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自蒙古族的「猛士」蒙克-巴特爾,他傳奇的籃球生涯就像他名字所形容的一樣,「蒙克」即代表永恆,「巴特爾」則代表英雄,作為內蒙古至今最為傑出的籃球運動員,草原雄鷹曾在中國籃壇展翅翱翔。巴特爾曾與姚明、王治郅並稱中國籃球三大「移動長城」,他們代表了中國男籃曾經的輝煌時光。巴特爾曾經兩度效力於CBA聯賽,並成為中國第一個在美職籃首發打球的運動員。在效力於CBA期間,巴特爾在2008-2011年間曾連續三個賽季獲得了常規賽MVP稱號,成為了CBA史上最成功的運動員之一。
職業生涯履歷:
1988年進入北京青年男子籃球隊
1991年8月,進入北京男子籃球隊,與單濤組成濤巴組合
1993年10月首次進入國家男子籃球隊,教練蔣興權
1995年1月首次入選CBA全明星隊,
2001年,巴特爾以自由球員籤約的形式加盟美職籃丹佛掘金隊
2002年加盟聖安東尼奧馬刺隊,
2003年6月,隨馬刺隊奪得總冠軍,之後的幾年巴特爾輾轉加盟猛龍,魔術尼克斯。
2007-2008賽季,代表新疆隊徵戰CBA,並在常規賽階段取得了第2名的成績
2008-2011賽季,率領新疆廣匯隊連續三年打入CBA總決賽,最終廣匯隊都只獲得亞軍
2009年10月代表山東男籃徵戰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獲得亞軍
2013年,巴特爾加盟NBL陝西隊
2015年,巴特爾宣布退役。
結緣北京隊快速成長 開啟首鋼巴特爾時代
雖然巴特爾是內蒙古人,但是由於內蒙古在1986年調整了全運會戰略,體委解散了「三大球」,於是當時11歲的巴特爾被推薦給了北京籃球隊。
在來到北京之前巴特爾就已經在內蒙古展現了他對籃球的濃厚興趣和驚人的天賦(據說大巴還不到13歲,身高就已經達到1米90),於是剛到北京隊球隊就把他當做球隊未來的中鋒重點培養。此後基本上只要有訓練,就會有一個人專門帶他,對他進行特殊指導。北京隊根據巴特爾塊頭大,而且比較靈活的特點,為他量身定製了訓練計劃,因此巴特爾在來到北京隊後開始快速成長。
籃球水平突飛猛進的巴特爾在1990年就進入了北京一隊,同年還入選了國青隊。到了1992年,17歲的巴特爾就隨中國隊徵戰亞洲青年錦標賽,拿到了第一個大賽的冠軍。到了1993年巴特爾便首次入選蔣興權執教的國家隊。
1995年中國男子籃球頂級聯賽正式更名CBA,也稱為CBA元年。代表北京隊出戰聯賽的巴特爾也正式迎來了他的第一個賽季。擁有巴特爾的北京隊,很快就成為了CBA當中的一支勁旅。當時巴特爾同北京隊的單濤二人組成了國內歷史上第一對「雙塔」組合,在1995年CBA元年,「雙塔組合」當季幫助北京隊取得了聯賽首季的第三名。在這首個賽季就拿到了17.4分+11.3板的場均兩雙。此後兩個賽季,隨著單濤狀態的下滑,北京隊基本依靠巴特爾一人支撐,但是巴特爾漸入佳境的表現即使讓他單核帶隊也能夠不落下風,在第二個賽季大巴的場均分就達到了20+,著實「出道即巔峰」。
巴特爾在北京的這一段時間裡,帶領球隊的戰績實現了穩中有升,1996年,北京隊獲得聯賽第三名、1997年獲得聯賽第九名、1998年獲得聯賽第四名,同時巴特爾獲聯賽籃板王稱號、1999年獲得聯賽第七名、2000年獲得聯賽第五名。到了2001年大巴幾乎所向披靡,幫助北京隊再次獲得聯賽第四名。
登陸美職籃國內第二人 留洋之路曲折艱辛
2002年2月底巴特爾在同美職籃丹佛掘金隊籤約後便立即動身前往美國,他趕上了半個賽季的比賽。巴特爾在自己的第二場美職籃比賽中就獲得了首發,也成為第一位在美職籃首發的中國球員。同年的3月3日,大約有2億觀眾中國觀眾觀看了他所效力的掘金隊和王治郅所效力的小牛隊比賽的現場直播。效力掘金期間,巴特爾得到了28次出場機會,其中15次首發,場均出場達到了15.1分鐘,巴特爾在首發的比賽中場均得分和籃板球更是達到了6.4分和4.6個籃板。雖然在美職籃巴特爾有著一個不錯的開端,但是遺憾的是在掘金的這個賽季成為了巴特爾整個美職籃生涯的巔峰,這個賽季巴特爾場均上場15.1分鐘,有5.6分,3.6個籃板和0.8次助攻的數據入帳,此後巴特爾再沒打出過這樣的數據。
2003年巴特爾被交換到聖安東尼奧馬刺隊,但是整個賽季飽受傷病困擾,上場機會並不多,不過仍隨隊奪得2002-2003賽季的美職籃總冠軍,成為第一個拿到這一殊榮的中國球員。在馬刺期間,巴特爾的場均上場時間降至3.8分鐘,僅有場均4.4分和0.8個籃板入帳。
2003年7月,巴特爾籤約猛龍,2004年1月3日被猛龍交換至奧蘭多魔術,僅僅3天後就被魔術棄用。2004年的10月初,巴特爾又加盟了紐約尼克斯,不過僅僅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巴特爾再次被尼克斯棄用,這也宣告著巴特爾的美職籃生涯正式結束。
巴特爾在美國的這一段經歷,可以說是成功的,也是充滿開創性的,但同時也可以說是充滿曲折的、失敗的。巴特爾的成功是代表性的成功,他開創了中國人在美職籃的種種先河,如果不是因為轉會馬刺隊後遭遇的傷病,或許巴特爾的美職籃生涯可以更加地出彩,當時馬刺隊主教練波波維奇也曾給予過巴特爾很高的評價:「我們認為他屬於那種價值和作用被嚴重低估的球員,每個人都知道他。」
只可惜,命運是不可預測的,巴特爾最終未能在美職籃兌現自己的天賦。
加盟新疆煥發第二春 連取MVP唯缺總冠軍
如果說巴特爾個人實力的巔峰是在北京隊時期顯露的,那麼屬於他的榮譽巔峰則要數新疆時期。
2007年,巴特爾在回歸CBA兩年後首次披上了新疆隊的戰袍。巴特爾的加盟對於新疆隊來說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新疆隊在奪冠之路上的一塊重要拼圖。
在加盟新疆的第一個賽季,巴特爾就出戰了30場,場均得到17.4分13.9個籃板以及4.6次助攻,投籃命中率達到61%,其中籃板、助攻數以及命中率均是職業生涯新高,並在常規賽階段取得了第2名的好成績。此後的三個賽季,巴特爾幫助連續三年打入總決賽,上演疆粵爭霸的好戲,在這期間巴特爾不但連年入選全明星陣容,同時還連續三個賽季當選常規賽MVP。
很多人的疑問在於,為什麼已過巔峰期的巴特爾能夠在新疆打出如此的統治力?答案是巴特爾並不是一個只會用身體打球的球員。新疆時期的巴特爾因為年歲漸大,打法有所改變,內線硬吃變得罕見,更大的作用是成為一個掌控球隊攻防節奏的組織型中鋒。反映到數據上最明顯的就是得分和進攻籃板的大幅降低。不過沒有人能質疑巴特爾在新疆隊的中流砥柱作用,那時,新疆隊員經常說:「大巴在場上,站著不動,我們心裡都有底。」
來到新疆隊,巴特爾搖身一變,從之前的兩雙狂人,徹底轉變成了一個組織中鋒。在2011-2012賽季,巴特爾在新疆客場對北京的比賽中曾拿下過16次助攻,並且在退役後以1623次助攻位列CBA歷史上助攻榜第四位,排在他前面的三人都是CBA歷史上知名的後衛球員,巴特爾傳球的技術超過了很多國手後衛,用已臻化境來形容都毫不為過。至此,誰是CBA最好的組織中鋒,無需多言,
但是新疆隊的經歷對巴特爾來說既是榮耀,同樣也是遺憾,因為連續獲得MVP的三年也是巴特爾距離CBA總冠軍最近的三年,但是他們這三年的對手偏偏是強大到無法撼動的廣東隊,除了巴特爾這個位置以外,廣東隊在所有的位置上都要比新疆隊強上一截。這也讓巴特爾最終難逃有心無力的境地,最終與總冠軍失之交臂。
2013年巴特爾離開CBA短暫效力於NBL聯盟,2015年巴特爾宣布退役,結束了他的籃球生涯,不過退役只有的大巴仍然活躍在籃球圈,他現在已經是內蒙古籃協的主席,繼續為中國籃球發光發熱,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