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巡遊臺兒莊「實景演出。
美輪美奐的臺兒莊古城夜景。
美輪美奐的臺兒莊古城。
編者按:第六屆山東文博會將於8月25日正式開幕,本屆文博會主會場設置文化改革發展綜合展區、融合發展展區、文化新產品新裝備展區、動漫遊戲展區、文化生活展區、省外文化產業展區以及廣場展銷區7大展區。8月9日起,記者將相繼趕赴泰安、濟寧、棗莊、菏澤、臨沂、日照等地市,探尋齊魯文化資源、挖掘齊魯文化特色,齊魯網特別策劃推出【相約文博會 齊魯記者行】系列報導,帶您提前走進文博會、了解底蘊深厚的齊魯文化。
【相約文博會 齊魯記者行】系列之二:
「舊瓶」裝「新酒」 臺兒莊古城爭做「天下第一莊」
齊魯網棗莊8月10日訊(記者 蔡紀香)青石板路、雕梁畫棟,穿過飛簷翹角的古建築;行走石橋、掠過街巷,每一步便是翻動一頁歷史。運河文化、大戰文化、魯南文化、江北水鄉,融成一派天人和諧的悠遠意境。10日上午,齊魯網記者走進臺兒莊古城,繞城不到一半便已是眼花繚亂、心醉魂迷。
建設文化景觀 打造園林景區
歷史上的臺兒莊古城,是一座八大建築風格融為一體、七十二座廟宇匯於一城的歷史文化名城,有著千裏運河沿線獨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鮮明文化特徵,被譽為「運河文化的活化石」、「中國民居建築博物館」,卻不幸毀於1938年的臺兒莊大戰的戰火中。
2008年,棗莊市啟動臺兒莊古城重建工程,按照「留古、復古、揚古、用古」的理念,保留戰爭遺址、還原歷史風貌的基礎上,充分應用中國古典園林特色,以增綠添景為主題,突出景觀特色和文化內涵,建造「古色古香、生態環保」的園林景觀,園林和古建築、自然環境相映成趣,古蹟新景相互爭輝。
目前,古城臺兒莊內的10條主街道、72條小巷、200多座院落、50多座展館廟宇、108座橋梁、30華裡水街、2.7公裡城牆,呈現出「院院即花園,處處是美景」的效果。
豐富文化空間 打造優質業態
文化是古城的靈魂。在建設發展過程中,臺兒莊古城將傳統建築的「瓶子」裡裝入現代業態的「新酒」,積極引進酒吧、咖啡吧、茶吧、娛樂中心等時尚休閒業態及典型文化業態,結合特色一條街的建設,打造一個集歷史、民俗、時尚等多種元素的商業街區,豐富遊客消費業態。
目前,古城業態招商面積達22萬平方米,各類商戶400多家,臺灣商品街、酒吧一條街、女人風情街、非遺文化街等街區特色彰顯、運營良好。同時,今年引進投資21.2億元的迪士尼小鎮、投資20.3億元運河溼地項目,極大豐富了古城的業態。
在保留傳統記憶方面,通過古建築與傳統文化的融合,臺兒莊古城內不僅保留了傳統的建築記憶,柳琴戲、運河大鼓、魯南皮影等民俗文化也得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內已引入60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現了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景區內的柳琴戲、山東快書、魯南皮影戲的表演也已成為招牌項目。
發展會展經濟 創樹節會品牌
臺兒莊古城憑藉融傳統建築與現代業態為一體優勢,在兩岸交流、節慶會展、重要賽事、影視寫生等方面做足文章,先後承辦了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第三屆兩岸漢字藝術節、首屆中國春節旅遊產品博覽會、第三屆全國智運會等大型展會。《臺兒莊1938》、《鳳尾魚》、《繡春刀2·修羅戰場》等多部影片先後在這裡取景。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五·一」、中秋節、「 十·一」等重要節點期間,臺兒莊古城積極開展活動策劃和宣傳,重點打造暑期「颱風音樂節」和春節「賀年會」兩大活動品牌。今年暑期,臺兒莊古城舉辦的颱風音樂節上,國內外三十六支知名樂隊與歌手臨場獻唱,集音樂、文化、歷史、旅遊於一身的古城音樂節吸引國內外喜愛音樂的歌迷近3萬人次,為古城臺兒莊注入了音樂精神,增加了臺兒莊古城的人文魅力和時尚氣息,同時也孕育出一種音樂節度假文化。
目前,以臺兒莊古城為依託,臺兒莊正緊緊圍繞中華運河文明傳承創新核心區、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世界文化遺產三大定位,構建古城、溼地和運河文化體驗「三位一體」的大旅遊格局,精心打造「二戰名城、運河古城、中華水城、國際慢城」的「天下第一莊」旅遊品牌。
相關報導:
【相約文博會 齊魯記者行】系列之一:
六百年泰山皮影不再是獨角戲 「網際網路+」讓非遺重生
作為泰山皮影第六代傳承人,範正安用60年時間練就了有600年歷史的「十不閒」絕技。他告訴記者:「『十不閒』是國內皮影界難度最大、掌握人數最少的技藝。」據了解,目前這項皮影絕技在中國乃至全世界就只有範正安一人完整的繼承和保留下來。【全文】
[責任編輯:楊本敬、蔡紀香]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