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激昂報國詩,送給每一個中國人!

2020-12-16 騰訊網

「愛國情懷」自古就有

生於亂世中的人們

用熱血鑄造了不世之功

十首激昂報國詩

抒盡天下豪傑志

送給每位中國人

01

《滿江紅·寫懷》

宋代:嶽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欄 通:闌)

(壯志 一作:壯士)

(蘭山缺 一作:蘭山闕)

嶽飛參軍後, 一直堅持戰鬥在抗金的最前線。他的詩詞就是其人格的真實寫照,這首詞代表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此句一出,仿佛讓人再也聯想不到徵戰的艱苦,只剩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和報仇雪恥的決心。

02

《過零丁洋》

宋代: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幹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後光照千秋,死又有什麼好懼怕的呢?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也是懷抱必死的決心以一己之力在對抗黑暗。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03

《示兒》

宋代: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此詩為詩人陸遊的絕筆詩,臨終前他披肝瀝膽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收復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生命終點仍掛念著統一大業,這份生死不息的愛國之心實在令人動容!永遠愛國,永遠熱淚盈眶!

04

《江城子·密州出獵》

宋代: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代指宋與西夏的戰事,作者以形象的描畫,表達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負,殺敵報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05

《塞上曲》

唐代: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漢代的班超長期出使西域,年老的時候特別想回到家鄉,上書朝廷請求生入玉門關。詩人覺得班超的愛國主義還不夠徹底,他認為,只要此身能盡忠報國,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愛國情懷是流淌在我們骨子裡的忠誠!

06

《從軍行》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邊地荒涼,勁敵當前,戰事頻繁,戰線綿長。儘管環境已如此艱苦,將士們的報國決心卻比這鎧甲、比這風沙還要堅韌得多!

真正的「愛國情懷」自古就有,生於亂世的英雄用熱血鑄造了不世之功。

07

《出塞》

唐代: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被稱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全詩感情基調悲壯而不悽涼,慷慨而不淺露。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此句語帶諷刺,表達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帥腐敗無能的不滿。

08

《石灰吟》

明代: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萬鑿 一作:萬擊)

(全不怕 一作:渾不怕)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詩人生平和人格的真實寫照。詩人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09

《南園》

唐代: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腰帶武器,去收復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

這首詩由短短兩個設問句組成,卻抒盡家國之痛與身世之悲。

10

《出塞》

清代: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何須馬革裹屍還」,只要是為國犧牲,屍體歸不歸葬故土並不重要。全詩感情豪放激揚,一氣呵成,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

在寫下了此詩一年後,作者在安慶起義,失敗被捕,爾後從容赴死。

嶽飛

朝代:南宋

嶽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一。

他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兀朮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嶽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宋孝宗時嶽飛冤獄被平反,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嶽飛是南宋最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嶽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他率領的「嶽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語,表達對「嶽家軍」的由衷敬畏。嶽飛反對宋廷「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的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以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組織大規模進攻戰役的統帥。嶽飛的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詞作《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後人另輯有文集傳世。

中文名

嶽飛

別 名

嶽鵬舉、嶽王爺、嶽武穆

國 籍

中國(宋朝)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

出生日期

1103年3月24日(北宋崇寧二年二月十五)

逝世日期

1142年1月27日(南宋紹興十一年臘月廿九)

職 業

軍隊統帥、軍事家、戰略家

主要成就

率軍轉戰江南,收復重鎮建康

主要成就

剿除李成、曹成等幾大遊寇勢力

收復襄陽六郡,積極整頓防務,恢復生產

平定楊麼之亂

連結河朔,積極與義軍聯絡抗金展開

代表作品

《滿江紅·怒髮衝冠》、《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鳴》、《乞出師札子》、《五嶽祠盟記》等

官 職

湖北、京西南路宣撫使兼營田大使

爵 位

武昌郡開國公,追封鄂王

諡 號

武穆、忠武

嶽飛天生神力,幼時就愛看兵書,學習騎射,刀槍之法

公元1103年(北宋崇寧二年),嶽飛出生於河北西路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嶽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少年嶽飛,為人沉厚寡言,常負氣節。喜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書。曾拜周同(《說嶽全傳》等改為「周侗」)為師,學習騎射,能左右開弓。不久周同病故,嶽飛每逢初一、十五,都親到墳上祭奠。飛之後又拜陳廣為師,學習刀槍之法,武藝「一縣無敵」。嶽飛生有神力,不滿20歲時就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時人奇之」。

嶽飛20歲參加「敢戰士」御遼軍招募,表現突出

1122年(宣和四年),童貫、蔡攸兵敗於契丹,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今河北正定縣)招募「敢戰士」以御遼(一說是為徵遼)。嶽飛應募,經過選拔,被任命為「敢戰士」中的一名分隊長。20歲的嶽飛自此開始了他的軍戎生活。賊寇陶俊、賈進在相州作亂,嶽飛請命前去除害。嶽飛表現突出,帶領百騎騎兵,用伏兵之計,生擒二賊以歸。

這年嶽飛的父親嶽和病故,飛辭別劉韐,離開軍隊,趕回湯陰為父親守孝。宣和六年,河北等路發生水災,嶽家生計艱難,嶽飛為了謀生,又到河東路平定軍(今山西平定縣)投戎,被擢為偏校。

嶽飛在母親的支持下,投身抗金前線

1125年(宣和七年),金滅遼之後,便大舉南侵攻宋。宋徽宗禪位於長子趙桓,即欽宗,次年改元靖康。東路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宋欽宗用李綱守衛京城,但最終還是選擇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銀,許割太原等三鎮與金。

1126年(靖康元年),欽宗反悔割地,兩路金軍於攻破太原後會合,二次南下圍困開封。欽宗在求和的同時使人送蠟書命康王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徵召各路兵馬以備勤王。在相州城裡,武翼大夫劉浩負責招募義士,收編潰兵。從平定軍突圍回到家鄉的嶽飛目睹了金人入侵後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憤慨,意欲投軍,又擔憂老母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嶽母姚氏是位深明大義的婦女,積極勉勵嶽飛「從戎報國」,還為嶽飛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嶽飛牢記母親教誨,忍痛別過親人,投身抗金前線。

關注公眾號,將語文360隨身攜帶

相關焦點

  • 【國家公祭日】10首激昂報國詩,送給每一個中國人!
    「愛國情懷」自古就有 生於亂世中的人們 用熱血鑄造了不世之功 十首激昂報國詩 抒盡天下豪傑志 送給每位中國人
  • 十首愛國詩詞,送給每一個熱愛祖國的中國人!
    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古已有之。嶽飛抗金、林則徐虎門銷煙……一個個英雄的愛國故事千古流傳。不論身處何地,都心念祖國。十首愛國詩詞,送給每一個熱愛祖國、奮勇拼搏的中國人。
  • 陸遊最有趣的一首小詩,用一包鹽換回一隻貓,報國中途做個鏟屎官
    提起陸遊,想必很多人想起他的名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分塞外翻塞外聲」,想起他各種各樣的報國事跡。卻很少人知道陸遊還是個愛貓人士,名副其實的鏟屎官。下面,讓我們看看他送給貓的一首詩。
  • 北島的詩,送給每一個漂泊的人……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北島就被看作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他和舒婷、顧城被稱為「今天詩派」雨夜,茶暖願你安好,甜蜜入夢北島的詩跨界文案送給每一個漂泊旅途的人#北島的詩#文案▽01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02
  • 陸遊的3首愛國絕句,一輩子報國無門才能寫出這樣詩,讀罷淚目!
    陸遊陸遊愛國毋庸置疑,他一生報國無門,卻至死不忘收復中原。他常常在詩詞裡抒發他的愛國情緒,這種情緒非常感人。今天我們就來讀陸遊的3首愛國絕句,一輩子報國無門才能寫出這樣詩,讀罷淚目!以前讀古詩文,好「六朝人物晚唐詩」,如今再回味,還是更喜老杜陸遊這類憂思切囑,盪氣迴腸之作。「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有太白風骨;「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是少陵心腸。有人愛把陸遊和辛棄疾作比,笑陸遊只知搖旗吶喊,不如辛棄疾披掛上陣來得壯懷激烈。可陸遊並非是不想,而是不能。
  • 五首愛國主義古詩詞,字字激昂澎湃,讀之讓人熱血沸騰
    這是唐代邊塞大詩人王昌齡《從軍行》系列中第四首詩。王昌齡所處的時代,正是大唐強盛的時代,王昌齡這個熱血青年,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抱負,果斷投筆從戎,踏上了出塞出路。「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表明了邊塞將士為國拋頭顱、灑熱血的熱情,已經誓死報效國家的氣概,這兩句被世人所傳唱。
  • 10首邊塞詩: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今天我們來欣賞10首邊塞詩,來看看大唐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1、《從軍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齡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首詩通過東漢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貴三個名將的故事,謳歌了將士們激昂慷慨、視死如歸、堅決消滅來犯之敵的英雄氣概和勇於犧牲的精神,反映了當時人民要安邊定遠的心願。全詩情調激昂,音節嘹亮,是一首激勵人們捨身報國的豪邁詩篇。
  • 杜甫擔任左拾遺,這首詩從日暮寫到拂曉,體現了詩聖的報國熱忱
    下面這首詩,正體現了詩人這種報國熱忱。春宿左省唐代:杜甫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安史之亂後,唐王朝處於相對安穩的一個時期。開元盛世雖然一去不復返,然而初獲安定的唐王朝上下卻幻想再次振興。
  • 推薦10首你不得不知的軍旅題材唐詩
    下面,就讓我們通過這10首詩,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詩人是如何描寫軍旅生活的吧!01.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二首·其二》這又是一首謳歌邊塞軍人的軍旅詩,大有「壯士一去不回」的氣概。尤其是後兩句「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更是表達了願意終身報國,不求活著還家的雄心壯志。04.
  • 岑參寫給杜甫的詩:道盡心事,吐露報國無門的心酸,令人同情不已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首詩篇創作於757年,也就是那年的四月,偉大的詩人杜甫從叛軍的老巢中順利脫身逃到了鳳翔,見到了唐肅宗李亨,也隨之被任命為左拾遺,這首詩便是詩人在那個時期的經典之作。《寄左省杜拾遺》唐代:岑參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 人生三首詩,送給失落的你,驕傲的你,成功的你和此時此刻的你
    人生的陷阱,總是出現在你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但是別急,也別怕,我有三首詩,分別送給三個不同的你,但願你能從中悟出真諦,從此乘風破浪,萬裡順風而行。第一首詩,送給失落的你,人生若沒有失落,就沒有登高而喜的滿足感!《別董大》高適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離別的心情總是失落的,更何況還是要前去一個不可知之地呢?
  • 十句詩詞話報國,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
    出自明代戚繼光詩《韜鈐深處》。海波:這裡借指倭患。封侯並非是我的意願,我只是希望海上的倭患能夠早日的停息下來。二、人生一死渾閒事,裂眥穿胸不汝忘。出自宋代宇文虛中詩《在金日作》。人生的死亡是如此平常的事情,即便被挖去了雙眼,剖開胸膛,也不會忘記自己的國家。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出自宋代嶽飛詞《滿江紅》。
  • 最激勵人心的十首報國詩,願得此身長報國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鬚生入玉門關……轉!一起讀經典!滿江紅·寫懷宋代: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倫軍門頻納受降書,一劍橫行萬裡餘。 漢祖謾誇婁敬策,卻將公主嫁單于。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 嶽飛將軍最經典的一首小詩,一反其詞的激昂悲壯,讀來滿滿好心情
    ——嶽飛《滿江紅》但因為嶽飛的《滿江紅》實在太出名了,因此也讓人產生了一個誤會,認為嶽飛只會寫這種情緒激昂的詞,實在是誤解。從存世的幾十首詩詞來看,嶽飛的詩詞還是有比較婉約蘊蓄的,例如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池州翠微亭》,一首清新明快的小詩。《池州翠微亭》宋·嶽飛經年塵土滿徵衣,特特尋芳上翠微。
  • 王勃送別友人寫了一首詩,氣象宏大,豪邁激昂,堪稱送別詩中經典
    他筆下的名句很多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連他送別朋友隨手寫下的一首詩,也被收入了中小學教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詞中之龍」的一首律詩,熱血激昂卻少有人知!
    南宋詞壇也受此風影響,多懷古吟今之語、熱血激昂之呼。「詞中之龍」辛棄疾便是其中典型。辛棄疾一生立志收復河山,卻屢屢遭到朝廷主和派打擊,熱血被澆,壯志難酬。他的詞作雖大多滿腔熱血、慷慨激昂,卻透露出無奈的悲憤。「看試手、補天裂」、「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等等豪壯之語既激昂熱情,又難免無奈悲憤。愛國至此,豪放至此,確不愧「詞中之龍」的稱號。
  • 李白的這首詩,俠義精神可比肩《俠客行》,同樣充滿了殺氣!
    李白的詩作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那都不會陌生,他的詩作,讀起來朗朗上口,同時也寫得非常的直白,一讀便是能夠明白詩句中的意思,所以閱讀李白的詩作,那就是一種享受。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他非常經典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贈從兄襄陽少府皓》,可能有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很熟悉,其實這也是李白比較有代表性的詩作。
  • 陸遊最著名的20首詩,值得你收藏
    存詩9300多首,是我國現有存詩最多的詩人。其中許多詩篇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風格雄奇奔放,沉鬱悲壯,洋溢著強烈的愛國主義激情,在思想上、藝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與範成大、尤袤、楊萬裡合稱為「南宋四大家」。陸遊不僅是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詞人。
  • 三首歌詞,三首詩一樣的文字和旋律,送給新年的你!
    《告別薇安》這首歌第一次聽就被迷住了,不僅因為它的旋律,更因為它的歌詞。就像一首詩,深深的打動了哲學詩畫,啟開了你我塵封已久的心靈。特別喜歡最後的那幾句,因為特意銘記於心了:那南方海岸的風,吹著夢,這旅行漫長無盡頭。我一直向前奔跑,看夕陽落入海中,然後消失。
  • 每一個詩人為孩子寫一首童詩,六月將變「童詩月」
    每一個詩人為孩子寫一首童詩 ,每一個孩子為父母寫一首童詩。這一「總動員」,在六一前,從一個詩意的發起地地名——浙江蘭溪的會場,穿「雲」而出,引發各地文學人群的同感共鳴。「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孩子們現場朗誦《笠翁對韻》現場嘉賓共同開啟童詩月大幕「每一個詩人為孩子寫一首童詩,每一個孩子為父母寫一首童詩」,黃怒波說,「詩教是中華文化的精粹,是最早最久最獨特的重要教育方式之一,《詩經》是詩教最經典的詩歌總集,是影響世界的陪伴中國人成長的『百科全書』。