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光子擁有宇宙最高恆定速度?

2021-01-09 新文明

宇宙只有物質存在和非物質存在2種客觀存在。其中,非物質存在的的基本形式僅為光子(即能量子)1種。光子就是一份份的能量子,因此又被稱之為能量子。光子的衍生形式還有信息及電磁波2種,信息與能量子(光子)是一體兩面的同一體,而電磁波是能量子的規模性活動。光子(能量子)是被宇宙賦予光速功能的唯一客觀存在,而且這個光速是個恆定值,是自然界最大速度。相對論提出光速不變原理是正確的,也是基於初始的假設然後又通過實驗證明的,可惜的是它是描述了這一現象,而不能說明這一現象形成的根本原因。

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光子(能量子)具有一種完全不同於物質實體存在的特殊性——零維度、無質量、無空間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甚至連時間都失去了意義。光子的這些特性是其他物質性實體存在所不具備的,我們可以把這種特性想像成水一樣的柔韌性和滲透性,但光的柔性和滲透性要遠甚於水性,這是其必然會使其在宇宙中形成了一種具有最大速度的廣泛分布性。非物質性存在就只有光子一種,而光子沒有內部結構,只有頻率的差異,這又使其被賦予了絕對地不斷流逝的特徵,而這種流逝是無差別、均勻、恆定的,故光只能不斷以宇宙最大的均勻速度存在,光速只能是個具有宇宙最大速度的恆定值。光子一旦產生,在沒有受其他影響的情況下,它會一直以光速不停地運行,而一旦光子的速度被降低,那麼它將質點化並轉化為物質。根據統一資訊理論,作為宇宙最小物質單元體的極限粒子,就是在8個性質和頻率相同的光子同時被掣肘而低於光速的情況下,然後質點化後形成的,而這個原理可以非常合理地解釋光子之所以被物質吸收的想像,還能夠很好地解釋生物的光合作用。

另外,統一資訊理論認為,極限粒子具有最小極限長度,即普朗克長度1.61624×10-35m;這個極限長度使得極限粒子的形成需要最短的極限時間,即普朗克時間5.39121(40) × 10-44秒。由於極限粒子的大小恆定,這就使得這個最小的長度和時間恰恰形成了宇宙極限速度,即光速。另外,由於光量子(能量子)是以極限粒子為載體進行傳播的,而這種傳遞是以彼此為0距離而沒有時間間隔的一個個極限粒子的相互接力進行的,也即是說,能量子在極限粒子之間的傳遞是不需要時間的,這就更進一步確保了光速在任何參照系的不變。

先糾正一個錯誤,現代科學所以為的光速其實還不是光速的絕對值,是指光波或電磁波在所謂「真空」所測定的最大傳播速度,而經過嚴密測定,目前這個最大值為299792458 m/s,計算值為(299792500±100)m/s。但是光速似乎不是一個定值,它在不同介質中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在水中的速度2.25×10^8m/s,光在玻璃中的速2.0×10^8m/s ,光在冰中的速度2.30×10^8m/s ,光在空氣中的速度3.0×10^8m/s。我們大家都知道光速不變原理,為何在這兒會在不同介質中出現不同的光速哪?這又是現代科學的一大誤區,事實上,光速在任何介質中的速度都是恆定的最大值。

首先,統一資訊理論認為宇宙所有都是由一個個極限粒子疊加而成的,宇宙中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真空」,「真空」不過是質量密度相對較低的區域而已,在這種情況下所測量的所謂光的「真空」速度仍然不是絕對值,而是光子在「真空」這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其次,由於介質的不同,光子或電磁波便會與其產生不同的相互影響,如折射、衍射、光子被吸收等等,這些都會整體上影響我們對光速的測定,但事實上無論在什麼介質,光速總是以最高的恆定速度運行的,只不過由於各種介質中的作用而影響了我們的測量而已。

光速的絕對速度雖然是恆定的,至於這個恆定值是多少,可能人類將會永遠沒有準確的答案,故我們就暫且將這個恆定值粗略地認為是30萬公裡每秒。那光速為何又是這樣一個恆定值哪?只能說沒有原因!這是宇宙賜予光子的天然屬性,正如宇宙賜予物質實體永遠只能永遠存在於低於光速的世界中的天然屬性一樣。

有人認為除了光子外,還有電磁波也能達到光速,但統一資訊理論認為:所謂的電磁波其實質也由一個個光子(能量子)集合組成的。電磁波源於規模性的能量活動,其實質就是規模性能量波。電磁現象來源於極限粒子合成與分解所形成的空間收縮現象,故事實上並沒有電磁現象,也就沒有電磁波,稱之為能量波或光波更為合適,但基於習慣性,本文暫且還是稱之為電磁波(如圖41)。

通常情況下,局部極限粒子分解後所產生的能量是極其微小的可以忽略不計的,但是,當大量的極限粒子被分解後就會形成規模性的能量源,且這種能量源往往按照分解極限粒子的頻次不同進行頻率不同的有規律傳播,於是就形成了各種頻率不同的能量波(電磁波,按頻率由低至高不同,分別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及γ射線)。同種極限粒子的分解頻次是一致的,頻次越高者其能量就大,所謂的兩個峰值之間的波長就短,反之則結論也相反,這樣,在光速恆定的情況下就得出了C=λv公式。需要說明,光、能量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電磁波(能量波)則是光、能量的規模性活動,它們實質上就是作為非物質客觀存在的一體多面,現代科學所謂的那種「電磁波是由同相振蕩且互相垂直的電場與磁場在空間中以波的形式移動」的說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論推測。能量波(電磁波)是普遍存在的,人類目前在利用能量波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像無線通訊、電話、微波設備等就是初步利用能量波原理的成果,但可惜的是人類對電磁波的理論認知並非正確,在一定程度上屬於歪打正著。

另外,還有人以為電流是光速的,而電流的實質是電子流,這就更加荒謬了。統一資訊理論認為,電流的實質就是能量子流,而電子作為物質實體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

因私,宇宙中只會有光子(能量子)才具備光速的特徵,其他所有客觀存在都不可能具備形成光速的可能性,更不要妄想超光速,因為這是宇宙的天然屬性,而這種天然屬性只有作為非物質存在的光子才有可能具備,物質實體是根本無法達到這一速度的。有人會問,難道人類就永遠不能實現光速運行了嗎?也不一定,但只有將人類自我置換成電磁波(能量波)時才有可能,而這一目標只有通過新文明和人類終極事業(THSP工程)才能最終實現。

基於此,我們認為任何企圖聲明發現了超光速,或者發現了具有光速的實體物質,就完全可以判定這是欺世盜名的謬論。當代有很多人企圖通過現代科學理論來論證超光速的存在,往往要用極其複雜的數學公式進行計算,但現實的情況是:這些數學公式本來不過是通過主觀硬性描述客觀的符號,用這些主要是主觀性東西去求證客觀現實無異於緣木求魚,只會將問題進一步複雜化,最終只能得出一些不可信的和自相矛盾的東西。

往期精彩連結

新文明著作簡介

《統一資訊理論》2.0版——《紫微星明》出版

現代科學理論批判

徹底改變世界的三個命題

統一資訊理論徹底顛覆了現代科學基礎理論體系

相關焦點

  • 漫談宇宙次元(十五 )│地球是何時進入光子帶的?
    因此當地球的物質生命被創造時,便在人類這特定的物質體中注入同時擁有九個次元智慧的潛能。博納:是的,許多人已覺知到蓋亞的存在。從她能在銀河星系中被選出來,成為這生物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可以想像她的威力。漫談宇宙次元(八)博納:說了這麼多,我還是不太了解地球在銀河黑夜期與光子帶之間循環的目的是什麼?
  • 從伽馬射線爆發中,發現最高能量的光子!能量達到太電子伏特
    這一突破性觀測為理解伽馬射線爆發中的物理過程提供了關鍵見解,伽馬射線爆發仍然是神秘的。在此期間,來自GRB190114C的TeV光子發射比已知TeV能量最亮穩定源蟹狀星雲強100倍。通過這種方式,GRB190114C成為已知最亮TeV光子源的創紀錄者。正如對GRB餘輝的預期,發射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迅速褪色,類似於在較低能量下已知的餘輝發射。在衛星發出警報幾小時後,經過仔細檢查初步數據,MAGIC望遠鏡觀測團隊首次向國際天文學家宣布了對伽馬暴中TeV光子的明確檢測。
  • 《周易.屯》丨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光子脫耦,宇宙微波背景
    (屯)宇宙微波背景很好地解釋了在宇宙早期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輻射,其發現被視為探索宇宙大爆炸模型的裡程碑。宇宙空間包含了高密度、高溫和白熱化的氫氣雲等離子體,在年輕時,恆星和行星還沒有形成。電漿和輻射充滿了整個宇宙,並隨著宇宙的膨脹逐漸冷卻。在宇宙冷卻到一定溫度時,質子與電子結合,形成中性原子。
  • 宇宙中最高的溫度是多少?
    19世紀中葉克勞狄和麥克斯威爾·波爾茲曼的統計法則發表了,熱質論支持者認為粒子運動只不過是假設,在這個大棺材上釘上最後一根釘子的是關於愛因斯坦和馬裡安斯·莫倫斯基布朗的論文,從那以後熱質論就被完全拋棄了最低溫度和最高溫度的起源研究表明,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動能。
  • 創世理論 之 主流科學的謬誤 光子質量邏輯 空間彎曲悖論
    宇宙中一切現象都通過物質表現,一切物質都有質量表象,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光子,且只要它是物質,質量就是其固有屬性,無論其狀態的動或靜,更何況沒有絕對的靜止,靜止只是一個宏觀相對概念。既然本質上所有粒子、所有物質都是非靜止的,為什麼還會有「光子沒有靜質量」這個說法?
  • 在能量光子帶中的呼吸法
    呼吸不只是你與身體之間的橋梁,它還是你與宇宙之間的橋梁。身體只是已經來到了你身上的宇宙,它比較接近你。  你的身體是宇宙的一部分。身體上的每一樣東西都是宇宙的一部分,每一個粒子、每一個細胞都是。如果橋梁斷裂了,你就不在身體中了。如果橋梁斷裂了,你就不在宇宙之中了。你進入了某種未知的次元,你就無法在時空之中被找到。所以,第三,呼吸也是你與時空之間的橋梁。
  • 光子火箭是有幾部分組成?光子從哪裡來呢?物質是由什麼構成的?
    20世紀50年代初桑格爾設想的由光子火箭推動的宇宙飛船,分三部分。  那麼,光子從哪裡來呢。  科學家們相信在宇宙大爆炸初期,由能量創造物質時,正物質與反物質是成對出現的。與此過程相反,正物質與反物質相遇時,會雙雙消失(科學上叫湮滅)放出光子,同時放出鎖閉在物質中的能量。桑格爾的光子火箭,設想用質子和反質子即氫與反氫湮滅來產生光子。
  • 光子颶風|攜帶光子橫向軌道角動量的光學時空渦旋
    概述近日,上海理工大學莊松林院士和顧敏院士領導下的未來光學國際實驗室納米光子學重點團隊在光子軌道角動量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從理論到實驗展示了具有時空螺旋相位並攜帶光子橫向軌道角動量的新型光場,展示了一個全新的光子軌道角動量自由度,在光通訊、光信息處理、量子光學、粒子操控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創世的第一縷曙光
    與此同時,有一夥天文學家卻在苦苦追尋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所預言的宇宙背景輻射而求之不得。根據大爆炸學說,在創世大爆炸之初,尚未形成恆星與星系,宇宙中充斥著緻密、高溫的氫等離子體以及輻射。隨著宇宙膨脹、冷卻,離子和電子幾乎在瞬間複合形成中性粒子,從此光子開始在宇宙中暢通無阻,而不是不斷被等離子體散射。這一事件稱為光子退耦,宇宙在這一刻突然變得透明,此時宇宙的年齡是38萬年。
  • 盤點宇宙中可以抗衡九大恆古之道的力量!
    九大恆古之道一直以來都是強大的代名詞,甚至有九座以恆古之道為名的神殿。但是恆古之道並不意味著無敵,宇宙的奧秘並非那麼簡單。在漫長時間長河中,曾出現過一些能與九大恆古之道相抗衡的力量,只是掌握的難度極大,鮮少有人能夠修煉成功,到如今更是早已被世人所遺忘。
  • 宇宙中的第一抹色彩是什麼?
    簡介:宇宙內除豐富的肉眼可見的顏色外,還有X射線、伽馬射線、無線電脈衝,宇宙微波等光芒。然而在這其中最早出現的顏色被描述為一種橙白色光芒,隨著恆星的誕生及演變,宇宙開始呈現新的顏色。2002年當下宇宙的平均顏色是淺棕色。
  • 光子很孤傲,相逢何必曾相識,見了同類視而不見呼嘯而過
    這是宇宙規律,我們只能認識規律、利用規律,而不能改變規律。光子與光子相遇,相互之間不會發生作用,只會擦肩而過。如果不是這樣,我們的宇宙有無數的光穿來穿去,豈不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碰撞?我們已經發現並拍攝到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餘暉,就是常常說的那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些輻射經過了138億年的奔波,來到了人類眼前,被人類所捕捉。如果光與光之間會交互作用,這些光的餘燼早就被一路的各種光所消滅了,還能夠傳到我們眼前?
  • 宇宙最強伽馬射線有多大威力?
    GRB是我們所知的宇宙中最強爆炸,但是最新的觀測表明,我們嚴重低估了他們的真實潛力。Nature期刊發表的三篇新論文描述了兩種新的伽馬射線暴-GRB 190114C和GRB180729B。兩個GRB都產生有記錄以來能量最高的光子。這項史無前例的觀察為科學家提供了新的對於神秘宇宙事件和背後機理的研究方向。
  • 宇宙一直在膨脹,說明外面還有空間,那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
    按照我們關於宇宙的常識來說,宇宙是在138.2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當中誕生的,而目前我們人類可觀測宇宙也達到了930億光年,而可觀測宇宙的說法是指在理論上面,我們人類可以在930億光年的範圍之內,看到的星系、星系團等等物質結構,而根據宇宙膨脹的原理,目前宇宙依舊在以超高的速度膨脹,而宇宙既然能夠繼續處於膨脹當中,那基本上就可以說明在宇宙之外可能還存在宇宙
  • 西藏ASgamma實驗發現迄今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瑪射線
    但是,隨著光子能量的增加,光子流強越來越低,觀測也越來越困難。此前,國際上探測到的最高能量的伽瑪射線為75TeV,是德國的HEGRA切倫科夫望遠鏡實驗組觀測到的。此次中日合作ASgamma實驗團隊發現了24個100 TeV以上的伽瑪射線事例,超出宇宙線背景5.6倍標準偏差,其中能量最高的約為450 TeV(見圖2)。
  • [大轉變] 光子帶能深刻轉化物質與靈魂(重新排版)
    ●訊息提供:光之兄弟群體 ●莫妮克·瑪修(Monique Mathieu)傳導 ●廬影譯自其法文網站「從天到地」在宇宙中你們的地球母親也在經受這樣的起起落落,而你們的太陽系、銀河系和整個宇宙也都是如此。這些周期就像小小的梯級,使所有生命向著更高的意識層面和層次上升。這是進化的周期。在目前這個時期,你們的行星和太陽系、銀河系正進行著重大運動。這世界所屬的星系進入到了「光子帶」中。那並不是一條帶子!我們會把它稱作「光的海洋」。「帶」這個字遠不足以形容那巨大的光子能量、光之能量。
  • 科醫人M22超光子(AOPT),光子嫩膚中的愛馬仕!
    光子嫩膚從最初的IPL演變了多種形式,來自科醫人的M22是中國臨床史上使用最久的光子嫩膚儀。它擁有的OPT嫩膚技術,是真正發出脈衝全程能量輸出平穩均一的光子,被稱為光子治療的金標準。
  • 光子是用什麼「動力」瞬間達到光速的?
    但是,我們知道,宇宙中信息、物質、能量的最快傳播速度是光速,這是光傳播的速度(真空中約為3*10^8m/s)。但是並沒有什麼給光加速,為什麼光的速度就可以這麼快呢?
  • 為什麼宇宙中99%的元素都是第1號和2號元素?
    由於太陽擁有整個太陽系99.86%的質量,只要看看太陽的成分,就知道太陽系中什么元素最多。太陽中心正在進行核聚變反應,大量的能量被釋放出來,使得太陽非常熱,其表面溫度一般可達5500 ℃。在如此之高的溫度下,人類所能製造出的最高熔點材料也會熔化掉。因此,人類無法從太陽上直接獲得物質進行研究。那麼,天文學家又是如何知道太陽的成分呢?
  • 光速已是最快速度,但如果兩光子背向運動,相對速度會是多少?
    好吧,恕我直言(我認為你是一個非常聰明和精通物理的人),我找到了你的答案(維克多·T·託特的答案是,如果宇宙中的最高速度是c,那麼光子朝另一個光子相反方向運動的速度是多少?)有點誤導。請告訴我哪裡錯了。首先,這個問題至少還需要一個精度:OP所指的參照系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