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只有一種刻意悲傷的感覺。
我實在是不明白男女主角怎麼愛上對方的,女主是因為男主知道了自己童年的經歷然後讓她安心地洗了一次澡而愛上他的?或許勉強說的通。但是男主從知道女主是抑鬱症之後態度轉了一百八十度,僅僅是因為抑鬱症?那我不如理解為同情,可是同情並不是愛情啊,就連因為女主清純可愛而喜歡上她這個理由都比因為抑鬱症更可靠吧!就有點像是小時候特別喜歡用交換秘密來收穫一份友情,讓別人知道了你有脆弱的可憐的一面,OK那你們兩個就綁定了。實在是離譜。
女主的原生家庭讓她覺得有人關心她在意她的快樂與否就是愛,但這是因為你高興他才能活啊!
男主和女主的綁定也是偶像劇一貫的歡喜冤家加誤會,十幾天虛假戀情迅速發展都去人家家裡了還亂翻東西,其實當時他倆真的沒到可以翻查對方手機對方筆記的親密情侶程度。
不多的亮點在王彥霖身上。喜劇效果和我的眼淚就是他一個人承包的。他和男主在隧道裡的擁抱道別讓我終於不爭氣地掉了眼淚,男主推不開門他去幫兄弟,其實他只要推開就好,站在門口目送兄弟離開然後自己回到星球長命百歲。而不是說好了成長說好了獨立,最後還要讓尉遲童給他幫忙。
按照最後男主大概是起死回生的劇情來看,前面很多劇情又禁不住推敲。就比如尉遲童說好大一顆粉鑽的時候旁邊那麼多人聽見了肯定也中了法術,他們記錄下來不也是被求婚的女人一個人嗎?說不定哪天尉遲童就也和誰綁定了。
還有就是電影的結局讓我迷惑啦。如果男主死了,我真的要氣死。女主的抑鬱症會更嚴重,比之前需要電擊治療還要嚴重,從前是需要遠離壓力源通過電擊療法什麼的就還可能痊癒,並且以為愛的人已經回去自己的星球,所謂的絕望中的希望,痛苦的幸福。現在壓力源就是她耽誤了男主並且親手害死了他,沒什麼能寬慰自己的。
女主在一次直播裡說到抑鬱症還挺打動我的,但這條線在電影中實在是太單薄了。大家沉浸在不知道結果的愛情裡也不會非常認真的思考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