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雞傳播愛滋病?同性戀易得愛滋?」「我感染了愛滋病,還可以生小孩嗎?」「作為醫務人員,這些關於愛滋病的知識你必須收藏」……
如今打開專業醫療信息交流平臺,隨時可查閱關於愛滋病的資料,包括最新的研究發現和治療手段等。
網際網路的狂潮重塑了醫療領域,得益於網際網路的普及,公眾對於愛滋病的認知比很多年前的歧視、誤解、汙名化或恐懼有了很大改善,同時,也給有需求者提供高效可及、規範專業的疾病預防服務。
世界愛滋病日前夕,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中國性病愛滋病防治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李天天與藍城兄弟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淡藍公益創始人耿樂圍繞「攜手防疫抗艾,共擔健康責任」這一主題展開對話。
01.
談老年愛滋病群體:有責任幫助他們
近年來中國老年人群的感染率也呈增長態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的老年人群,特別是60歲以上的男性人群感染的病例報告數,從2012年的8391例上升到2018年的24465例。
李天天稱,愛滋病患者是丁香園關注的人群之一,尤其是老年愛滋病患者群體,丁香園幫助他們學習知識、解答困擾,提供問題解決方案,並呼籲和動員全社會去幫助他們。
「丁香園不斷從下遊走向上遊,關注到的有健康需求、特別容易被忽視的健康弱勢人群。特別是老年愛滋病患者群體,當他們遇到問題卻得不到正確指導時,可能採取一些危險方式甚至違法方式解決遇到的問題,無論從社會責任或者個人角度出發,我認為面對這些老年人群,需要做一些事情,而且做的方式需要更接地氣,幫他們提供問題解決方案。」李天天稱,丁香園也一直在呼籲和動員全社會,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資源去幫助這一批老年愛滋病人群或者高危人群。
LGBTQ群體心理健康問題是藍城兄弟平臺關注重點之一。在老年的同性戀方面,耿樂稱,心理健康科普是該平臺明年工作的重點。
02.
談網際網路醫療:不再局限單純線上問診
在李天天看來,網際網路醫療應該是一個比較寬泛領域和概念,內涵和外延應該比較廣泛。網際網路醫療遠遠不止於問診。「我們講網際網路醫療場景下的人、貨、場三個要素都已經發生了變化。」
李天天稱,「人」不再是經典的病人,而是包含了更廣泛的人群;「貨」也變了,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上藥品形態,還可以製作成為內容型產和工具型產品進行交付;「場」從原來的病房延伸為院外場景,「所以我認為應該用一個更加整體連續角度看待網際網路醫療,甚至到線下問診這樣一系列的步驟,能夠整體連續地完成用戶的訴求」。
耿樂認為,網際網路上的醫療服務,不僅是問診和賣藥服務,應該是為病人提供病程管理和提供醫療服務等一攬子解決方案,「最開始從藥品陳列、宣傳,到後面啟動銷售,到現在我們註冊網際網路醫院等,我一直對於愛滋病這一塊,我們期望要做的包括預防、治療、康復等,甚至包括慢病管理」。
03.
談愛滋病的認識:社會對其認識呈現樂觀趨勢
近年來,得益於網際網路的普及,面向公眾的愛滋病防控科普工作獲得提升。「現在的年輕人開始知道怎麼樣服用PrEP,人群對愛滋病防治知識的了解,獲得很大提升。」耿樂稱,從數據來看,「男男人群」的感染率在很多地區持續下降,特別年輕男男人群當中愛滋病感染比例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在愛滋病防控知識領域,李天天注意到醫生端變化也比較明顯。「我記得前幾年的時候,經常會在丁香園論壇上看到醫生非常焦慮的發求助帖,說搶救一個患者,血液濺到眼睛或者手套劃破,而患者進來時情況緊急沒做檢測,之後報告出來顯示HIV陽性,所以醫生跑到論壇裡面發帖子求助。」
李天天稱,隨著醫生對緊急阻斷方案和藥品越來越熟悉,上述情況已經越來越少見。丁香園接下來會持續關注醫生的職業教育,同時關注一些特殊人群的安全防護。
04.
談期望:平等看待愛滋病
李天天表示,我們應該用包容、平常的心態去面對同性戀。
耿樂則強調,愛滋病只是疾病的一種,是一種慢性病,但它與道德無關,希望公眾能夠平等對待。
*作者:丁香園,感謝丁香園對本次對話的支持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