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張小龍發明微信,6個湖南伢子搶佔了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

2021-02-13 易老師教作文

1976年,張小龍7歲的時候,姚勁波在湖南省的益陽出生。
三年之後,也就是1979年,唐巖在湖南省婁底出生;同一年,奉佑生在湖南省永州出生。
在唐巖和奉佑生出生第二年,1980年王欣在湖南省郴州出生。
6個湖南伢子悉數登場,沒有人會知道,多年之後,他們會在中國的網際網路行業,掀起一翻風浪。 一封深夜發出的郵件

把 QQ 郵箱送上了全國第一的交椅後,張小龍有些意興闌珊,基本處在半退休的狀態。他依然離群索居,偏居在廣州的研發中心,每隔兩周去深圳參加一次騰訊總部的總裁辦公會議。

張小龍參加完會議就回廣州,很少在深圳留宿過夜。在騰訊內部,張小龍的名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在公司的某次運動會上,他獲得了網球賽的冠軍。還有就是,他是全廣州最大的KENT(箭牌)香菸的消費者之一。

表面上看起來,張小龍已經退隱江湖,事實上,他的心思從來沒有離開過網際網路。他時刻關注著業內動向,但凡有一點風吹草動,也逃不過他敏銳的直覺,他就像一隻假寐的獵豹,隨時觀察著周圍的情況,一旦發現機會,他就會一躍而起全力以赴。

2010 年 11 月 19 日,張小龍指尖夾著 KENT 牌香菸,煙霧繚繞中,他在自己的騰訊微博上打下了一行「心情」:我對 iPhone5 的唯一期待是,像 iPad(3G)一樣,不支持電話功能。這樣,我少了電話費,但你可以用Kik(手機通訊錄的社交軟體)跟我簡訊,用 Google Voice 跟我通話,用Facetime 跟我視頻。

張小龍是在 QQ 郵箱的閱讀空間裡,第一次知道 Kik 這個新產品的。QQ 郵箱推出閱讀空間的應用後,張小龍就養成了一個習慣,他每天都會去那裡看看,了解用戶最關心什麼,網際網路又誕生了什麼新鮮的東西。

張小龍在瀏覽美國納斯達克的 2000 多家公司時,他發現裡面的網際網路企業,美國佔據著主導位置。Kik 就是美國一款手機即時通信軟體,張小龍對 Kik 進行了透徹的分析,並理解了它迅速風靡的原因。

Kik 是一款跨平臺的即時通信軟體,2010 年 10 月 19 日才登陸 AppStore 和 Android Market。它沒有發送照片的功能,也不能發送附件,但是因為它簡單到極致的界面和功能,一上線就創造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個新奇蹟:它在上線 15 天之內,就成功地吸引了 100 萬的使用者。

Kik 之所以創造了這個奇蹟,並不只是因為它極致簡約的形象,取悅了那些已經厭煩操作複雜、功能臃腫的即時通信工具的用戶們。

更是因為Kik 在人們的社交網絡領域,做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開拓,用戶在註冊 Kik的過程中,需要輸入自己的電話號碼和郵箱地址,這些個人信息傳送到 Kik伺服器端以後,後臺系統會在資料庫中自動檢索用戶通訊錄中也安裝了 Kik軟體的朋友。系統進行自動匹配後,就會向朋友推送提示,是否願意和這個用戶成為 Kik 上的好友。

實際上,MSN、Gtalk、QQ、Facebook 等老牌社交工具和社交網絡,早已把基於郵箱的這種「弱關係連結」的消息推送當作標準配置功能了,新出現的蘋果公司的 GameCentre(蘋果遊戲中心)也沿用了這一功能。用戶也早已習慣,「被推送」某些信息之後有選擇性地去捕捉信息。

然而,手機通訊錄和郵箱比起來,是更具底層意義的社交網絡。因為手機通訊錄上面的人,至少是用戶較為熟悉的人,所以,手機通訊錄上的社交網絡和現實有最為親密的聯繫。

在這種情況下,Kik 有效地運用了手機通訊錄的潛力,把現實與虛擬世界天衣無縫地連接起來,使移動終端成了新的社交節點。因此,當蘋果公司向跨平臺應用拋來橄欖枝的時候,Kik 順理成章地成為第一款被發揚光大的軟體。

張小龍發送了那條關於 iPhone5 的微博後,針對 Kik 之類的軟體,他陷入了思考:移動網際網路將來會有一個新的 IM(即時通訊),而這種新的IM 很可能會對 QQ 造成很大威脅。

張小龍思考了一兩個小時後,覺得騰訊應該未雨綢繆,也應該做一個這樣的產品,於是,隨即就給馬化騰寫了一封郵件,向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張小龍很快就得到了馬化騰的回覆郵件,馬化騰表示認同這個建議,隨後張小龍就向馬化騰請命,建議讓廣州研發部來承擔這個項目的開發,得到了馬化騰的應允。

「反正是研究性的,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怎麼樣。」張小龍回憶當時的情況說,「整個過程起點就是一兩個小時,突然搭錯了一根神經,寫了這個郵件,就開始了。」

當時的這兩個男人也許都沒有料到,他們在深夜的一封郵件,會開啟網際網路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

騰訊內部的「狼鬥」

2010 年 11 月 20 日,張小龍的微信項目正式啟動。

剛開始,微信研發團隊成員基本就是 QQ 郵箱團隊的原班人馬,這些研發人員幾乎沒有做手機客戶端的經驗,他們唯一做過的手機產品就是在S60 平臺上做的「手中郵」。

馬化騰旗下的騰訊素來就有「顛覆自己,革自己命」的傳統,他當然明白,這個新產品會傷及 QQ 的手機版。但是如果騰訊放棄這個產品不去做,別的企業還是會去做,到那時騰訊就會落得柯達、諾基亞般的下場。所以,他給了張小龍一億元人民幣,讓他組織人員去做產品。

然而,並不是張小龍一個人拿到了開發新產品的入場券,微信概念出來的時候,有三個團隊同時都在做。

馬化騰的安排,是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也是跟騰訊內部「狼鬥」的傳統有關。在競爭的狀態下,弱肉強食,能存活下來的肯定是精英。當時除了張小龍團隊,另外兩個是手機 QQ 團隊和 Q 信團隊,他們都屬於無線事業部。

在騰訊公司,無線事業部是最早涉足手機移動客戶端的部門,而手機QQ 和 Q 信又是無線部門最重要的兩項業務,它們的負責人都是劉成敏。

在開發新產品前,張小龍和劉成敏並不熟絡。張小龍作為騰訊的中層幹部,他和位居高層的劉成敏並沒有工作上的往來。

作為騰訊元老的劉成敏,有豐富的人脈和工作經驗。在華為工作積累的經驗,讓他能遊刃有餘地和國內運營商、政府部門打交道。他用電信增值業務為騰訊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收入,幫助騰訊從網際網路泡沫中挺過來,成為騰訊的功臣之一。

張小龍和劉成敏,圍繞新產品軟體開發的競爭就這樣開始了。當時很少有人看好以技術見長的張小龍,在那期間,關於兩人的衝突,公司內部有很多傳聞。據說,劉成敏在高層會議上公開反對開發微信,他還直接給張小龍打電話,希望他能停止更新微信版本。

在當時,張小龍的微信團隊已經由不到十個人發展為幾十個人,但是和無線部門比起來,依然是勢單力薄。擁有一千人的無線部門明顯佔優勢,他們技術積累多、研發力量更強,在移動互聯終端開發上也有豐富的經驗。

但是在競技場上,競爭的勝負往往並不取決於人員、設備這些硬體因素,反而更取決於領導者的意志。張小龍開發微信是全力以赴、志在必得,而劉成敏則顯得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劉成敏說:「我們有運營商方面的壓力,微信可以搶運營商的地盤,我們不行。」劉成敏希望張小龍能延緩微信的開發速度,從而給他和運營商協調的時間,他甚至勒令手下團隊放緩研發 Q 信。

還讓劉成敏憂心忡忡的是,微信這種即時通信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對他分管的移動端產品「手機 QQ」形成了威脅。劉成敏說:「手機 QQ和 Q 信相當於我的左右手,我不能看著左手打右手。」劉成敏手下有一位騰訊手機 QQ 的負責人,為了和張小龍一較高低,他也想開發一款類似微信的產品,但劉成敏拒絕了他的申請。

在這場「狼鬥」中,張小龍也在不斷地爭取外界的支持。張小龍的支持者,是騰訊首席技術官張志東。在騰訊公司的高層中,除了馬化騰,張志東的性情和張小龍最為類似。

因為和張小龍志同道合,張志東不僅幫他爭取 QQ 關係鏈和 QQ 彈窗廣告等資源,還和他一起討論微信產品的缺陷和修改建議。張志東為了方便和微信團隊討論問題,甚至專門拉了一個 QQ 群。

到這時,微信研發進度的天平開始向張小龍慢慢傾斜。騰訊內部的這場「狼鬥」,張小龍也漸漸佔了上風。


唐巖個人財富瞬間暴漲到了7億美元,僅僅用了三年時間,唐巖就實現了財富自由。
唐巖曾經的窮屌絲,一夜之間,成了超級富豪,這是風口的魅力,也是網際網路創造的奇蹟。2015年,陌陌遇到了第一次危機,盈利和用戶增長,都遇到了天花板。作為掌門人,唐巖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找到盈利的增長點。就在此時,奉佑生正在做一件事,這也是解決陌陌之困的答案。奉佑生離開了A8音樂網,拿著老闆劉曉松投資的500萬元,帶著22個員工,在北京的一處民宅裡,開發一款叫「映客」的直播軟體。
奉佑生在此前一年,奉佑生在多米音樂內部,孵化出了第一個音頻直播產品「蜜Live"。這款產品上線一個月,就收穫了100萬用戶,收入與付費音樂持平。奉佑生看到直播的巨大的潛力,如果有視頻直播,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這個想法,直接誕生了」映客「直播。2015年5月,映客直播正式上線,5個月的時間,就迎來了100萬用戶。隨著映客直播的數據暴漲,不到一年的時間,映客連續完成了三輪融資,堪稱光速。唐巖也迅速抓住了視頻直播的風口,在陌陌上開通了直播功能。2016年開始,陌陌迎來了長達22個季度的盈利,市值也一度突破100億美元,唐巖也一度成為身價幾百億的頂級富豪。映客的發展也同樣驚人,2018年7月16日,映客直播登陸港交所,成為視頻直播第一股。
奉佑生:映客上市奉佑生也一舉實現了財務自由,距離他開始創業,只用了短短三年時間。唐巖和奉佑生,都是踩中風口的幸運兒。奉佑生踩中了一次,幸運的唐巖踩中了兩次。2020年,全國遭遇疫情暴擊,直播再一次隨風而起。
短視頻行業風起雲湧,張一鳴的抖音和宿華的快手,兩者齊頭並進。微信的張小龍,再一次出手。2020年初,微信視頻號開放了內測,短短幾個月時間,用戶量就突破了2億。2020年10月,微信視頻號開放了直播功能,補足了騰訊在短視頻和直播的短板。奉佑生的映客直播,早已露出衰敗的跡象。營收逐年下降到2019年的32億元,淨利潤出現斷崖式下跌。映客直播的股價,也從上市最高的5.48元,一路下跌到1.9元,近乎腰斬。唐巖的陌陌,也結束了長達22個季度的盈利增長,出現了營收和盈利雙降。陌陌的市值從最高的100億美元,一年時間,就跌到了不到30億美元。2020年11月1日,唐巖辭去了陌陌CEO一職,淡出管理,王力成為了接任者。2020年11月,宿華的快手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2個月之後,快手通過上港交所的上市聆訊,正式進入上市倒計時。
一場資本的造富運動徐徐拉開序幕,快手估值達到了3240億元,宿華的身家將達到400億元。後來者宿華的身價,遠遠超過了先行者姚勁波。一前一後,是兩個時代。姚勁波還在傳統網際網路行業狂奔,而宿華則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實現了彎道超車。王欣在獄中度過了割裂的三年之後,於2018年出獄,先後做了幾個社交產品,都以失敗告終。2020年,王欣帶著他區塊鏈產品的「靈鴿」,來到陌生的北京;這個曾經最有」種「的男人,這一次要重頭再來了。

相關焦點

  • 恐怖的湖南人,搶佔了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
    第二年,由於母親去世,曾國藩回到湖南守孝。在此期間,曾國藩組建了一隻新建,湘軍由此登上歷史舞臺。「吃得苦、霸得蠻、捨得死」成為湘軍的作戰精神,湘軍在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立下了赫赫戰功。解放戰爭中,湖南人同樣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開國將領中,十大元帥有3個是湖南人;十大名將中有6個是湖南人。可以這麼說,在中國近代史上,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階段,都離不開湖南人。
  • 愛交朋友的湖南人,搶佔了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
    解放戰爭中,湖南人同樣立下了汗馬功勞。在開國將領中,十大元帥有3個是湖南人;十大名將中有6個是湖南人。可以這麼說,在中國近代史上,每一個重大的歷史階段,都離不開湖南人。現在是和平年代,戰爭雖已遠去,但湖湘精神依然長存。
  • 湖南人的社交王國:從微信張小龍、陌陌唐巖到快手宿華
    上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的狂潮席捲全國,也滲透到了湖南各地的小鎮,帶動了很多喜歡網際網路的年輕人。在此後的20年中,很多湖南青年加入到網際網路創業的熱潮中。「深山裡的人沒見過世面,很多時候都在獨自品嘗孤獨,越孤獨的人越有可能成為社交大王。」2018面6月,映客CEO奉佑生在港交所上市時說。
  • 霸得蠻的湖南人撐起了中國網際網路的半壁江山|觀止研究院
    在戰爭年代,善戰一直是湖南人給人的印象,從遙遠的東漢到近代抗戰時期,湘軍都有出色表現。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也有一支湘軍,用骨子裡「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不怕死」的精神,撐起了網際網路的一片江山。與如今滔滔不絕連續演講8個小時微信公開課的張小龍不同,小時候的他不喜歡說話,尤其不喜歡社交。所有親戚對張小龍的評價,都不過是6個字:「愛看書,學習好!」逢年過節,不管是親戚來家串門,還是去親戚家串門,在打完招呼之後,他轉身就找個屋鑽進去看書。
  • 湖南人,霸佔網際網路的三分天下
    「微信之父」張小龍、「騰訊五虎」之一的曾李青、58同城姚勁波、陌陌唐巖、快手宿華、快播王欣……這應該是網際網路最龐大的一個群體。有人估算,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圈,湖南人可佔到三分之一。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也說過一句話:「張小龍、唐巖都是湖南人,投社交就要投湖南的產品經理。」1曾李青湖南衡陽人曾李青,絕對是中國網際網路界的元老級人物。
  • 分享一個冷知識:湖南人,霸佔網際網路的三分天下
    : 湖南人。 「微信之父」張小龍、「騰訊五虎」之一的曾李青、58同城姚勁波、陌陌唐巖、快手宿華、快播王欣…… 這應該是網際網路最龐大的一個群體。 有人估算,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圈,湖南人可佔到三分之一。 雖然這麼說,並沒通過嚴謹地統計,但也足以證明「湘軍」在網際網路圈的影響力。
  • 這些網際網路大佬都是湖南人,看看哪個市州最多!!
    3月31日-4月1日在長沙,將舉辦第四屆移動網際網路嶽麓峰會。緣何湖南從政壇到民間,如此青睞網際網路及其大佬們?許多人不知道,我們湖南人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中佔據了半壁江山!在中國網際網路行業中,三分之一從業人員是湖南人。這些行業大佬,不僅是我們湖南的驕傲,更是IT業中絕對的大佬和佼佼者!
  • 「中國共產黨」的名字最早由湖南伢子提出,百年前的這些知識點居然...
    「中國共產黨」的名字最早由湖南伢子提出 …… 來來來,跟著get這些你意想不到的知識點吧~ 窮遊 窮遊是湘伴君喜歡的旅遊玩法,花錢少、風景好。 1918年夏天,毛澤東、蔡和森從嶽麓山下劉家臺子出發,沿洞庭湖東南岸經湘陰、嶽陽、平江、瀏陽幾縣,遊歷了半個多月。期間全靠替人寫橫幅對聯、信件,種菜弄莊稼換得食宿。實在沒有地方睡,他們就露宿野外。他們經常和農民促膝交談,了解民情,宣傳新思想。 毛澤東和同學們的「窮遊」,實際上是他們最早的社會調查。
  • 微信之父張小龍:一個被騰訊耽誤的段子手
    他本是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又內向又執拗,是別人眼裡腦子最不開竅的那個人。這樣一個「擰巴」的人,讓人很難想像,他是怎樣從網際網路的腥風血雨中活下來,又一步步走上封神之路!今天生逢君分享這篇文章,與你共勉~1沉默,是一個人的熱鬧張小龍長在湖南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生於1969年。兄弟兩個,一個小龍,一個小虎。小虎好動,捉泥鰍、放炮仗玩的不亦樂乎;小龍好靜,喜歡讀書,託腮思索安靜的像個女孩兒。
  • 業餘選手張小龍
    張小龍有理由那麼做。回想2009年我們在深圳飛亞達大廈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還是個網球愛好者,每周雷打不動打一場網球。這樣,他就騙了一堆人和他打球,每個人都在心裡暗自高興:小龍說了我是天才,那搞不好我還真的就是呢!一年多不到兩年之後,張小龍的成績已經穩定在85桿附近。而大部分人都還在為了進100而苦苦掙扎,像我這種平均136桿成績的選手已經接近放棄邊緣。回想起他當年的話,我去問他:你還覺得大家都是天才?張小龍非常肯定:對,沒錯。我又問:那你這種一年打進70桿的又算什麼呢?
  • 湖南移動網際網路政策再「加碼」
    熊琛介紹,2014年至2016年間,湖南網際網路產業和網際網路企業的增長都超過100%。  2017年,湖南省領導在北京組織召開在京湘籍網際網路企業家座談會。次年,湖南出臺推動包含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關於進一步鼓勵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如果把2014年版政策比作1.0版,那麼2018年的就是2.0版。由此,我省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實現第二個三年翻番。
  • 張小龍不再克制?|2021網際網路展望
    不久前方正證券的報告預測,目前視頻號的DAU峰值為3.5億,長期空間預估6個億。10月至今,視頻號功能迎來一波密集迭代,內部流量已經打通,所有商業化工具已準備就緒。最新一次版本大升級剛好搶在了聖誕節、元旦以及春節前夕。同一天,企業微信升級版本並公布了一系列關鍵數據,在疫情的催化下,私域用戶總數已達4億。在過去幾年,這段時間往往成了網際網路大廠奇襲對手、引爆產品的絕佳時機。
  • 中國鹽改第一股,湖南鹽業搶佔食鹽新時代
    湖南鹽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鹽業")作為"中國鹽改第一股",逆流而上,突破自我,以敏銳的目光、果斷的決策,緊跟時代的步伐,在強化自身競爭力的同時,憑藉雄厚實力、多元產品、強大的營銷矩陣和全新品牌形象升級等優勢和創新策略,快速精準地搶佔食鹽市場,領跑食鹽新時代。
  • 深圳10個外地人有3個是湖南人!敢為天下先的弗蘭人是怎樣的存在?
    而這之中,湖南人約350萬左右,佔比近30%。也就是說,在深圳,每10個外地人中就有3個是「弗蘭人」。其實也很好理解,湖南與廣東接壤,北上廣裡,湖南人外出打拼也就更願意選擇廣東,加上深圳特區的優勢,大家「以訛傳訛」,且湖南到深圳的火車高鐵又有上百趟。敢為天下先的湖南人出外就大多往深圳跑,湖南人在深圳打拼的故事也就數也數不過來。
  • dota 無湘不成軍 電競湘軍刀塔「湖南幫」史記
    時間轉到21世紀,的網際網路時代。在中國網際網路瘋魔式發展的這十來年裡,湖南人的身影隨處可見。58同城創始人姚勁波、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陌陌CEO唐巖、映客創始人奉佑生、世紀佳緣創始人龔海燕、御泥坊創始人戴躍鋒、騰訊創始人之一曾李青、分眾傳媒CEO江南春,Yahoo創始人楊致遠......
  • 湖南特色小吃價格都不貴,湖南人不一定都全吃過
    美食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故事,美食文化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說起湖南,腦海裡第一閃現的就是「辣妹子」幾個字。長沙臭豆腐:湖南的第一名小吃當屬長沙臭豆腐,它在全國的普及率相當的高,幾乎每個稍大的城市都可以吃到長沙的臭豆腐。長沙的臭豆腐黑黑的,聞起來臭吃起來香,微焦裡嫩,口味極佳。口味蝦是前幾年興起於長沙教育街、南門口等地的特色小吃,後來蔓延至全城乃至全省,至今長盛不衰。
  • 微信之父張小龍:手機時代地球觀察者
    張小龍和微信團隊又是一群怎樣的人?許多人心中對此充滿好奇。牛仔褲、休閒鞋、套頭毛衣和襯衫,還披著件米黃色夾克。2013年12月一個冬日的下午,記者在位於廣州TIT創意文化園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見到張小龍時,這個中年男子卻是一副十足的IT青年打扮。關於微信,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開機時那不同尋常的畫面——一個面對藍色星球的孤獨背影。
  • 「黑天鵝」之下,網際網路「創業型巨頭」先發制人
    2010年10月的某個深夜,騰訊廣州研發部總經理張小龍給馬化騰寫了封郵件,一個多月後六七個人的「微信」產品小組成立,兩個月後推出了第一個測試版本,14個月後迎來了第1億位註冊用戶……這樣的故事在微信成為超級APP後逐漸家喻戶曉,張小龍晉升為偏執的「產品之神」,馬化騰得到了知人善用的美名,特別是那句「如果沒有微信
  • 80後湖南伢子成"三棲尖兵" 水下30米鑽魚雷管
    他就是80後湖南伢子劉珪,廣州軍區某旅作戰二營一連連長,黨的十八大代表。  【刻苦訓練】  三項紀錄至今無人能破  廣州軍區某旅,是一支讓對手感到恐懼的戰場突擊力量,被譽為「南國利劍」。該旅有3項紀錄至今無人能破:10公裡武裝越野、8公裡逆水劃舟、3000米高空定點跳傘。
  • 微信九年:張小龍說禪給誰聽?
    文 | 朱瓊華微信九歲,張小龍故意缺席現場演講。他只是提前錄製了一個12分鐘的視頻。但他的影響力一點都不比去年弱。去年,他一個人站在講堂上說了4個小時。更像對微信8年初心與原動力的一種系統性告白與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