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發布】剛剛,「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Halo軌道

2021-01-17 裝備科技

軍報記者北京6月14日電(記者鄒維榮)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4日11時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L2點Halo軌道的衛星。後續將在此軌道陸續開展在軌測試和中繼通信鏈路聯試,為年底擇機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測控通信。


11時00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發出指令,「鵲橋」中繼星建立軌控姿態,星上軌控發動機點火,隨後正常關機,變軌過程結束。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鵲橋」中繼星軌道捕獲控制正常,進入使命軌道。

「鵲橋」中繼星於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進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經過1次中途修正,於5月25日到達近月點並成功實施近月制動後,順利進入月球至地月L2點的轉移軌道。

地月L2點位於地月連線的延長線上,該點軌道包括李薩茹軌道和Halo軌道,綜合考慮中繼星與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的距離穩定性、覆蓋率、軌道進入和維持、月球遮擋影響等因素,科研人員經反覆研究,最終確定將halo軌道作為「鵲橋」中繼星使命軌道。Halo軌道中文稱為「暈軌道」(「暈」字借自日暈、月暈),軌道形狀不同於地球衛星的橢圓軌道,而是三維非規則曲線,軌道控制非常複雜。「鵲橋」中繼星將在Halo軌道做擬周期運動,通過定期軌控保持軌道的穩定性,實現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的中繼通信覆蓋。


嫦娥四號任務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任務。由於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擋,著陸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無法直接實現與地球的測控通信和數據傳輸。「鵲橋」中繼星將成為架設在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與地球間的「通信站」,搭建地月信息聯通的「天橋」。嫦娥四號任務共搭載4臺國際合作載荷,其中由荷蘭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儀和由沙特研製的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在此次「鵲橋」中繼星任務中搭載;德國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將搭載在嫦娥四號探測器上。


▲2018年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梁珂巖 攝


▋作者:鄒維榮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相關焦點

  • "鵲橋"號中繼星順利進入地月拉格朗日L2點轉移軌道 近月制動成功
    (新華社發 國防科工局供圖)(人民日報5月25日電)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25日21時4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轉移軌道。21時32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地面科技人員發出指令,「鵲橋」中繼星在距月面100千米處成功實施發動機點火,之後發動機正常關機。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月球至地月L2點的轉移軌道,近月制動獲得圓滿成功。
  • 「鵲橋」中繼星已順利就位 為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探索月背墊基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白國龍)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4日11時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L2點Halo使命軌道的衛星。
  • 2年前的今天: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發射成功
    2018年5月21日,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發射升空。6月14日11時,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
  • 「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近月制動
    來源:裝備科技微信公眾號 作者:鄒維榮、蔡金曼軍報記者北京5月25日電(蔡金曼、記者鄒維榮)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5日21時4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轉移軌道。
  •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信息聯通之橋
    責任編輯:田博川   中新網北京5月21日電 (孫自法 蔡金曼)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5月21日發布消息說,北京時間當天5時2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
  •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鵲橋"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鵲橋」中繼星成功發射,它如何實現對月球背面的實時聯繫?
    「鵲橋」中繼星成功發射,它如何實現對月球背面的實時聯繫? 5月21日凌晨5點28分,中國成功發射了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繼衛星「鵲橋」。隨後的幾天裡,中繼星「鵲橋」飛行到月球背面上空的地月引力平衡點L2點環繞軌道,並在那裡穩定地運行,為下半年發射並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提供通暢的地月中繼通信支持。為什麼發射嫦娥四號之前要先架設「鵲橋」?「鵲橋」中繼星是怎麼實現對月球背面的實時聯繫的?
  • 「嫦娥」未動「鵲橋」先行,中國成功發射人類首個月球信號中繼星
    5月21日5點28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搭乘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升空。衛星由火箭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舉個典型的例子,2003年,中國航天第一人楊利偉進入太空,彼時他只能在飛到中國附近衛星測控站時才能與地球聯繫。無論是跟國防部長通話還是跟家人問候,一次大概5分鐘就必須草草結束。
  • 「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近月制動 4天後將到達地月L2點附近
    2018年5月26日訊,記者昨晚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昨天21時4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近月制動,進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轉移軌道。新華社5月21日凌晨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發射升空。
  •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搭建地月「鵲橋」(附視頻)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1日0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
  • 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成功發射,將實現國際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
    PingWest品玩5月21日報導,人民日報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1日5時28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嫦娥四號中繼星成功發射
    5月21日0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天問一號新進展:已脫離地球引力影響範圍,進入行星際轉移軌道
    7月2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離地球約120萬公裡處回望地球,利用光學導航敏感器對地球、月球成像,獲取了地月合影。在這幅黑白合影圖像中,地球與月球一大一小,均呈新月狀,在茫茫宇宙中相互守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自7月23日成功發射以來,目前飛行狀態良好,能源平衡、工況正常,地面測控跟蹤穩定,飛行控制和數據接收有序通暢,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 地球月球間的鵲橋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成功發射
    5月21日5點28分,在我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搭乘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升空。據需,衛星由火箭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距離月球約8萬千米,負責地球與未來嫦娥四號通信的中繼接力。
  • 嫦娥四號中繼星成功拍攝地月高清「合照」
    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國際合作成果發布嫦娥四號任務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任務,共搭載4臺國際合作載荷,其中由荷蘭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儀和由沙特研製的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在此次「鵲橋」中繼星任務中搭載;德國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將搭載在嫦娥四號探測器上。
  • 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國際合作成果發布
    嫦娥四號中繼星任務國際合作取得新成效   中沙聯合發布搭載相機對月成像   中國軍網北京6月14日電(楊璐、記者鄒維榮)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4日,國家航天局與沙烏地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科技城在京聯合舉行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的圖像聯合發布儀式。
  • 天問一號距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再次進入休眠
    天問一號距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再次進入休眠  Connor Feng • 2020-08-26 11:
  • 嫦娥七號將著陸月球南極,喜鵲號中繼實現月地通信,其速率有多高?
    rf0ednc這是一艘集合5大任務艙段的大型登月飛船,對比嫦娥四號體量至少大出將近3倍,分別由軌道器、中繼星、落月器、巡視器、飛越器組成,它們將在月球上空上演一幕天女散花。rf0ednc嫦娥七號為什麼要降落南極?rf0ednc因為月球南極蘊含大量水冰資源。
  • 月球背面存在外星人?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揭開謎底!
    2018年12月8日2點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改二型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隨後它在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2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上,為人類開啟了首次「月背之旅」,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4次發射,次年,1月3日上午,北京時間10點26,嫦娥四號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
  • 中繼星「鵲橋」發射成功建立地月通信 嫦娥四號年底「奔月」
    今天凌晨5時28分,長徵四號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鵲橋」和「龍江一號」「龍江二號」送入了預定軌道,此次發射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建設再次取得重要突破。而此次發射所搭載的「龍江一號」「龍江二號」則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的月球軌道編隊超長波天文觀測微衛星。  「嫦娥」奔月先架「鵲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