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蔡英文都是靠美國支撐主局。這樣的做法當然不是無代價的,換來的就是美國無窮無盡的勒索,要挾。近日,蔡英文為討好美國,不顧各方反對,給美國送了份大禮,允許美國豬肉牛肉進入臺灣,政策將於2021年1月1日實施。而開放美豬美牛進臺在臺灣一直是個社會爭議性很大的問題,從陳水扁時代吵到馬英九時代再到蔡英文第一個任期,此外臺灣的民眾一直以來很反感美國的的施壓。不過,現在看來,美豬美牛進臺灣不是一個經貿問題或技術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而在美臺關係升溫升級、臺灣在政治經濟安全上進一步有求於美國的背景下,蔡當局必定會被美國要挾,施壓。
▲2016年,大批豬農就曾上街抗議美豬進臺一事
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PA)會談已停開三年,雖然臺灣方面以美方人力、美中貿易談判、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理由解釋,但TIFA會談因美豬美牛卡住並非秘密。熟悉臺美經貿的臺官員說,美國貿易代表署話說得很明白,不開放美豬牛進口,一切免談。
而為撮合「臺美關係」,蔡英文其實早就動起了各種歪心思。8月12日,蔡英文曾表示,「臺美」雙方啟動所謂「自貿協定」談判是她任期中「第二優先的事宜」。而在目前的時局下,蔡英文以臺灣利益與未來總體戰略目標,說服臺灣社會接受美豬美牛的決定,尤其近來美國與中國大陸軍演頻頻,蔡當局擔心擦槍走火,現在以臺灣安全掩護食品安全,確實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蔡英文媚美賣臺的決定剛宣布幾個小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古斯就發出聲明表示歡迎,並稱這將為美國農民進入東亞市場提供更大的機會,為臺灣消費者獲得高質量的美國農產品提供更大的機會。白宮當天也發推文稱,這是川普為美國國農民帶來的「又一次勝利」。
蔡英文當局此時開放美豬美牛進口,當然有多方面的考量或算計,最大的受譽者是川普,美國官方的回應說得再清楚不過了,講明了是川普為美國農民帶來的「又一次勝利」,能說與選舉沒有關係?
蔡英文此舉得到美國的高度歡迎與肯定,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推文表示,蔡英文此舉「為深化美臺經貿關係打開了一扇大門」,讓蔡英文當局有很多想像的空間。不過,臺灣的消費者只能把含瘦肉精的美豬美牛當作「高質量農產品」來消費品了;至於在未來美臺經貿談判過程中,臺灣要作出多大的讓利和妥協,還是未知數。不過,臺灣想與美國籤訂貿易協訂,放開美豬、美牛進臺灣只是邁出關鍵一步,距離真正籤訂雙邊貿易協議,仍有一大段路。
不過,蔡英文8月28日這一決定,在臺灣各界與「藍營」中引發軒然大波。臺灣養豬協會揚言要上街抗議此政策。臺灣地區「前食藥局長」康照洲則抨擊稱,「經貿談判沒必要拿人民的食品安全交換。」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的辦公室也發出批評:民進黨當初曾極力勸阻美牛美豬進入臺灣市場,民進黨執政後卻又要開放。這是「對內欺騙,對外卑躬屈膝」,這種雙重標準,如何取信於人?
民進黨「立委」王美惠則表示,曾經民進黨曾去街頭抗議開放美國豬肉牛肉的進口,現在民進黨的立場突然大變,這讓她十分震驚。她說道,「說這個政策沒人反對是騙人的。」
國民黨籍立委孫大千批評說,蔡用臺灣人民健康安全作代價,還美國總統川普政府情義相挺的大人情,但這已不僅是「親美」,而是赤裸「賣臺」。 孫大千質疑,蔡英文不是每天宣揚臺美關係情
誼深厚,絕無任何討價交換,現在為何要開放美牛、美豬進口才能促進關係?蔡英文能保證開放美牛、美豬,美臺自由貿易協議可立刻籤訂,不會再有其他額外條件?
眼下,兩岸關係緊張,臺海局勢升溫,為了拉抬聲勢,抱緊美國這棵大樹,蔡英文當局恐怕會更卑躬屈膝地跟美國站在一起,不過,受損的只會是臺灣自己!(滕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