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1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裡
蘇州與上海
始終維持著一衣帶水的「親密關係」
從位於蘇州相城的高鐵北站出發
最快23分鐘路程的上海
與我們腳下這片土地
有著相似的歷史脈絡和文化傳承
相城作為長三角地區
最具發展活力的區域之一
在建區以來的近二十年裡
逐步展現自己的潛力和爆發力
為蘇州,也為上海
帶了諸多驚喜和可能性
「風從海上來」系列活動
是相城區在建區二十周年即將到來之際,積極響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全面融入大上海的時代背景下,由相城區委宣傳部、相城區文體和旅遊局以及相城區文聯聯合主辦的一次蘇滬兩地文化交流活動。
活動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影視、文學、繪畫、音樂等綜合文藝作品的賞析,特邀來自蘇州、上海兩地各領域的藝術家、學者進行深度交流、探討,從而帶領兩地文藝愛好者一同欣賞江南文化藝術的瑰麗,讀懂文化的發展脈絡,在精神文明建設上增進彼此的認同感和親切感,促進情感建設和文化思想互融互通。
存在與虛無 文化對談
昨天(12月25日)
一場以「存在與虛無」為主題的文化對談
在相城區馮夢龍書院舉行
這也是相城區「風從海上來」文化藝術
交流互通系列的首場活動
本次活動邀請了著名文學批評家、作家、《上海文化》雜誌主編吳亮,當代藝術家洪磊,蘇州市文聯副主席、《蘇州雜誌》主編、著名詩人小海,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蘇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陳霖共同探討《不存在的信札》這本小說的創作意圖和創作方式,以「信札」這一私密的物件在公共空間討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風從海上來」系列活動
將在12月陸續上線
包含文學、藝術、影視等
多方面的欣賞交流
香橙君今天帶你劇透一波,走著!
↓↓↓
—— 01 ——
相遇美好 城就美好
——文旅新年音樂會(首場)
首場嘉賓:吉他演奏家管滄、魏子嘯、林幻奇(上海)
時間:2020年12月30日
地點: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
更多場次將在相城更多地標上演,敬請期待~
—— 02 ——
非遺締造非凡
——海派旗袍經典旗遇記
嘉賓:旗袍收藏家金毅
相城非物質文化遺產(旗袍)代表性傳承人陸國英
時間:2020年12月
地點:望亭
—— 03 ——
日常的美好
——滬相水墨畫家邀請展
參展藝術家:
陳如冬、崔彤(上海)、李知彌(上海)、易都、張小芹
展覽時間: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5日
展覽地點:太平書香小院
開幕時間:2021年1月8日(擬)
—— 04 ——
黎小鋒、賈愷紀錄片《遊神考》
觀摩研討會
嘉賓:小海、車前子、楊明、杜志紅、蘇眉、邢強、陳蕾、高琪、杜丹、曾飛鳴、李德武、鄭文斌、蘇野、張文娟、周淑紅、黎小鋒、賈愷
主持人:陳霖
時間:2021年1月5日下午1:30-5:00
(1:30-3:00觀片,3:00—5:00研討)
地點:相城區文藝之家
主辦:相城區作家協會
學術支持:蘇州大學傳媒學院城市公共藝術傳播研究團隊
- 相城,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從古至今,上海、相城兩地
文緣相承、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融
為進一步對接上海
深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推動文體旅資源互通融合
相城正積極搭建平臺、集聚資源
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共創美好未來
非遺作品「巧生爐」在滬展現「相城匠心」
近日,來自相城的非遺作品巧生爐「和諧燻爐」,作為中國經典工藝的7種當代面貌之一,亮相位於上海中心的《新浪潮——寶庫匠心年度特展 中國工藝新浪潮》展覽。
作品以與眾不同的創意,精湛絕倫的工藝,讓傳統工藝跟上時代步伐,融入現代生活,既展現了蘇式工藝的匠心魅力,也為推動長三角文化融合貢獻了「相城力量」。
一出「好戲」,唱遍長三角
此前,相城經開區還聯合長三角曲藝聯盟、長三角戲劇聯盟、上海市曲藝家協會、上海市戲劇家協會等長三角「三省一市」戲曲家協會、曲藝家協會,共同主辦了為期一周的2020首屆長三角戲曲·曲藝文化藝術周暨中日地方文化藝術交流活動。
活動充分展現了長三角地區地方戲曲、曲藝文化的豐富性,有力打響了「經開有戲」特色文化品牌。
99玩一城、悠遊長三角
今年相城區還成為蘇州第一個加入長三角PASS卡體系的區域,有效聯動上海和長三角17個城市,對長三角客群引流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相城區在促進長三角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一項重要文旅便民措施。
長三角PASS旅遊年卡——「99玩一城、悠遊長三角」產品,首批包含17個長三角城市的200多個景區,方便各地的市民遊客和來華參加進博會的海外遊客在長三角區域內實現「串門」遊。
近年來
面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浪潮
相城著眼國家戰略體系
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提速加碼接軌上海、融入上海
在文旅方面,探索對外合作新模式
「滬蘇同城化」
相城,奮鬥再出發!
相城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素材來源:相城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
採編:黃梅、焦玲、潘喆彬
原標題:《風從海上來,相遇在相城!更有精彩劇透…》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