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大炮、造雲工程師、拉書拔河……12月3日下午,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舉行校園科技節活動,一個個創意無限的項目吸引了眾多學生參與。校方說,希望通過校園科技節活動,培養學生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下午3點半,校園科技節在學校大操場正式啟動,開幕式上老師們展示的一個個科學秀項目,讓現場的學生們躍躍欲試。現場,學校為學生們提供了20多個科技體驗項目,南京大學部分院系也把相關研究項目帶到現場,介紹給學生們。
拉書拔河項目吸引了不少學生參與,學生們發現,一本普通的書籍兩頭扣上繩子以後,10多個學生用來拔河,書本也不會被撕碎。「我剛嘗試了一下,確實挺神奇的,後來請教了老師科學原理。原來書本看似小,但是將其頁頁交叉重疊,並通過改造,接上拔河繩,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會產生極大的摩擦力。所以不論我們如何用力,仍很難將兩本書拉開。」現場一位參與的學生說。
來自高二的學生段李芳竹參加了「彈射飛輪」比賽。用兩個紙杯底部相連,做成一個飛輪,在飛輪中間纏上橡皮筋,就可以進行彈射,根據彈射距離決定勝負。「橡皮筋的長度,纏繞的鬆緊度以及彈射的力度,對於最終彈射距離都有影響,我覺得這個項目看似簡單,但要彈得遠並不容易。」段李芳竹說。
「我覺得無人機最好玩,空氣大炮也不錯!」高一學生王宇恆說,「現場的很多項目都很有趣,讓我覺得很新鮮,不僅了解了很多科學知識,也給了我們很多創新探索的啟示,對未來的學習有一定推動作用。」
南京市金陵中學校長孫夕禮說,當今社會「公民科學素養」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國際上普遍將「科學素養」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對科學知識的了解;二是對科學研究過程和方法的了解;三是對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影響的了解。目前各國在測量本國公眾科學素養時普遍採用這個標準,只有在上述三個方面都達到要求者才算具備基本科學素養。希望學生們以校園科技節為契機,平時注重研究意識,在學習中、活動中、研究中、思考中不斷提升科學素養,用科技來提升生活品質,用創新來踐行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