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在出門旅遊的時候,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住民宿還是酒店?」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問呢。
都是出門旅遊短暫休息的收費型住宅為什麼會有民宿和酒店之分呢?
首先,經營模式:酒店的投資金額遠遠超過民宿的投資金額,酒店的背後是一個團隊的投資,民宿則是房東本人或者創業者本人,成本較小。民宿在初期,是房主的副業並不是規範的商業模式。酒店的經營模式已經十分成熟了,有規定的行業標準和管理規範。但是民宿還沒有,經營者想怎麼操作就怎麼操作。
其次,規模之分:酒店的規模通常都比民宿大一些,特別是星級酒店,兩者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而民宿的規模比較靈活,規模大的可能有獨棟別墅,規模小的可能只有一間房。畢竟是私人經營,你願意就可以把家裡剩下的房間經營成民宿。像在某些地區,比如臺灣,民宿的規格是由限制的,必須在15間房以下。
第三,氛圍不同:許多遊人選擇民宿更是為了民宿的氛圍,民宿的氛圍就是家的氛圍。你可以和其他房客和民宿主人一起吃飯、聊天、遊戲,大多數民宿都做成了社交模式。旅遊+社交,可以給社交型遊人帶來一個絕佳的旅途體驗。酒店的氛圍可能限於房間的裝修風格不同,服務不同,但給遊人的體驗都是私密性的,缺少了些人情味。
第四,裝修風格不同:酒店的裝修風格比較統一,大廳很豪華,客房裝修的風格很普通沒有亮點。民宿的裝修風格很有特色,可能根據當地的風土人情來裝修也可能根據民宿主人的喜好來裝修,甚至有的乾脆不裝修了,一件民宿每間房的裝修風格可能會有很大的差距。
第五,安保不同:這點可能是民宿的劣勢了,民宿的環境良莠不齊。酒店會有專門的經過培訓的安保人員,而民宿可能並沒有考慮到這點,大多數民宿都是房主即安保。民宿的主人充當的角色多種多樣:前臺、保潔、廚師、安保、服務等。
總的來看,民宿和酒店各有千秋,如何選擇還是看個人的喜好問題。民宿和酒店的關係有點像滴滴和計程車了,不過滴滴的規管還是甚於民宿的。隨著民宿業的繁榮,國家也陸續出了些相關法律條例,相信民宿也會發展得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