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手了一個羅技G900,用著什麼都好,無線使用時間也有好幾天,比之前G700常備幾節5號電池是好多了。遺憾的是充電/數據線接口是micro-usb,雖然幾天才充一次,每次找這種遠古線極其不方便,用完收起來的話再用的時候找起來麻煩,插在充電器上又佔著茅坑,畢竟手邊除了這個,其他設備也用不上,能更新type-c的都已經更新了。
要是怕找不到線就插著線用,那就變有線滑鼠了。傳統行業的廠商總是在更新技術上慢一拍,就拿type-c接口的普及來說,從手機的820/821處理器起,經歷了835/845/855/865,這都多少個年頭了,至今大牌子的C口滑鼠都沒幾款。
當然還有更老的,我現在用的單反還是mini-usb接口,線都找不到早就放棄了數據線連電腦了。總之家裡只要有個別常用的設備接口非主流,使用起來是非常痛苦的,於是我就想法把滑鼠的接口換了。
羅技G900的拆解圖到處都有,就不上了,直接按教程拆下,就幾個螺絲還挺簡潔的。
直接拆到底板,把萬惡的micro-usb口吹了。剛開始以為大牌肯定是無鉛錫,結果溫度開高有點吹糊了,這種鋪銅少的板子散熱不好,300度很容易就下來了。
先上定義,typec座子我就截了一張我畫的pcb圖。要做到micro-usb到Type-c替換,幾個引腳要對應起來。
1、最基本的電源引腳,5V和GND肯定要接上的。
2、DP/DM數據腳,如果要保留插上數據線變成有線滑鼠功能,也得接上,如果就充電的話不接也行,畢竟無線滑鼠,有線模式用的時候少。
3、C口和傳統接口最大的區別就是通過CC引腳來區別主從模式。如果只用AC線,已經確定了電流方向,那CC引腳不管也行。如果想用現在手機電腦普及的C口、CC線和PD充電器,因為CC是雙向傳輸,所以CC引腳要5.1K下拉從設備取電,不然插上沒反應。
那麼完整版本就得接上VCC/GND,正反面的DP1/DP2/DM1/DM2,CC1/CC2下拉取電。
下面是畫的pcb圖
經過位置比對之後,電源引腳的位置和之前的線路有重合的地方,這樣不飛線最好,其他數據引腳當然就要飛了。
C座也得處理一下,固定腳和定位腳和原來的位置衝突,都得去掉。固定的任務就得交給鐵殼,所以要提前上一些錫,吹上去以後牢固。
可以看到左邊的地和右邊的5V正好在預留的焊盤上,上點錫拉一拉就行了。
解決完電源,然後就是數據引腳的飛線。
找到地的焊盤,單邊焊兩個5.1K上去,兩個CC腳飛到5.1K下拉。
DPDM線飛到背面去,正好有過孔到背面還有焊盤。
飛好之後再加點綠油固定。
因為C座的寬度比micro-usb長一點,需要擴一下孔,本來想用電鑽的,這樣開孔毛糙又不精準。後來想到用一根不要的線,C公頭燒熱了以後就往裡面捅,裡面就變成他的形狀。
長度比之前長了一下,原來的限位塑料要切掉一點。
到此就大功告成了。裝回去的時候順帶處理了下中鍵過軟的問題,最後找了個0603的電容粘在中鍵按鈕上方的塑料上,改善了一下手感。
下圖是改好的接口樣子
試了下A口充電,正反面都能充。
C口也正常
插上電腦以後也能當有線滑鼠用,完美。
謝謝觀看!
關注數碼之家網瀏覽更多精彩資訊、拆機圖文DIY
技術交流請聯繫原作者
作者:sos1215
本文來源:數碼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