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在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標誌著改革開放不同,印度和越南的革新(變革)都要晚了十年以上。
越南開始革新的原因是80年代中期,蘇聯自身經濟開始自顧不暇,逐漸停止了對盟友的援助,一直依賴援助且兩線作戰的越南經濟出現問題,因此在1986年六大上開始提出革新開放,逐漸緩和與周邊緊張關係,1988年,越南裁軍60萬,並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後,開始了持續的革新開放。開放初期,越南參考了中國的一些經驗,如土地使用權讓渡給農民;工業領域轉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體制;商業領域改為市場定價;金融領域則允許國有、股份和合營等多種形式的銀行並存。
印度自八十年代開始有所改變,但真正的的改革則始於「印度經濟改革之父」拉奧在1991年的上臺執政,由於尼赫魯·甘地家族後繼無人,國大黨拉奧成為印度總理,實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減少補貼、壓減軍費、放寬出口、出售非關鍵國企、放寬國外企業在部分行業的股權限制等。
我們可以看一下二者通過三十年革新(變革),各個時期經濟數據的變化,我們以五年時間作為一段時間周期,並在十年進行簡要小結。
一、1990年到2000年
1990年,印度人口數為8.733億人,人均GDP367美元,排名世界155位;越南共有6799萬人,人均GDP95美元,排名183位,世界倒數第一;當時中國為317美元,排名世界162位。
1995年,印度人均GDP373美元,排名世界160位;越南人均GDP276美元,排名173位,世界倒數第十九位。
2000年,印度人均GDP443美元,排名世界161位;越南人均GDP390美元,排名169位,世界倒數第二十九位。
在這十年內,雖然印度也實現了較快發展,GDP年均增長率達到5.9%,但仍處於改革的蓄勢期,世界排名並沒有提升,反而有所下滑(這其中也有蘇聯解體增加參與排名國家的因素);反倒是越南,經濟快速恢復,人均GDP達到十年前的4.1倍,世界排位快速提升。
二、2000年到2010年
2005年,印度人均GDP714美元,排名世界164位;越南人均GDP687美元,排名167位,世界倒數第三十七位。
2010年,印度人均GDP1357美元,排名世界158位;越南人均GDP1317美元,排名161位,世界倒數第四十三位。
這十年,兩國保持了基本一致的增速,印度經歷了瓦傑帕伊和辛格執政,印度進入一段難得的和平時期,經濟改革繼續推進並取得了明顯成果,人均GDP從443美元增加到1357美元,由一個印度變成了三個印度;越南增速稍高於印度,人均GDP為10年前的3.38倍,位次提升8位。
三、2010年到2019年
2015年,印度人均GDP1605美元,排名世界160位;越南人均GDP2085美元,排名153位,世界參與排名國家為203個。
2019年,印度人口數為13.54億,人均GDP2171美元,排名世界139位;越南人口數9621萬,人均GDP2740美元,排名130位。
在最近的9年中,印度和越南GDP增長已經沒有上一個十年快速,但在排名上實現了快速趕超,比如印度人均GDP,2019年為2010年的1.6倍,越南則為2.08倍。也是在這一個時期,印度進入莫迪時代,民主主義和宗教主義抬頭;越南則變革加速,經濟展現出更大的活力,人均GDP實現了對印度的超越。
從近29年變革過程可以看出,在人均GDP方面,印度實現了4.92倍的增長;越南實現了27.84倍增長。
至於中國,人均GDP為10098美元,排名世界65位,增長30.85倍。印度和越南的數據月相當於中國2006年(人均2099美元)和 2007年(2693美元)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