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投資者的維權,面對監管的壓力,面對市場的質疑,四川信託終於發布了致投資者的一封道歉信。內容如圖:
可是通讀整篇道歉信,對不起,我沒有感受到一絲的誠意。
一.關於信託違約原因
在這封道歉信中,四川信託將項目違約的原因歸咎於經濟下行、新冠疫情的影響和TOT產品的發行。對於自身的問題,一個字都不提。事實真的是如此麼?
信託項目的違約,的確跟整個大環境是分不開的,自2018年《資管新規》打破剛兌和去槓桿以來,很多企業經營受到影響,在加上再融資收緊。所以出現了部分企業經營不善,導致各類非標融資出現違約甚至是暴雷。信託也不例外,來自信託業協會的數據顯示:信託資產目前高達6000多億,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過去兩年所形成的。
但是僅僅甩鍋給宏觀,是有失偏頗的;顯然宏觀和疫情因素絕不是川信問題的主要因素。四川信託今天出現的大面積違約,尤其是TOT項目的違約與外部環境有關係,但更多是自身原因。是川信自身的違法行為,導致了今天的局面。
這是監管已經明確定性的事情,但是道歉信中川信卻對於自身的問題隻字不提。這樣的道歉哪有什麼誠意可言?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正是出於對於川信和信託牌照的信任,才選擇了四川信託。
結果呢?投資者的損失慘重,一聲對不起就完事了?不存在的!
二.關於處置措施
面對龐大的逾期的處置,川信僅僅給出了簡單的一些措施和說明。
對於不能按期分配的項目,川信將給予延期;併力爭通過一年的時間來進行回收和分配,此外就是所熟知的變賣宏信證券股權和川信大廈,以及引入戰略投資者了。
實際上呢,這些遠遠不夠。的確,讓川信現在就拿出解決方案是不太現實,但是至少應該公布違約項目和違約金額吧。川信這麼多TOT項目均出現違約,這些資金投向難道川信會不知道?非要等到監管公布麼?這跟安信信託有什麼區別?
而且關於川信的處置情況,川信手裡的牌其實很少。記得監事會主席孔偉文說過,川信現在已經沒什麼錢了,連川信大廈都被抵押出去了。一家公司連自家辦公樓都抵押出去的信託公司,說明其資金已經到了極度緊張的局面。況且從6.24會議紀要來看,川信大廈目前無人接收,即使有購買者還要先解押才能擁有這棟大樓。
不過川信對於逾期項目的處置措施,才是市場最為關注的;可是川信卻輕描淡寫,絲毫看不見具體的措施,都是之前的一些套話。但是卻把最大的篇幅,用於講述用於一些毫無關聯的東西。
川信自稱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維護投資者的資金安全,堅守誠信是四川信託的生命。實際上呢?這不是啪啪打臉麼?這樣的機構談什麼誠信,談什麼有責任,有能力?信心何在?
投資者眼睛,自然雪亮!
三.看看別人家的信託公司
無獨有偶,最近的百億信託黃金詐騙案可謂是引爆市場,對於出事的信託公司而言。有些信託一時間發布了最新消息,並發布了道歉信和說明,大致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具體內容這裡不再展開,僅僅以公司的宣傳就看得出兩家信託公司之間的區別:
可以看到,在四川信託的官方網站上,道歉的位置非常不顯眼,不下託根本看不見信息。可以東莞信託呢,在官網首頁以十分醒目的方式呈現這封說明,而且全屏滾動
誰是認真負責,誰在敷衍了事,差別一目了然。
拿不出真正的態度和切實有力的措施,川信如何立信於行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