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淨環保建立了全國環保行業首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獲有效授權專利數和科技綜合實力均居行業之首
創新:領軍企業的不竭動力
東南網6月3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杰 通訊員 賴志昌 溫連光)總投資30億元的龍淨智慧環保產業園開工建設,正加緊施工;獲有效授權專利1023項,穩居行業第一;投資兩個固體廢物處置項目,向全環保重點領域進軍……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大背景下,今年以來,福建龍淨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逆勢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在這背後,龍淨環保離不開的是創新。
龍淨環保的前身是龍巖無線電廠,20世紀80年代初,脫胎於此的龍淨環保率先轉入大氣治理行業,成為全國最早進入環保產業的先行者之一。經過40多年發展,龍淨環保已崛起成為中國環保產業領軍企業以及國際著名的大氣環保裝備製造企業:2018年,龍淨環保位居「中國環境服務企業30強」第3名,並蟬聯「中國大氣汙染治理服務企業20強」冠軍;2019年,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2018年度火電廠環保產業信息及排名,龍淨環保8項產品和業務排名行業第一……
「創新已融入龍淨環保的血液,成為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龍淨環保高級副總裁兼總工程師郭俊告訴記者,通過人才隊伍建設與創新驅動,龍淨環保建立了全國環保行業首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並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院士專家工作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技術創新平臺。近年來,還先後承擔國家和地方科技創新項目102項,主導制定和參加編制國家及行業標準112項。截至今年3月底,獲有效授權專利1023項,比2015年增長了155.75%,專利數量穩居行業領先地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省(部)市級科技創新獎勵83項,綜合實力居全國同行之首。
數據顯示,在環保行業競爭愈加激烈的情況下,去年,龍淨環保實現營業收入109.35億元,同比增長16.30%;實現淨利潤8.61億元,同比增長6.88%,繼續領跑行業。
今年以來,為有效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龍淨環保更是大招頻出——
4月3日,龍淨環保決定投資16.88億元建設山東陳莊項目、中濱項目等兩個固體廢物綜合處置中心項目,標誌著企業正式進軍固廢處置業務領域,邁開了龍淨環保向全環保重點領域進軍的戰略性步伐;
5月18日,省重點項目、新羅龍淨智慧環保產業園項目開工建設。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規劃佔地總面積約629畝,計劃建設高端智能製造、創新研發、技術實驗、成果展示、國際交流、教育培訓等「六大中心」。建成後,可實現年產鋼結構件20萬噸、電源產品8500臺套等,助力龍淨環保由百億企業向國際化、智能化、現代化目標邁進,推動龍巖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慧環保產業體系……
「面對傳統煤電市場萎縮,我們的非電業務迎來大爆發,實現增長。」龍淨環保首席技術研發總監莊燁博士介紹,早在幾年前,面對環保行業競爭加劇的勢態,龍淨環保搶先從深耕大氣治理向環保新領域延伸,通過自主研發與創新,不斷突破發展邊界,專門成立技術研發部,開展新領域前瞻性技術研發,並成立水務事業部、新興業務事業部、危廢事業部,大力推進新領域新技術工程化,在鞏固大氣環保的基礎上,觸角快速延伸至VOCs(揮發性有機物)、廢水治理、固廢處理、土壤治理、環境檢測等業務。
實際上,這種變化也體現在龍淨環保今年一季度報告中。今年第一季度,龍淨環保新增訂單16.37億元,電力和非電行業分別為5.73億元和10.64億元;在手未執行訂單共196.65億元,電力和非電行業訂單基本上各佔五成,對企業未來發展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
「我們的目標是把龍淨環保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生態環保企業。」郭俊表示,未來龍淨環保將進一步加大力量,通過引進、併購和自主開發等方式,加大汙水處理、固廢處置、土壤生態修復、環保新材料以及智慧環保等大環保產業技術的研發攻關,形成大氣治理、固危廢處置、水治理及土壤生態修復三大核心板塊的業務格局,以「高端裝備製造+EPC工程服務+公用設施運營」三駕馬車驅動的新模式,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