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時報
原標題:淨利潤增速過山車!牧原股份年內迎二次解禁 河南隱形富豪現身
淨利潤增長程度十分驚人,這或與該公司2018年淨利潤大幅下降有關。2018年,牧原股份歸母淨利潤僅為5.20億元,同比大降78.01%
《投資時報》研究員 卓瑪
財報集中發布季,幾家歡喜幾家愁。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以申萬行業為標準,農林牧漁板塊90家上市公司均已發布了一季報。《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其中有67家企業實現盈利,56家公司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實現正增長。
而在歸母淨利潤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碰上了豬周期概念,養豬大戶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牧原股份,002714.SZ)、溫氏股份(300498.SZ)、新希望(000876.SZ)和正邦科技(002157.SZ),包攬前四名。豬肉價格上漲也直接拉升了這些公司的股價,其中牧原股份已突破兩千億市值大關,成為豬肉股龍頭。
2019年下半年開啟的這一輪豬周期,某種程度上也促成了牧原股份業績的增長。2019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2.21億元,同比增長51.04%;實現歸母淨利潤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37%,不過顯然二者的增長幅度存在較大差距。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2018年牧原股份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僅實現133.88億元、5.20億元,可見該公司2019年業績的突出表現與其2018年利潤過低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上市以來,牧原股份就不斷募資進行擴張。這也讓公司總負債快速增長。2018年,牧原股份僅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就達110億元。而2019年8月,該公司表示將再次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約50億元,其中15億元預計將用於償還債務,這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公司的償債節奏。
淨利潤增速驟升驟降
豬肉價格隨供求變化呈規律性漲跌被稱為「豬周期」,2019年下半年以來,非洲豬瘟使得豬肉供應在短期內出現快速變化,就此形成了國內「新一輪」豬周期。
或受益於此,部分豬肉概念股迎來較好業績,牧原股份也成為其中一員。儘管該公司生豬出欄量有所下降,但2019年仍實現營業收入202.21億元,同比增長51.04%;實現歸母淨利潤61.14億元,同比增長1075.37%。
可以看到,與營收相比,牧原股份淨利潤增長程度十分驚人,《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這或與該公司2018年淨利潤大幅下降有關。
2018年,牧原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3.88億元,同比增長33.32%,但歸母淨利潤僅為5.20億元,同比大降78.01%。由此可見,該公司2019年的突出表現與2018年的淨利潤過低有關。在2018年年報中,牧原股份將淨利潤下降的原因歸結為生豬價格大幅下降。
牧原股份近三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及增長率(億元)
數據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上市以來,牧原股份不斷通過募集資金募資進行企業擴張。截至2018年底,牧原股份的融資規模累積高達71億元,其中僅2017年一年就相繼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和非公開發行優先股總計募資55億元。同期其養殖子公司也在2014年—2018年間由10家擴建至84家,生豬出欄量也從2014年的185.9萬頭暴漲至2019年的1025.33萬頭。
這無疑給該公司帶來大量債務。2018年,牧原股份僅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就達110億元,相當於上市後連續四年歸母淨利潤總和的兩倍。2019年8月,牧原股份公告表示,公司將再次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約50億元,其中15億元資金預計將用於償還債務,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公司的償債節奏。
此外,該公司實控人、董事長秦英林本人及其主控的牧原集團目前仍有部分股份在質押,截至2019年末質押股份分別佔其所持股份的26.16%及44.54%。不過,在最近的公告中相關比例已分別降低至14.28%和43.32%。其中,牧原集團還在2019年合計減持看約8900萬股公司股份。
年內將迎二次解禁
作為目前豬肉板塊市值最高者,4月24日,牧原股份迎來大規模限售股解禁,當日有2.24億股定增限售股上市,解禁市值高達288.24億元,領銜A股當周解禁市值。
牧原股份2020年4月限售股解禁情況
數據來源:Wind
此次解禁,由秦英林夫婦100%控股的牧原集團作為第一大解禁股東,合計解禁1.52億股,解禁市值高達194.56億元,相比當初20.76億元的認購金額已漲超九倍。
除實控人外,作為此番解禁的第二大股東,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的市值已達93.68億元,相比當初10.00億元認購金額,初步估算帳面收益達837.74%,平均每人持股市值達2168.63萬元(不考慮員工離職退出等因素)。
而就在牧原股份解禁後第二日及第三日,該公司股價仍以上漲收盤。不過,隨後牧原股份連跌五天,截至5月8日收盤達123.3元/股,較2020年3月創下的139.92元/股高點下跌11.88%。
牧原股份近一年股價走勢(元)
數據來源:Wind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今年9月,牧原股份還將迎來一次限售股解禁,規模雖然不及4月這次,但仍將有7666.36萬股定增限售股上市,解禁市值達97.67億元。
牧原股份2020年9月限售股解禁情況
數據來源:Wind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2019年8月,牧原股份對河南鴻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鴻寶集團)、北信瑞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華安財保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等發起定增,這三家公司分別以65.22元/股認購價認購766.64萬股、6133.09萬股和766.63萬股,認購數量合計7666.36萬股,這次定增牧原股份合計募集資50.00億元。此次定增恰逢牧原股份股價上漲期,初步估算,帳面收益可能高達95.38%。
鴻寶集團現身
相比於牧原股份和秦英林,同為河南省內企業的鴻寶集團和董事長袁桂寶就顯得低調得多。據鴻寶集團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1993年,註冊資本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袁桂寶。該公司主營實業投資及投資項目管理活動、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是一家以園林房地產開發、基礎設施投資和股權投資為主業的投資和投資管理型企業。
鴻寶集團目前尚未上市,公司官網也並未列出2019年的項目建設和拿地情況,公開信息很難查到其市值和財務信息。
相比於建設地產項目,鴻寶集團進行的對外投資更為引人注目。據鴻寶集團官網顯示,其從2012年開始對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