。我老公匯報了我治療情況。主任聽著,問了一句:卡馬西平誰讓吃的?我老公說他自己。主任點評開始了:這個藥用的好,改善心境,同時緩解疼痛,它的作用機理很簡單……。我們和他的研究生一起聽主任講各種止痛藥物的區別,就差做筆記了。最後一句:你覺得有手術指徵嗎?我思前想後,很沒底氣的說:疼痛症狀算不算?他沒有回答我,直接轉向他的學生,開啟了臨床帶教模式,多麼熟悉的場景,只是換了角色。最後住院手術很順利。他的學生還和我分享了枕頭和頸椎曲度相關性的專業看法。
一句:老師,拉近了所有醫學生的關係,醫生上,有時候很難說誰是誰的老師,誰是誰的學生,每一個努力的醫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大家互相學習,互為老師。指引過自己的人,都是自己永遠的老師。
你更喜歡被患者稱呼為什麼?在下方留言板說一說吧~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