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落地50多個國家 這家AI醫學影像公司憑什麼

2020-12-23 同花順金融服務網

  2020年春節,柴象飛突然接到一通來自家鄉好友的電話。

  對方是山西援鄂醫療隊的一名領隊,山西省心血管醫院安健副院長當時已在湖北仙桃市中醫醫院工作多日。幾句寒暄後,對方談到了一線專業CT影像醫生不足、篩查效率低等難題,建議是否可以利用人工智慧(AI)輔助診斷來減輕醫務人員的負擔。

  新冠病毒篩查中,CT檢查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核酸檢測則被視為金標準。但在初期中國的試劑盒供應不足,並且核酸測試假陰性比率很高的情況下,病人要最終確診至少需要兩種檢測方法。

  作為匯醫慧影創始人,柴象飛在AI醫療影像領域耕耘多年,他深知這通電話背後的急切。掛了電話,柴象飛絲毫沒有怠慢,火速線上召集高管和技術、工程師團隊,組建針對新冠的研發專項小組。在與多家定點醫院進行產品討論後不久,團隊就把第一版產品做了出來,並在一個月內完成全國20多家醫院的系統部署。

  今年3月,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國外尤其是歐美疫情迅速爆發。匯醫慧影果斷開拓海外戰場,基於合作方華為雲開發出了Dr. Turing新冠AI輔助篩查方案。基於SaaS化服務的快速複製、可擴充性,匯醫慧影AI系統進入了全球50多個國家落地應用。

  毫無疑問,疫情這場無準備之戰,給了匯醫慧影一次集中「大練兵」的機會,也讓行業和資本看到更多AI醫療應用的可能性。創立5年,匯醫慧影從智能醫療影像切入,圍繞AI算法模型、技術落地等進行了諸多探索性的嘗試,並保持一年推出兩款新產品的速度迭代。而憑藉多年來打造的全流程應用場景閉環、快速的推進應用執行力,匯醫慧影已成為AI醫療影像賽道的頭部玩家之一。

  AI全球抗疫「一戰成名」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2020年變得非比尋常。從除夕打響「抗疫戰」至今,柴象飛與匯醫慧影團隊度過了魔幻而又異常充實的八個月。

  「疫情爆發開始,我們就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運轉狀態之中,爭分奪秒打磨產品。」柴象飛回憶。

  匯醫慧影創始人、CEO柴象飛

  今年2月初,國家衛健委將新冠肺炎治療指南更新到第5版,將篩查手段改為「核酸檢測+CT影像」。這不僅意味著全國各省醫院CT掃描工作量激增、影像醫生面臨超大負荷,更大的問題是,大多數醫生對新冠肺炎很陌生,如何依據CT影像更加精準、快速判斷某人是否感染新冠,難度還很大。

  大考面前,分秒必爭。「1月底左右,我們就跟一些定點醫院合作,迅速上線了『AI新冠肺炎輔助篩查系統』。」柴象飛告訴投資界,「拍完片子,AI系統就能快速得出診斷結論,整個計算周期全部在30秒內完成,大幅提升了新冠肺炎的篩查效率和準確率。」後續治療中,醫院也將AI用於患者的隨訪、跟蹤以及愈後療效的評判。

  之後,團隊針對新冠疫情進行算法、平臺多項升級,推出AI輔助篩查、智能遠程會診、數字智能膠片「三位一體」的新冠肺炎智慧影像整體解決方案,將抗疫陣線由院內延伸至院外、雲端。僅在一個月內,匯醫慧影就在國內20餘家前線醫院完成部署並投入使用,累計篩查病例超過12萬例。

  幸運的是,國內疫情在3月底、4月初得到了初步控制,但北美、歐洲等海外地區疫情大面積爆發。幾乎沒有遲疑,匯醫慧影順勢「殺入」海外市場。

  「事實上,很多國家的醫療機構檢測能力和設備不足,都亟需AI技術來彌補嚴重缺乏的人力和知識缺口,這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好機會。」在柴象飛看來,相較於僅支持本地化部署的產品,匯醫慧影完全有能力把在國內得到驗證和成熟應用的AI抗疫解決方案推廣至不同國家。

  這對其他國家而言,無疑也是「雪中送炭」。比如在泰國疫情形勢日趨嚴峻的3月,匯醫慧影攜手合作夥伴華為與泰國數字經濟和社會部達成合作,為泰國最大的公立醫院詩麗叻醫院、拉瑪提博迪醫院等多家醫院提供具有5G技術的AI輔助解決方案,泰國總理親自參觀視察影像AI抗疫產品並予以肯定。

  4月,正當英國境內的新冠肺炎患者確診病例數攀向新高,該國科學家探索新技術輔助應對時,考文垂大學和匯醫慧影合作,通過在該校附屬醫院部署新冠肺炎AI輔助篩查系統進行人工智慧輔助CT影像識圖及診療決策的嘗試。據悉,該系統可以在24秒內完成500多幅CT影像診斷、其分析水平相當於一名擁有4年經驗的醫生。

  而在與中國疫情早期有非常類似情況的厄瓜多,當地極度缺少PCR檢測試劑,甚至有些醫院連核酸檢測設備都沒有,但是相較而言影像設備是高度普及的,匯醫慧影就將已經訓練好的算法應用於當地,實現日篩超過500人的智能化檢測。

  還有疫情形勢嚴峻的智利。4月初,智利政府與中國醫療AI企業匯醫慧影建立聯繫,引入Dr. Turing 新冠肺炎人工智慧輔助篩查方案。近日,智利衛生部新任部長Dr. Enrique Paris通過社交媒體極大肯定了這一方案的有效應用,以及AI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貢獻。

  據了解,從3月初開始,其AI醫療解決方案攜手華為、英特爾和其他全球合作夥伴,已經在海外超過50多個國家進行部署和使用,包括墨西哥、巴拿馬、智利、阿根廷、厄瓜多等美洲國家,泰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以及非洲地區、歐洲其他國家。值得一提的是,匯醫慧影不僅為海外醫院提供AI產品和技術支持,同時還搭建了培訓平臺,並將中國有效防控疫情的的寶貴經驗分享給全球用戶。

  蹚出一條難複製的「閉環鏈路」

  新冠一役,不僅勾勒出AI醫學影像更加全面清晰的畫像,也將深度參與者——匯醫慧影首次從幕後推向臺前。一戰成名背後,其實是匯醫慧影深耕行業多年的厚積薄發。

  利用AI、數據挖掘以及雲計算技術,去賦能醫學影像這個垂直行業,是匯醫慧影創立時的初衷。5年前,匯醫慧影剛剛成立時,選擇以智能醫療影像為切入口,主要圍繞AI算法模型、技術落地進行探索性嘗試。之後才逐漸建立了基於AI的大數據平臺,並且搭建了覆蓋醫療「產-學-研」全流程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

  從目前產品線來看,匯醫慧影已經搭建起一套「智能醫學影像整體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基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使用圖像深度學習的核心技術和多項專利技術,包含NovaCloud智慧影像雲平臺、Dr.Turing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平臺和RadCloud大數據人工智慧科研平臺三大產品體系,為醫院、醫生及患者提供不同形式的人工智慧輔助篩查系統、教學及科研平臺等多項服務,可實現「三端互聯」。

  從AI產品設計邏輯線來看,目前主要圍繞「病種+病程」等維度展開,現已支持DR肺結核篩查、DR四肢骨骨折檢測、CT肺結節篩查、前列腺癌檢測、乳腺癌鉬靶篩查、主動脈夾層及腹主動脈瘤輔助診療等多個病種,並且覆蓋基層篩查、體檢篩查、門診診斷、臨床治療、術後隨訪等多種應用場景,最大化提升影像水平和臨床產出。

  數據統計,心腦血管疾病在非傳染疾病中致死率居首位,2018年中國心血管病患人數約2.9 億,而急性主動脈夾層是目前心血管外科發病最快、進展最快、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2018年全球新髮乳腺癌210萬例,乳腺癌在全球140個國家成為女性首要殺手。

  針對這兩大高發病,2018年,匯醫慧影推出全球首個主動脈夾層AI自動診斷平臺以及全球首個乳腺癌人工智慧全周期健康管理平臺。前者是匯醫慧影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301醫院)血管外科聯合開發,在B型主動脈夾層手術的精準測量、預後預測、隨訪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對於匯醫慧影而言,這意味著其AI產品首次「走出了」影像科,開始臨床科室的應用,同時也從診斷環節突破至參與臨床治療決策,從聚焦提升效率走向精準治療。

  Dr. Turing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平臺是2019年底匯醫慧影推出的另一個重磅產品——這是基於AI技術打造的「篩—診—治—預後」全周期的醫療AI產品,在單病種上實現了全流程覆蓋,病種拓展至腫瘤、血管、骨科三大類,提供超10個病種輔助應用。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匯醫慧影Dr.Turing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平臺核心AI產品-多病種AI輔助診斷系統正式拿下歐盟CE認證,標誌著匯醫慧影覆蓋多病種全流程的影像人工智慧整體解決方案開始在歐盟市場全面鋪開,中國醫療AI多領域臨床應用達到了國際前沿水平。

  歷時5年,AI加持下影像數據的價值閉環初現,匯醫慧影最初埋下的種子,也開始萌芽。正因為這份堅持,匯醫慧影悄然躍升為國際領先的醫學影像人工智慧公司之一。

  5年布局近1000家醫院

  「今年是國內AI醫療落地的大年」

  一場疫情,暴露了國內公共衛生體系的諸多問題,但也給醫療AI公司擺出了一道命題——AI技術到底能不能在舉國抗疫大考中擔當重任?從過去八個月匯醫慧影的表現來看,AI已經成為一味「良藥」,甚至是救命稻草。

  如果說,2020年之前的AI醫療行業是一場政策和企業的漫長「試水」,那麼在疫情的催化下,包括遠程醫療、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等未來數位化醫療場景提前預演,諸多閘口順勢打開。而得益於整個行業對AI認知的改變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AI在醫療行業從接受到落地的時間也越來越快。

  「疫情對於不少AI企業來說既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讓技術快速落地的機會」,匯醫慧影聯合創始人郭娜對此感受頗深。在她看來,今年會是國內AI醫療應用方興未艾的一年。「如果說過去幾年主要是在解決算法、數據集、產品介入等難題,那麼2020年可能會是AI企業解決階段性重要難題後的『技術應用落地年』。」

  事實上,AI技術如何與臨床需求融合、如何切實幫助臨床醫生釋放更多價值,是所有相關從業者一直在關注的問題,這也是醫療AI想要真正落地必須解答的難題。然而過去幾年,AI醫療產業有著巨大泡沫,商業化也是最為人詬病的痛點。

  柴象飛在採訪中,也反覆提及產品化與商業化,「第一核心技術,第二產品化能力,第三商業化能力,這三點缺一個,你都沒有辦法生存。」

  不過,最為行業頭疼的盈利困境被匯醫慧影以全鏈條服務商業模式打破僵局、跳出燒錢的魔咒,匯醫慧影已經有了相對漂亮的成績單。

  根據官方提供的數據,目前其產品已落地全國超1000家醫院(其中200多家三甲醫院, 500多家是基層醫院)、80多家海外醫院;500多個醫院的不同課題同時在研,AI日調用率接近80%,日均服務患者10萬名。發明專利數十餘項,並且已經獲得一個CFDA二類資質、歐盟CE認證。

  眼下,這些AI醫療公司正迎來蟄伏後的真正比拼。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yqz

相關焦點

  • 首發| 國家隊罕見出手: 這家AI醫學影像公司拿下數億元融資
    IDC數據預計,到2025年AI應用市場總值將達到1270億美元,醫療行業將佔總值的五分之一,醫療仍然是AI落地最熱門的領域之一。 歷時五年,匯醫慧影搭建的AI醫學影像生態系統版圖正徐徐展開。憑藉快速的推進應用執行力,匯醫慧影已將業務布局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AI醫療影像賽道的頭部玩家之一。
  • AI+醫學影像應用全景掃描:自動識別病灶,放射治療,手術路徑規劃等
    CT影像是新冠肺炎診斷的重要依據,大量疑似病例的CT影像診斷和確診患者的CT影像評估給影像醫生帶來了沉重的工作負擔。醫學影像AI公司紛紛在此次疫情中貢獻力量,推出新冠肺炎CT診斷產品,輔助影像醫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海量CT影像進行快速診斷。
  • 第二屆中國醫學影像AI大會 I 深睿醫療融合AI 建設智慧醫療
    9月19日,由中國醫學影像AI產學研用創新聯盟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醫學影像AI大會在上海召開,以「AI助力健康中國」為主題,深入探討人工智慧在健康中國行動中的應用實踐。▲左圖:「醫學圖像資料庫-放射影像資料庫建設」啟動儀式現場右圖:《醫學影像AI 2020發展報告》新書發布現場會議期間,「醫學圖像資料庫
  • 醫學影像AI元年:李純明、呂樂、彭漢川,當選IEEE Fellow
    其中在醫學影像分析領域,國內知名學者李純明教授、彭漢川教授、呂樂博士成功當選。 醫學影像AI,終於迎來了正統意義上的元年。 IEEE 是國際性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工程師學會,在16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0萬會員。IEEE會員有四級:student member,member,senior member,fellow。Fellow是其中最高級別,是IEEE授予成員的最高榮譽。
  • 德塔資本與湖南雲影聯手深耕「網際網路+醫學影像」
    據了解,湖南雲影是一家專注於網際網路醫學影像的創新型企業,其在前端高效圖像算法、影像數據加密、跨平臺展示、影像數據私有雲存儲等方面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公司已自主研發電子膠片、雲PACS系統、影像雲平臺、MDT多學科會診平臺、雲閱片一體機等一系列優質的醫學影像軟硬體產品及服務,構建了醫學影像大數據云平臺,為醫療機構、醫聯體、醫共體提供醫學影像信息生態閉環。
  • 全球醫學影像專利分析報告,GPS三巨頭的中場戰事
    美國、中國是醫學影像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兩個國家,合計佔比超過50%;2. 傳統醫療器械巨頭西門子、GE醫療、飛利浦等在醫學影像領域仍處於第一梯隊;3. 三星集團在2010後醫學影像專利快速增加,試圖創造醫療領域第二個半導體神話;4.
  • 拿下1.12 億美元 A 輪融資,Pony.ai 的無人駕駛車隊將落地廣州
    在 Pony.ai 成立一年之際,這家公司又往前推進了一大步。雷鋒網新智駕消息,矽谷當地時間 1 月 15 日,Pony.ai 宣布完成 1.12 億美元 A 輪融資,領投方是晨興資本和君聯資本,種子輪領投方紅杉中國以及 IDG 資本繼續跟進此輪融資,新增的投資方還包括弘泰資本、聯想之星、普華資本、啟宸資本、DCM 資本、Comcast 資本以及矽谷未來資本等。
  • 光谷國際化影像團隊虎客影像:1/3員工海外留學,與10多個國家合作...
    虎客影像與網易合作拍攝系列紀錄片《超級工廠》。三分之一員工有英法等國留學背景,與10多個國家合作拍攝短片,是奧迪、華為、亞洲航空、順豐等的影像合作夥伴……在光谷凌家山南路1號,活躍著一支具有國際化影像製作能力的隊伍,這家創業公司就是虎客影像。
  • 深透醫療亮相RSNA 2020,AI快速影像成新熱點
    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放射學專業展會,從1915年成立至今,RSNA見證了每一次醫學影像的變革,成為醫學影像技術及應用發展的風向標,擁有來自全球136個國家的54,000多名會員。本屆RSNA主題是「HUMAN INSIGHT/VISIONARY MEDICINE」(人類洞悉/遠見醫學),也是歷史上首次在雲上舉辦,來自13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放射學從業者,線上齊聚於RSNA年會,交流、探討國際放射學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
  • 圖靈獎得主Bengio的AI公司,都不得不「兩折出售」了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獲得的機密文件顯示,這家公司在出售自己時已「身無分文」:資金和期權都用光了。即使有著圖靈獎得主、深度學習「三巨頭」之一Yoshua Bengio的名聲加成,也無法挽回這家AI公司的價值消融。
  • Drive.ai 開啟商業化,吳恩達闡述自動駕駛落地三個要素
    Drive.ai 開啟商業化,吳恩達闡述自動駕駛落地三個要素 2018-05-16 18:04 來源: 易車網 溫馨提示:本文共2442字,4張圖,閱讀約需4分鐘。
  • 新冠肺炎CT影像AI識別準確率達96% 將在100家醫院落地
    鳳凰網科技訊 2月15日消息,AI診斷系統在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疫情領域又傳來好消息,據阿里達摩院透露,達摩院最新AI算法診斷技術可在20秒內對新冠疑似案例CT影像做出判讀,分析結果準確率達到96%。該算法輔助診斷技術將在2月16日起在河南鄭州小湯山啟用。
  • 22款「CT+AI」新冠肺炎輔助產品,記錄影像AI的「全行業」抗疫
    東軟醫療東軟醫療為了抗疫推出「火眼AI」新冠肺炎智能輔助篩查系統,該系統孵化於東軟醫療與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呼吸健康研究院(鍾南山院士團隊)共同組建的「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呼吸影像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應用聯合實驗室」。
  • 全景醫學影像:為臨床提供優質的影像診斷,將打造全國影像診斷網絡
    2013年以來,針對社會資本辦醫,國家推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如支持第三方機構構建醫學影像、健康檔案、檢驗報告、電子病歷等醫療信息共享平臺;鼓勵公立醫療機構與社會辦醫療機構開展合作,推進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推進分級診療、醫聯體、遠程醫療發展等。政策的「春風」,讓國內不少第三方獨立醫學影像中心迅速崛起,並形成體系。
  • 圖靈獎得主Bengio的AI公司,都不得不「2折出售」了
    目前,這家提供無償服務的英國公司,員工人數已擴大到500人。不僅如此,Element AI在宣傳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它僅僅在成立9個月後,就籌集了1.02億美元的風險投資,不到4年時間裡,這家公司已經融資約2.6億美元。
  • 泰國取消2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籤及免籤待遇
    泰國取消20多個國家和地區落地籤及免籤待遇
  • 醫學影像專業血淚史
    醫學影像專業血淚史我們是誰,我們就是傳說中。。。
  • 醫學影像設備市場風險分析簡報
    【前言】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和醫學研究,對人體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在醫療器械發展中,醫學影像設備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醫學影像設備在臨床的應用主要包括診斷和治療兩個方面,醫學影像設備的發展程度關係著整個醫學發展的先進程度。
  • 一文總結全球放射學頂會RSNA 2020,AI快速影像成新熱點
    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放射學專業展會,從1915年成立至今,RSNA見證了每一次醫學影像的變革,成為醫學影像技術及應用發展的風向標,擁有來自全球136個國家的54,000多名會員。本屆RSNA主題是「HUMAN INSIGHT/VISIONARY MEDICINE」(人類洞悉/遠見醫學),也是歷史上首次在雲上舉辦,來自13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放射學從業者,線上齊聚於RSNA年會,交流、探討國際放射學領域最新的科研成果。
  • 上海全景醫學影像榮膺「在線新經濟(上海)50 強」
    2020 年 8 月 6 日,上海報業集團旗下界面新聞發起的在線新經濟(上海)50 強榜單正式發布,上海全景醫學影像診斷中心作為獨立第三方醫學影像診斷機構榮膺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