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7 日, 由遠毅資本主辦的「重構醫健邊界 - 2020 遠·見 數字健康高峰論壇」 在上海圓滿落幕. 峰會從產業、政策、技術、資本等多方分享了醫健產業的數位化協作之道,解讀下個十年數字醫療產業的新趨勢和新機會.
2020 年在政策變革、技術發展、市場演變、疫情影響等多重變量的推動下,醫健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擁抱數字世界。越來越多的跨界合作正在發生:藥械企業、體外診斷廠商、數字科技企業、保險公司等正在跨界合作,在數位化的助力下,為垂直專病領域的醫生及患者提供整合的一體化服務,提升患者全生命周期價值。另一方面,在人工智慧、3D 列印、機器人等新一代數位技術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創新模式不斷湧現,創新技術加速落地,擴展著醫者的能力邊界,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優質醫療解決方案。
此次我們邀請到諸多數字健康領域的領軍者分別從產業、政策、技術、資本等多方共享醫健產業的數位化協作之道,解讀數字健康產業的新趨勢和新機會,洞察下一個十年的未來醫療。
隨後, 波士頓諮詢董事總經理陳白平先生就 「數字醫療產業新趨勢探索」給出自己深刻的理解。陳白平先生認為,全平臺、一體化的慢病管理服務將成為數字醫療產業一個較大的新趨勢:「我們在調研中發現,進行疾病管理的患者希望購藥平臺可以提供前期問診服務,希望問診平臺能夠提供開具處方服務,希望疾病管理平臺進行藥品配送。總體來說,四分之一以上的患者希望有全流程、一體化的服務。」
來自英國駐上海領事館的數字醫療負責人莊天滿先生,從全球視角和大家分享了主題為「Global Digital health Transformations Aligning with China Trends」的演講。莊天滿先生認為數位技術可以同時解決中英醫療體系共同面對的很多的問題,未來有很多的合作空間。
數位化正在加速「患者為中心」時代的到來。完善的數位化網絡正在不斷的賦能著中國的醫生和患者,使「醫患交互」這一醫療的核心環節發生著變化。
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的主治醫師劉光輝醫生, 賽諾菲中國區醫學部負責人谷成明博士, 禮來中國信息技術副總裁及 CIO白柳晨先生, 詠柳科技創始人張偉先生,分別做了題為 「慢病管理的獲與惑」, 「數位化驅動醫學價值」, 「藥企數位化轉型的探索和實踐」以及「創新病程管理模式驅動醫患服務價值綻放」的主題演講.
並在隨後以「直達患者,數位化驅動醫患價值鏈條的橫縱發展」的圓桌論壇中,與聯仁健康網際網路健康事業部總經理王俊卿先生及小鳥健康創始人孫悅先生展開了深入的討論。
嘉賓們認為,醫療產業數位化進入深水期,數位化的實踐也從點狀、分散的「輕問診」走向貫穿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全病程管理。一方面,患者生命周期的每個環節被強化,服務的深度以及特定環節的效能被提高;另一方面,患者診療的全鏈條連貫協同,數位化醫療實踐開始涵蓋更多的價值環節。新的技術與模式,正在加速患者為中心的服務體系,改變患者的臨床終局與體驗,帶來全新的患者價值。
人工智慧、3D 列印、物聯網等新一代數位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商業轉化逐漸累積到達了一個臨界點,越來越多的臨床應用正在加速萌發和落地。新產品、新技術不斷拓展著醫生臨床能力的邊界,賦能診療全流程——支持更精準的診斷,更高效的治療,重塑傳統診療流程。
在強生醫療新業務發展部總監華一先生的主持下,來自GE 醫療的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閻華女士, 北京朝陽醫院主任醫師陶勇醫生, 迅實科技創始人金良先生, 以及數坤科技創始人毛新生先生,帶來了他們在數位化影像診斷、數位化眼科和數位化齒科領域的最佳實踐,和聽眾一起分享了他們在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的深刻洞察。
在以「擴展邊界, 數位化賦能診療全流程」 的圓桌討論中,講者們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主任醫師朱麗華女士一起,探討數位化給產業和醫生帶來的價值.
嘉賓們認為,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將大幅提升效率,打破醫療供需不平衡,促使患者享受優質醫療資源。例如,基於人工智慧和雲計算的自動篩查軟體可在一定程度上輔助醫生縮短篩查時間;基於 3D 列印的牙科耗材可提高醫生的診治效率;基於人工智慧的輔助診斷軟體可幫助醫生縮減診斷讀圖時間……當臨床醫生的效率提高、用於診斷篩查的時間減少,醫生可以將更多的時間用於治療患者或提高技能。
數位技術擴展了醫生的能力邊界,給患者創造著全新的價值,打破了醫療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
隨著醫改的進一步推進,多層次保障模式和按病種付費的支付方式正在成為新的趨勢和關注的焦點,隨之而來的是對商業健康險的需求日益增加。行業實踐者們正在使用數位化工具對疾病數據進行深入分析,聯動著醫療服務提供方、支付方、藥械企業等不同利益相關方,助力新的支付體系落地,為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
在分子實驗室創始人劉揚先生的主持下,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中心副主任胡乃軍教授, 遠程以「健康風險與支付保障」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見解, 隨後周卿先生, 太保安聯的戰略部總經理向大家講解了「保險科技重構健康險經營模式」; 鎂信健康創始人張小棟先生, 頤聖智能創始人周禹同先生分別給出「構建中國醫藥多層次創新支付模式」和「醫保支付模式變革驅動醫療數據 MDT 新業態」的精彩演講.
從左至右分別為: 劉揚先生,胡乃軍先生, 周卿先生,張小棟先生, 周禹同先生
圓桌環節中,上述嘉賓與鎂信健康副總裁錢葉一起,圍繞「支付驅動,數位化構建患者全生命周期保障」展開激烈討論。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醫療與保險的跨界合作會越來越多。按病種付費的院內支付體系改革正在多省市快速推進,商保迎來發展機會;多元支付體系將成為國家醫保支付體系的有力補充,為患者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保障體系;保險將從「為治療疾病付費」向「為預防疾病付費」發展,將利用數位化技術開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
在由動脈網創始人李大韜主持的圓桌環節中, RGAX 中國區負責人陳明先生,默克中國創新中心董事總經理孫正潔女士, 創新工場合伙人楊小龍先生以及遠毅資本合伙人楊瑞榮先生就「下個十年,數字健康投資方向展望」的主題,分享了各自在數字醫療領域的投資思路。
最後,遠毅資本感謝所有到場嘉賓的支持。 我們堅信今天的醫療正在擁抱數位技術,但是科技之下,患者價值這一行業永恆的追求不會改變。無論是創業者、投資人、藥械企業、保險公司還是科技巨頭,最終的目標都是為患者創造更多、更長期的價值,這一追求不會因數位化的進程而偏移,相反,更加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