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想晚年過得好?有些東西要看緊,在自己手裡最靠譜

2020-12-18 好孕

文\好孕姐

生兒育女,一輩子含辛茹苦,到頭來還要擔心晚年會不會過得如意?我想很多的父母,都會思考這個問題。並不是父母老了事兒就多了,是做子女的沒有給父母足夠的安全感,現在子女不孝順的例子也有很多。如果晚年要想過得好,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看好自己的東西。

劉大爺和自己老伴一輩子生活儉樸,有點好吃的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吃,都給了孩子們。年輕的時候,更是拼命幹活只為供養家中三個孩子。大兒子和二兒子學習都好,都供養到上大學,小女兒供養到高中畢業。本以為供養完孩子的學業,以後就可以減輕點負擔了。

殊不知,孩子個個白眼狼,大兒子和二兒子工作之後,每次回家都會順走點錢回去。一個說自己創業沒錢,一個說工資養不活老婆孩子。小女兒知道哥哥們的所作所為之後,覺得自己不要錢就太傻了,所以每次只要回家,就一定會張口要錢花。

劉大爺和老伴一輩子沒出去過,靠著在家做苦力和種地賺取血汗錢。自己省吃儉用攢些錢準備養老用,卻被家裡三個孩子搜颳得乾乾淨淨。劉大爺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把賺的錢藏到了破書裡夾著,卻還是被大兒子偷拿完了。劉大爺哭都沒處哭,畢竟家醜不能和別人講。

像劉大爺和老伴省吃儉用供養孩子的例子不少,偷拿老人養老錢的子女在農村比較常見。主要是因為孩子多,會導致相互跟風。他們老大帶頭要錢,沒有樹立好榜樣,弟弟妹妹自然也會跟著做。而劉大爺忙於掙錢,小時候疏忽了對孩子的管教。

△ 老了想要過得好,這幾樣東西不要給子女,父母要看緊

① 養老錢

不管父母有多愛子女,多心疼子女,也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養老錢。不要子女哭訴兩句就心軟了,把自己養老的錢就掏給孩子了。要記得,自己已經撫養他長大成人了,他們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了,不是兩三歲的孩子沒有掙錢能力。養老錢一定要存好,萬一發生緊急事情或者生病了都是立馬要用的,放在自己手裡最保險。

② 住宅

我鄰居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小宅子住,小兒子住父母的大宅子。因為一次吵架,小兒媳婦把兩老趕了出去。年邁的兩位父母在莊稼地裡搭棚住,我每次想到這個事情就覺得心酸,父母養孩子一輩子,最後卻無處可住。所以晚年要想過得舒心一定要看好自己的房子,無論發生什麼都不要讓步。

③ 信任

父母不要過於相信孩子,什麼事情都依靠在孩子身上,這樣的話你去失去主動權。很多事情儘管孩子做的不盡人意,你會無權反駁。也不要把一切都交到孩子的手裡,比如:家業,家產等一切貴重的東西,要學會握在自己手裡,不要提前給那麼早,這樣的話孩子不敢這麼放肆。

△ 子女在父母年老後,應該履行的義務:

① 陪伴

父母養大孩子這一路吃的苦,以後你做了父母之後也會明白的。父母年老之後都非常害怕孤獨的,有事沒事回去陪伴陪伴他們,他們也會很開心。有個詞叫做老小孩,就是說父母老了之後,就像是小孩一樣,我們要多陪他們,多哄著他們。

② 照顧

父母撫養孩子長大不容易,孩子要知恩圖報。父母年邁之後,不管工作生活有多忙碌,都要照顧父母。尤其是父母生病後,需要兒女出力的時候,一定不要推脫,要主動去照顧,不然會寒了父母了的心。

③ 贍養

贍養老人是孩子應該做的事情,不然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但是我覺得贍養老人應該靠自覺,畢竟這是養我們到大的父母,子女贍養他們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因為時間流逝得太快了。

相信大家都是孝順的子女,對待自己的父母都能做到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陪伴我們長大,等他們年齡大了就換我們陪伴,可好?對於年老的父母,還是要提醒一句:對於那些自私自利的子女,以上講的3種東西,千萬不要給子女,不然到時候自己晚年悽慘,哭都沒處哭。

【話題討論:你見過搜刮老人錢財、將老人趕出家門的子女嗎?你會照顧年老的父母,讓他們享受晚年嗎?】

相關焦點

  • 人到晚年,手裡要緊握這樣東西,弄丟了容易晚景悽涼
    人活一生,走過一路,曾經瘋狂過,愛過、恨過、哭過、笑過,最後都會老去。容顏的衰老,誰也控制不了,時光的流逝,誰都無法阻擋。人到晚年,想要生活幸福,就要學會為自己打算,手裡一定要緊緊握著這樣東西,才能避免自己的晚年生活悽涼。
  • 退休老人自述:到了晚年後錢放哪裡好,給兒子還是女兒,誰最靠譜
    導語很多人都認為老人到了晚年之後,對自己最有保障的東西那就是錢和身體。如果有了這兩樣那麼就不用擔心往年過得不好,保證晚年會過得很幸福,因為有了錢和好身體,做什麼都行,也不用擔心晚年沒有錢用,想去哪就去哪,但是自己的錢,應該放哪裡最安全?
  • 「人到晚年,過得辛苦」,看三個地方就夠了,基本錯不了
    時間如流水,不知不覺,很多人已經進入了人生的晚年。人到了晚年,有工作的人,已經退休,無事一生輕。沒有工作的老人,也開始過上屬於自己的晚年生活,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拼命奮鬥了。人到了晚年,辛苦了半輩子,餘生就要為自己多做打算。人人都想讓自己晚年過得有福,衣食無憂,兒女承歡膝下。但是在生活中,有多少老年人還在為生活打拼?
  • 老人要想晚年過得幸福,一定要在這三點自私
    少年夫妻,老來伴。老人應該對自己和老伴捨得些,對自己和老伴好點。老人要想晚年過得幸福,一定要在這三點自私些。第一條父母老了,孩子就大了,孩子就會離家出走,自己去創業,也會與父母分開,去過自己的小日子。而老人只有自己的老伴能一起相濡以沫,一起過日子,一起到老。父母不可能陪孩子到老,同樣孩子也不可能隨時都會出現在老人身邊,照顧好老人。我們應該對子女自私一點,不要把自己的房子和存款全部交給子女,而去指望子女對自己好點。其實只要自己久病床前,就不要指望子女一直孝順自己了。
  • 「我寧願自己過,也不願把這3樣東西交給子女」退休老人心酸抱怨
    人到了晚年,特別是老伴不在的時候,連一個商量的人都沒有。這個時候大部分老人都會將主權交給子女,可是有些東西一旦交出去,可能養老就會成為極大的問題。畢竟子女也有自己的生活,親人之間的相處也不全是幸福,還有一些小埋怨。
  • 有些事情就像手裡的沙子,抓的越緊,反而失去的越多
    有些事情就像手裡的沙子,抓的越緊,反而失去的越多1:在光芒萬丈之前,我們都要欣然接受眼下的難堪和不易,接受一個人的孤獨和偶爾的無助。不求與人攀比,但求超越自己…… 微不足道的我們,站在人群中始終看不到彼此 雨落本無聲,聽到的只是雲裡墮落的靈魂在嗚咽。5:你只是看起來很快樂,那些漆黑的夜晚,那些不敢哭出聲的日子,眼淚在眼眶打轉的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6:距離大概就是指,你知道我沒睡,我也知道你沒睡,看著彼此更新的消息,卻不能說上一句話。
  • 一位九旬老人的忠告:「晚年要想過得好,只需做好這4件事」
    在生活中,很多老年人都過得不幸福,而他們把這不幸福的原因都歸咎到自己子女身上,總是抱怨子女不孝順自己等,只要有不如意的事,都是子女的錯。其實,很多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有些事一巴掌拍不響,誰對誰錯也不好說。
  • 男人一輩子不結婚,晚年就會悽慘?這3個男人卻過得非常幸福
    導語: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人,跟對方沒有感情也要走進婚姻,理由是一個人太孤單。當婚姻過得滿目瘡痍時,他們寧可選擇隱忍和湊合,也不會選擇離婚,原因很簡單,就是怕老了沒人陪伴,日子會更加艱難。尤其有一些男人,特別害怕一輩子娶不上妻,晚年過得悽慘,但一些男人,一輩子沒結婚,晚年過得還非常幸福。孫先生:70歲年輕的時候,一直下煤窯掏煤,幹這個活想接觸女人太難,家人為了我的婚事特別著急,託人給介紹了兩個對象,我一個都沒看上,就這樣單身到現在。
  • 人到晚年,越有錢越要低調,低調才能安度晚年
    PART2、晚年越高調,越容易被親朋好友借錢趙江很喜歡吹大牛,晚年從外地回家養老後,他一直吹說他賺了多少錢,這些年在外面見識了什麼世面,又吃過多少好東西等等,把呆在家鄉的老夥計們說得一愣一愣的,有人說趙江吹牛,不過是個打工的,哪裡能賺那麼多錢?
  • 「晚年想過得好?竟是靠沒出息的子女」老人病床哽咽:明白太晚
    王老太年齡也大了,躺在病床上動不了,是一直沒上過學,長大之後嫁到隔壁村沒出息的女兒照顧的。王老太的兒子明明知道她生病,在病床上起不來。卻總推脫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回去。在王老太生病期間,兒子不曾回來看她一眼,全靠女兒盡心盡心的伺候。躺在病床上王老人醒悟道:晚年想要的過得好,沒想到最後竟是靠沒出息的女兒照顧。
  • 老了想和子女住?要有這3個思想準備,不然還是自己過吧!
    小兩口對我有了怨言,說什麼我不用心,看手機裡的小視頻都會,怎麼就孩子的作業搞不好?我就想著,每天這麼累死累活的伺候你們,不但不知道感恩,還強加我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心情特別不好。沒過幾天,我提出要回農村自己生活,他們死活不同意,兒子說:「你這樣回去了,旁邊的鄰居會怎麼看我?以為我把你攆回去的。」
  • 人到晚年,養老錢交給誰保管比較好?3位老人現身說法很殘酷!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基本上每個老人手裡都有點退休金,而對於這筆存款,有的老人選擇把它交給兒女保管,一來是為了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二來是希望自己老了以後能有個依靠,但是有些老人卻覺得兒女不靠譜,自己保管比較好。婆說婆有理,那麼對於這筆錢究竟應該由誰來保管比較好呢?我們不妨來聽聽這三位老人的選擇!
  •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人到五十手裡有這3樣東西,晚年幸福
    那麼今天就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四十補不惑五十知天命到了五十歲之後應該有什麼能讓我們的晚年生活過得很好吧。一、年輕時奮鬥的錢財正所謂這個時代很多的人都會戲稱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一樣,確實一個人到了晚年之後手裡沒有足夠的積蓄的話確實會過得十分艱難,要知道無論是什麼時候我們最應該做到的就是存錢。
  • 退休老人的自述:晚年只想自己一個人過,這些養老方式我不接受
    導語:都說養兒防老,人這一輩子忙忙碌碌養育子女就為了到了晚年子女能給自己養老,但是到了晚年子女的養老方式老人真的可以接受嗎?子女成家之後對於自己的父母就很少有時間去顧及被忽略的老人晚年過得很苦。她每次看我的眼神就是那種一臉嫌棄的感覺。我從外面回來想要坐在小沙發看電視,兒媳婦都要我先先擦一擦我的褲子才讓我坐每次我想要做飯給他們吃兒媳婦就說你的手洗乾淨了嗎?就想做菜,你做出來的東西能吃嗎?反正就是各種嫌棄我,什麼都不讓我碰,總覺得我是一個髒的東西孫子也不讓我碰,總說我身上有很多細菌。
  • 人過五十,慢慢老去的你,一定要學會富養自己
    暮然回首,人過五十,一縷白髮,一臉倦容,一絲憔悴,證明了漸漸老去的自己。世上最無情的就是時間,你再怎麼挽留,它也不會放慢自己的腳步。人過五十,既然上半生悄然逝去,在下半生就一定要好好善待自己,取悅自己,讓自己每天開心,不辜負餘生的每一天。很喜歡《心是一切溫柔的起點》中的一句話:「人都會老去,而我想漂亮地老去。」
  • 退休以後想過的舒心,要具備這些特質,如果你有那恭喜了
    生活裡,很多老人在孩子面前很卑微,要看孩子的臉色過日子。病了,孩子們不但不拿錢看病,還說一些傷人的話,生活過得很悲涼。生活裡,也有很多老人過得很愉快舒心,而這樣的老人,幾乎都有這2個特徵。如果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買了房,自己手裡就沒有錢了,心裡難免不安,若遇到什麼事,兒子為難,自己也無能為力,所以必須要留下養老錢。桂蘭說,看看那些過得悲慘的老人,大多太無私了,把一生所有都給了孩子,捨不得孩子吃苦,結果自己晚年卻要自食其果。養育兒女成長是父母的本分,願為兒女付出多是父母的情分。
  • 人到晚年,晚景能否安逸,看的是這三樣東西,而不是金錢
    當我們長大之後,上班也是為了賺錢,晚年的時候還是會因為柴米油鹽的事情絞盡腦汁,也會為了給兒女們省錢,而左右為難。所以人們總是覺得只要有錢,沒有什麼事情是大不了的,只要有錢,很多東西都不在話下。所以很多的人也覺得老人也要有錢,有了錢之後,老人會過得非常的幸福。
  • 人老之前,要守住以下「三樣東西」,以免老無所依
    人生難免起起伏伏,自然也擺脫不了生老病死的規律,所以就更應該為晚年生活著想,唯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能擁有更愜意的晚年生活。一個人老去之前,若總是只顧眼前,等老了以後再去考慮養老的問題,難免沒有了年輕時的精力,也失去了賺錢的機會。人老之前,要守住以下「三樣東西」,以免老無所依。
  • 晚年日子想要清閒,老人要學會給自己減負,想明白這幾件事是關鍵
    對老年人而言,晚年日子想要清閒,學會給自己減負是關鍵。看看身邊那些上了歲數,日子卻過得很滋潤的老年人,多半都是明白這個道理的。 前段時間大舅突然離世,對二舅打擊很大。大舅二舅倆老頭都很倔強,年輕的時候就要強,到老了也是不服輸。
  • 易經告誡:人到五十,要想餘生過得舒服,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
    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個循環規律的,從《易經》來分析,帶你認識這個規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很有趣,而且不僅僅是世界的規律,也是人生的規律,易經告誡:人到五十,要想後半生過得舒服,給自己留這4條「後路」。所以,人到了五十歲,一定要記得:「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想讓自己的後半生能過得舒服,就一定要給自己留一處自己的房子,即使是在農村的老房子,也是我們的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