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直播帶貨行業前景怎麼樣?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2020-12-14 小兔說科技

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帶貨,實際上都是流量的變現手段,通過直播或者短視頻積累大量的粉絲,也就是所謂的流量,當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會有商家主動聯繫要求合作,這就是將流量變現的最主要途徑,看現在的短視頻造就的網紅,基本都在接廣告合作帶貨。

網絡帶貨最近非常火爆,近年來有大量的人員在進行網絡帶貨這一行業。隨著網絡的發展,大家也都慢慢喜歡上網購。但是一直苦於買不到性價比高的東西,後來就出現了網絡帶貨。大家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經常觀看的主播的,有些大主播例如李佳琦和薇婭,一場直播銷量破千萬。帶來的利益也是很大的,所以大家也都想要分一杯羹。只要網購不涼,那麼網絡帶貨就會一直火下去。

既然直播現在那麼火,包括一些短視頻,自媒體,這已經是一個趨勢!但是,網際網路直播也只是一個工具,它不是服裝,相反它是拓展服裝銷售,銷量一個非常高效,新晉級的工具。

網際網路上有句話,網際網路為這個時代的很多行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網際網路,直播為服裝大環境帶來了不少衝擊,但是卻對少數人帶來了機遇,很多服裝實體,服裝批發,服裝庫存的老闆要麼自己幹直播,要麼請人搞直播,要麼和直播團隊合作,他們負責直播賣貨,庫存批發商負責提供倉庫,提供貨源。

既然一些人這樣做,做得風生水起。一些以前做實體差不多死去活來的小白,通過直播,短視頻屌絲逆襲,那麼對於有這個困擾的實體店主同樣也可以考慮運用直播,短視頻來進行轉型或者是線上線下同時進行。

與其整天抱怨直播對實體的衝擊,唉聲嘆氣,還不如利用業餘時間,學習研究直播短視頻,拓展更多渠道。單一將意味著淘汰,兼容多功能才能佔領市場!

從原理上說,5G時代已經來臨,人與人,社會與社會,個體與群體之間的連接方式已經發生質的變化。從現象上說,各種以前的網絡大咖都已經開始直播帶貨。說前景的話,誰也難定奪,因為世界變化太快,一個個新生事物湧現出來,取代和改變原有的規則。我們只能順勢而為,抓住機會。

自己在做直播帶貨之前,你需要對自己要有足夠充分的認知,做好市場調查。比如是自己單打獨鬥,還是有團隊一起運作?直播的貨源是否充足等等。

只要想做好一件事,無論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只要你去執行,勤奮做,努力幹,就來得及,也有前途。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現在直播帶貨,還能不能暴富?
    直播帶貨,確實火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戰場了,畢竟市場蛋糕真的很大,僅今年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就超過1000萬場,平均每天5萬多場,2020年電商直播整體規模將突破萬億元,2021年能達到將近2萬億。
  • 從人/貨/場維度,解析「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上一篇文章,《「直播帶貨」到底還能火多久?(附「淘寶直播」平臺體驗分析)》,從宏觀角度解讀了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經過將近1個月的時間,本篇文章就重點從人-貨-場三個維度以具體的例子還解讀和分析,直播帶貨這個2020年最大的風口方向,還會持續火多久。
  • 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未來趨勢會怎樣?
    從2019年下半年,李佳琦賣口紅、辛有志結婚花費五千萬請43位明星,「直播」這把火一經點燃,全網都在問「直播是不是未來的營銷趨勢」「直播會不會顛覆營銷」。 2020年伊始,新冠病毒未打招呼直接殺進人類生活,各行業措手不及,疫情之下帶來的出行不便,更是給「直播」添油加柴,這把火,越燒越旺。
  • 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我們用數據說話
    直播電商2016年出現,2019年至今正處於爆發期,去年雙11淘寶成交額2600億,其中有十分之一來自直播帶貨,2020成交額是3700億,直播帶貨佔到了六分之一的比例。直播帶貨已經成為線上購物的主流形式。 l 直播電商與傳統電商對比
  • 緊日子與直播帶貨,李佳琦和薇婭還能火多久?
    緊日子與直播帶貨,李佳琦和薇婭還能火多久?        來源: 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陳安慶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侵襲神州大地,給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帶了巨大衝擊。實體經濟遇冷,卻令無接觸式的電商經濟異常火爆,2020年被甚至稱為行業直播新元年。
  • 如日中天的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莫過於因為疫情被再度發展的直播帶貨。 從可查證的數據來看,2019年在線直播用戶達5.04億,預計2020年達到5.26億。 從企業家到個人、從央視主播到地方市長,直播的大門越開越大,任何人都通行無阻。
  • 2020年直播帶貨依然很火!
    覽潮網1月16日訊 (記者 唐剛)中消協網站近日發布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直播帶貨』中的消費問題頻現」成為年度消費維權熱點之一。而2019年又是網紅經濟元年,網紅直播帶貨火爆了整個2019年。2020年其勢頭絲毫不減。
  • 2020年直播帶貨依然很火
    覽潮網1月16日訊 (記者 唐剛)中消協網站近日發布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其中,「『直播帶貨』中的消費問題頻現」成為年度消費維權熱點之一。而2019年又是網紅經濟元年,網紅直播帶貨火爆了整個2019年。2020年其勢頭絲毫不減。
  • 直播帶貨的未來的發展趨勢怎麼樣?
    就目前來看,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種成熟且火爆的內容電商形式。頭部主播例如李佳琦、薇婭、辛巴等人在不斷的刷新帶貨銷售額,不少明星、公眾人物也紛紛加入了直播帶貨行列當中,然而,直播帶貨行業引發的爭議同樣不小,在不少人看好行業前景的同時,也有人對該行業持消極看法。那麼,如今愈演愈烈的直播帶貨行業在未來的發展趨勢究竟怎麼樣呢?
  • 2020,直播帶貨還會火多久?
    圖片來自於網絡大家都知道網紅直播帶貨的收益是非常驚人的!而且很多網紅直播帶貨都是明碼標價,直播的娛樂性質慢慢轉化為經濟效應。有些網紅一個月的收入堪比中小企業一年的收入!!其實嚴格來說,直播帶貨從剛剛開始到現在也不過僅僅兩年的時間!
  • 湖南縣長直播帶貨火了,帶出了什麼
    縣長直播帶貨火了,能火多久?又帶出了什麼?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縣長或副縣長、電商平臺負責人及其業內人士。  縣長賣力吆喝,網友點讚買單  4月3日,春雨如酥,湘陰縣萬畝連片的油菜田半花半籽,黃衣漸換成綠裳。通過手機屏幕,十幾萬網友在湘陰縣縣長李鎮江、副縣長方臘初的帶領下,似乎聞到了春天田野的氣息。
  • 主持人劉婧:直播帶貨前景可期 創新創業大有可為
    ,直播帶貨還有哪些新機會?近日,由中國傳媒大學創新創業中心主辦的創業下午茶節目首期——以當下熱點直播帶貨為主題的論壇在線上開啟。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英國深造歸國的劉婧作為此次論壇的主持人,也分享了其關於直播帶貨的新認識。「創業下午茶系列活動希望能夠就當下的雙創領域的熱點話題進行探討,從而給予創業者一些啟發。」
  • 直播帶貨頻繁翻車迎來監管 行業如何長足發展?
    原標題:直播帶貨關係民生 頻繁翻車迎來監管  2020年直播帶貨全面爆發後進入冷靜期  ● 2020年,幾乎重大的民生問題都和新冠肺炎疫情息息相關,它滲透到人們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而直播帶貨的盛行即是影響最為深遠的觸動之一  ● 直播帶貨要想像電商一樣成為成熟
  • 直播帶貨 帶火消費
    鄭佔波吉時雨攝□本報記者欒姍從最開始的公益直播帶動奉獻愛心,再到農產品直播助推扶貧,直至百業直播帶火消費,直播已成為新的零售和流量入口。今年以來,疫情催生「無接觸購物」,讓直播帶貨更為火爆。受「直播達人」帶貨現象的影響,一批線下實體經濟的相關人員也相繼擁入直播間,搖身一變成為新晉主播。一個共識毋庸置疑: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撬動市場回暖的「硬核」操作。
  • 明星帶貨頻繁「翻車」,還能看好直播行業嗎
    要問2020年電商界的行業熱詞,那麼直播帶貨一定是那個最火爆的詞。雙十一期間,薇婭直播間銷售額53.2億元,李佳琦直播間銷售額38.7億元。直播帶貨就像一個新鮮出爐的蛋糕,各路人馬紛紛加入了瓜分蛋糕的隊伍中,各大明星也逐漸開始直播帶貨。
  • 全國首個直播帶貨規範7月施行 2020年網絡直播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原標題:全國首個直播帶貨規範7月施行 2020年網絡直播行業發展前景分析(附產業鏈)   日前,
  • 直播帶貨的比賽剛開始
    後疫情時代消費復甦靠直播,脫貧助農靠直播,明星企業家們降維直播帶貨做網紅。直播帶貨顛覆了人們對消費的概念。2020年3月,羅永浩以6000萬價位籤約抖音做直播,不到一年就還債4個億;薇婭在雙十一預售開始前一周(10月19日-10月25日)直播銷售額為67億,李佳琦也攬下61億,兩人的GMV讓無數上市公司汗顏。
  • 千馬直播——直播帶貨為什麼能成為20年度十大流行詞之一?
    作為2020突然爆火的行業事件,直播帶貨的爆火讓受疫情影響的全國人民享受到了新的娛樂方式與購物方式,不少囤貨過多的農副產品銷售點通過直播帶貨將產品帶到了更多的地方。……而直播帶貨的興起也讓中國的形象更加強大。
  •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 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薇婭是怎麼在淘寶直播帶貨的呢?很多人可能對淘寶直播帶貨有點陌生,淘寶直播帶貨今年十分的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如何淘寶直播帶貨介 淘寶直播帶貨是什麼意思,如何淘寶直播帶貨
  • 直播帶貨行業網絡關注度分析報告
    2020年以來,網絡直播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直播帶貨模式成為企業的「標配」。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電商直播市場規模達4338億元,預計2020年行業總規模還將繼續擴大,有望達到9610億元。微熱點大數據研究院推出《直播帶貨行業網絡關注度分析報告》,以2020年6月1日至6月30日為分析時段,在傳播大數據視角下對近期直播帶貨行業市場規模及現狀、直播帶貨網絡傳播數據、直播平臺、主播、用戶畫像、頭部主播分別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