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5476 個字,閱讀時間預計 12 分鐘。
兩天前在上海結束的首屆中國女子排球超級聯賽中,天津女排上演驚天逆轉,戰勝上海女排,奪取了排超元年的冠軍。經歷了新老交替的更迭,誰能想到全新的天津女排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就上演了一幕王者歸來的好戲。
拿到聯賽第 11 冠後凱旋的天津女排今天來到天津廣播電視臺體育頻道,錄製了大型訪談節目《王者歸來》。每次奪冠歸來後,天津女排都要做客天視體育,暢談冠軍背後的故事,這已經形成了一個 「傳統」。在《王者歸來》中,天津女排將帥盡情釋放著自己的情緒,淚水與歡笑交織、艱辛與榮耀相伴、傳承與發展並行。在正式展開天津女排那些無比動人的故事之前,請允許小編先安利一段花絮……
愛化妝的姑娘們美美噠,只是陳指這表情……
主持人于洋成功搶鏡,手機信號滿格……
天津女排冠軍團隊成員陸續走上紅毯,並在冠軍牆上留下自己的籤名。
「高大上」 的演播室
天津女排全體教練員和隊員的籤名球,這就是傳說中的 「巨型彩蛋」 ?
因為苦,因為累,堅持不下去回家,我不想做這樣的人!
——天津女排隊員 李盈瑩
李盈瑩這顆排壇冉冉升起的新星,帶給球迷太多驚喜,也讓大家對未來寄予無限期望。打破由朱婷保持的女排聯賽單場得分紀錄,成為首個單賽季得分超過 800 分大關的女排隊員,本賽季唯一一位扣球得分超過 600 分的球員,天津女排的 18 歲主攻李盈瑩用一連串改寫紀錄的神奇表現,讓自己成為了排超元年最炙手可熱的超級新星,為天津女排驚天逆轉,奪下第十一次聯賽冠軍立下汗馬功勞,也為自己叩開了國家集訓隊的大門。
但不為人所知的是,不到 10 歲的李盈瑩就從齊齊哈爾隻身來到天津練習排球,做出這個決定也是出於她自己對排球的熱愛。天津女排領隊張靜坤介紹,由於李盈瑩剛來時年齡太小,張靜坤在過年期間安排李盈瑩和天津女排其他來自齊齊哈爾的隊員一塊回家,本來希望李盈瑩至少讀完小學再正式來天津打球,誰知小盈瑩年後就又回來了。
天津女排訓練要求嚴格是出了名的,但相比之下,年幼獨自一人從齊齊哈爾來津的李盈瑩,更難忍受的是思鄉的痛楚。談到傷心處,賽場上威風八面的李盈瑩忍不住落下眼淚。
看到李盈瑩落淚,張靜坤指導趕忙給予安慰,坐在場下的李盈瑩母親和陳友泉指導也難以自禁。
對於一個不到 10 歲的小姑娘,又是很少放假的運動員,一年只能見父母一兩面,想家是再正常不過的情緒,這種情緒甚至一度動搖過李盈瑩堅持下去的決心。但哭過以後,李盈瑩想到自己來到天津的目標,想進入一線隊、甚至國家隊的夢想讓她繼續堅持下去。隨著年齡的增長,李盈瑩也逐漸成熟起來,她也不再因為想家給媽媽打電話了,因為她覺得這種情緒也會傳染給媽媽,所以自己也開始報喜不報憂了。
只要能救起來的球,百分之一的希望要盡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天津女排隊員 楊藝
大多數球迷都應該知道,一傳就是排球的生命線,而天津女排能成功捧回冠軍,靠的就是與其他球隊不同的一傳體系。在天津隊的體系中,一名主攻、一名接應和一名自由人共同來接一傳,決賽中,天津隊的接應楊藝因得分能力不足曾飽受質疑,但主帥陳友泉之所以堅持使用她不僅因這套體系的存在,也因為她在比賽中從不放棄的精神,就像她自己所說:「只要能救起來的球,百分之一的希望要盡到百分之百的努力。」 而比賽中,楊藝和孟子旋實際上承擔了 80% 以上的接發區域,劉立雯則作為最後一個保障環節,給了球隊更多容錯的空間,她們三個人的努力付出才保障了球隊整個賽季穩定的一傳體系。
在整個總決賽中,楊藝一直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尤其是在球隊連續兩場比賽 0 比 3 負於上海隊期間,她也陷入了困境。這個時候,教練和隊友們的幫助十分關鍵,而隊長陳麗怡的鼓勵更是讓她打破了心魔。楊藝回憶起當時的那個場景:「因為當時我有兩場球根本就沒有得分,陳姐(陳麗怡)說,你作為年輕隊員就要把拼勁打出來,你就要衝出去、果斷打,什麼都不要想,你發力了就算沒打死被攔回來我還能聽個響,就是把那個勁釋放出來!」 老隊員的這番話讓楊藝徹底釋放,尤其是第七場比賽,她得到 12 分成為進攻端的最大驚喜,幫助球隊拿下這個冠軍。
除了楊藝,孟子旋和劉立雯作為自由人為同伴提供了最多的保護。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孟子旋出自體育世家,她的父親曾是天津男籃的一員,她的龍鳳胎弟弟孟子凱也在天津男籃效力,曾入選過國奧男籃的集訓。得益於爸爸從小的培養,他們姐弟兩人都成為了職業球員,下個賽季,孟子旋也給自己提出了目標:「首先在天津隊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把自己的後排再保證的更好一些,爭取下個賽季不要出現那麼大的起伏,希望自己通過接下來的努力再往上奔一奔吧。」
孟子旋和弟弟孟子凱
因為家裡還有一個親姐姐,所以劉立雯被大家親切地叫做 「二子」。雖然在總決賽上場機會並不算多,但球迷對她的飛身救球肯定是印象深刻。她到底如何練就的這身絕技,今天她也給出了答案:「平時練習的時候也會練,當初學魚躍就是看男排比賽,男排運動員做這種魚躍特別漂亮,當時在青年隊的時候,曹指導也帶我們,我們就跟他學,當時覺得特別帥,後來練習的時候一次一次實踐累積出來的,有些球就是下意識的反應。」
雖然身體在場下,但是心還是一直在場上!
——天津女排隊長 陳麗怡
生於 1989 年的陳麗怡,生於 1988 年的李瑩,是天津女排隊裡僅剩的兩個 80 後球員。天津女排上次在聯賽中與上海女排爭奪冠軍時,兩人還是初出茅廬的小將,而兩隊再次在決賽相遇時,陳麗怡和李瑩都已是不折不扣的老兵。即便兩人已不再是球隊的絕對主力,但老將還是用自己的經驗,繼續為球隊做出自己的貢獻。陳麗怡說,自己在場下,落後時也會非常著急,但更多的還是冷靜地去看場上的一些變化,再告訴李盈瑩和劉曉彤,對方攔防漏洞在哪裡。
在與小妹妹們一起為球隊奪得第 11 座聯賽冠軍後,兩位老將的職業生涯或許還有繼續延續下去的可能,陳麗怡和李瑩也表示,隨時聽候隊伍的召喚。
相比陳麗怡和李瑩,姚迪和王寧無論是在年齡還是經驗上,都稱得上是球隊目前的中流砥柱,而她們兩人也是室友,境遇相似的兩人也成為了彼此最好的傾訴對象。雖然賽場上互相支持,但說起男朋友的話題,兩個人卻瞬間變得搞笑起來。
「不太想和她聊(男友)這個話題,因為我單身。」 姚迪說著說著努起了自己的嘴。 「對,我一說的時候她都讓我閉嘴。」 王寧證實了室友的這一說法。在感情上先姚迪一步的王寧,還在現場秀起了恩愛。目前在八一男排擔任隊長,位置是二傳的毛天一是王寧的男朋友,兩人的計劃是在明年領證。
雖然現場姚迪和王寧開玩笑的一幕十分輕鬆,但這一個賽季走來,作為球隊支柱的她們經歷了多少艱辛只有自己清楚。在奪冠慶功宴之後,同寢室的兩個閨蜜終於釋放了所有壓力。姚迪回憶起那晚兩人抱頭痛哭的情形:「那天我們倆也喝了一點紅酒,就一起在回顧整個比賽,就覺得挺不容易的,因為畢竟賽季一開始我們都沒有想到我們會拿到這個賽季的總冠軍,然後打到後面一場比一場好,包括總決賽期間,我們倆也遇到了一些受阻的情況,還是多去溝通吧,互相信任。」
從比賽進入淘汰賽以後,這些老隊員面對著比年輕隊員更多的壓力,球隊的重擔也扛在她們肩上,姚迪和王寧就都曾受到失眠的困擾,但無論面對多少困難,訓練和比賽也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回憶起那段艱難歲月,王寧說道:「因為賽程比較緊,比賽的壓力比較大,尤其是到後面的決賽,自己在進攻方面也是受阻,所以想的也比較多,也跟姚迪溝通的比較多,有的時候甚至是懷疑自己,各方面的壓力積攢起來導致自己的睡眠不是很好,一般也是躺下想很多事才睡得著。」
成功之路從來都不平坦,只有歷經磨難才更顯珍貴。一直以來,王寧都在帶傷作戰,即便身體無法恢復到之前最巔峰時期的狀態,但她仍舊在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投入到每天的訓練和每次比賽之中。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王寧在球隊中擔任的是兩點攻輪次的副攻,因此壓在她肩上的過輪壓力比同為副攻的王媛媛還要大,不過王寧還是勇敢地扛起了這份責任,在比賽中敢於直面任何挑戰。無論是王寧還是姚迪,她們在這個主打年輕人的賽季,為天津女排撐起了一片天,讓天津女排有了挑戰任何強敵的勇氣,這是天津女排精神在她們身上傳承的最好印記。
作為這次總決賽第七場,如果咱們天津是主場,即使是咱們沒有拿到這塊金牌,咱們這些熱情的球迷也不會離開現場。
——天津女排主教練 陳友泉
作為主教練執教天津女排第一個賽季就率隊拿到聯賽冠軍,陳友泉在自己執教生涯中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為了登上最高領獎臺的這一刻,陳友泉默默付出了 7 年。從 2011 年起,陳友泉開始帶李盈瑩、劉立雯、王寧、於鋆煒、楊藝、孟子旋這批隊員,7 年間,陳友泉帶領這些隊員刻苦訓練,看著她們一點點成長起來,最終進入成年隊。
儘管執教經驗相當豐富,但對於陳友泉來說,帶隊徵戰中國排球頂級聯賽還是頭一遭。熟悉天津女排的球迷們都知道,陳友泉指導在場邊指揮時經常會有一些豐富而略顯誇張的肢體語言。對此,作為女兒的陳馨彤早已習以為常,「也有朋友說想要配一根指揮棒給他。其實我爸爸在生活中也是會經常逗我開心,是比較幽默的。然後在場上和生活中是截然相反,我覺得在場上是比較嚴肅,而且非常淡定。」
這個賽季,陳友泉始終背負著巨大的壓力,而這種壓力在決賽時到達了一個頂峰,陳友泉一心撲在排球上,根本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庭。此時,作為天津女排陣中一員,同時又是陳友泉女兒的陳馨彤成為了這個家庭的紐帶,「關鍵場次備戰期間,我爸爸通常會花大量時間找場上的隊員溝通。有的時候,我媽媽給我爸爸發消息都找不到人,然後我媽就給我發,讓我多關心一下我爸爸。我就從吃這方面入手,給他定點外賣之類的。」
將壓力和重任扛在自己的肩上,陳友泉指導為這支天津女排付出了太多太多。當然,舍小家顧大家的他也離不開妻子和女兒的大力支持,他也借著天視體育的鏡頭表達了對自己愛人的感謝,「我愛人也是搞運動的,是擊劍,所以對我還是比較認可,比較支持。這麼多年來應該說從結婚到現在,因為我在隊裡也有很多年了,一直沒有時間去陪她,所以在這裡我就向她說,這幾年辛苦了,我能夠取得的成績是在你不斷地支持,不斷地幫助下取得的,表示衷心的感謝。這就叫軍功章上有你的一半,有我的一半,兩個人共同來分享這份快樂。」
天津女排能夠贏得排超元年的冠軍,離不開廣大天津球迷的支持,對這一點陳友泉深有體會,他動情地說道:「不管是在勝利的時候還是在失敗的時候,天津球迷始終在支持著我們這支年輕的隊伍,實際上作為這次總決賽第七場,如果咱們天津是主場,即使是咱們沒有拿到這塊金牌,咱們這些熱情的球迷也不會離開現場,也會堅持到最後,我非常感謝咱們這些球迷的支持。」
天津女排運動員身上流淌著冠軍的血液,這支隊伍有冠軍的血統。
——天津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 李珊
作為天津女排曾經的主力接應,如今天津排球運動管理中心的副主任,李珊與這支年輕的隊伍一起度過了一個不平凡的賽季。全運會後,天津排球運動管理中心成立,角色轉變為管理者的李珊要與全新的天津女排共同迎接排超元年的挑戰。以青年隊為班底的天津女排首度徵戰頂級聯賽,缺乏參照系的她們先是給自己定了打進前八的最低目標,隨著聯賽深入,天津女排也在不斷調整自己的目標,從力爭四強,到最終奪冠,完成了在外界看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球隊奪冠後,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本來只想讀一個大本的,沒想到弄了個碩博連讀。」 李珊的比喻非常形象。
儘管天津女排陣中有許多球員都是聯賽一年級生,但是天津女排有著聯賽十冠這樣輝煌的歷史,有著豐富的爭冠經驗。這個賽季,李珊與教練團隊一直在做兩件事,一個就是繼承優良傳統,扎紮實實地搞好訓練,另一個就是創新。「要為這支隊伍增加更多的資源,更好的保障,讓她們更好地成長,追求更好的成績,為這座城市爭奪更多的榮譽。」 李珊說道。
這個賽季,天津女排在創新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打造了一支複合型教練團隊。而作為一名見證過天津女排曾經輝煌的昔日功勳隊員,李珊對年輕球員們的心理按摩也十分到位,「我只要回到隊伍中,我就是一名老隊員,一名教練,我有責任要把我們曾經走過的正確的道路和成功的經驗傳授給年輕隊員,我希望她們在最短的時間裡,走上最正確的道路。在前進的路上,會有一些曲折,但我們對於自己的戰術體系和技術運用要自信,這就是冠軍底蘊。」
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這支年輕的天津女排僅用了一個賽季時間就重奪聯賽冠軍,不過在李珊看來,年輕隊員的成長比冠軍更重要,「我們的隊員,比如楊藝、孟子旋,在聯賽中段遇到了幾乎難以逾越的大山,她們完成了自己的救贖,最後兩場球,她們靠自己的能力贏了下來,她們克服了非常多的困難,她們也將迎接未來的更多挑戰。當隊員們遇到困難時,她們就會想到天津女排精神,這種精神能激勵她們渡過難關。」
走下領獎臺,一切從零開始,天津女排為天津這座城市增添榮譽的初心不改,向更高目標進發的動力十足。「作為競技體育來說,我們要做到最好,我們想贏得冠軍,但是我們不能僅僅為了這一座冠軍獎盃、為一面金牌去努力。尤其是天津女排的運動員,她們身上都流著冠軍的血液,這支隊伍有冠軍的血統。」 李珊的總結鏗鏘有力。
【重播預告】
「王者歸來」 天津女排奪冠特別節目
重播時間:4 月 7 日(星期六) 19:30
播出機構:天視體育頻道
(機頂盒106<標清> 機頂盒425<高清>)
巨型彩蛋!!!
喜愛天津女排的球迷朋友
《體壇新視野》為您準備了一份大禮
在本條推送下留言
分享您與天津女排的故事
感情最充沛
故事最感人的
4 位朋友每人將獲得 1 個
冠軍之師天津女排的籤名球
本文系《體壇新視野》微信訂閱號原創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如有稿件採用需求或商務合作意向,
請在工作時間(8:00-18:00)致電:
(022)23601972 or 13207576205
或用手機添加微信號:EYESONSPORT
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