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魚大全!確實漂亮養眼!!

2021-02-17 人到中年


國粹金魚,國之精粹!

金魚起源於中國,在人類文明史上,中國金魚已陪伴著人類生活了十幾個世紀,是世界觀賞魚史上最早的品種。

在12世紀已開始金魚家化的遺傳研究,經過長時間培育,品種不斷優化,現在世界各國的金魚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引種的。

作為觀賞魚,遠在中國的晉朝時代(265~420年)已有紅色鯽魚的記錄出現。

在唐代的「放生池」裡,開始出現紅黃色鯽魚,宋代(960~1279)開始出現金黃色鯽魚,人們開始用池子養金魚,金魚的顏色出現白花和花斑兩種。到明代金魚搬進魚盆。

金魚的故鄉是在浙江的嘉興和杭州兩地。根據日本學者松井佳一(1934)的研究,中國金魚傳至日本的最早記錄是1502年。金魚傳到英國是在17世紀末葉,到18世紀中葉,雙尾金魚已傳遍歐洲各國,傳到美國是在1874年。

金魚易於飼養,身姿奇異,色彩絢麗,形態優美,可以說是一種活天然藝術品

金魚也稱「金鯽魚」,近似鯉魚(Cyprinus carpio)但無口須,是由鯽魚進化而成的觀賞魚類。

金魚的品種很多,顏色有紅、橙、紫、藍、墨、銀白、五花等,分為文種、草種、龍種、蛋種四類。

根據史料的記載以及近代科學實驗的資料,金魚起源於我國普通食用的野生鯽魚。

它先由銀灰色的野生鯽魚變為紅黃色的金鯽魚,然後再經過不同時期的家養,由紅黃色金鯽魚逐漸變成為各個不同品種的金魚。

在一代代金魚繁殖家的努力下,中國金魚至今仍向世人演繹著動靜之間美的傳奇。

金魚在我國民間的說法是,到過年的時候家裡買上兩條金魚供著,可以在來年金玉滿堂、年年有餘。

在動物分類學上金魚屬於脊椎動物門、有頭亞門、有頜部、魚綱、真口亞綱、鯉形目、鯉科、鯉亞科、鯽屬的硬骨魚類。金魚和鯽魚同屬於一個物種,在科學上用同一個學名(Carassius auratus)。

下面就對我國金魚的主要品種--獅子頭、虎頭、望天、水泡、珍珠、蝶尾、琉金、龍睛進行詳細的介紹:

獅子頭金魚系列

中國各地名稱也不一致,有稱之為虎頭的,尤以獅子頭名稱最為恰當。該品種清代已經出名,在《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閩南物產志》等書中都有記載。它身體短壯,頭部著生有肥厚肉瘤,特別發達,從頭頂一直包向兩頰,眼與嘴均陷於肉內,酷似一頭威風凜凜的雄獅,有健壯美感。它和虎頭乍一看上去有些相似,實 際上有個最明顯的區別,虎頭沒有背鰭,而獅子頭有。這種肉瘤是一種病態,但具有遺傳性,它的發達程度與餌料的質量、數量以及水質、水溫等都有關係,也難飼養。欣賞這種魚,主要看其肉瘤的發育程度,越豐碩越名貴。肉瘤要在孵化後的四個月方可逐漸看出,而充分發育要到十餘個月之後。隨著肉瘤的發育,其嘴骨也隨之變化,脊椎骨呈向下彎曲狀。

選擇種魚的具體條件如下:軀體短壯;肉瘤厚實,凸出如草莓狀;尾胴粗大;頭部與背部需寬闊;腹部左右同樣凸出;臀鰭成雙隱藏於尾鰭下,不外露;眼與嘴都陷入 肉瘤內。合乎上述條件,堪稱高級金魚。品種中的珍品價格高昂,在色澤上紅色居多,近年又增添了許多新花色,紅、黑、藍、紅白、五花等等。

玉頂銀獅

玉頂紅白獅

金頭黑白獅

紅白獅

紫蘭花獅

紅頂五花獅

玉頂十二紅

紅頂紫蘿袍

紅頂三色

三色頭

黑白獅

五花獅

烏雲蓋雪

包金獅

玉頂紅白

虎頭金魚系列

虎頭型絕大多數為蛋種品種,也有一小部分會出現全鰭的返祖現象。虎頭型金魚出現於清代晚期,由蛋種金魚演化而來,是目前較受歡迎的高檔金魚品種之一,其形象憨態可拘,逗人喜愛。 由於地域培養方式以及審美角度的不同,目前虎頭金魚的主要風格呈現出三大流派,以北京王字虎頭為代表的傳統虎頭,以武漢貓獅為代表的貓獅虎頭,以福州壽星為代表的壽星虎頭。

虎頭類金魚要求頭絨發達細密,體型為蛋圓形,頭部與身體的比例適中,無前傾或載頭現象,背部弓背平之分,均要求光滑平整,無鞍背或帶刺的現象,尾侗粗短有力,尾鰭短小而富有張力,遊動迅速,反映靈敏。

王字虎頭是北派宮廷金魚的代表品種,與鵝頭紅齊名。王字虎頭金魚頭絨發達,吻瘤突出,整個頭型呈方形,6-8片頭絨排列整齊,並隱隱成「王」字狀。由於「王」字虎頭生長慢,2-3年後才有突出的體徵,因此飼養者日少,現在已經十分少見。

頂瘤以呈現「王」字者為佳的王字虎頭。

貓獅虎頭是武漢金魚的代表品種,其特徵在於目下和鰓絨特別發達,相對與頭部的發達,身體則小巧精悍,有獅頭貓身之意,故名貓獅。武漢金魚的代表品種--貓獅

壽星虎頭是福州的代表金魚品種,其特徵是鰓絨發達,目先很短,頂瘤緊密高聳,很象中國古代神話中壽星老的大額頭,故而命名。壽星頭

虎頭類金魚從色彩上分有紅虎頭,白虎頭,紫虎頭,紫蘭花虎頭,黑虎頭,藍虎頭,紅白花虎頭,櫻花虎頭,黑白花虎頭,紅黑虎頭、三色虎頭,五花虎頭等等。其中的名貴品種有十二紅虎頭,紅頂白虎頭,硃砂眼白虎頭。此外,虎頭類金魚中也有一些變異品種,如龍睛虎頭(鼓眼虎頭),虎頭球,燈泡眼虎頭。

對於虎頭類金魚的鑑賞主要分三個方面:遊姿、色彩和體形。首先看色彩,對於純色系金魚,要求色彩純正,無雜色。顏色透及腹部和各鰭鰭尖者為上品。雙色系金魚要求色彩對比分明,界限清晰、色塊分布優美。尤其是朱頂、玉頂類的,要求色彩不溢出頂瘤。紅頭等類分色塊分黑白、紫藍類的色澤保持穩定者為上品。五花類的最好為白地素藍花、配以紅頂、身上點綴五色碎點為佳。在看體形方面,虎頭金魚要求頭絨堅實碩大,渾然一體,吻瘤突出發達,身體矯健,鱗片排列整齊,有金屬光澤,身體與頭的比例適中,由於虎頭的體形圓短,無背鰭,尾鰭又小,因此對尾鰭、尾柄的划水效率要求很高。好的虎頭尾鰭應左右對稱、張開有力,上下葉間角度合理。尾鰭與尾柄的夾角能有效地與背部曲線相結合,以此彌補身形特點給金魚的平衡造成的不良影響。

虎頭金魚的遊姿也很重要,虎頭金魚靜止時要求不前傾或載頭,遊動時前後自如,上下自若,反應迅速,行動敏捷。

一些貓獅圖

倒八字紅貓獅

包金貓獅

紅頂貓獅

黑貓獅

一些虎頭圖

紅頂虎頭

藍虎球

龍睛虎頭

蘇州虎頭

紅白虎頭

三色虎頭

藍花虎

紅頭虎頭

一些蘭壽圖

紫壽

紅頂蘭壽

虎皮壽

黑壽

紅白蘭壽

玉兔

紅壽

三色蘭壽

紅白蘭壽

五花蘭壽

黑白蘭壽

再發一些鵝(額)頭紅

再加張蘭壽與虎頭的區別圖

望天金魚系列

望天出現於1870年,是龍井魚眼球上轉,背鰭消失形成的,又稱朝天眼,朝天龍,望天眼等,「望天」之所以會眼睛朝天,一說是由於基因突變而來,一說是由於在清朝宮廷採用深缸飼養,金魚做「缸」觀天而產生的演化--傳說清朝宮廷將其飼養在黑暗的環境中,在上方開一小孔,日久天長,代代相傳而形成了著一奇特色相。由於望天,朝天都包含有仰望天子之意,因此在清代宮廷中,望天金魚曾是最得寵的品種之一。

獨具特色的龍背種金魚:望天是龍背種金魚中的代表品種。龍背種是在草,文,龍,蛋,之外另立的一個品系,它既有龍睛的眼形,背上又無背鰭屬蛋種,但一直以來未被人們所重視,所以品種不多。龍背金魚曾經出現過的品種有:望天、望天絨球、龍背(蛋龍)、龍睛虎頭、龍背絨球等。

特徵:望天金魚眼球似龍睛,膨大而凸出眼眶,只是一般龍睛的眼睛是向左右凸出的,望天金魚則是向上呈90度翻轉。據記載,幼魚在2個月時,凸出的眼球先以45度角向頭前方發育,再以45度角向上翻轉平整,變化過程十分有趣,望天金魚的眼圈大多晶亮非凡,如將魚缸放在暗處,常常未見其身先見其光,當中以眼球、眼圈、眼眶構成一組同心圓,俯視時看上去就如各有一道金色光澤環繞,因此又得"三環套月"之名。

品種與鑑賞:望天金魚最主要的觀賞重點在於眼睛,要圓而對稱,大而端正的方為正品,尤其眼軸需要端正朝上,左右眼球平直無高低。由於眼睛上翻,望天金魚的頭部顯得比較寬,因此體形以肥大強壯為好,背部則需要光滑無刺。望天有長尾和短尾兩種,長尾尾鰭不可拖沓綿軟,應能張合有力,短尾則應注意尾部與背部,尾柄的結合曲線。

由於望天金魚的兩眼朝天,視角十分狹窄,再加上本身就是龍睛眼形,視力較差,覓食時只能藉助於嗅覺的幫助,搶食能力很差,因此最好能一個品種單獨飼養。望天適合俯視觀賞,最好能養在水位叫淺的木海或大盆之中。

望天的色彩有紅、白、橙、紫、黑、紅白、紅黑、五花等,如果鼻端再掛上兩個小小的絨球,就成了「望天球」,是中國金魚名種之一,還有的望天長有完整的背鰭,稱為文種望天,極為少見。

望天球:因鼻間隔變異呈絨球狀,突出於鼻孔外面而得名。此類絨球一般較小,不會影響對眼部的觀賞,遠遠看去就象是一尾金魚留有小鬍子,戴了眼鏡,正從眼鏡縫裡打量別人,十分逗趣可愛!

紅白望天

紅望天

純白望天

白文種望天

玉頂望天球

黑望天

朱鰭望天

望天眼珍珠

望天草金

望天金銀眼、紅白球

紫望天

水泡金魚系列

在各種金魚特徵變異中,尤以眼睛的變異最為豐富,龍睛、望天、水泡都是以眼睛的奇特而著稱的金魚品種,這其中又以水泡眼最為獨特。水泡眼在京津兩地,舊時的叫法是軲轆線眼、託眼。在金魚的眼球下方,與眼眶連接處,各著生一個半透明的水泡,水泡的外部由皮質薄膜包裹著淋巴液,隨著魚齡的增長,水泡會逐漸變大, 如同金魚的頭部頂著兩隻圓圓的氣球。並且水泡迫使眼球向上轉。形成望天的形狀,猶如受到委屈的表情,討人憐愛,別具情趣。

品種由來:水泡金魚又名水泡眼金魚,是出現較晚的一個品種。無論是明代的《硃砂魚譜》、《金魚品》還是清代《竹葉亭雜記》中的《金魚飼養法》卷都未見有其記載。水泡金魚最早於1908年在蛋種金魚中被發現。初始的水泡並不明顯,泡體很小。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先生在四十年代所著《金魚飼養法》一書中,曾有這樣的描述:「其實眼眶下端生了一 個水泡,好像人的下眼沿被黃蜂蜇了一下,浮腫起來有什麼好看.」,在廣東、香港地區,因為水泡的泡體容易破裂,認為有「破財」的兆頭,多不願意飼養。

儘管存在一些誤解,水泡眼金魚仍受到眾多愛好者的喜愛。常見的品種包括:紅水泡、白水泡、藍水泡、紅白水泡、黑白水泡、鐵包金水泡、紅頂水泡、墨水泡、五花水泡、紫藍水泡。水泡金魚絕大部分屬於蛋種,但也有部分生有背鰭,這種帶有背鰭的水泡,又成為扯旗水泡,則被歸類到文種。也有一些雜交品種,如高頭水泡、 五花珍珠水泡眼等。水泡還可分為軟泡、硬泡。硬泡泡型很小,頭部狀如蛤蟆,又名蛤蟆頭。由於硬泡的觀賞效果欠佳,飼養者寥寥。

此外近二十年,還出現了一種泡型變異--「四泡金魚」。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大水泡的內側,頭頂上方,多生出兩隻小水泡(下方右圖)。這樣在頭側和頭頂就生長著四隻水泡,非常珍稀。還有一種頜泡水泡,頜泡與水泡不同,是在金魚的下頜部分突出兩個小口袋,與水體直接相連,在金魚吞咽食物時,頜泡會隨之一突一 縮,十分有趣,因此又被稱作「戲泡」。這個品種是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遼寧營口田荘先生首先培育,並在第五屆中國花卉博覽會上榮獲過金獎。

品種鑑賞:水泡眼金魚以揚州出產的最有名,素有「揚州水泡如皋蝶(尾)、南通珍珠蘇州獅(頭)」之說。民初《揚州覽勝錄》中記述:金魚市在廣儲門外。沿城河 一帶的人家以蓄養金魚為業,門內築土為垣,瓷磚為池,池方廣可三四丈,並置砂缸多隻,分蓄金魚。大者長盈尺,小者二寸。魚類共七十二種,有龍背、龍眼、朝天龍、帶球朝天龍、水泡眼、反腮水泡眼.等,名目繁多,不可枚舉。各省人士來揚遊歷者,多購金魚攜歸,點綴家園池沼。每歲春二三月,養魚人家往往運至沿江各埠銷售,亦有遠至湘鄂者。」時至今日,揚州依舊保持著水泡金魚飼養的較高水平,很多大小魚場源源不斷向市場提供者優質水泡金魚。除了揚州以外,天津、福州、上海等地也是優質水泡金魚的出產地。

優質水泡金魚的特徵,除了一般金魚品種的鑑賞標準外,更應該注重整體的協調感,尾鰭寬大且鰭條具有一定硬度,在遊動時可以在水中展開。魚體粗壯,背形平滑且不應過分平直。泡體柔軟,遊動時可以在水中顫動。

1、泡型對稱:水泡的看點最重要,泡體對稱、渾圓、飽滿。顏色也要一致。二齡以上的優質水泡金魚泡體大小超過鴿子蛋,個別個體甚至會超過雞蛋。但也並非泡體越大越好,當泡體超過一定限度,由於受到水泡的拖累,魚兒難於遊動,往往趴在缸底,僅在吃食時方才遊動,反而減低了觀賞性。個人以為,水泡的橫向長度與體長 (不包括尾鰭)的比例達到1:1時,最具觀賞性。

2、體形勻稱:有了對稱的水泡,身體的勻稱也很重要,相稱,體形過瘦小或肥胖的水泡也不足取。體形瘦小的金魚,顯得頭重腳輕,而且給人以縈弱之感。而肥胖粗短的體形,如同飲食無度的胖子,使得水泡失去了應有的靈秀之感。

3、尾鰭寬大:一般水泡在尾鰭上往往存在問題,尾鰭過於軟,缺少堅硬鰭條的支撐,在靜止時,如拖布一樣。相對頭頂水泡的豐滿,使人有種「虎頭蛇尾」的感覺。因此水泡金魚要注重對魚鰭的選擇,在魚靜止時,尾鰭也能夠自然舒展,猶如打開的摺扇。

飼養要點:初學飼養金魚的愛好者,往往認為水泡是一個難以飼養的品種,事實上,只要掌握了一定方法,就不難飼養出一池(缸)好水泡來。這裡僅針對水泡相對其它品種金魚飼養的特殊之處,略述一二。

1、 清水飼養:俗話說:「老水珠子清水泡」。水泡金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宜用清水,忌老綠水,正常水泡內的淋巴組織液為無色透明,細菌侵入水泡內後,水泡會變 得白濁,失去原有的美感,並且最終會造成泡體的化膿、破裂。因此需要保持飼養水泡用水的清澈,減少飼養水體中細菌和藻類的含量。對於水泡遭到細菌感染的病魚,用注射器抽出部分泡體膿液,並注入青黴素或者痢特靈(呋喃唑酮)溶劑,並在水體中加入殺菌藥劑,早期治療會起到一定效果。飼養水泡的池水不宜過深,最好在20釐米以下,以淺水飼養的水泡,由於水中溶氧高,水壓少,較易飼養出泡大體短的個體出來。

2、 階段飼養:針對各魚齡的水泡金魚,飼養方法也不相同。對於當年的水泡幼魚,採取少食多餐的投餵方法,保持七八分飽,加大幼魚覓食運動量,有助於培養強健的遊力。6月齡之後,逐漸加大投餵量,促進體形的粗壯。翌年,以活餌為主,加強飼料營養,靜水「敦」,有助於水泡的進一步發育。對於三齡以上時,泡體龐大, 遊動不便,覓食困難,飼餵時應考慮到魚兒的攝食方便,投餵水蚤或者微顆粒飼料,並注意水中溶氧,以免「悶缸」,造成魚兒缺氧死亡。

3、泡型保持:這個品種的主要看點在於那一對碩大的水泡。而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基因影響和外界刺激,出現兩隻水泡一大一小,失去了對稱的美感。傳統飼養方法中,對於發生大小泡問題的魚兒進行「轉水」理療,方法是將魚兒放入魚盆,人工攪動盆中水體,產生順時針或者逆時針的水流,盆中的魚兒超一個方向遊動時,由於內外圈水流速度不一致,刺激了一側泡體的生長。每日兩次,每次十分鐘。此方法雖有一定效果,但治療比較麻煩,現已很少有人採用了。另一種方法是用注射器 抽取較大一側水泡中的組織液,注入到另一側水泡內,此方法施行簡便,也具有一定作用。當然,治療應在魚兒成長過程中及早進行,但如果水泡的差異已經很大, 治療效果就不明顯了。

4、 防泡破裂:水泡金魚的泡體雖然看似十分薄弱,但也並非吹彈可破。一般的扎傷,對於水泡的影響不大,不大的破裂可以自愈。但水泡的自愈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因 此在飼養過程中要注意避免水泡的意外破損。撈取時,對於成魚用水舀帶水撈取,或者用手託住水泡,再撈出水面。大多數金魚品種都可以進行混養,但水泡是個例 外。水泡和其他金魚混養時,顫動的水泡常會被其他魚兒誤以為食物,競相啄食,特別是琉金、龍睛等相對強健的品種,水泡隨時有被咬破的風險,並且撕裂的傷口很大,幾乎沒有修復的可能。一旦水泡的皮質膜發生較大破損,泡體內的淋巴液就會流出,輕者造成水泡大小的不一致。嚴重時水泡就很難恢復,泡體消失,形成淤瘢,眼睛也恢復成常態,失去了觀賞價值。但如果品種稀少,還可作為親魚使用。

三色水泡

紅頂寬鰭三色水泡

扯旗紅水泡

硃砂紅白水泡

紅水泡

黑水泡

白水泡

黑白水泡

寬鰭紅水泡

紅頂水泡

紫藍花水泡

文種紅頂水泡

紫水泡

燈泡眼弓背水泡

紅白軟泡和黑硬泡

高頭花水泡

紅背硃砂水泡

五花水泡

珍珠金魚系列

珍珠金魚,因其鱗片石灰質沉澱,鱗片外凸,形似珍珠而得名。其花色主要有黑、藍、紅、白、紫、五花及各種組合色。最初珍珠金魚分為皮球珍珠和橄欖珍珠兩類, 以其體型特點形似皮球和橄欖而得名。後來隨著市場需求變化,現在見到的珍珠主要以皮球珍珠為代表,橄欖珍珠已比較少見。

皮球珍珠鱗金魚(簡稱皮球珍珠)是從普通珍珠鱗金魚中優選出來的品種。珍珠鱗金魚的鱗片頗具特色,由於含有較多石灰質,飽滿有如珍珠,因此得名。中國雖為金魚故鄉,但珍珠鱗的變異 最早發現的卻是在鄰邦印度,有關珍珠鱗的由來還有一段野史。1817年,一艘三桅帆船「科西多」 號從廣州出發,攜帶有大批金魚及魚缸,到達印度後,留下了部分金魚,其餘運至葡萄牙。有趣的是,我國金魚傳到印度後,因受環境氣候影響,變異成「大紅珍珠」。在普通鱗片上,因含有石灰質中央凸起,邊緣色深中間色淺,看上去有如顆顆珍珠,極富立體美感。清朝慈禧太后重修圓明園時,印度「大紅珍珠」作為禮品回贈給中國,可惜,第一批到達北京後全部死亡;在第二批送來後,當時兩廣總督李鴻章私自留下一部分給了任廣州海關總監的女婿任思九。任思九將這些「大紅珍珠」秘養在上海的虹口花園,被認為是珍品。次年,有愛好者買通了他家的傭人,將附在水草上的魚卵偷了出來,孵出了「大紅珍珠」。又過了一年,將這些「大紅珍珠」和五彩金魚雜交,培育出「五花珍珠」。所謂五花是體色兼具白、藍、黑、紅、黃五色,色彩斑斕最為好看。

珍珠鱗金魚的身體有長形和球形之分。只有體型渾圓如球,才能 稱之為 「皮球珍珠鱗」。據記載,皮球珍珠是1960年由武漢金魚愛好者培育成功的。並在1993年中國金魚評展會上,獲得過銀獎。早期的皮球珍珠金魚只有短尾鰭的一種,後來花色逐漸增加,有長尾的(又稱為鳳尾),又寬尾的(又稱為扇尾)之分。皮球珍珠鱗片粒粒突起如珠,有如身披一件珍珠衫,用手觸摸,好似玉米棒。有的人對於珍珠魚並不喜歡,認為它滿身疙瘩,有如癩蛤蟆。直到如今,很多國外愛好者還誤認為珍珠鱗是一種病態,是金魚患上了「立鱗病」,而不被認可。 但在中國很多金魚資深玩家眼中,皮球珍珠則被視作至寶。由於繁殖困難,對飼養要求很高,因此數量異常稀少,身價不菲。

皮球珍珠體如圓球,各鰭卻誇張的短小,遊動時十分笨拙,特別是在爭搶投餵的飼料時,幾條魚跌跌撞撞,甚至由於不平衡,身體翻滾,如同幾隻「活肉球」滾動。偶爾將魚撈出,捧在手心,魚兒身軀肥大,並不會向普通金魚那樣死命掙扎,僅僅象徵性地將魚鰭扭動幾下,便又無可奈何地大喘粗氣,非常可愛。

五花珍珠

紅白珍珠

紅頂黑珍珠

小尾黑珍珠

紫藍花珍珠

紅珍珠

玉印頭皇冠

黑皇冠

十二黑皇冠

紅白皇冠

朱球高頭珍珠

龍睛珍珠

蝶尾金魚系列

蝶尾金魚是龍種金魚中的一種。蝶尾以江蘇如皋等地出產最為著名,近年來,福州地區還出現了新種蝶尾,體形上兼具琉金之背峰,尾鰭則較一般蝶尾為小,這就更適合從側面觀賞了,有趣的是,蝶尾於問世之處就是小尾,後來才逐漸發展為大尾的。過去由於對日本金不太了解,不少人誤認為同樣有著反翹尾鰭的日本土佐金魚就是中國的蝶尾,其實土佐金為三尾,乃中國所不取,而且土佐金是由琉金髮展而來,屬於文種金魚,正常眼,和龍種的蝶尾有和明顯區別。

蝶尾金魚的特徵與龍睛金魚相同,即眼球特別發達,突出於眼眶之外,此外,蝶尾金魚的尾鰭十分發達,其前緣向頭部"鉤"過去,整個尾鰭四葉舒展開來,或 如"V"形或如"X"形,如同蝴蝶一般,十分美麗。蝶尾金魚最美麗的,正在於其如蝴蝶的大尾,而其前緣反翹程度的高低,則直接決定了以為金魚的優劣,一般尾鰭前緣與體側夾角在90度到45度之間,鰭端達至鰓乃至眼部附近者為佳,除了良好的外形外,蝶尾對尾鰭棘骨的力量也要求很高。好的蝶尾,靜止時尾鰭也必須能很好的打開,鰭端處允許向左翻轉,但不能耷拉下來,影響整個尾部的線條。

黑白蝶尾

藍蝶尾

三色蝶尾

十二紅蝶尾

紫蝶尾

熒鱗蝶尾

紅白蝶尾

墨蝶尾

純白蝶尾

黑白蝶尾--水墨

玉頂蝶尾

紅蝶尾

蝶尾群遊圖

蝶尾金魚挑選之詳解

1、頭部要寬,這樣的魚觀賞效果好,而且一般魚會長得比較快,骨架比較大;

2、蝶尾作為龍睛金魚,自然以算盤珠型為上品,但現在蝶尾的眼球普遍偏小,不夠凸出;

3、如蝶尾的血統比較好的話,胸鰭的末端一般較圓,這點可作為蝶尾品種純度的考察點;

4、蝶尾分為平直型、反翹型和扇圓型,平直型在此處一般呈直線,而反翹和扇圓則為倒弧形;

5、蝶尾金魚尾葉末端較寬,如此處較窄,有可能這是一尾從普通龍睛金魚中挑選出來的尾部造型較好的魚,也就是蝶尾金魚的最初造型,品種不純的表現。但扇圓尾造型的蝶尾相對會尖一些,這樣左右尾葉才能形成扇圓造型;

6、蝶尾金魚尾部開口不宜太大,一般開口為一條直線最好,但尾葉不能相磨,開口角度最好不要超過15度;

7、尾長和身長的比例,一般大於等於1:1的稱為大蝶尾,小於1:1的稱為小蝶尾;

8、蝶尾的尾葉邊緣接近直線形,如凹弧明顯,尾部就顯得很瘦,觀賞效果會下降,自然也是魚品種不純的表現;

9、頭身交接處如為平緩的直線,則魚的體型會較長,觀賞價值會低一些。這裡一般要求有一定角度,最好像鎏金金魚那樣為高背造型;

10、尾柄與尾座,一般要求魚的尾柄短且粗壯,尾座最好呈半圓形展開,這樣有利於尾部蝶尾造型的展現。

各種體色的蝶尾金魚包括紅蝶尾,熊貓蝶尾,紫白蝶尾,紅眼黑蝶尾,五花蝶尾,12紅蝶尾,熒磷(五花正常鱗)蝶尾,12紫蝶尾,紅黑白(三色)蝶尾。

琉金金魚系列

琉金屬文種金魚類。主要特徵是頭後部明顯向上弓曲,頭尖。腹部肥大,身體略呈三角形。根據中國陳幀教授(1955年),日本松井佳--(1934年)和熊谷孝良(1978年)的記載:中國金魚最早引入日本的時間約為1502年或1620年(明朝),從當時的貿易港口福建泉州運到日本;以後又經貿易港口多次運往日本的港口,據伍惠生(1997年)紀述:這個品種是1772--1778年由臺灣傳人日本的,本類型金魚稱為琉金,現為日本暢銷的品種之一,紅白色的琉金最受飼養者的歡迎。早 在1596年,張謙德的《硃砂魚譜》就有過記載。

琉金的主要品種有:紅琉金、白琉金、紅白花文魚、紅頭琉金、五花琉金、紫琉金、黑紅花琉金、十二紅琉金、十二黑琉金、黑紅白花琉金;短尾紅琉金、短尾白琉金、短尾紅白花文魚、短尾五花琉金、短尾紫琉金、短尾十二紅琉金、短尾十二黑琉金等。

長尾紅白琉金

長尾黑琉金

包金

長尾五花琉金

長尾紫琉金

五花短尾琉金

紅白短尾琉金

黑白短尾琉金

三色短尾琉金

虎皮紋短尾琉金

五花

熒鱗短尾琉金

櫻花短尾琉金

一缸琉金

龍睛金魚

這種類型金魚的眼睛和傳說中「龍」的眼睛相似,即眼球向兩側凸出眼眶之外,因此得名。自古以來,龍睛魚被視為正宗金魚,深受中國金魚愛好者的喜愛,日本稱它 為:「中國金魚」。最早出現龍睛魚的時間約為1592年前後,在屠隆的《考盤徐事》(1592年前後)中記述「第眼雖貴於紅凸,然必泥此,無全魚矣……」 說明在1592年前,現在叫「龍睛」的開始狀態已經出現了。

龍睛金魚凸出的眼球有各種形狀,有圓球形、梨形、圓筒形、葡萄形等等,這種魚在孵化後一個月左右,眼球開始凸出,最後要在2~3個月後才明顯形成球狀。由於龍睛魚的眼球向兩側凸出,所以視力較差。龍睛金魚內同樣也有高頭及絨球狀鼻孔褶的品種,長有絨球狀鼻孔褶的龍晴,其頭部要呈三角形,嘴部尖小,這樣眼球和鼻孔褶才顯得突出。頭部長有肉瘤的龍晴金魚是由高頭和龍晴雜交而來的,不過現在擁有這兩種特徵的金魚其特徵都不突出,而如果同時擁有龍晴、高頭、絨球狀鼻孔褶的金魚,其特徵突顯效果則更差,是值得愛好者努力的地方。

墨龍睛

硃砂睛龍睛

紫白龍睛

蠶眼龍睛

十二紅龍睛

鳳尾龍睛

五花龍睛

熒鰭龍睛

短尾龍睛

紅白獅頭龍睛

藍裙尾龍睛

紅白裙尾龍尾

朱球黑龍睛

大眼龍睛(楊州)

燈泡眼龍睛

黑白花龍睛

紅頂龍睛

鶴頂紅龍睛

紫蘭花龍睛

紫高頭龍睛

五花高頭龍睛

喜鵑花高頭龍睛

Report

相關焦點

  • 雲南陽光小院,古韻石槽養魚,令人嚮往的金魚人生!
    坐標雲南紅河,知名玩家蘭草樹的小院子,堪稱石槽養魚的經典之作,清水綠苔,養鵝養貓養國粹,霸氣養眼,古韻十足!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 四種適合在辦公桌上養觀賞魚,養眼又提神
    眾所周知,養一缸觀賞魚,平時看魚兒在水中遊,不僅養眼,還能緩解壓力,給生活帶來很多靈動的樂趣。尤其是對於辦公室白領來講,在辦公桌上養幾條小小的魚,不佔地方還能賞魚養心,非常贊!今天,小編為大家分享幾種適合養在辦公桌小魚缸裡的觀賞魚,有顏值有祝語,看看你養了哪種!
  • 加拿大被金魚入侵,求中國幫忙遭拒:蛇鼠都吃的人,為何不吃金魚
    加拿大被金魚入侵,求中國幫忙遭拒:蛇鼠都吃的人,為何不吃金魚2020年的開頭是恐怖的,中國被疾病籠罩,澳大利亞被大火吞噬,兩極冰川已出現了融化,而最近幾天非洲又遭受著千億隻蝗蟲的襲擊。但是當美國的小龍蝦來到中國之後,不但沒有泛濫起來,反而是變成了餐桌上的美食,如今小龍蝦在中國的地位堪稱是「夜市之王」泛濫的問題得以解決,甚至都要考人工養殖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像其他的魚類,蝦類也同樣是這樣的下場。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金魚沒想到也泛濫了。
  • 加拿大金魚泛濫,他們感到疑惑:為什麼中國人不吃金魚
    中國是美食大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中國食物數量也非常多,物種入侵事件近年來全球化的影響越來越多,但許多來到中國的入侵物種不僅沒有泛濫成災,還要靠養殖維持生存。金魚的原產地是中國,是世界上最有名的三大觀賞魚之一,中國已經有1700多年的歷史,其身材優美,品種多,顏色鮮豔,很受中國人歡迎,在很多國家引進金魚作為觀賞魚,在加拿大,一個人帶金魚去加拿大,然後養了一會兒放了金魚,沒想到是這樣的金魚,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這些金魚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很快就在開放的水域泛濫成災。
  • 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13日日答案更新 漂亮的金魚是由什麼魚演變而來的
    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13日日答案更新 漂亮的金魚是由什麼魚演變而來的時間:2020-08-13 07: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小課堂8月13日日答案更新 漂亮的金魚是由什麼魚演變而來的 漂亮的金魚是由什麼魚演變而來的?
  • 它是擁有混血血統的蛋種金魚,在日本被稱作金魚之王
    上次給您講了中國蛋種金魚的傳統品種,虎頭金魚和鵝頭紅。今天我來說說擁有混血血統的蛋種金魚:蘭壽。蘭壽日語叫卵蟲,就是中國的蛋種金魚的意思,後來改為蘭疇,我們國內一般叫蘭壽。蘭壽金魚也是蛋種金魚的代表品種蘭壽金魚起源於中國,是我國的虎頭金魚傳入日本後,日本人根據自己的審美選育出來的品種,在日本被稱作金魚之王。
  • 閩侯舉行金魚豐收節,十八重溪金魚「郵」向全國
    ▲(4位來自中國漁業協會的養殖專家成為十八重溪金魚養殖聯盟的特聘專家 陳堡/攝) 本次金魚豐收節由閩侯縣十八重溪金魚養殖場聯盟發起,共有16
  • 福州文廟,國潮金魚與你「遺」見鍾情
    百年非遺 福州金魚   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Ornamental Goldfish In Fuzhou  福州金魚有5~600清末大學者郭柏蒼在其《閩產錄異》卷六「鱗屬·盆魚」、《金魚經》等金魚專著中就曾花了大篇幅來記載福州人培育金魚技藝,總結有「魚缸、位置、蓄水、生子、飼食、疾病、器用、馴魚」等要點。  2019年,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中國漁業協會金魚分會名譽會長、國潮金魚博物館名譽館長、金魚養護總顧問——葉其昌老師為項目主要傳承人。
  • 中國金魚品種圖解——蘭壽
    一、蘭壽品種由來蘭壽金魚最初起源於中國,是從中國的虎頭選育出來的。在中國的明代,大約在1502年(日本文龜2年)左右,中國的金魚從泉州一帶傳入日本的大阪,其中就包括蛋種金魚——虎頭,日本語稱為「卵蟲」(即中國的「蛋種金魚」)。
  • 玩金魚也能玩出一種文化 中國首家金魚主題博物館落戶福州三坊七巷
    記者看到,館內懸掛的燈籠和油紙傘等均採用中國傳統的抱箍技藝懸掛,既美觀大方,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古厝。穿梭其間遊覽,就如同進入時空隧道,得以窺見福州金魚歷史的流徙變遷。「中國金魚直接或間接地傳入世界各地,再經本土化改良後更顯奇特、絢麗。」國潮金魚博物館創始人黃林青說。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 金魚吊蘭長什麼樣怎麼種?「金魚花」開花幾次花期要注意什麼?
    生活中有一種花草能開出像金魚嬉戲一般的花兒,真的有點不可思議。它就是金魚吊蘭又名金魚花、袋鼠吊蘭、袋鼠花、吊金魚等,是多年生苦苣苔科金魚草屬草本植物,基部半木質。那麼金魚吊蘭長什麼樣?可是盆栽金魚吊蘭讓它爆盆可不是件很簡單的事情。盆栽金魚吊蘭要怎麼弄?金魚吊蘭種植方法金魚吊蘭用扦插法進行繁殖。在春、秋兩季剪取枝條長10釐米左右、3節至4節為插條,插在以粗沙為基質的插床內,保持較高的溼度,溫度在20℃左右,容易生根、成活。
  • 立夏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大全欣賞
    立夏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大全欣賞時間:2020-05-05 23: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立夏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大全欣賞 中國的節氣是根據早期的農耕文化中,延伸出的一種傳統文化,在現在的生活中,有關節氣的影響還是充斥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所以在今天的內容中,
  • 轟動日本的金魚展來了,中國首展
    轟動日本的ART AQUARIUM來了12年來第一次登陸中國近5000多條金魚 100多個魚缸
  • 金玉滿堂 金魚刺青
    金魚的品種很多,顏色有紅、橙、紫、藍、墨、銀白、五花等,分為文種、草種、龍種、蛋種四大品系。在12世紀已開始金魚家化的遺傳研究,經過長時間培育,品種不斷優化,現在世界各國的金魚都是直接或間接由中國引種的。
  • 蘭壽金魚及金魚工筆畫作品欣賞
    蘭壽在日本 18 世紀出版的金魚書中稱為「卵蟲」,是中國金魚傳入日本後發展出的品種。 蘭壽有著短且沒有背鰭的體形,背部圓滑的曲線是其欣賞的重點,其注重的是整體的協調性和平衡感,體形、尾形、遊泳姿勢和整體比例也都是鑑賞的要點。
  • 剛出生的孔雀魚、瑪麗和金魚怎麼養?
    剛孵化的小金魚怎麼養?剛孵化的小金魚頭3天不餵食,3~5天後用煮熟的雞蛋黃水、豐年蝦、「灰水」(原生生物)餵食,每天兩次,每次餵食量要少,否則會影響水質。魚苗體長約1釐米左右時餵枝角類紅蟲、碾碎的飼料等等。小金魚苗最好用老水來養,換水時需要換晾曬過的等溫水,保持水質良好、水溫恆定,避免產生較大的溫差、水質波動或水流衝擊等等。
  • 擁有「鴻運當頭」美好寓意的蛋種金魚:鵝頭紅金魚
    上次給您介紹了虎頭金魚,今天我來說說另外一種蛋種金魚:鵝頭紅。鵝頭紅同王字虎頭一樣是宮廷金魚,也叫宮鵝,不光是蛋種金魚的代表品種,甚至可以說是中國金魚的代表品種。鵝頭紅也叫宮鵝,是中國金魚的代表品種鵝頭紅金魚是蛋種金魚中極為珍貴的品種,最早出現於清朝晚期。晚清《竹葉亭雜記》的蛋魚篇中,有確切的記載:「以身純白首肉紅為上色,故名之曰獅子頭」。
  • 聽小然老師講故事-金魚公主
    「從此以後,善良的金魚公主和她那位美麗的媽媽快樂地生活在皇宮中,過上了再也不必憂慮的生活……」睡夢中,玲玲嘴角泛起了淡淡的微笑,細心的媽媽一看就知道寶貝女兒正在做著一個美夢呢。「媽媽,我剛才做了一個關於金魚的夢,可美了!」看來真是知女莫若母啊。「媽媽,你能帶我去觀賞金魚嗎?」看著女兒這麼興奮,作為媽媽當然不忍心打擊她的積極性了。
  • 日本金魚的發展
    公元1502年中國金魚首度踏上日本國土,由大阪府堺市輸入,至今約有500年的歷史。在江戶時代,武士間頗為盛行。直到江戶時代後期,一般大眾才得以飼養。;接下來明治時代以後,有更多的日本金魚被培育出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現在為日本金魚發展的高速時期,戰爭結束後,日本花費約十年的時間,讓金魚的發展恢復到戰前狀況,昭和三十三年,更從中國引進之前不曾進口的新品種,讓飼養金魚的風氣再創高峰,並不斷有新作相繼問世。
  • 養金魚,龍睛金魚你肯定能養好
    【前言】金魚是源自我國,走向世界的觀賞魚。金魚是全球公認的十大觀賞魚之一。龍睛金魚是我國傳統金魚品種,屬於短粗體型,四開大尾鰭,頭平而寬。龍睛金魚因兩眼球突出眼眶外,故得名「龍睛」。我們中國人視龍睛為金魚正種,尤其是墨龍睛,被視為龍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